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动区建筑物移动变形规律实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谭志祥 刘光庆 +1 位作者 张孟凯 邓喀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4-49,共6页
为了研究开采影响下的建筑物移动变形规律、指导矿井安全生产,兴隆庄煤矿专门在4326综放工作面上方设立建筑物移动观测站。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获得该区条件下建筑物的移动变形规律,给出建筑物移动变形与地表移动变形之间的单因... 为了研究开采影响下的建筑物移动变形规律、指导矿井安全生产,兴隆庄煤矿专门在4326综放工作面上方设立建筑物移动观测站。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获得该区条件下建筑物的移动变形规律,给出建筑物移动变形与地表移动变形之间的单因素系列关系式,并总结了不同长高比条件下建筑物变形与地表变形之间的综合关系式,获得的一些有益成果为矿区建筑物下安全采煤及采动区建筑物保护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区 建筑物 移动变形 实测研究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滨海丘陵地貌台风近地风剖面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云辉 孙富学 +4 位作者 姜硕 史文海 张传雄 李正农 赵喆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139,共7页
基于浙江苍南滨海丘陵地貌测风塔(100m),实测获得了台风"莫拉克"登陆历程中不同高度风速及风向数据,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高度的平均风速和风向角、湍流度、阵风因子、相干系数、湍流积分尺度和功率谱密度等风剖面特性参数。研... 基于浙江苍南滨海丘陵地貌测风塔(100m),实测获得了台风"莫拉克"登陆历程中不同高度风速及风向数据,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高度的平均风速和风向角、湍流度、阵风因子、相干系数、湍流积分尺度和功率谱密度等风剖面特性参数。研究表明:在测风塔所置浙南滨海丘陵地貌,台风作用下不同高度处的10min平均风速和风向角的变化非常同步,指数律能较好的反映风速沿实测高度范围内的分布规律;随着高度的增加,湍流度、阵风因子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湍流积分尺度均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湍流度与我国规范差异较大,国家规范偏于保守;湍流度与阵风因子之间基本为线性关系,随着湍流度的增大,阵风因子相应增大,且随着高度增加,线性关系的离散度逐渐变小;顺风向湍流积分尺度的中位数剖面与日本规范较为接近;脉动风速的功率谱密度在顺风向与Von Karman谱在拟合较好,尤其是100m处,而在横风向相差较大;随着风速仪间距增大,相关性迅速变弱,同等间距时,高处要比低处的相关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南滨海丘陵地貌 台风 近地风剖面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1号线A站乘客疏散行为实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郭雩 何理 石杰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43-147,共5页
地铁作为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如何在突发事件下合理快速的组织地铁乘客疏散至安全区域,是地铁运营部门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北京地铁1号线A站常态下人员疏散情况的实测,分析研究不同人群在不同地点的疏散速度及乘客在... 地铁作为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如何在突发事件下合理快速的组织地铁乘客疏散至安全区域,是地铁运营部门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北京地铁1号线A站常态下人员疏散情况的实测,分析研究不同人群在不同地点的疏散速度及乘客在疏散路径选择上的差异等行为特征,并通过实测,统计出乘客从站台疏散至地铁各出入口所需的时间。研究结果为地铁乘客疏散行为特征研究及疏散计算模型边界条件的设置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铁 乘客 疏散行为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低矮屋盖雪荷载分布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方慧 孟凡 周晅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8-168,共11页
由于受到风、结构体型等因素的影响,低矮屋盖表面雪荷载形成机理及不均匀分布规律非常复杂。雪荷载实测是非常有效的研究手段,能够真实地反映雪荷载特性。开展了平屋盖、拱形屋盖、高低跨屋盖、双跨双坡屋盖等典型低矮结构表面雪荷载的... 由于受到风、结构体型等因素的影响,低矮屋盖表面雪荷载形成机理及不均匀分布规律非常复杂。雪荷载实测是非常有效的研究手段,能够真实地反映雪荷载特性。开展了平屋盖、拱形屋盖、高低跨屋盖、双跨双坡屋盖等典型低矮结构表面雪荷载的实测研究,并将实测结果与中国规范(GB50009-2012)、美国规范(ASCE 7-10)、欧洲规范(Euro code 2003)和加拿大规范(NBC 2005)中积雪分布的有关条款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获得了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荷载 荷载规范 低矮屋盖 实测研究 不均匀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放开采特厚顶煤运移特征实测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志增 毛德兵 刘前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43,63,共4页
为掌握大采高综放开采特厚顶煤的运移特征,采用深基点观测方法,在大同塔山8105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设置观测站,对特厚顶煤不同层位的运移特征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特厚顶煤上、下位的顶煤运移具有不同步性,主要分为3个阶段:煤壁前方4.27 ... 为掌握大采高综放开采特厚顶煤的运移特征,采用深基点观测方法,在大同塔山8105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设置观测站,对特厚顶煤不同层位的运移特征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特厚顶煤上、下位的顶煤运移具有不同步性,主要分为3个阶段:煤壁前方4.27 m为超前支承压力影响阶段,上位顶煤位移增量大于下位顶煤;煤壁前方0~4 m为顶板回转下沉影响阶段,下位顶煤的位移增量大于上位顶煤;煤壁后方一6~0 m为支架反复支撑一顶板回转影响阶段,下位顶煤的位移增量急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放 特厚顶煤 运移特征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ORM实时运行环境数据模型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陆一平 赵婷婷 +1 位作者 查建中 汪彦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0年第6期74-78,共5页
SCORM是一套源自美国的E-Learning课件标准,在国际范围内有较大影响。SCORM对数据模型的描述较为抽象,普通用户和开发者较难理解和掌握。应用JavaScript针对SCORM实时运行环境(SCORM RTE)建立的模型检测程序,可以在Moodle平台上观察SCOR... SCORM是一套源自美国的E-Learning课件标准,在国际范围内有较大影响。SCORM对数据模型的描述较为抽象,普通用户和开发者较难理解和掌握。应用JavaScript针对SCORM实时运行环境(SCORM RTE)建立的模型检测程序,可以在Moodle平台上观察SCORM数据模型的逻辑表现,并展示出LMS平台与SCORM数据模型的交互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RM 实时运行环境 数据模型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粘土层冻结井壁力学特性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蔡海兵 王晓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6,共3页
立井井筒穿越厚粘土层的施工一直是冻结法凿井的技术难点。通过对厚粘土层冻结井壁力学特性的现场实测,深入分析了井壁压力变化规律、井壁的环向和竖向受力特性。
关键词 厚粘土层 冻结井壁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垂直外壁面温度分布及换热系数实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孝邦 黄晨 王丽慧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3,共5页
通过实测对建筑垂直外壁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外壁面的换热系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某高层建筑南向立面表面温度等参数的实测研究发现,建筑垂直外壁面温差受建筑高度、风速、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度的综合影响,通过对不同高度不同时刻的外... 通过实测对建筑垂直外壁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外壁面的换热系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某高层建筑南向立面表面温度等参数的实测研究发现,建筑垂直外壁面温差受建筑高度、风速、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度的综合影响,通过对不同高度不同时刻的外壁面温差进行二级曲线拟合,得到了壁面温差计算式。且其最大误差不超过2.9℃。此外,建筑外表面换热放热系数受风速和建筑高度影响显著,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试验结果回归分析得到了外壁面换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外壁面温差 换热系数 实测研究 建筑高度 环境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北隧道管幕冻结法管间冻结封水效果实测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胡向东 李忻轶 +2 位作者 吴元昊 韩磊 张成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207-2214,共8页
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对拱北隧道管幕冻结法暗挖工程不同阶段的管间的实际冻结封水效果进行了分析。对于积极冻结期的两种不同交圈模式,利用单管公式对管间冻土厚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工程允许的时间内管幕间冻土即可形成交圈,从而说明管... 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对拱北隧道管幕冻结法暗挖工程不同阶段的管间的实际冻结封水效果进行了分析。对于积极冻结期的两种不同交圈模式,利用单管公式对管间冻土厚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工程允许的时间内管幕间冻土即可形成交圈,从而说明管幕具有初步的封水性能。交圈后,利用双管公式对管间冻土厚度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冻土帷幕发展并不均匀,纵向上靠近中间的冻土发展好于端部的,横向上靠近下部的冻土发展好于上部的,此外台风等自然灾害对于地表附近冻土的影响是可控的。对于开挖期,管间温度实测数据表明:试开挖期间对施工进度的严格精细控制有利于减小管间冻土的弱化;正式开挖期间开挖热扰动对于接近紧挨开挖面的冻土造成显著影响,而稍远一些的冻土则几乎不受影响。考虑20cm的折减后,冻土帷幕仍能保持足够的冻土厚度以达到封水效果。研究验证了管间封水效果,论证了工法的合理性,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管幕冻结法 封水效果 温度场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斜拉桥主梁断面气动导纳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奇 廖海黎 +1 位作者 李明水 徐洪涛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5-660,共6页
以苏通大桥为研究背景,通过专门研制的一套测压装置,利用测压法对苏通大桥主梁断面气动导纳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并将现场实测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及Sears函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实测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接近,与Sears函数有交叉... 以苏通大桥为研究背景,通过专门研制的一套测压装置,利用测压法对苏通大桥主梁断面气动导纳进行了现场实测研究,并将现场实测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及Sears函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现场实测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接近,与Sears函数有交叉,在低频范围内远小于Sears函数,在高频范围内逐渐与Sears函数靠拢,表明对于气动导纳来说,风洞实验结果是可靠的,且传统上利用Sears函数代替气动导纳函数进行桥梁结构抖振响应分析时得出的结果将过于保守,因此,对大跨桥梁进行抖振响应分析时,应针对气动导纳函数进行专门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主梁断面 气动导纳 实测研究 测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钙质粘土地层冻结压力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亢延民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47,共4页
对顾北煤矿副井深厚钙质粘土层段的冻结压力进行了动态监测,测试结果表明,深厚钙质粘土的冻结压力最大值近似为永久地层压力值与由室内封闭系统下冻胀实验确定的最大冻胀力之和,平均冻结压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可以用指数函数来很好地描述。
关键词 深厚钙质粘土地层 冻结压力 变化规律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浅埋隧道施工变形特征实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苑敏 费瑞振 俞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39-2347,共9页
当隧道埋深达到超浅埋隧道标准时,围岩应力状态和支护结构内力状态会变得极其复杂,严重降低隧道施工安全性,因此,有必要针对超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变形特征开展研究。以胡营西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净空收敛、拱顶沉降、地表沉降、... 当隧道埋深达到超浅埋隧道标准时,围岩应力状态和支护结构内力状态会变得极其复杂,严重降低隧道施工安全性,因此,有必要针对超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变形特征开展研究。以胡营西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净空收敛、拱顶沉降、地表沉降、钢拱架应变及二次衬砌应变进行全程监测及实测数据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超浅埋隧道地表沉降均呈沉降槽分布,最大值在隧道顶部;2)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均随时间递增,且前期增速较大,后期趋于平稳;3)钢拱架初期应变值增长较快,每一台阶开挖都会对应变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应变发生重分布;4)因为混凝土凝结过程放热,二次衬砌的初期应变值都由拉应变转变为压应变,前期拉应变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埋隧道 实测研究 净空收敛 拱顶沉降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雨季节下重力循环柜性能实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葛玉箫 梁珍 于英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7-462,478,共7页
通过搭建重力循环柜试验平台,测试重力循环柜在梅雨季节下的供冷除湿情况。选择江苏昆山作为高湿地区代表,研究供水温度、供水流量等变量对重力循环柜运行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供水温度和供水流量对毛细管壁温升、室内温湿度、室内人体热... 通过搭建重力循环柜试验平台,测试重力循环柜在梅雨季节下的供冷除湿情况。选择江苏昆山作为高湿地区代表,研究供水温度、供水流量等变量对重力循环柜运行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供水温度和供水流量对毛细管壁温升、室内温湿度、室内人体热舒适和室内环境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梅雨季节,重力循环柜的供冷除湿性能稳定良好,供冷量为1200~1800 W,除湿量为0.5~1.0kg/h;室内温度为23~24℃,相对湿度为50%~65%;室内环境响应速度较快,当改变房间的设定温、湿度时,调节供水温度比调节供水流量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 重力循环柜 供冷除湿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压对肥城矿区底板破坏深度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卫伟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57,共3页
采用现场实测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采深条件下矿山压力对煤层底板的最大破坏深度。
关键词 底板 破坏深度 实测 双端封堵测漏 底板破坏深度 实测研究 肥城矿区 矿压 生产实践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人体惯性参数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建智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79-82,78,共5页
用运动生物力学电影图片分析方法研究技术动作时离不开人体惯性参数。本文用60名男性运动员为样本研究六种人体惯性参数对中国运动员的适用性。研究表明,用布拉温和菲舍尔材料计算身体重心位置误差最小(绝对误差小于0.79cm);布拉温和菲... 用运动生物力学电影图片分析方法研究技术动作时离不开人体惯性参数。本文用60名男性运动员为样本研究六种人体惯性参数对中国运动员的适用性。研究表明,用布拉温和菲舍尔材料计算身体重心位置误差最小(绝对误差小于0.79cm);布拉温和菲舍尔材料的下肢惯性参数和扎齐奥尔斯基材料的上肢惯性参数可以代表样本的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惯性参数 运动生物力学 实测研究 中国运动员 身体重心 材料计算 真值 绝对误差 图片分析 技术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水平屋面对流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邵建涛 刘京 +2 位作者 赵加宁 付志鹏 张文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4-139,共6页
分析了现阶段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研究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现场实测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特性的蔡升华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测量了某高大单体建筑水平屋面的对流换热特性.实测结果表明,建筑屋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与屋面上方的代表风速... 分析了现阶段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研究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现场实测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特性的蔡升华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测量了某高大单体建筑水平屋面的对流换热特性.实测结果表明,建筑屋面的对流换热系数与屋面上方的代表风速成正比,代表风速在5.6m/s以内时,对流换热系数在5-50W/(m^2·K).分析表明,蔡试件表面的温度波动和屋面、空气之间的温差对实测结果影响不大.文中还考虑了建筑尺度对对流换热的影响,以风登陆屋面沿风向到测点的距离为代表长度,对实测结果做了无量纲化处理,得到了考虑到建筑尺度的建筑屋面对流换热无量纲准则.最后通过一个热平衡法的实验对文中提出的蔡升华法做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屋面 对流换热 蔡升华法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物理隔离路段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速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永恒 王殿海 陶志兴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9年第5期53-57,共5页
我国城市道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无物理隔离设施的情况非常普遍,因而相邻的机非交通流存在严重的相互干扰.本文利用石家庄市典型路段交通现场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无物理隔离路段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速度特征.区分了非机动车道内非... 我国城市道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无物理隔离设施的情况非常普遍,因而相邻的机非交通流存在严重的相互干扰.本文利用石家庄市典型路段交通现场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无物理隔离路段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速度特征.区分了非机动车道内非机动车的分布差异,通过各个典型位置非机动车平均速度的对比,解释了骑车人因受到相邻车道机动车影响而表现出的复杂交通行为;提出了基于时空转换思想的交通调查方法,建立了机动车速度的回归统计模型并通过了F检验,模型包含了非机动车流量和机非最小横向间距等参数.研究表明,机动车速度与以上参数之间呈一定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理论 混合交通 实测研究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空间建筑居留区空调射流与室内羽状气流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昕 黄晨 曹伟武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1,共5页
在建立非等温射流运动的物理方程时,考虑由室内热源形成的羽状气流对射流运动的热浮升作用力,得到受羽状气流作用的射流运动轨迹表达式.经现场实测验证后,上述理论分析认为,空调射流与羽状气流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射流轨迹,且在一定程度上... 在建立非等温射流运动的物理方程时,考虑由室内热源形成的羽状气流对射流运动的热浮升作用力,得到受羽状气流作用的射流运动轨迹表达式.经现场实测验证后,上述理论分析认为,空调射流与羽状气流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射流轨迹,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运行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状流 非等温射流 作用机理 数学物理模型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层冻结斜井内外壁受力特性实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建喜 孙杰龙 +2 位作者 张琨 董西好 宋勇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4-789,共6页
为了解决富水砂层斜井冻结法凿井的技术难题,以陕北某冻结斜井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冻结压力、冻结斜井内外壁钢筋受力、混凝土应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冻结斜井内外壁受力特性。结果表明:在冻结法凿井过程中,外壁受力可分为... 为了解决富水砂层斜井冻结法凿井的技术难题,以陕北某冻结斜井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冻结压力、冻结斜井内外壁钢筋受力、混凝土应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冻结斜井内外壁受力特性。结果表明:在冻结法凿井过程中,外壁受力可分为3个变化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以及平稳阶段;内壁纵向钢筋主要承受拉应力,最大拉应力为13.8 MPa,远小于其屈服强度300 MPa,内壁处于安全状态;内壁环向钢筋先受拉后受压,其所受最大压应力为35.06 MPa,也小于其屈服强度,进一步说明内壁处于安全状态;内壁混凝土应变可分为受拉阶段、快速受压阶段和稳定受压阶段3个变化阶段。研究成果为指导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砂层 冻结法 斜井内外壁 受力特性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结构改造加固的应力重分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卫军 黄敦文 +2 位作者 李松林 陈聪聪 陈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55-1261,共7页
针对既有建筑物改造加固引起的应力重分布现象显著,依托某抽柱扩跨实际工程,采集结构施工及运营期框架梁挠度及应变数据,结合有限元参数对比分析发现:对于扩大截面加固的新截面而言,单纯的体系转变受力大于收缩徐变效应,1 000 d后框架... 针对既有建筑物改造加固引起的应力重分布现象显著,依托某抽柱扩跨实际工程,采集结构施工及运营期框架梁挠度及应变数据,结合有限元参数对比分析发现:对于扩大截面加固的新截面而言,单纯的体系转变受力大于收缩徐变效应,1 000 d后框架梁的挠度及应力增大到完成初期的2~3倍;结构加固使得框架梁截面形心转移,导致体系转换前旧梁积累的应力难以释放,加固截面的新旧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会促使老混凝土时变应力逐渐超过结构体系转换后的初始应力;建筑物抽柱扩跨改造加固的应力累加效应显著,实际梁底混凝土最大应力可达一次成型设计值的2倍,且已超出材料的抗拉强度。因此,建议抽柱扩跨加固改造设计时重新审视应力累加效应及新旧混凝土收缩、徐变时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改造 新旧混凝土 收缩徐变 应力重分布 实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