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输电网功率稳定性判定
1
作者 黄绪勇 唐标 +2 位作者 秦雄鹏 林中爱 许守东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5-70,77,共7页
输电网主要承担输送电能的任务,但其功率变化动态性过强,运行稳定性不佳,容易引发电力风险。为精准判定输电网的功率稳定性从而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稳定性判定算法。利用差分技术并结合K均值聚... 输电网主要承担输送电能的任务,但其功率变化动态性过强,运行稳定性不佳,容易引发电力风险。为精准判定输电网的功率稳定性从而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稳定性判定算法。利用差分技术并结合K均值聚类方法,挖掘动态数据:输电网数据功率、电流和电压变化的数据,详细标记三者变化位置。从输电网运行的物理和系统变量角度进行分析,计算当电网出现正、负方向的暂态电压变化和无功补偿措施前后功率、电压的实时变化,以及潮流计算法定义全局稳定性的阈值;将检测到的数据与该值对比,完成稳定性判定。实验数据证明:所提方法稳定性判定的精准度较高,收敛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载波 相位差技术 坐标转换法 潮流计算 暂态电压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实时测姿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姚勇 张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3期22-24,共3页
从运动载体姿态测量实时性的要求出发,介绍了应用GPS相位差分技术,进行实时姿态测量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实现了载体姿态的实时测量,达到了要求的技术指标。该系统适用于静态姿态测量与定位和中... 从运动载体姿态测量实时性的要求出发,介绍了应用GPS相位差分技术,进行实时姿态测量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实现了载体姿态的实时测量,达到了要求的技术指标。该系统适用于静态姿态测量与定位和中、低动态载体的姿态测量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载波相位差技术 实时姿态测量系统 姿态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整财模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测姿中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云 万德钧 +1 位作者 王庆 田华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从载体姿态测量精度的要求出发,介绍了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在此基础上,以具体的测姿试验为例,重点研究与分析了载波相位双差解算的过程,给出了相应的数据处理结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姿态解算方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双差 姿态解算 GPS载波相位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GPS的定位精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潘冉冉 蒋浩 +3 位作者 张洪 方慧 冯雷 何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4-422,共9页
以农田导航的实际应用为目的,以美国Swift公司的Piksi定位模块为基础,构建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real time kinematic,RTK)系统进行定位精度研究。结果显示:Piksi单个模块静态单点的定位精度(2倍均方根误差,置信度为95%)约为8 m,RTK的... 以农田导航的实际应用为目的,以美国Swift公司的Piksi定位模块为基础,构建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real time kinematic,RTK)系统进行定位精度研究。结果显示:Piksi单个模块静态单点的定位精度(2倍均方根误差,置信度为95%)约为8 m,RTK的静态精度(2倍均方根误差,置信度为95%)约为1.5 cm。设计的动态双轨试验验证了用直线拟合评估动态直线精度的可行性,当流动站在0.4~2.3 m/s的平均速度范围内进行直线运动时,通过拟合得到的定位精度约为1.5 cm。采用测量点到拟合圆心距离与拟合半径的差值评估圆周运动的定位精度,发现在0.4~1.6 m/s的平均线速度范围内运动时,流动站的精度约为1.5 cm;考虑到实际应用过程中点对点的问题,拟合分析得到的测量误差整体偏小,初步判定Piksi RTK的真实动态精度为3~5 cm,可以满足农业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GPS Piksi模块 定位精度 静态 直线拟合 圆周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东南极冰川移动监测系统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窦若凡 窦银科 +3 位作者 周云霄 席晓琴 马春燕 陈燕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3-627,共5页
采用载波相位差分(real time kinematic,RTK)技术在中国南极第32次科学考察中架设了一套基站与一套移动站的一对一监测系统,在东南极开展了对冰川移动的实时监测。获取了2016年2月28日至2017年2月12日的差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并结... 采用载波相位差分(real time kinematic,RTK)技术在中国南极第32次科学考察中架设了一套基站与一套移动站的一对一监测系统,在东南极开展了对冰川移动的实时监测。获取了2016年2月28日至2017年2月12日的差分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并结合移动站附近地形,得出测点在监测期间内向西北方向移动了13.9m,且夏季运动速度较冬季快约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相位差技术 冰川 无人监测站 移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土地勘测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蔡建忠 张志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34,共3页
介绍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的原理,RTK的基本配置和作业流程以及在土地勘测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土地勘测 载波相位差技术 作业流程 全球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GPS卡尔曼滤波技术
7
作者 王志林 《海洋测绘》 1994年第4期32-38,共7页
本文介绍了两种型号GPS接收机实时读取观测数据、星历信息的输入码,讨论了海洋DGPS卡尔曼滤波算法及自适应技术,通过实例计算,得出几点有益结论。
关键词 伪距差 星历 DGPS 卡尔曼滤波技术 卡尔曼滤波算法 基准站 大地高 相位差 实时动态定位 水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船舶光学经纬仪的测量误差校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8
作者 徐静 陈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其补偿到经纬仪测量结果中。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并对校准前后的测量误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校准后水平角和垂直角的误差均在10″以内,满足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经纬仪 误差校准 实时 双矢量定姿技术 GPS载波相位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K联合全站仪在南川石漠化地区测图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孙锋 谢世友 曹振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6-150,共5页
以南川石漠化山区地形测图为例,对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TK)联合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流程、控制点精度进行分析,指出RTK与全站仪的有效结合,不但可以提高速度、节约时间、节约人力、财力,而且可以保证测图的精度.
关键词 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全站仪 石漠化区 控制点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地形图测绘中RTK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8
10
作者 靳海亮 韩奎峰 +1 位作者 周兴东 李博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1-32,45,共3页
RTK技术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3维定位成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测量中缩短了外业观测时间,提高了外业生产效率。介绍RTK技术在矿区地形图测量中应用的情况,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矿区 地形图测绘 RTK 基准站 流动站 实时载波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门大桥GPS(RTK)实时位移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过静珺 戴连君 卢云川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4-5,12,共3页
由于大跨度悬索桥和斜拉桥的结构特点 ,实时监测台风、地震、车载及温度变化对桥梁变形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获取实时位移并将所得的数据进行安全分析 ,成了大桥安全性研究的另一课题。本文介绍了利用 GPS(RTK)
关键词 GPS 位移监测 实时相位差 RTK技术 大跨度悬索桥 斜拉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监控中的GPS-RTK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红 冯常胜 《世界桥梁》 2003年第3期74-76,共3页
介绍可用于桥梁实时监控的GPS-RTK技术,阐述其作业流程和成果数据的管理技术。
关键词 桥梁监控 GPS-RTK技术 实时监控 作业流程 数据管理 实时相位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CDGPS技术和星间相对测量进行编队星座状态确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范国清 王威 郗晓宁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8-223,共6页
以空间圆3星编队星座为对象,建立了联合GPS载波相位差分(Carrier phase Differential GPS,CDGPS)和星间相对测量进行编队星座状态确定的数学模型;利用高精度的星间相对测量信息给星间公里级基线提供厘米级约束,极大地缩小了星间单差模... 以空间圆3星编队星座为对象,建立了联合GPS载波相位差分(Carrier phase Differential GPS,CDGPS)和星间相对测量进行编队星座状态确定的数学模型;利用高精度的星间相对测量信息给星间公里级基线提供厘米级约束,极大地缩小了星间单差模糊度的搜索空间,进而在卫星无需机动的情况下采用Bayes最小二乘法快速解算出星间GPS载波相位单差整周模糊度;最后数学仿真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卫星间相对位置确定精度达10-2m,卫星姿态确定精度达10-3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间相对测量 编队星座 DGPS技术 状态 载波相位差 卫星姿态确定 phase 整周模糊度 最小二乘法 Bayes 数学模型 测量信息 搜索空间 快速解算 数学仿真 空间圆 厘米级 高精度 卫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K技术在强潮河口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荣灏 张坤军 张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7-139,150,共4页
杭州湾属于典型的强潮河口,该海域的水下地形测量工作受湾口地形及特殊水文条件的限制,布设验潮站成本较高,采用RTK方式作业时容易丢失信号。针对以上问题,采用PPK技术可以予以解决。对基于载波相位双差的PPK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 杭州湾属于典型的强潮河口,该海域的水下地形测量工作受湾口地形及特殊水文条件的限制,布设验潮站成本较高,采用RTK方式作业时容易丢失信号。针对以上问题,采用PPK技术可以予以解决。对基于载波相位双差的PPK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同时通过陆域定点观测,测试了PPK解算结果的精度、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PPK技术满足水下地形测量的需要。为了检测该技术的实用性,将其用于杭州湾宁波慈溪附近水域水下地形的实际测量,测量结果表明:PPK技术在强潮河口区域的水下地形测量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地形测量 载波相位差 PPK技术 RTK技术 强潮河口 杭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RBF不定权组合模型的输电线塔杆倾斜预测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洪武 李俊鹏 +3 位作者 张继伟 黄然 朱宇 宋宝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794,共7页
为了解决目前输电线塔杆倾斜姿态监测中出现的预测不准确、不及时和预测误报率高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模型-径向基函数(grey model-radial basis function,GM-RBF)不定权组合模型的输电线塔杆倾斜姿态预测方法,对昆明市某地区一... 为了解决目前输电线塔杆倾斜姿态监测中出现的预测不准确、不及时和预测误报率高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模型-径向基函数(grey model-radial basis function,GM-RBF)不定权组合模型的输电线塔杆倾斜姿态预测方法,对昆明市某地区一处输电塔杆200 d的北斗逆向网络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数据,使用GM-RBF不定权组合预测模型对铁塔姿态进行预测。该方法不仅能有效规避灰色模型(grey model,GM)自身误差大的缺点,减弱神经网络中训练样本随机性对建模精度的影响,还可以消除因最小二乘定权组合影响整体模型精度的问题。实验表明:对于短期塔杆倾斜预测,GM-RBF不定权组合预测模型在X、Y、P向和倾斜角的预测精度与GM预测精度相当,优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模型和GM-RBF定权组合模型的精度;对于长期塔杆倾斜预测,GM-RBF不定权组合模型在X、Y、P向和倾斜角的预测精度分别优于GM预测模型约57.28%、48.07%、43.02%、42.08%,优于RBF预测模型约2.04%、2.31%、3.60%、2.02%,优于GM-RBF最小二乘定权组合模型约2.97%、2.36%、6.23%、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逆向网络载波相位差技术(RTK)数据 输电线塔杆 倾斜姿态监测 GM-RBF不定权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K GPS技术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建 《隧道建设》 2004年第1期62-63,67,共3页
介绍了应用RTKGPS技术进行水深测量的基本方法、思路及一些注意事项 。
关键词 RTK GPS 水深测量 载波相位差技术 桥涵勘测 数据采集 转换参数 高程 采样速率 延迟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轨道编队飞行航天器利用CDGPS和星间通信系统的测量技术
17
作者 Chan—Woo Park Jonathan P.How Larry Capots 《控制工程(北京)》 2005年第4期47-59,共13页
本文介绍近地轨道(LEO)编队飞行航天器利用载波相位差分GPS(CDGPS)敏感器和GPS类无线电收发两用机这些测量技术的有关研究工作。编队飞行需要采用高级的星间通信系统。目前,已开发了用于编队飞行的几种无线电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也... 本文介绍近地轨道(LEO)编队飞行航天器利用载波相位差分GPS(CDGPS)敏感器和GPS类无线电收发两用机这些测量技术的有关研究工作。编队飞行需要采用高级的星间通信系统。目前,已开发了用于编队飞行的几种无线电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也可作为星上测距系统。若采用辅助的星间测距和多谱勒测量手段提供导航解,这些星上发射机就有助于CDGPS在用户星对导航星星座的可观性/几何配置不良的轨道上使用。另外,载波相位周期模糊度可利用卫星相对运动快速初始化。本文详细讨论了这种改进方案,并推荐前人的研究成果,这就显著地改善了偏差初始化过程。文章中提出了被长基线(10~100kin)间隔的编队飞行航天器的主要测量误差。最后介绍了新型地面试验台的试验数据。该地面试验台已经研制出来,它与导航星和星上GPS发射机组合在一起,用来研究相对导航和编队飞行。结果表明,编队卫星可以实现快速初始化和编队机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队飞行 测量技术 近地轨道 通信系统 航天器 无线电通信设备 载波相位差 初始化过程 测距系统 导航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K在机动雷达零值标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泳 徐春林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10,共5页
结合全球定位系统的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提出一种零值标校方法,通过对设备的合理安装及相应的标校流程设计,完成距离、角度零值的快速标定。经过试验验证和数据分析,该方法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雷达标校要求。通过该方法,不需要对阵地... 结合全球定位系统的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提出一种零值标校方法,通过对设备的合理安装及相应的标校流程设计,完成距离、角度零值的快速标定。经过试验验证和数据分析,该方法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雷达标校要求。通过该方法,不需要对阵地预先进行标校设施建设,提高了雷达设备的机动性和部署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雷达 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雷达标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在赛艇运动信息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付永吉 过静珺 +1 位作者 聂志锋 郝彤途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5,共2页
介绍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检测赛艇运动的方案、具体实施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实验设备采用自行研制的控制部分基于PDA(个人数据助理 )的GPS接收机 ,使用RTK(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 )技术后可得到± 1cm的精度。实时采集运动中赛艇的... 介绍采用GPS卫星定位技术检测赛艇运动的方案、具体实施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实验设备采用自行研制的控制部分基于PDA(个人数据助理 )的GPS接收机 ,使用RTK(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 )技术后可得到± 1cm的精度。实时采集运动中赛艇的GPS数据 ,经事后处理得到赛艇轨迹、速度曲线、桨频、划距等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RTK技术 PDA 赛艇运动 运动检测 全球定位系统 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K确定高程的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豁 陈顺华 +1 位作者 何义斌 赵建虎 《遥感信息》 CSCD 2003年第2期38-39,22,共3页
简要的阐述了RTK的工作原理,研究了RTK确定高程的统一模式,并对其应用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RTK 工作原理 GPS 全球定位系统 载波相位差测量技术 高程系统 高程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