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droid的实时视频流传输系统 被引量:14
1
作者 童方圆 于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639-4642,4656,共5页
基于Android 2.3.1设计并实现了实时视频流传输系统。视频数据压缩算法采用H264,数据传输使用点对点P2P(Peer to Peer)。系统分两个层次,底层使用C++实现RTP封装与解包、P2P网络传输、视频采集与编解码等;上层使用Java实现对界面的控制... 基于Android 2.3.1设计并实现了实时视频流传输系统。视频数据压缩算法采用H264,数据传输使用点对点P2P(Peer to Peer)。系统分两个层次,底层使用C++实现RTP封装与解包、P2P网络传输、视频采集与编解码等;上层使用Java实现对界面的控制。Java界面层通过JNI(Java native interface)调用C++接口,上下层之间无视频数据的拷贝操作,提高了系统性能。同时,设计实现解码错误弹回策略,根据解码错误反馈信息,了解当前网络拥塞情况,灵活调整帧率和压缩图像分辨率。系统在4台三星S5PV210开发板上的运行效果良好。该系统可以作为视频会议、监控系统等的参考或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视频流 安卓 H264算法 点对点 实时传输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时间驱动实时视频流缓冲区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张岩峰 王翠荣 +1 位作者 赵煜辉 高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1-664,共4页
合理的缓冲区设计对保证实时视频压缩数据的正确解压缩及高品质播放起着关键作用.根据视频压缩数据的连续性和当前Internet网络力所能及的服务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驱动的缓冲区设计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可控制的模拟网络丢包乱序的... 合理的缓冲区设计对保证实时视频压缩数据的正确解压缩及高品质播放起着关键作用.根据视频压缩数据的连续性和当前Internet网络力所能及的服务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驱动的缓冲区设计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可控制的模拟网络丢包乱序的测试方法,对比无缓冲情况和不同缓冲大小的情况来评估此缓冲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缓冲区可以平滑视频显示,能够较好地解决恶劣网络环境下的丢包、乱序等问题,并已经应用到某大型网通视频直播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驱动 实时视频流 二级缓冲环 视频质量 时间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网络环境下基于PI控制的实时视频流连续播放控制算法
3
作者 邹勇 赵海 +1 位作者 魏立峰 高巍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3-1057,共5页
为了克服IP网络环境下网络扰动对流媒体连续播放的影响,从接收端的角度来解决流媒体连续播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I控制的实时视频流连续播放控制算法.该方法在接收端使用根轨迹法设计PI控制器,通过控制播放速率,调节缓冲区的长度,实现了... 为了克服IP网络环境下网络扰动对流媒体连续播放的影响,从接收端的角度来解决流媒体连续播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I控制的实时视频流连续播放控制算法.该方法在接收端使用根轨迹法设计PI控制器,通过控制播放速率,调节缓冲区的长度,实现了媒体的连续播放.为了真实地反映网络传输对接收端播放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TFRC协议的实时视频流传输控制框架.NS2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播放质量明显提高,缓冲区出现欠载和溢出的机率明显降低,视频帧端到端平均时延明显缩小,实时性能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视频流 PI控制 动态播放 根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蚁群优化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实时视频流分发策略
4
作者 曹啸 孙力娟 +1 位作者 王汝传 黄海平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80-183,共4页
视频流传输是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实时视频流分发策略AVSD(ACO based video streaming dissemination),分路由建立,节点内部视频数据分发两个阶段.在现有视频编码技术基础上,利用蚁群优化寻找具... 视频流传输是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的实时视频流分发策略AVSD(ACO based video streaming dissemination),分路由建立,节点内部视频数据分发两个阶段.在现有视频编码技术基础上,利用蚁群优化寻找具有不同QoS保障的路径,进行区分优先级的数据分发.仿真结果表明,AVSD策略可有效降低端到端时延,合理利用全网资源,提高网络性能并能够为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提供较好的视频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蚁群优化 实时视频流分发 QOS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V2X下的实时视频流传输策略研究
5
作者 褚端峰 王卓尔 +3 位作者 邱雨洁 陆丽萍 徐志豪 吉鑫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5-824,共10页
为提高在蜂窝小区内的视频传输质量,增强智能网联汽车的盲区视角感知能力,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本文提出在LTE-V2X下完成实时视频流传输的可靠策略。首先,为提高蜂窝小区的系统性能和实时视频流传输的画面质量,提出在不完美信道... 为提高在蜂窝小区内的视频传输质量,增强智能网联汽车的盲区视角感知能力,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本文提出在LTE-V2X下完成实时视频流传输的可靠策略。首先,为提高蜂窝小区的系统性能和实时视频流传输的画面质量,提出在不完美信道状态下,满足V2X用户异构服务质量的同时,最大化V2V通信吞吐量的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采用1阶自回归模型对真实的信道增益进行建模,分步骤进行功率分配和频谱复用配对,以完成资源分配;接着,采用可伸缩视频编码技术对实时视频流进行编码,编码后具有不同的视频质量等级的视频数据帧,经由网络传送,而以网络感知数据为基础,构建视频流缓冲区;最后,设计自适应传输算法求得当前最佳传输视频质量等级,根据通信网络环境动态调整传输视频画面质量,以有效减少视频播放冻结次数。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具有基础层保护的视频传输算法RALSB和视频质量自适应传输算法VQAS,本文所提策略能有效提高实时视频流质量,减小视频播放冻结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E-V2X 资源分配 可伸缩视频编码 实时视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ternet的实时视频流系统设计
6
作者 罗益荣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2-684,694,共4页
为满足基于Internet的实时视频流传输对网络带宽、时延和丢包率的要求,从流媒体协议、视频数据压缩及应用层QoS控制3个方面,对基于Internet的实时视频流传输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理论、小波变换特点及RTP/RTCP协议的基础上... 为满足基于Internet的实时视频流传输对网络带宽、时延和丢包率的要求,从流媒体协议、视频数据压缩及应用层QoS控制3个方面,对基于Internet的实时视频流传输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理论、小波变换特点及RTP/RTCP协议的基础上,服务端根据客户端对视频图像画质的不同要求(图像清晰度优先或图像流畅性优先),判别网络拥塞状况后自适应调整视频资料发送策略,从而实现基于Internet的实时视频流的动态QoS传输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 实时视频流 QOS RTP/RTCP协议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跳无线网络中具有时间意识的视频流控制协议 被引量:6
7
作者 沈航 白光伟 +1 位作者 赵露 唐振民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8-813,共6页
为了在多跳无线网络中对实时视频流提供高效的端到端服务质量支持,提出了一种具有时间意识的视频流控制协议(TACP).首先在网络层增加了独立的TACP子层,采用跨层设计方法将各协议层的参数映射至该子层.在此基础上,源节点通告视频同步信息... 为了在多跳无线网络中对实时视频流提供高效的端到端服务质量支持,提出了一种具有时间意识的视频流控制协议(TACP).首先在网络层增加了独立的TACP子层,采用跨层设计方法将各协议层的参数映射至该子层.在此基础上,源节点通告视频同步信息,使中间节点形成时间意识;中间节点通过分布式时延估计方法限制超时视频数据的转发.随后,为了对高优先级视频数据提供保护,研究了一种基于GOP的路径探测机制,并将其与视频流控制协议协同工作.利用仿真实验,对TACP视频通信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TACP能够显著改善实时视频流质量,包括可解码帧率、端到端时延和时延抖动等性能指标;该协议极大地提高了网络带宽利用率,并能够有效适应实时性需求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跳无线网络 实时视频流 跨层设计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P的实时视频传输系统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华荣 李名世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76-878,共3页
实时视频流技术在可视电话、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网络实时视频系统一般分为4大模块:采集子系统、编码压缩子系统、传输控制子系统和输出子系统。其中传输控制子系统是实时视频流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提出了基于RTP/R... 实时视频流技术在可视电话、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网络实时视频系统一般分为4大模块:采集子系统、编码压缩子系统、传输控制子系统和输出子系统。其中传输控制子系统是实时视频流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提出了基于RTP/RTCP协议构建实时视频传输控制子系统,传输层通信使用UDPSocket完成。对于RTP/RTCP协议的封装和UDPSocket使用标准C++和Berkeley标准Socket库完成,不依赖于具体的平台,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视频流 RTP 传输控制系统 编码压缩子系统 RTCP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模型的MPEG-4视频流传输系统 被引量:5
9
作者 徐磊 孙振国 陈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37,共2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C/S模型的网络视频流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MPEG-4软编解码器 对数字图像进行编码与解码,该系统具有很高的资源利用率和较小的传输延时。实验证明该 系统在中等码率下,可以获得很好的图像质量和很好的实时性。
关键词 C/S模型 MPEG-4 软编解码器 实时视频流 传输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量TCP友好视频流传输拥塞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为 王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分析TCP友好的拥塞控制机制.通过分析实时视频流传输过程中丢包事件的发生率来预测网络负载状况,并根据网络负载动态调整接收缓冲区大小.提出一种基于RTCP反馈的TCP友好(TCP-Friendly)拥塞控制方法,运用NS-2对该控制方法的TCP友好性、... 分析TCP友好的拥塞控制机制.通过分析实时视频流传输过程中丢包事件的发生率来预测网络负载状况,并根据网络负载动态调整接收缓冲区大小.提出一种基于RTCP反馈的TCP友好(TCP-Friendly)拥塞控制方法,运用NS-2对该控制方法的TCP友好性、视频的回放质量进行试验和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量 TCP友好 实时视频流 拥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延时实时视频的多维跨层带宽预测
11
作者 陈锋 毛豪滨 +1 位作者 蔡吉玲 黄向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27,共10页
5G网络的可用带宽是影响实时视频业务的关键要素之一,但如何在低延时实时视频业务下完成准确预测依旧是个难题。传统可用带宽预测算法通常依靠业务层的数据指标,根据发包策略完成预测。但此类算法在网络频繁变化的复杂场景下会出现预测... 5G网络的可用带宽是影响实时视频业务的关键要素之一,但如何在低延时实时视频业务下完成准确预测依旧是个难题。传统可用带宽预测算法通常依靠业务层的数据指标,根据发包策略完成预测。但此类算法在网络频繁变化的复杂场景下会出现预测滞后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接收视频质量。为解决此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多维参数的可用带宽预测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业务层、物理层、网络层等的相关数据指标,并通过多个维度参数提升无线网络带宽探测的准确性。文中采用深度强化学习作为模型框架,针对不同的运动场景,通过跨层多维度的数据模型学习实现离线预测和在线预测的融合。同时,将网络丢包率、图像质量评估和端到端时延等链路影响因素作为约束条件,以实现预测模型在传输过程中的实时调整和优化。在半物理平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算法的预测性能优于传统的预测算法,预测曲线与实际曲线的拟合程度高达95.8%以上;相比于单层预测算法,所提算法在步行、驾驶场景下的丢包率分别降低了47.3%和30.9%,接收视频质量提升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层多维参数 实时视频流 5G网络 可用带宽预测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会议中的同步缓冲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岩峰 王翠荣 +1 位作者 赵煜辉 高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2-84,共3页
接收缓冲区对于保证视频流的播放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针对接收实时视频流这种特殊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时间驱动的具有同步功能的缓冲区设计方案。经过实验测试,缓冲区在平滑视频呈现、解决恶劣网络环境下的丢包乱序等问题有良好的效果... 接收缓冲区对于保证视频流的播放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针对接收实时视频流这种特殊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时间驱动的具有同步功能的缓冲区设计方案。经过实验测试,缓冲区在平滑视频呈现、解决恶劣网络环境下的丢包乱序等问题有良好的效果,已经应用到某大型网通视频直播接收系统中,可以广泛应用于任何接收实时视频流的客户端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区 实时视频流 UDP 丢包 乱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融合的实景视频WebGIS系统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余亦豪 谭冲 +1 位作者 周忠 吴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68-2575,共8页
当前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城市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虚实融合技术作为呈现智慧城市信息的有效方式,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的虚实融合技术有着硬件要求高、跨平台性差等缺点。对此基于Web GL实现了一种将多个监控摄像头的... 当前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城市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虚实融合技术作为呈现智慧城市信息的有效方式,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的虚实融合技术有着硬件要求高、跨平台性差等缺点。对此基于Web GL实现了一种将多个监控摄像头的实时视频流与虚拟场景融合显示的方法,得到虚实融合的真实场景实时画面显示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虚实融合的实景视频Web GIS(Web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资源需求低,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便于在互联网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融合 实时视频流 WEBGL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机溯源的潜在不良视频通话预警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晓晨 韦世奎 +1 位作者 蒋翔 李晓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85-2794,共10页
目前主流的不良视频检测大多基于视频内容分析,属于计算密集型任务,不利于巨量视频通话流的实时检测。为此,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来阻断潜在不良视频的传播,即实时视频流相机溯源。和传统检测内容的方法不同,本文试图通过检测产生不良视... 目前主流的不良视频检测大多基于视频内容分析,属于计算密集型任务,不利于巨量视频通话流的实时检测。为此,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来阻断潜在不良视频的传播,即实时视频流相机溯源。和传统检测内容的方法不同,本文试图通过检测产生不良视频的相机源来阻断潜在不良视频的传播,即一旦发现某个正在视频通话的手机产生过不良视频,就发出安全警告进行阻断。该思路的基本假设是拍摄过不良视频的手机拥有者有更大概率利用同一部手机拍摄不良视频。该思路的核心问题是寻找一种实时、可靠的相机溯源方法。为此,本文主要聚焦以下三方面工作:建立了一个包含100部视频的数据库用于算法评估,数据库中的视频来自25部不同型号、不同品牌的相机,每一部视频注明了相机来源;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视频相机溯源机制,实现相机的在线实时溯源;提出了一种多相机指纹特征集成决策模型,实现可靠的相机溯源。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相机溯源机制能满足相机溯源的实时性要求,并且所提多相机指纹特征集成决策模型显著优于现有的单一模型,对于安卓手机,其视频相机溯源准确率达到98.161%,验证了该思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溯源 光响应非均匀特性 集成学习 实时视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域实例分割尾矿库干滩长度测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叶青 陈洪飞 童仁园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7-1614,共8页
提出了基于YOLOv8的水域实例分割方法,实现了在实时视频流下快速、高效、准确的尾矿库干滩长度测量。首先,完成一份高质量水域实例分割的COCO数据集;其次,分析主流深度学习实例分割算法,选用YOLOv8模型训练出高效识别水线并输出图像坐标... 提出了基于YOLOv8的水域实例分割方法,实现了在实时视频流下快速、高效、准确的尾矿库干滩长度测量。首先,完成一份高质量水域实例分割的COCO数据集;其次,分析主流深度学习实例分割算法,选用YOLOv8模型训练出高效识别水线并输出图像坐标;最后,标定相机内外参数,应用相机成像原理,在尾矿库尾部安装监控摄像头,预测出干滩长度。实验证明:此模型不仅能够准确预测出干滩长度,并且对不同尾矿库水域边界分割有较好的稳定性;对实时视频流模式下的野外非接触式测量具有较好的效果,误差控制在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测量 水域实例分割 干滩长度 尾矿库 COCO数据集 YOLOv8算法 实时视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CCTV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16
作者 许毅平 周曼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0-232,共3页
该文首先对传统CCTV系统和WebCCTV系统进行了比较。然后对WebCCTV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设计,分析了其特点。最后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适合于WebCCTV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WebCCTV系统 设计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视频压缩 实时视频流服务 数据库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obust system for real-time pedestrian detection and tracking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琦 邵春福 赵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643-1653,共11页
A real-time pedestrian detec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using a single video camera was developed to monitor pedestrians. This system contained six modules: video flow capture, pre-processing, movement detection, shadow ... A real-time pedestrian detec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using a single video camera was developed to monitor pedestrians. This system contained six modules: video flow capture, pre-processing, movement detection, shadow removal, tracking, and object classification. The Gaussian mixture model was utilized to extract the moving object from an image sequence segmented by the mean-shift technique in the pre-processing module. Shadow removal was used to allevi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shadow to the detected objects. A model-free method was adopted to identify pedestrians.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integration methods were developed to integrate multiple cues into the mean-shift algorithm and the initial tracking iteration with the competent integrated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map for object tracking. A simple but effective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handle full occlusion cases. The system was tested using real traffic videos from different sites. The results of the test confirm that the system is reliable and has an overall accuracy of over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pedestrian detection tracking video came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