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铁工业生产率的初步分析
1
作者 冶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生产率>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1993年第Z3期178-189,共12页
为了全面的、多方位的分析评价工业总体的和各行业的生产率现状,并探讨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冶金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同志同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院校及各大钢的同志们合作,共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生产率研究”课... 为了全面的、多方位的分析评价工业总体的和各行业的生产率现状,并探讨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冶金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同志同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院校及各大钢的同志们合作,共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生产率研究”课题,研究设置了一套生产率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综合要素生产率指标和各项单要素生产率指标。其主要内容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铁工业 生产率水平 初步分析 综合要素生产率 实物劳动生产率 工业生产率 钢铁企业 投资生产率 指标体系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劳动效率、工资看通货膨胀——刍议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应该挂什么?
2
作者 马智远 《会计之友》 1989年第4期13-14,共2页
正当全面推行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时,人们广泛议论着通货膨胀问题。习惯地拿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作比较。在进行“挂钩”工作中,许多企业在注意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意提高职工工资水平,以适应物价上涨幅度。有的企业试图... 正当全面推行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时,人们广泛议论着通货膨胀问题。习惯地拿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作比较。在进行“挂钩”工作中,许多企业在注意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意提高职工工资水平,以适应物价上涨幅度。有的企业试图通过“挂钩”寻求提高工资水平的途径。去挂那些相比之下易于达到“目的”的指标,如果这样下去,不问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工资总额的增长只瞅着利润,上交利税,销售收入等易从表面上反映经济效益增长幅度的指标并于以“挂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效率 职工工资水平 物价上涨幅度 销售收入 实物劳动生产率 货币工资 货币投放 背离现象 易从 企业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育、用统筹生产法”是加速我国林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3
《林业经济》 1985年第4期48-50,共3页
“采、育、用统筹生产法”是从1973年开始在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塔源林场进行试验的。它是根据大兴安岭的地理、气候和森林生长特点,运用华罗庚教授的统筹法理论设计的,用以组织林业生产,以提高科学管理和文明生产水平,加快林业建设步伐... “采、育、用统筹生产法”是从1973年开始在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塔源林场进行试验的。它是根据大兴安岭的地理、气候和森林生长特点,运用华罗庚教授的统筹法理论设计的,用以组织林业生产,以提高科学管理和文明生产水平,加快林业建设步伐。所谓“采、育、用统筹生产法”,就是根据森林变化的规律性,生物演替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生态方面的适应性,从伐区的工艺设计到生产管理,运用统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建设 生态方面 新林 工艺设计 统筹法 生长特点 林地面积 速生丰产林 采伐方式 实物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开展煤炭经济问题的研究
4
作者 本刊特约评论员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1年第7期2-4,62,共4页
从煤炭工业的经济活动现状、历史经验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阐明了开展研究煤炭经济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煤炭经济 煤炭产品 经济活动 生产过程 资源回收率 煤炭加工 经济管理 实物劳动生产率 煤炭技术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经济效益同工资总额挂钩的模式
5
作者 谢国忠 《会计之友》 1986年第6期20-21,26,共3页
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试点。除矿山、建筑业按照工资含量挂钩浮动外,绝大部分企业都实行的是工资总额同上交税利挂钩浮动的办法,这种模式开始受到实践的检验。四川南充绸厂在85年经国务院、省政府的正式批准,... 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试点。除矿山、建筑业按照工资含量挂钩浮动外,绝大部分企业都实行的是工资总额同上交税利挂钩浮动的办法,这种模式开始受到实践的检验。四川南充绸厂在85年经国务院、省政府的正式批准,成为首批试点单位,通过近一年的反复摸索、测算和试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85年实际上交税利比84年增长13.06%,同时工资总额按核定的1∶0.6的比例上浮了7.8%。这一年国家得到了大头,企业也有些想头,职工个人也尝到了甜头。评价这种模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增利润 四川南充 产品合格率 考核监督 劳动消耗 利润总额 出口创汇 利比 实物劳动生产率 人口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化为主 种养结合 多业开发 综合发展 为全面实现1997年扭亏为盈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6
作者 孙庆法 《苏盐科技》 1997年第1期34-36,共3页
1997年,是我场探索如何尽快摆脱困境,提前实现“三年解困,五年达小康”的起步年。我场的指导思想是:盐化为主,种养结合,多业开发,综合发展。总的目标任务是:全民产盐30万吨,销售25万吨,集体产盐2万吨,销售1.8万吨,原盐质量95%,原盐单... 1997年,是我场探索如何尽快摆脱困境,提前实现“三年解困,五年达小康”的起步年。我场的指导思想是:盐化为主,种养结合,多业开发,综合发展。总的目标任务是:全民产盐30万吨,销售25万吨,集体产盐2万吨,销售1.8万吨,原盐质量95%,原盐单位制造成本55.53元,盐工实物劳动生产率人均330吨;化工总产量4.52万吨,其中钾、溴、镁三大产品产量分别为2600吨、222吨、26000吨;氯化钙产量8000吨;分流富余人员304人;安全生产无事故;全场实现利润10万元,其中原盐7.4万元,化工2.6万元,钙厂100万元,水产亏损100万元,为明年加快发展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养结合 综合发展 全面实现 富余人员分流 结构调整 资产管理 资产经营 实物劳动生产率 盐化 指导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盐公收的实践与思考
7
作者 袁庆昆 《苏盐科技》 1994年第1期37-39,共3页
台北盐场自1993年元月1日起,在原盐生产上实行了新的经济核算办法——公收制。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它充分地发挥了产品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促进了生产发展,促进了经营管理,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的同步提高。无可置疑,这是原盐... 台北盐场自1993年元月1日起,在原盐生产上实行了新的经济核算办法——公收制。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它充分地发挥了产品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促进了生产发展,促进了经营管理,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的同步提高。无可置疑,这是原盐生产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比较理想的一种管理机制。 一、《公收方案》的基本内容 我场1993年原盐公收方案的测算依据是:以原盐计划产量为指标,将工资、奖金、3%临替工工资和各项补贴以及工区直管的各项生产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盐场 产品价格 经济杠杆作用 实物劳动生产率 计划产量 实践证明 核算办法 企业经济效益 实际发生数 减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实现三年减人增效目标
8
作者 本刊特约评论员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1998年第1期1-1,共1页
我局关于分流职工减员增效实施意见已经出台,确立了"以产定人,择优上岗,富余下岗,保障生活,开辟门路,培训转岗,二次就业,减员增效"的32字工作方针,提出了"九五"后三年的奋斗目标:职工总量控制在11.2万人以内,年均... 我局关于分流职工减员增效实施意见已经出台,确立了"以产定人,择优上岗,富余下岗,保障生活,开辟门路,培训转岗,二次就业,减员增效"的32字工作方针,提出了"九五"后三年的奋斗目标:职工总量控制在11.2万人以内,年均增长率控制在0.6%以内,力争达到年均增长0.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5.5万元/人年,年均增长率12.3%;主业实物劳动生产率达到160—200吨/人年(油当量);分流职工达到4.3万人;人工成本率控制在30%以内。我局过去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总体而言,起步较晚,力度不够。要用三年实现目标,时间紧迫,矛盾突出:主业资金短缺与多元开发投入不足的矛盾;总量控制与新增统配人员的矛盾;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肿的队伍结构性矛盾;投资效益与安置容量的矛盾;就业和安置的矛盾;提前退休和养老保险基金容量的矛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人增效 总量控制 减员增效 奋斗目标 结构性矛盾 实施意见 以产定人 工作方针 实物劳动生产率 养老保险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探讨
9
作者 倪鹏伍 《林业经济》 1980年第2期40-45,共6页
一、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我国人民在革命胜利后运用国家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林业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林业建设在党的领导下,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建国以来,造林实际保存面积达四亿二千万亩,四旁植树达一百一十九亿株,森林复... 一、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我国人民在革命胜利后运用国家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林业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林业建设在党的领导下,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建国以来,造林实际保存面积达四亿二千万亩,四旁植树达一百一十九亿株,森林复被率由8%,提高到12.7%。与此同时还为国家提供了八亿五千多万立方米木材和大量的其他林产品。林业建设的发展,对改变我国自然面貌,稳定农牧业生产,保护环境解决人民生活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应的林业的资源管理、组织建设以及科学技术和教育等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这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体制改革 林业经济 林业建设 党的领导 四旁植树 组织建设 资源管理 木材生产 实物劳动生产率 扩大企业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建议
10
作者 张建国 《林业经济》 1979年第2期48-49,共2页
为什么林区至今不敢提'以林为主'林区'以林为主'的方针,文件和报告中均早已成定论,也没有人再持异议了。但实际上,至今还没有几个林区县、公社、大队敢于公开宣称。这究竟是个什么问题.?以福建林区来说,福建林区是我国... 为什么林区至今不敢提'以林为主'林区'以林为主'的方针,文件和报告中均早已成定论,也没有人再持异议了。但实际上,至今还没有几个林区县、公社、大队敢于公开宣称。这究竟是个什么问题.?以福建林区来说,福建林区是我国的第三大林区,以集体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 劳动生产率统计 重点林区 林业县 林业统计 木材生产 实物劳动生产率 森林经营 林业企业 林地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