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珞巴族传统贸易——以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南伊乡为中心
被引量:
4
1
作者
高朋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58-164,共7页
贸易是经济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话题。生活于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珞巴族内部存在丰富的贸易传说;形成了藏族、珞巴族等诸多族群交叉互动的贸易圈;珞巴族的皮毛、辣椒与藏族的盐巴、牲畜等实物构成贸易交换的主体物品;流动贸易与市场贸易两...
贸易是经济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话题。生活于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珞巴族内部存在丰富的贸易传说;形成了藏族、珞巴族等诸多族群交叉互动的贸易圈;珞巴族的皮毛、辣椒与藏族的盐巴、牲畜等实物构成贸易交换的主体物品;流动贸易与市场贸易两种类型下呈现了集体交换为主、方向性贸易、场地商议、公平交易、市场秩序维护等重要原则。珞巴族的传统贸易具备"礼物"与"商品"的双重功能,内含互惠共享的交换逻辑。对其开展研究可以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喜马拉雅贸易的参考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巴族
传统贸易
实物交换
贸易圈
贸易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苑
2
作者
梁宏志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人类通过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把自己从大自然中分离出来,通过各种票据交换代替实物交换,也把自己同其他族群区别开来。票据作为人类的文化创造之一,是对实物等价交换的革命,因而,
关键词
生产工具
实物交换
文化创造
等价
交换
大自然
人类
票据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主制经济不是自然经济
3
作者
林
《学术研究》
1988年第5期14-14,共1页
经君健在《广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撰文认为,自然经济是指经济单位内部有自然的和专业的劳动分工,产品能够自足并以实物形态在内部直接消费和储备,成员之间有直接的劳动交换和实物交换,货币不能在内外通行。其特征“自给自足”应区...
经君健在《广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撰文认为,自然经济是指经济单位内部有自然的和专业的劳动分工,产品能够自足并以实物形态在内部直接消费和储备,成员之间有直接的劳动交换和实物交换,货币不能在内外通行。其特征“自给自足”应区分使用价值形态和价值形态,只有前者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内部产品和消费品的品种和数量的一致性——“自然经济平衡律”是实现自然经济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经济
价值形态
前提条件
经济单位
劳动分工
实物交换
平衡律
劳动
交换
直接消费
实物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思考
4
作者
王涛
《农业经济》
1986年第6期44-45,35,共3页
一、为什么要在农业经济改革时期提出提高农产品质量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我国农业商品生产的历史:解放前我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人民由于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不但工业品生产能力低下,农业生产处在不能解决全国人民吃饱...
一、为什么要在农业经济改革时期提出提高农产品质量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我国农业商品生产的历史:解放前我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人民由于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不但工业品生产能力低下,农业生产处在不能解决全国人民吃饱饭的状态,除10~20%的粮棉和一部分林畜产品作为商品交换外,其余80%左右的农产品是自产自用或用在以实物交换实物上,在这种情况下,其主要矛盾是有没有的问题,广大劳动人民关心的是能否吃饱,至于农产品的质量人们无暇顾及。由于农产品的加工也不发达,其原料质量也不显得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市场
实物交换
农业经济
自产自用
改革时期
农村经济政策
粮棉
合同定购
农产品收购
购销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珞巴族传统贸易——以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南伊乡为中心
被引量:
4
1
作者
高朋
机构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158-164,共7页
文摘
贸易是经济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话题。生活于喜马拉雅山脉两侧的珞巴族内部存在丰富的贸易传说;形成了藏族、珞巴族等诸多族群交叉互动的贸易圈;珞巴族的皮毛、辣椒与藏族的盐巴、牲畜等实物构成贸易交换的主体物品;流动贸易与市场贸易两种类型下呈现了集体交换为主、方向性贸易、场地商议、公平交易、市场秩序维护等重要原则。珞巴族的传统贸易具备"礼物"与"商品"的双重功能,内含互惠共享的交换逻辑。对其开展研究可以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喜马拉雅贸易的参考实例。
关键词
珞巴族
传统贸易
实物交换
贸易圈
贸易原则
Keywords
Lhoba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trade
physical exchange
trade circle
trade principles
分类号
F7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苑
2
作者
梁宏志
出处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文摘
人类通过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把自己从大自然中分离出来,通过各种票据交换代替实物交换,也把自己同其他族群区别开来。票据作为人类的文化创造之一,是对实物等价交换的革命,因而,
关键词
生产工具
实物交换
文化创造
等价
交换
大自然
人类
票据
劳动
分类号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主制经济不是自然经济
3
作者
林
出处
《学术研究》
1988年第5期14-14,共1页
文摘
经君健在《广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撰文认为,自然经济是指经济单位内部有自然的和专业的劳动分工,产品能够自足并以实物形态在内部直接消费和储备,成员之间有直接的劳动交换和实物交换,货币不能在内外通行。其特征“自给自足”应区分使用价值形态和价值形态,只有前者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内部产品和消费品的品种和数量的一致性——“自然经济平衡律”是实现自然经济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自然经济
价值形态
前提条件
经济单位
劳动分工
实物交换
平衡律
劳动
交换
直接消费
实物
形态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思考
4
作者
王涛
机构
辽宁省标准局
出处
《农业经济》
1986年第6期44-45,35,共3页
文摘
一、为什么要在农业经济改革时期提出提高农产品质量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我国农业商品生产的历史:解放前我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人民由于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不但工业品生产能力低下,农业生产处在不能解决全国人民吃饱饭的状态,除10~20%的粮棉和一部分林畜产品作为商品交换外,其余80%左右的农产品是自产自用或用在以实物交换实物上,在这种情况下,其主要矛盾是有没有的问题,广大劳动人民关心的是能否吃饱,至于农产品的质量人们无暇顾及。由于农产品的加工也不发达,其原料质量也不显得突出。
关键词
农产品市场
实物交换
农业经济
自产自用
改革时期
农村经济政策
粮棉
合同定购
农产品收购
购销合同
分类号
F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济人类学视野下的珞巴族传统贸易——以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南伊乡为中心
高朋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学苑
梁宏志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主制经济不是自然经济
林
《学术研究》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思考
王涛
《农业经济》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