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在非洲猪瘟(ASF)防控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晓玉 周美芳 《猪业科学》 2025年第9期88-89,共2页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发的、在猪群中具有极强传染性和高致病性的疾病。ASFV毒力极强,无论是家猪还是野猪感染后,其致死率可接近或达到100%。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研发出安全有效的商业化疫苗或特效治疗药物。一旦... 非洲猪瘟(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发的、在猪群中具有极强传染性和高致病性的疾病。ASFV毒力极强,无论是家猪还是野猪感染后,其致死率可接近或达到100%。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研发出安全有效的商业化疫苗或特效治疗药物。一旦猪场发生疫情,极易导致恐慌性清场和大规模扑杀行动,这不仅给养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威胁民生“菜篮子”工程,造成猪肉供应短缺和市场价格剧烈震荡。因此,养殖场防控非洲猪瘟的核心策略在于主动实施病原监测,及时识别病毒威胁,从而实现早期预警、精准防控和风险可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监测 早期预警 ASFV 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aqMan探针进行马铃薯金线虫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葛建军 曹爱新 +1 位作者 陈洪俊 Marice Moens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109,共5页
马铃薯孢囊线虫是全球性的植物检疫性线虫,亦是我国重点关注的有害生物。针对马铃薯金线虫ITS序列,设计了引物和TaqMan探针,使用15个马铃薯孢囊线虫群体和4个其他孢囊线虫样品进行验证,可高度灵敏地检测单个马铃薯金线虫的孢囊或幼虫,... 马铃薯孢囊线虫是全球性的植物检疫性线虫,亦是我国重点关注的有害生物。针对马铃薯金线虫ITS序列,设计了引物和TaqMan探针,使用15个马铃薯孢囊线虫群体和4个其他孢囊线虫样品进行验证,可高度灵敏地检测单个马铃薯金线虫的孢囊或幼虫,并可进行定量;最高检测灵敏度达到10fg;同时开展了混合样品和未知样品的检测,证明了引物的专化性和TaqMan探针的特异性。该检测方法可自动化检测马铃薯金线虫并进行定量,适合进行标准化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金线虫 分子检测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中仙人掌X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柏自琴 罗会 +2 位作者 解璞 郑伟 刘涛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5-289,共5页
仙人掌X病毒(cactuSviruSX,CVX)严重威胁世界火龙果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对该病毒的定量检测,本研究根据CVX外壳蛋白(CP)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CVX-F/-R,建立了引物浓度150 nmol/L,退火温度62℃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仙人掌X病毒(cactuSviruSX,CVX)严重威胁世界火龙果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对该病毒的定量检测,本研究根据CVX外壳蛋白(CP)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CVX-F/-R,建立了引物浓度150 nmol/L,退火温度62℃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引物扩增效率为97.38%,R^(2)为0.9965,对标准品的检测极限浓度为8×10^(2)拷贝/μL,其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00倍。对火龙果不同组织中CVX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发现,病毒在花丝中的含量最高,之后依次为花萼、花瓣、嫩枝、老枝和根。对采自贵州黔南州的40份火龙果样品进行检测,共检测出32份阳性样品。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今后CVX的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X病毒 火龙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腺病毒Ⅰ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安乐乐 刘倩芸 +2 位作者 蓝秋菊 罗迅 赵永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7,共11页
【目的】鸽腺病毒感染在全球鸽群中广泛分布,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呕吐、腹泻、肝脏损伤等,严重影响鸽的健康与养殖效益。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检测鸽腺病毒Ⅰ型(PiAdV-Ⅰ)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鸽腺病毒Ⅰ型临床检测及流行病... 【目的】鸽腺病毒感染在全球鸽群中广泛分布,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呕吐、腹泻、肝脏损伤等,严重影响鸽的健康与养殖效益。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检测鸽腺病毒Ⅰ型(PiAdV-Ⅰ)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为鸽腺病毒Ⅰ型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平台。【方法】依据GenBank公布鸽腺病毒Ⅰ型Hexon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探针并构建重组质粒pCE2-TA-PiAdV-Ⅰ;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绘制标准曲线、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评价,建立鸽腺病毒Ⅰ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扩增测序阳性临床样品的Hexon基因,使用MEGA5.0进行进化树构建及同源性分析。【结果】该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y=-3.1081x+37.374,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77,线性关系良好;与鸽疱疹病毒、鸽圆环病毒等鸽子其他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低检测拷贝数为14.6 copies/μL,敏感性是常规PCR方法的10倍,具有高敏感性;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1%,重复性好。通过检测112份鸽子病料样品,该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阳性率为69.64%(78/112),并且高于常规PCR方法阳性检出率65.18%(73/112)。此外,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常规PCR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00%,总体符合率为95.54%。3条测序毒株与Ⅰ型鸽腺病毒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9.47%~99.71%,遗传关系高度接近,表明可能由同一个原始毒株进化而来。【结论】研究建立的鸽腺病毒Ⅰ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及重复性好,可快速高效检测出临床样品中的PiAdV-Ⅰ。此外,所扩增序列能够用于分析临床毒株遗传进化特征,有助于快速准确诊断鸽腺病毒感染及疫苗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腺病毒Ⅰ型 Hexon基因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 遗传进化分析 临床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形后口虫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5
作者 郝文悦 王锦锦 +9 位作者 葛建龙 李彬 王印庚 廖梅杰 荣小军 赵宏晶 江敏棋 赵文广 牛立成 潘娇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93,共11页
后口虫病是近年来影响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效益的重要病害种类之一。唇形后口虫(Boveria labialis)是刺参后口虫病的病原。由于缺乏针对该物种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研究人员难以系统解析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本研究以... 后口虫病是近年来影响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效益的重要病害种类之一。唇形后口虫(Boveria labialis)是刺参后口虫病的病原。由于缺乏针对该物种的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研究人员难以系统解析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本研究以测序获得的唇形后口虫部分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为基础,根据nad10基因序列设计唇形后口虫引物,建立其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刺参不同养殖区和不同养殖模式下养殖系统中唇形后口虫载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设计的唇形后口虫引物在质粒标准品4.05×10^(1)~4.05×10^(9) copies/μL范围内建立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7,熔解曲线呈现单一峰,无引物二聚体或非特异性扩增;灵敏度实验最低检测限为40.5 copies/μL;所设计的引物仅对唇形后口虫出现特异性扩增,对海洋尾丝虫(Uronema marinum)、贪食纤口虫(Chaenea vorax)、僧帽肾形虫(Colpoda cucullus)和多小核草履虫(Paramecium multi-micronuleatum)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实验中各浓度的批内和批间Ct值均一性较高,批内实验变异系数(CV)值为0.32%~0.82%,批间实验CV值为0.40%~0.88%,稳定性较好。利用本方法对4种刺参养殖模式不同养殖区的环境样品和饲料进行检测,结合镜检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海水中唇形后口虫DNA载量与刺参体内唇形后口虫量呈中度正相关(R=0.563),底泥、附着物样品中的唇形后口虫DNA载量与刺参体内唇形后口虫量呈高度正相关(R=0.931)。推测,鲜海泥是唇形后口虫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本研究结果可为唇形后口虫的快速检测、传播途径解析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寄生性疾病 唇形后口虫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传播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在防效评价中的应用
6
作者 邱曦锦 方绍兴 +7 位作者 杨宇 高顺玉 王振吉 阮文忠 段浩平 姚春 姬广海 杨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5-152,共8页
水稻白叶枯病是引起水稻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监测施用防治药剂后水稻叶片中白叶枯病病菌的含量,以评价防治效果,基于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水稻白叶枯病病菌(Xoo)糖基转移酶基因设计引物,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并对温室开展... 水稻白叶枯病是引起水稻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监测施用防治药剂后水稻叶片中白叶枯病病菌的含量,以评价防治效果,基于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水稻白叶枯病病菌(Xoo)糖基转移酶基因设计引物,构建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并对温室开展的防治白叶枯病的药效试验开展评价。基于糖基转移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按梯度浓度(10^(-5)-10 ng/μL)稀释的Xoo DNA作为标准品进行扩增。结果表明,通过常规PCR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条带大小为230 bp,Xoo DNA检测的灵敏度为1.43×10^(1) pg/μL;qPCR检测Xoo DNA的灵敏度为2.5 pg/μL。研究结果表明,qPCR的灵敏度比常规PCR高10倍左右,且标准曲线为y=-2.5793x+43.9460,r^(2)=0.9999。进一步利用qPCR技术对温室药效试验后的水稻叶片进行Xoo的定量分析,发现定量后叶片中的Xoo拷贝数与叶片病情指数成正相关,与温室防治效果结果一致。研究得出的qPCR技术的温室防效评价可为后续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实时荧光定量pcr 定量检测 防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郭建峰 姜展樾 +5 位作者 王成然 马丽侠 易艳 蒋子敬 周李华 唐仁勇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21-126,136,共7页
为快速准确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基因tetM,以tetM基因的保守序列为靶标序列,建立实时荧光PCR方法。筛选tetM基因特异性靶标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优化20μL反应体系为(上下游引物和探针各终浓度为200 nmol·L^(-1)... 为快速准确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基因tetM,以tetM基因的保守序列为靶标序列,建立实时荧光PCR方法。筛选tetM基因特异性靶标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优化20μL反应体系为(上下游引物和探针各终浓度为200 nmol·L^(-1)、MIX 10μL、ddH_(2)O 6.8μL),建立相关系数为0.9990的标准曲线,确定检出限为10 copies·μL^(-1),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法操作简便,耗时较短,可用于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的快速检测,也为其他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检测提供方法参考,对耐药细菌污染治理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基因检测 四环素 实时荧光pcr 新污染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玉米浙大瑞丰8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
8
作者 田锦 句荣辉 +7 位作者 蒋红叶 陈子言 张华 李凌燕 孙宇 王颢潜 陈红 梁晋刚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转基因抗虫玉米浙大瑞丰8是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抗虫玉米,于2021年获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本研究旨在为转基因抗虫玉米浙大瑞丰8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对其转化体成分进行定量检测... 【目的】转基因抗虫玉米浙大瑞丰8是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抗虫玉米,于2021年获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本研究旨在为转基因抗虫玉米浙大瑞丰8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对其转化体成分进行定量检测,为管理部门提供安全监管的依据。【方法】通过体系优化、正确度及精密度检测、稳健性测试等系列研究,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浙大瑞丰8转化体成分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本研究研制的方法能够特异、定量检测出浙大瑞丰8转化体成分,对拷贝数比值在0.1%(20个拷贝数)以上的阳性样品可进行准确定量,对0.05%(10个拷贝数)的阳性样品可特异性检出。【结论】本研究结果为管理部门对浙大瑞丰8的安全监管提供了有效的支撑,说明研制的方法可用于浙大瑞丰8的定量检测和安全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玉米浙大瑞丰8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PCR的鱼肉制品中帝王鲑、银鲑、粉鲑源成分的快速检测及定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杰 赵玉强 +3 位作者 刘艳飞 沙玉彪 刘应炜 钱云开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9-326,共8页
建立一种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帝王鲑、银鲑和粉鲑源性成分的方法。根据帝王鲑和银鲑的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以及粉鲑的COI基因序列设计Taq Man引物和探针组合,通过优化扩增反应体系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达到快速检测帝王鲑、银鲑... 建立一种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帝王鲑、银鲑和粉鲑源性成分的方法。根据帝王鲑和银鲑的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以及粉鲑的COI基因序列设计Taq Man引物和探针组合,通过优化扩增反应体系进行实时荧光PCR扩增,达到快速检测帝王鲑、银鲑和粉鲑源性成分的目的。该方法特异性良好,耗时短,反应只需1 h;帝王鲑的基因组DNA灵敏度可达到10-1 ng;在与罗非鱼粉混合的鱼肉制品中可检测,质量分数灵敏度达到0.1%,质量分数误差≤±5.0%;银鲑的基因组DNA灵敏度可达到1 ng;在与罗非鱼粉混合的鱼肉制品中可检测,质量分数灵敏度达到1%,质量分数误差≤±7.7%;粉鲑的基因组DNA灵敏度可达到1 ng;在与罗非鱼粉混合的鱼肉制品中可检测,质量分数灵敏度达到1%,质量分数误差≤±2.8%。该方法检测特异性强、所需时间短、灵敏度高、质量分数误差小,可满足帝王鲑、银鲑和粉鲑真伪鉴别和定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文鱼 帝王鲑 银鲑 粉鲑 实时荧光pcr 检测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qMan探针的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
10
作者 杨小龙 滕少娜 +5 位作者 何玲 周林 高文娜 王溪桥 孔德英 孙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3期74-78,共5页
柑橘黄龙病是我国目前柑橘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根据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rplj基因的种内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建立了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柑橘黄龙... 柑橘黄龙病是我国目前柑橘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根据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rplj基因的种内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建立了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检测的最低DNA浓度为0.01 ng/μL。对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检出受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侵染的柑橘。本文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优点,可用于疑似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的检测和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柑橘黄龙病菌亚洲种 快速检测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葛根粉中植物源性成分
11
作者 张伊动 刘艳 +6 位作者 李诗瑶 朱必婷 张涛 林津 陈曦 朱力杰 张莉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29-35,共7页
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RT-PCR),利用不同种属植物之间基因组序列的差异,设计葛根、甘薯、马铃薯、玉米、薯蓣、木薯和豌豆7种典型含淀粉植物的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葛根粉中植物源性成分检测的RT-PCR检测方... 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RT-PCR),利用不同种属植物之间基因组序列的差异,设计葛根、甘薯、马铃薯、玉米、薯蓣、木薯和豌豆7种典型含淀粉植物的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葛根粉中植物源性成分检测的RT-PCR检测方法。通过对豆薯、甘薯、大麦、小麦、黑麦、荞麦、菜豆等27种产品进行引物探针的特异性扩增,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并检测7种引物探针的绝对灵敏度和相对灵敏度。结果表明,葛根、甘薯、木薯、玉米、豌豆成分检出的绝对灵敏度最低可达0.010 ng/μL,薯蓣和马铃薯的绝对灵敏度为0.001 ng/μL;7种引物探针的相对灵敏度低至0.1%(质量分数)。针对葛根粉掺假严重的状况,对市面上流通的40种葛根粉产品进行植物源性成分检测,其中25份样品不含葛根源性成分,占样品总数的62.5%;含葛根的15份样品中有5份样品掺有其他非葛根源性成分,占样品总数的12.5%。所检测到的非葛根源性成分以木薯和玉米居多,豌豆、薯蓣等也有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pcr技术 葛根粉 植物源性成分 特异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肺炎支原体实时荧光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12
作者 康浩然 黄雨薇 +7 位作者 宋程 高鹏 张永宁 周磊 盖新娜 韩军 郭鑫 杨汉春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共9页
猪肺炎支原体(Mhp)是引起猪支原体肺炎(MPS)的病原,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早期快速诊断和实时监测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难以满足临床上即时检测(POCT)的实际需求。本试验针对Mhp细胞膜表面脂蛋白基... 猪肺炎支原体(Mhp)是引起猪支原体肺炎(MPS)的病原,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早期快速诊断和实时监测对该病的防控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核酸检测方法难以满足临床上即时检测(POCT)的实际需求。本试验针对Mhp细胞膜表面脂蛋白基因p46,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性的引物筛选设计了exo探针及其对应的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AA)技术引物对,建立了Mhp实时荧光(real-time)RAA快速检测方法;随后,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测,并使用该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对比检测临床样本。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猪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猪格拉瑟氏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菌和大肠杆菌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Mhp real-time RAA及其可视化方法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18和29 copies/μL(95%置信区间),敏感性强;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8.0%,重复性好;对108份猪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及其可视化方法与Mhp qPCR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8.15%和99.07%。本试验所建立Mhp real-time RAA方法可以通过便捷式蓝光仪器实现结果的可视化,更适用于资源匮乏的诊断实验室和基层现场,为MPS的防控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 猪肺炎支原体 实时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玉米Bt11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研究
13
作者 田锦 陈红 +6 位作者 王晨尧 马静媛 赵玉娇 陈子言 王颢潜 张旭冬 梁晋刚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8-205,共8页
本研究建立了转基因抗虫玉米Bt11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实现对其转化体成分的特异性检测和相对定量分析,为相关管理部门监管提供可靠技术手段。在Bt11转化体插入位置的左边界(LB)和右边界(RB)分别设计并筛选最优扩增引物和探针,对目标引... 本研究建立了转基因抗虫玉米Bt11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实现对其转化体成分的特异性检测和相对定量分析,为相关管理部门监管提供可靠技术手段。在Bt11转化体插入位置的左边界(LB)和右边界(RB)分别设计并筛选最优扩增引物和探针,对目标引物和探针即引物探针组合30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优化,确定了引物和探针的最适浓度分别为0.4μmol/L和0.2μmol/L,在标准曲线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进行Bt11转化体基因组DNA拷贝比值为5%、1%、0.1%的3个样品的正确度及精密度检测,测试结果显示,3个含量样品的相对偏倚(Bias)均在±25%的允许误差范围内,对15份拷贝比值为0.1%的Bt11转化体样品进行定量限测试,确定了本方法的定量限为0.1%,稳健性测试结果显示,定量结果准确可靠,稳健性良好,测试结果还表明,本方法可特异性检出低至0.05%(即10个拷贝)的阳性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Bt11 荧光定量pcr技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黄化植原体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兆威 孟秀利 +2 位作者 唐庆华 牛晓庆 宋薇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0-1126,共7页
槟榔是海南省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由植原体侵染引起的槟榔黄化病(areca palm yellow leaf disease,YLD)是当前我国槟榔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为了建立精准高效的槟榔黄化植原体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槟榔黄化植原体16SrDNA基因,设计并... 槟榔是海南省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由植原体侵染引起的槟榔黄化病(areca palm yellow leaf disease,YLD)是当前我国槟榔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为了建立精准高效的槟榔黄化植原体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槟榔黄化植原体16SrDNA基因,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AMf/AMr和探针AM-Prode,使用该方法进行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测试,并在其他植物的植原体病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检测方法能够准确的检测出阳性样品,健康样品无扩增曲线;在敏感性测试中,该检测方法能检测到1.16×10^(1) copies/μL样本浓度水平,其标准曲线方程为y=-3.4185x+43.624,扩增效率为96.12%,相关系数R^(2)=0.9833;在特异性测试中,该检测方法对YLD的检测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槟榔、槟榔其他病害病原及其内生菌的基因组对本方法未造成干扰;在重复性测试中,该检测方法对槟榔黄化病的检测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并且该检测方法可对苦楝黄化病、细圆藤丛枝病及辣椒黄化病等8种植原体病害进行检测,对植原体的检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本检测方法的建立,有利于为槟榔黄化病的精准诊断、病原监测及媒介昆虫的检测等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槟榔黄化病 植原体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乳中16种致病微生物多重荧光定量PCR集成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沙 赵格 +6 位作者 赵建梅 向祝 宋时萍 刘娜 张喜悦 徐莹 王君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7期86-95,116,共11页
为满足生鲜乳中微生物快速通量检测的需求,建立多重荧光定量PCR集成方法,从而快速检测生鲜乳中潜在的16种致病微生物,通过设计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目标菌株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 为满足生鲜乳中微生物快速通量检测的需求,建立多重荧光定量PCR集成方法,从而快速检测生鲜乳中潜在的16种致病微生物,通过设计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目标菌株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等,建立了稳定的4组多重集成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并利用人工污染的生鲜乳样品对所建立的方法和传统培养法进行了验证比较。结果显示:各对引物探针对目标菌株均能有效识别并扩增,每组体系中引物探针未发现交叉反应,对其余3组体系的12株非目标菌均未有特异性反应;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低于3%;该方法对布鲁氏菌的最低检出限为10^(2) CFU/mL,对阪崎肠杆菌、志贺菌、沙门菌等7种致病微生物的最低检出限为10^(3) CFU/mL,对蜡样芽胞杆菌、弯曲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8种致病微生物的最低检出限为10^(4) CFU/mL;所建方法和传统培养法对人工污染不同致病菌的各25份样品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集成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及重复性好,可实现对生鲜乳样品中多种致病微生物的快速高效检测,为生鲜乳微生物性风险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微生物 多重荧光定量pcr 生鲜乳 集成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荞麦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哲贤 张颖 +3 位作者 亢春雨 曹丽霞 檀建新 赵世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58,162,共5页
为检测荞麦类食品及原料中的荞麦源性成分,根据荞麦品种DW-1核酸序列信息(KY945277.1)设计了荞麦品种特异性引物;以苦荞和甜荞品种基因组为模板,建立了荞麦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qPCR)的检测方法,并对购自市场的多个粮食产品进行检测,... 为检测荞麦类食品及原料中的荞麦源性成分,根据荞麦品种DW-1核酸序列信息(KY945277.1)设计了荞麦品种特异性引物;以苦荞和甜荞品种基因组为模板,建立了荞麦源性成分的实时荧光PCR(qPCR)的检测方法,并对购自市场的多个粮食产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商品标识相符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食品中荞麦源性成分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实时荧光pcr 真实性 过敏原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腺病毒通用型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璐 朱明慧 +8 位作者 丁雨 李阳 亓丽红 房立春 蒋文明 王静静 刘华雷 李建亮 于晓慧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3期89-95,共7页
鸽腺病毒(pigeon adenovirus,PiAdV)是影响鸽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为实现PiAdV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根据GeneBank登录的PiAdV-A种和PiAdV-B种病毒pⅧ基因序列的共同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探针,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Pi... 鸽腺病毒(pigeon adenovirus,PiAdV)是影响鸽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为实现PiAdV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根据GeneBank登录的PiAdV-A种和PiAdV-B种病毒pⅧ基因序列的共同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探针,经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一种PiAdV通用型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佳探针浓度为0.2μmol/L,与鸽群其他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对PiAdV的最低检测限为56.9 copies/μL,比常规PCR敏感性高10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1.8%。利用该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对20份疑似PiAdV感染样品进行检测,发现PiAdV通用型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PCR方法。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iAdV通用型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靠性好,可用于PiAdV感染的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腺病毒 通用型 实时荧光pcr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基因玉米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陈颖 徐宝梁 +2 位作者 苏宁 葛毅强 王曙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2-607,共6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通过使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 ,对玉米中的内源基因Invertase和转基因玉米Mon810、Event 176中的外源基因进行了定量检测 ,建立了商业化转基因玉米Mon 810 (YieldGard)和Event 176 (Maximizer)的定量PCR检测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通过使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 ,对玉米中的内源基因Invertase和转基因玉米Mon810、Event 176中的外源基因进行了定量检测 ,建立了商业化转基因玉米Mon 810 (YieldGard)和Event 176 (Maximizer)的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小于 0 .0 1% ,是国际上设定的转基因最低限量的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转基因玉米 定量检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5
19
作者 陈颖 徐宝梁 +3 位作者 苏宁 王媛 王丙武 葛毅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5-69,共5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通过使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 ,对大豆中的内源基因Lectin和转基因大豆中的外源基因EPSPS进行了定量检测 ,建立了Monsanto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R的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 <...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通过使用特异的引物和探针 ,对大豆中的内源基因Lectin和转基因大豆中的外源基因EPSPS进行了定量检测 ,建立了Monsanto公司生产的商业化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R的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 <0 0 1% ,是国际上设定的转基因最低限量的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检测 转基因大豆 内源基因Lectin 外源基因NEPS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及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0
作者 程海星 郭月英 +4 位作者 任霆 张静 王乐 张利霞 靳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47,共5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核酸定量分析技术,与普通PCR定性分析相比,具有简单高效、准确灵敏、实时分析等更多的优势,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方法。文中主要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操作原理、荧光类型及其在食品检测和科学研究...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核酸定量分析技术,与普通PCR定性分析相比,具有简单高效、准确灵敏、实时分析等更多的优势,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方法。文中主要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操作原理、荧光类型及其在食品检测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荧光染料 探针 食品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