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产生菌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陈晨 陶泽 +5 位作者 王可 李晴晴 安红玉 卢增慧 李拖平 李苏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4,共10页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备强致肝损伤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的微生物毒素。根据产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分别对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具备强致肝损伤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的微生物毒素。根据产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分别对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引物进行设计,对其建立并优化LAMP体系。结果显示,该文所建立的方法针对aflR、omt-1、ver-1基因设计的引物,黄曲霉菌DNA的检出限分别是1.0×10^(-2)、1.0×10^(-3)、1.0×10^(-4) ng/μL。此体系与黄曲霉及寄生曲霉反应成阳性,与其他菌体反应皆为阴性,该方法耗时短、设备要求低,借助恒温荧光读取设备或根据显色剂颜色变化可在60 min内迅速判定待检菌株是否为黄曲霉毒素产生菌,可满足各机构现场快速高效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产生菌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黄曲霉毒素调节基因aflR 柄曲霉素转甲基酶基因omt-1 杂色曲霉素A脱氢酶基因ve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分型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芮 黄艳梅 +5 位作者 童晓钰 山珊 刘成伟 谭俣宬 陈芳 刘道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40,I0005,I0006,共10页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研究立足DEC目前流行率高、基层分型困难的现状,建立了快速分型5种DEC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研究立足DEC目前流行率高、基层分型困难的现状,建立了快速分型5种DEC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针对DEC的8段特征性毒力基因pic、aggR、lt、st、stx 1、stx2、escV、invE及大肠埃希氏菌属特异性基因uidA设计LAMP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并对方法的分析性能及临床菌株分型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对pic和escV的检出限是1 ng/μL,对aggR、stx 1、invE和uidA的检出限是100 pg/μL,对lt、st和stx 2的检出限是10 pg/μL,该方法灵敏度与特异度均为100%,DEC型别间无交叉反应,对临床菌株的分型与实际结果完全一致。方法快速简便、设备要求低,借助恒温荧光读取设备可在40 min内迅速判定待检菌株是否为DEC及其致病类型,可满足各机构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毒力基因 分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乳粉中的肺炎克雷伯氏菌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文秀 姜旋 +1 位作者 马晓燕 张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92-197,共6页
为了建立食品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肺炎克雷伯氏菌phoE基因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监测仪,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检测食品中肺炎克雷伯氏... 为了建立食品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肺炎克雷伯氏菌phoE基因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监测仪,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检测食品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方法,可直观判定检测结果,仪器亦可自动显示检测结果。对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与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用于特异性实验的21株实验菌株中,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呈现阳性结果,而其他17株非肺炎克雷伯氏菌,均呈阴性结果;检测纯菌的灵敏度和检测人工污染乳粉的检出限分别为79 CFU/mL和79 CFU/g,是常规PCR检测方法的100倍。总之,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耗时短、结果判定直观,实现了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phoE基因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 SYBR Green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9
4
作者 刘丹 谢加玲 +3 位作者 张孟雨 陈松 李孜 钟青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55-262,共8页
分别针对副溶血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基因bla_(CARB-17)、nuc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 分别针对副溶血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基因bla_(CARB-17)、nuc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的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和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限分别为3.62×10^(2)、1.45×10^(4) copies/mL,灵敏度是普通PCR方法的10倍。实现了一次LAMP反应中同时检测2种食源性致病菌,既缩短检测时间,也提高了检测效率,为多重LAMP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副溶血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免疫缺陷病毒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刘助红 王静 +4 位作者 黄碧洪 尹雪琴 张钰 郭鹏举 黄韧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41,共5页
以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的核心蛋白Gag区域的部分保守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通过软件设计内、外引物和环引物,借助恒温荧光扩增仪建立SI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 以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的核心蛋白Gag区域的部分保守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通过软件设计内、外引物和环引物,借助恒温荧光扩增仪建立SI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ealamp),根据有无"S"型扩增曲线判断检测结果。Realamp方法对含有猴免疫缺陷病毒目标片段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灵敏度为300 copies/μL,对猴类的其他常见病原如猴D型逆转录病毒、猴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猴B病毒等无非特异性扩增。通过33份临床样本的检测,Realamp检出的阳性2例,qPCR检出的阳性率为1例,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7%。本研究建立的Realamp检测技术所需设备简单、反应效率快、检测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可用于偏远地区猴养殖单位相关病原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免疫缺陷病毒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牛乳中的蜡样芽孢杆菌 被引量:25
6
作者 贾雅菁 付博宇 +4 位作者 王羽 马晓燕 张先舟 苑宁 张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4-189,共6页
建立牛乳中蜡样芽孢杆菌便捷可靠的检测方法,根据已公布的蜡样芽孢杆菌hbl A基因序列设计内外引物,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GreenⅠ,利用实时荧光监测仪,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ce loop-mediated i... 建立牛乳中蜡样芽孢杆菌便捷可靠的检测方法,根据已公布的蜡样芽孢杆菌hbl A基因序列设计内外引物,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GreenⅠ,利用实时荧光监测仪,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c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eal Amp)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方法,扩增产物经电泳和酶切鉴定。通过21株致病菌验证RealAmp特异性,并比较了Real Amp与普通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敏感性,对人工污染的检出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21 株致病菌进行特异性实验,4株蜡样芽胞杆菌呈阳性结果,17株非蜡样芽胞杆菌均呈阴性结果。RealAmp检测纯菌的灵敏度为8.2 CFU/m L,比普通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灵敏度高10倍,人工污染牛乳RealAmp的检出限为8.2 CFU/m L。并且在20 min左右即可判定结果。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操作便捷、可实时监控检测蜡样芽孢杆菌,有望成为快速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 蜡样芽胞杆菌 检测 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鲑鱼贫血症病毒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7
作者 史秀杰 于力 +6 位作者 王津津 何俊强 郑晓聪 贾鹏 兰文升 杨锦舜 刘荭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8,共8页
根据ISAV的基因保守序列,利用LAMP Designer软件设计了6条引物,采用新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设备进行扩增和检测,优化了反应条件,分析了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与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该方法最适反应温度为64... 根据ISAV的基因保守序列,利用LAMP Designer软件设计了6条引物,采用新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设备进行扩增和检测,优化了反应条件,分析了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与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进行比较。研究表明,该方法最适反应温度为64℃,反应10 min就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扩增。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为78.4 fg RNA,比常规RT-PCR灵敏度高100倍,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灵敏度相当;特异性好,与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IPNV)、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毒(VNNV)、鱼腹水病毒(YAV)等14种主要鱼类病毒没有交叉反应。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了ISAV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实验能对整个扩增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同时,防止由于开盖跑电泳或加染料而导致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鲑鱼贫血症病毒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鸡肉中沙门氏菌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瑾 林丽萍 +1 位作者 郜彦彦 吴国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70-174,共5页
根据沙门氏菌inv 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Midori Green新型核酸荧光染料,建立了沙门氏菌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检测过程仅需45 min,灵敏度达6 CFU/管,而且细菌数量对数值(lg(CFU/管))与扩增荧光指数增加... 根据沙门氏菌inv 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Midori Green新型核酸荧光染料,建立了沙门氏菌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检测过程仅需45 min,灵敏度达6 CFU/管,而且细菌数量对数值(lg(CFU/管))与扩增荧光指数增加时间(Tp值)具有良好正相关线性关系,R2为0.985 1。通过模拟沙门氏菌人工污染25 g鸡肉样品,经37℃保温4 h,提取样品制备DNA模板用于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结果表明灵敏度达450 CFU/g,共需时约7 h。随机从市场购买冷冻鸡肉样品21份,采用国标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和鸡肉样品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进行对比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均检测出同一份样品为沙门氏菌阳性,其余20份样品均为沙门氏菌阴性,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鸡肉沙门氏菌实时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其灵敏性和准确性与国标检测方法相当,但检测时间可缩短至7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鸡肉 实时荧光定量介导等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宏燕 杨作丰 +4 位作者 李秀梅 杨利敏 边际 董娜 张立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0,F0002,共5页
本文采用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非洲猪瘟病毒编码主要衣壳蛋白p72的B 646 L基因序列,针对其6个保守区段设计3对引物和1条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TaqMan探针,对其特异... 本文采用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非洲猪瘟病毒编码主要衣壳蛋白p72的B 646 L基因序列,针对其6个保守区段设计3对引物和1条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TaqMan探针,对其特异性、灵敏性进行评估,进行临床样本检测试验,并与OIE推荐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出ASFV的存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达到1 pg/μL。本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及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OIE推荐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B646L基因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进会 陈文 +6 位作者 黄伟 李红梅 石磊 邱杨 刘建丽 叶蕾 唐大运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5期42-46,共5页
根据VHSV的较为保守的glyG基因,设计了三套LAMP引物,筛选出扩增效率最优的第二套引物VHSV-2,引入其环引物以加快其反应。采用ESE-Quant tube scanner(德国QIAGEN公司)恒温实时荧光反应及检测平台,反应温度为63℃,恒温下30min内可得出结... 根据VHSV的较为保守的glyG基因,设计了三套LAMP引物,筛选出扩增效率最优的第二套引物VHSV-2,引入其环引物以加快其反应。采用ESE-Quant tube scanner(德国QIAGEN公司)恒温实时荧光反应及检测平台,反应温度为63℃,恒温下30min内可得出结果。同时评价VHSV引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灵敏度结果显示其检测限可达到4.5pg每反应,与几种重要的病原RNA均无交叉反应。本文建立的检测VHSV的RT-LAMP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T-LAMP检测方法可作为VHSV的快速诊断工具,适合VHSV的现场快速检测和大规模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 恒温实时荧光 介导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土壤中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子微 宾蕾 +6 位作者 尹艳 高琦 赵勇 张平平 潘纹玉 陆沙 邓仲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目的结合荧光染料EvaGreen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探索快速检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filc基因片段设计了LAMP引物,利用荧光染料EvaGreen建立实时荧光环... 目的结合荧光染料EvaGreen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探索快速检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filc基因片段设计了LAMP引物,利用荧光染料EvaGreen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c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ealAmp),优化反应条件,扩增产物经电泳鉴定。通过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其他致病菌验证特异性,比较RealAmp与普通LAMP技术的敏感度,并测定人工污染土壤模拟样本的检出限。结果恒温63℃条件下,20~60 min即可完成RealAmp检测;利用该方法检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为阳性,其余致病菌如鼠疫杆菌、布鲁氏杆菌、大肠杆菌等13株参考菌株及蜱虫的DNA(含大量假单胞菌属细菌)呈扩增阴性;RealAmp技术检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核酸的灵敏度为10~2 CFU/mL,检测克隆株质粒的灵敏度可达10~1 copies/μL,比普通LAMP技术的灵敏度高10倍;人工污染土壤模拟样本RealAmp的检出限为4.4×10~1 CFU/g,且20 min左右即可判定结果;直接检测24份浓度为4.4×10~1 CFU/g~4.4×10~8 CFU/g的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人工污染土壤样本,在检出限以上,检出率同荧光定量PCR一致。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可实时监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有望成为快速检测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有效方法,增强抵御生物恐怖战争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filc基因 快速检测 介导等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进会 唐大运 +5 位作者 黄伟 邱杨 刘建丽 叶蕾 石磊 李红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12期53-58,共6页
建立了一套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用于IHNV的检测。根据IHNV的保守基因glyG,设计合成3套LAMP引物,LAMP反应在63℃下进行,引入环引物后,第3套LAMP引物显示出良好的扩增效率。以ESE-Quant tube scanner为恒温... 建立了一套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用于IHNV的检测。根据IHNV的保守基因glyG,设计合成3套LAMP引物,LAMP反应在63℃下进行,引入环引物后,第3套LAMP引物显示出良好的扩增效率。以ESE-Quant tube scanner为恒温反应及检测平台,对IHNV进行实时荧光检测,反应在40 min内可得出结果。本研究建立的IHNV实时荧光LAMP法检测限达到3.6 pg。特异性试验表明仅IHNV发生特异性扩增,而SVCV、VHSV、HRV、PFRV以及IPNV均不发生反应。所建立的恒温实时荧光检测法操作简单、反应迅速,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引入的ESE-Quant tube scanner平台设备要求低,同时使扩增过程数字化和自动化,适合IHNV的现场检测和大规模疫病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介导等温 恒温实时荧光 ESE Quanttube SCANN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快速检测鸭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
13
作者 张林吉 贾燕 +4 位作者 任春芝 昌莉丽 孙朋 张青青 任士飞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建立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鸭肉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利用沙门菌inv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R0395基因设计引物,以建立单重LAMP体系为基础,对引物浓度进... 为了建立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鸭肉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利用沙门菌inv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R0395基因设计引物,以建立单重LAMP体系为基础,对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二重LAMP检测体系,测定对单一菌株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对两种细菌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和溶解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单重LAMP体系分别能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高效扩增,当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物浓度比达到2.5:1时,建立的二重LAMP检测方法扩增效率最佳,建立的单重和二重LAMP检测方法对两种细菌具有较好特异性;二重LAM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1×10^(1) CFU/m L和7.8×10^(1) CFU/mL,可根据扩增产物溶解曲线和溶解峰温度的不同,实现对两菌有效鉴别。与传统方法比较,二重LAMP对鸭肉类产品检测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二重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定性鉴定、检测周期短,可用于鸭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溶解曲线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牛病毒性腹泻检测中的应用
14
作者 周娴 陈文钦 +5 位作者 王雯熙 孙智武 张苗苗 郭妮妮 宋先荣 吴修竹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5期41-46,共6页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研究1种快速、灵敏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检测方法,为牛病毒性腹泻的快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参考GenBank上BVDV序列,...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研究1种快速、灵敏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检测方法,为牛病毒性腹泻的快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参考GenBank上BVDV序列,依据BVDV的结构蛋白5'-UTR保守序列设计出多组引物探针,从中优选出1组扩增效果最佳的引物探针,经过优化反应体系和退火温度,建立BVD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方法。随后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了评估,并应用该检测方法进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所建立的LAMP方法展现出高度特异性,仅对BVDV产生扩增信号,与牛常见病原(如口蹄疫、沙门氏菌等)无交叉反应;通过梯度稀释重组质粒验证,其检测灵敏度为102 copies/μL,较常规PCR提升10倍;临床样本检测结果与PCR法完全一致(符合率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BVDV LAMP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介导等温技术 快速检测 临床诊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鉴定脉血康胶囊中水蛭成分
15
作者 邓小丽 李叶 +7 位作者 卢梦瑶 葛重宇 郑晗雪 沈玉萍 杨春宾 孙小祥 夏国华 杨欢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41-2445,共5页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鉴定脉血康胶囊中水蛭成分。方法根据水蛭基原动物蚂蟥、水蛭及其伪品菲牛蛭、森林山蛭的COI基因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观察正伪品特异性引物的相应扩增产物是否产生荧光进行鉴定。结果水蛭及... 目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鉴定脉血康胶囊中水蛭成分。方法根据水蛭基原动物蚂蟥、水蛭及其伪品菲牛蛭、森林山蛭的COI基因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观察正伪品特异性引物的相应扩增产物是否产生荧光进行鉴定。结果水蛭及其伪品DNA仅与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结合并扩增,显示出较高特异性。方法检出限达1×10^(-3)ng/μ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4批市售脉血康胶囊中,MXK1和MXK3检出含蚂蟥、水蛭DNA,鉴定为正品;MXK2和MXK4检出含蚂蟥、菲牛蛭DNA,鉴定为掺伪品。结论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对脉血康胶囊中水蛭成分真伪进行可视化鉴别,有助于保障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血康胶囊 水蛭 化学成分 介导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头鲂皮特不动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16
作者 张瑞轩 曹景龙 +2 位作者 王卫民 罗毅 黎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8,共8页
为了精准识别和监测鱼类中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的感染,针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源皮特不动杆菌的管家基因rpo B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和条件(包括反应温度、时间、Mg^(2+)浓度以及内、外、环引... 为了精准识别和监测鱼类中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的感染,针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源皮特不动杆菌的管家基因rpo B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和条件(包括反应温度、时间、Mg^(2+)浓度以及内、外、环引物用量比)优化及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Mg^(2+)最优浓度为6.0 mmol/L,内、外、环引物最优用量比为8∶1∶4,在63℃恒温条件下反应30 min即可检测到皮特不动杆菌,反应60 min可获得最优结果;该LAMP方法的灵敏度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最低检出量为1.4 cfu/m L;在特异性检测方面,该方法仅能检测出皮特不动杆菌,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以及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等7种常见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此外,该方法既可以通过检测体系的颜色变化直观读取结果,也可以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由此可见,本研究中所建立的针对团头鲂源皮特不动杆菌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可用于水产养殖业皮特不动杆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皮特不动杆菌 细菌性败血症 介导等温技术(LAMP) RPOB 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17
作者 廖怡雯 叶景芬 +4 位作者 武绍碧 陈世雄 杨婉 罗雪 杨琦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1631,共11页
本文介绍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的原理、过程和特点,以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LAMP技术以其高效、特异、灵敏和简便的特点,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基本的LAMP检测方... 本文介绍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的原理、过程和特点,以及其在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LAMP技术以其高效、特异、灵敏和简便的特点,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基本的LAMP检测方法外,本文还对一些新型LAMP技术,如IMS-LAMP、LAMP与CRISPR/Cas系统的联用、LAMP与Argonaute系统的联用、LAMP传感器以及LAMP与微流控芯片的结合等做了介绍。针对耐药基因的检测中,LAMP技术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快速、准确地检测耐药基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恒温 快速 检测方法 耐药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动物细小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志刚 郭晓芹 +3 位作者 赵传芳 吕文雪 于小亚 吕爽 《特产研究》 2025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细小病毒能够引起多种动物发生烈性的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因其成本低廉、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在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病... 细小病毒能够引起多种动物发生烈性的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因其成本低廉、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在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病原检测和疾病监测等方面广受青睐。本文介绍了LAMP技术及其在动物细小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可为该技术在细小病毒检测中的充分运用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技术 细小病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烟草疫霉菌
19
作者 朱百佳 刘晓宇 +7 位作者 李昕建 韦兴启 罗有江 刘垦 游安弟 雷庭 王杰 罗倩茜 《生物灾害科学》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灵敏并具有通用性的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检测方法,为该病害的风险预判和防治提供依据...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灵敏并具有通用性的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检测方法,为该病害的风险预判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PUF蛋白编码基因PpPuf4为靶序列,设计并筛选得到一组烟草疫霉菌特异性LAMP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LAMP检测体系。通过实验对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通用性进行了评估,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在62℃恒温条件下进行扩增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荧光染料SUPERGreenI作为显色剂,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只有烟草疫霉菌株的LAMP反应液为阳性(黄绿色),另外14株其他烟草常见真菌病原菌反应液为阴性。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最低能检测到烟草疫霉的DNA浓度为1 pg/μL。通用性结果显示18株不同地区来源的烟草疫霉菌均可被检出。人工接种发病组织和田间黑胫病烟株的检测结果均呈阳性,与组织分离法对烟草疫霉的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该检测方法的建立,可用于田间烟草黑胫病的快速、简单、有效地检测,有利于烟草黑胫病的及时发现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导等温 烟草疫霉 烟草黑胫病 SUPER GreenⅠ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核盘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海城 李虎 +2 位作者 郑立秋 李海燕 孟庆林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2-1420,共9页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基于颜色变化、反应灵敏的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检测方法。筛选出检测核盘菌的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了LAMP反应体系与优化条件,并进行灵...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了基于颜色变化、反应灵敏的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检测方法。筛选出检测核盘菌的LAMP特异性引物,建立了LAMP反应体系与优化条件,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以F3-1(ATGCCTGTTCGAGCGTCA)、B3-1(AGTTCAGC-GGGTATCCCTA)、FIP-1(GCCGCCACTGATTTTAGAGCCTTTTCAACCCTCAAGCTCAGC)、BIP-1(TCGTTACAG-GTTCTCGGTGTGCCCTGATCCGAGGTCAACCAT)为引物,反应体系中10×Bst Reaction Buffer 2.4μL、dNTP Mixture1.28 mmol·L^(-1)、F3/B3 0.15μmol·L^(-1)、FIP/BIP 0.8μmol·L^(-1)、HNB 150μmol·L^(-1)、MgSO_(4) 1.2 mmol·L^(-1)、Bst DNA聚合酶0.19 U·L^(-1)、ddH_(2)O 13.4μL等温条件下(64℃)进行核酸扩增反应1 h,即可通过肉眼直接目测试验结果,且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显示清晰的梯形扩增结果。灰葡萄孢、疫霉、腐霉等其他供试菌株中均没有观察到这些现象,对核盘菌的特异性较强;LAMP技术最低检测限为1×10^(-3) ng·μL^(-1)。该方法的建立为向日葵核盘菌的检疫及其所致病害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核盘菌 介导等温技术 羟基萘酚蓝(HN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