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组合优化的工业互联网恶意行为实时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向东 张琴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75-3085,共11页
工业互联网中节点数据具有高维、冗余和海量等特性,传统的恶意行为检测模型无法对工业互联网恶意攻击行为做出快速且准确的判断,提出基于特征组合优化的工业互联网恶意行为实时检测方法.采用改进的相关性快速过滤算法和基于奇异值分解... 工业互联网中节点数据具有高维、冗余和海量等特性,传统的恶意行为检测模型无法对工业互联网恶意攻击行为做出快速且准确的判断,提出基于特征组合优化的工业互联网恶意行为实时检测方法.采用改进的相关性快速过滤算法和基于奇异值分解的主成分分析算法对工业互联网恶意行为样本数据进行特征组合优化,基于对称不确定性信息度量指标和近似马尔科夫毯准则进行特征相关性计算、冗余特征识别与排除,通过参数特征维度的不同配置得到若干候选特征组合;利用决策树评估器筛选出准确率最高的候选特征组合;通过奇异值分解的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进行特征降维,得到低维高信息量的最优特征组合;结合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和优化的特征组合对工业互联网恶意行为样本进行分类,基于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多分类电力系统攻击样本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特征组合优化检测模型训练时间可缩减57.53%,单个样本的平均检测时间为0.002 ms,可减少23.99%,基于特征组合优化的检测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较特征优化前分别提升了1.11%、1.25%和1.01%.本文方法的突出优势表现为在提升模型检测效果的同时可明显降低模型检测时间,能更好适应工业互联网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改进的相关性快速过滤算法 奇异值分解的主成分分析 特征组合优化 极端梯度提升 恶意行为实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交互行为三维动画的设计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开平 左宗义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43-148,共6页
实时交互行为三维动画是主动式CAI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通过作者开发的“基于Web的工程制图CAI软件——立体的表达方法”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VRML2实现基于Web的实时交互行为真实三维动画的设计技术,该技术在远程教育、异地协同设计... 实时交互行为三维动画是主动式CAI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通过作者开发的“基于Web的工程制图CAI软件——立体的表达方法”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VRML2实现基于Web的实时交互行为真实三维动画的设计技术,该技术在远程教育、异地协同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三维动画 实时交互行为 CAI软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实时步态行为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关亚兰 董世芬 +2 位作者 张胜威 孙建宁 刘振权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9-65,I0007,共8页
目的建立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研究其实时步态行为。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术后50 d进行实时步态行为训练与测试,记录步行速度、步行周期、步幅、步基、支撑时长、摆动时长等指标共计96项。结果与... 目的建立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研究其实时步态行为。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术后50 d进行实时步态行为训练与测试,记录步行速度、步行周期、步幅、步基、支撑时长、摆动时长等指标共计96项。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性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大鼠有19项步态指标出现了显著地统计学差异,模型动物步态行为异常主要体现在前肢步宽增加(P<0.05),各足步行周期延长(P<0.05),各足支撑时长增加(P<0.05,P<0.01),摆动时长缩短(P<0.05),同源协调性降低(P<0.05),各足足迹平均面积和平均强度增加(P<0.05,P<0.01)。结论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实时步态行为异常与临床患者所见症状相似,可为该模型的建立和判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大鼠模型 实时步态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和实时步态行为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胜威 董世芬 +2 位作者 武汀 靳洪涛 孙建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19-24,9,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和实时步态行为学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3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16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和石杉碱甲片组,正常对照组选用同龄C57/BL6J小鼠14只。连续治疗150 d,Morris水迷宫(MWM)检测学习记忆能力,... 目的初步探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和实时步态行为学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3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16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和石杉碱甲片组,正常对照组选用同龄C57/BL6J小鼠14只。连续治疗150 d,Morris水迷宫(MWM)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大小鼠步态分析仪(GAS-2)检测实时步态行为,并比较两种行为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组小鼠有学习记忆能力的显著降低,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游泳路程显著降低(P<0.05),第一次穿越平台的时间显著延长(P<0.05),穿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在步态行为实验中,模型组小鼠平均步行速度显著降低(P<0.05),平均步行周期、绝对值平均体转角和侧向移动均显著升高(P<0.05),在一个步行周期中左后足(left foot,LF)、右后足(right foot,RF)支撑时相显著延长(P<0.05),摆动时相显著缩短(P<0.05),左前足(left hand,LH)、右前足(right hand,RH)、右后足推进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制动指数显著降低(P<0.05)。石杉碱甲片能显著改善认知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步态行为的变化。比较两种行为学的相关性,得出学习记忆能力与双前足的制动指数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433、-0.379,P值分别为0.039、0.079),其他方面的相关性不大。结论 APP/PS1转基因小鼠在8月龄时有显著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和步态行为的改变,并且两种行为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 PS1小鼠 认知功能 实时步态行为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梓醇对永久性脑缺血大鼠恢复早期实时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胜威 董世芬 +1 位作者 武汀 孙建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76-1681,共6页
目的:观察梓醇对pMCAO大鼠恢复期早期实时步态的影响,评价其对缺血性卒中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天保宁组,梓醇15、30、60 mg&#183;kg-1组。于术前进行为期7天的步态仪行走训练,每3次... 目的:观察梓醇对pMCAO大鼠恢复期早期实时步态的影响,评价其对缺血性卒中的改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天保宁组,梓醇15、30、60 mg&#183;kg-1组。于术前进行为期7天的步态仪行走训练,每3次。训练完成后,采用线栓法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M原CAO)大鼠模型,并于术后3-14天连续给药,术后第14天进行实时步态行为检测。结果:术后14天,与正常组比较,pMCAO模型大鼠平均步行周期显著延长(P〈0.01),绝对值平均体转角明显升高(P〈0.05),双足支撑时长缩短(P〈0.05),三足支撑时长延长(P〈0.01),协调性指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梓醇30 mg&#183;kg-1及60 mg&#183;kg-1组模型动物步行周期、降低绝对值平均体转角显著缩短(P〈0.05或P〈0.01);梓醇30 mg&#183;kg-1组右前相对于其他三足的协调性指数明显降低(P〈0.05),脑缺血动物协调性提高。结论:梓醇可部分改善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实时步态行为变化,对缺血性卒中的神经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实时步态行为 缺血性卒中 pMCAO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Monitoring Method for Cow Rumination Behavior Based on Edge Computing and Improved MobileNet v3
6
作者 ZHANG Yu LI Xiangting +4 位作者 SUN Yalin XUE Aidi ZHANG Yi JIANG Hailong SHEN Weizheng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4期29-41,共13页
[Objective]Real-time monitoring of cow ruminant behavior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promptly obtain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cow health and predicting cow diseases.Currently,various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 [Objective]Real-time monitoring of cow ruminant behavior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promptly obtain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cow health and predicting cow diseases.Currently,various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monitoring cow ruminant behavior,including video surveillance,sound recognition,and sensor monitoring methods.How‐ever,the application of edge device gives rise to the issue of inadequate real-time performance.To reduce the volume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cloud computing workload while achieving real-time monitoring of dairy cow rumination behavior,a real-time monitoring method was proposed for cow ruminant behavior based on edge computing.[Methods]Autono‐mously designed edge devices were utilized to collect and process six-axis acceleration signals from cows in real-time.Based on these six-axis data,two distinct strategies,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 and split edge intelligence,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real-time recognition of cow ruminant behavior.Focused on the real-time recognition method for cow ruminant behavior leveraging 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the CA-MobileNet v3 network was proposed by enhancing the MobileNet v3 network with a collaborative attention mechanism.Additionally,a 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was designed uti‐lizing the CA-MobileNet v3 network and the FedAvg federated aggregation algorithm.In the study on split edge intelli‐gence,a split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named MobileNet-LSTM was designed by integrating the MobileNet v3 network with a fusion collaborative attention mechanism and the Bi-LSTM network.[Results and Discussions]Through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with MobileNet v3 and MobileNet-LSTM,the 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based on CA-Mo‐bileNet v3 achieved an average Precision rate,Recall rate,F1-Score,Specificity,and Accuracy of 97.1%,97.9%,97.5%,98.3%,and 98.2%,respectively,yielding the best recognition performance.[Conclusions]It is provided a real-tim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w ruminant behavior,and the proposed federated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can be ap‐plied in practical set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w rumination behavior real-time monitoring edge computing improved MobileNet v3 edge intelligence model 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算法的高性能推荐策略平台 被引量:1
7
作者 雷军环 费洪晓 李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8924-8928,共5页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个性化推荐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推荐策略系统的场景算法乏力、统一接入及性能问题,设计了基于混合算法的高性能推荐策略平台。结合用户的实时页面行为、自然属性及关系链等建立多个用户兴趣度...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个性化推荐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决推荐策略系统的场景算法乏力、统一接入及性能问题,设计了基于混合算法的高性能推荐策略平台。结合用户的实时页面行为、自然属性及关系链等建立多个用户兴趣度预测模型,满足了电子商务大规模、多场景的商品推荐需求,提高了电商的流量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个性化推荐 组合推荐算法 高性能 流量转化率 实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