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4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左旋多巴中大肠埃希菌宿主细胞DNA残留量
1
作者 许冰瑜 刘妍 +2 位作者 郭心瑶 严方 孙桂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2,共7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左旋多巴中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和初步应用。以大肠埃希菌中的相对保守的E.coli MB6菌株16S核糖体RNA基因序列作为目的基因设计多对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左旋多巴中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和初步应用。以大肠埃希菌中的相对保守的E.coli MB6菌株16S核糖体RNA基因序列作为目的基因设计多对引物,通过PCR进行特异性扩增获得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重组至pLENTI-BSD-CON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命名为pLENTI-BSD-CON-E.coli-16S,以其为标准品,结合磁珠法提取纯化DNA,建立定量PCR检测方法(SYBR-Green法)。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线性与范围、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定量限及耐用性的方法学验证,应用于左旋多巴原料药的检测,并与试剂盒检测方法(Taqman探针法)进行比较。建立的定量PCR检测方法(SYBR-Green法)正向引物序列:5'-TTCGATGCAACGCGAAGAAC-3';反向引物序列:5'-GTGTAGCCCTGGTCGTAAGG-3'。以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DNA质量浓度在10fg/μL~3 n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8),定量限为10 fg/μL,加标溶液回收率在59.7%~80.7%范围内,RSD均小于30%。应用该法对3批左旋多巴原料药进行检测,DNA残留量均在限度以下。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定量检测左旋多巴等由大肠埃希菌作为宿主细胞生产的生物制品的DNA残留量,并且其灵敏度优于试剂盒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左旋多巴 构建质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外源性DNA残留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曲中的3种高温放线菌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政 柴丽娟 +7 位作者 张晓娟 许泓瑜 史劲松 王松涛 张宿义 沈才洪 许正宏 陆震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00-308,共9页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方法对大曲中3种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 vulgaris、T.intermedius和T.daqus)进行特异性定量检测。根据T.vulgaris、T.intermedius、T.daqus全基因组中特... 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方法对大曲中3种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 vulgaris、T.intermedius和T.daqus)进行特异性定量检测。根据T.vulgaris、T.intermedius、T.daqus全基因组中特异性单拷贝核心基因recA、mdH、gyrA为参考序列分别设计了一对可扩增278、233、291 bp片段的引物;经特异性、有效性、准确性实验显示,在常见的13种白酒酿造微生物中,引物TV、TI、TD分别可特异性检测T.vulgaris、T.intermedius、T.daqus,检测范围为2.82~8.82 lg copies/μL,加标回收率95%~105%。进一步对大曲发酵过程样品检测,结果显示,T.vulgaris含量在呈现波动趋势,在第5天达到最高,为(6.06±0.02)lg copies/g;T.intermedius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第7天达到最高,为(6.33±0.13)lg copies/g;T.daqus含量在0~12 d呈现波动趋势,在12~14 d下降,随后一直上升,发酵结束时含量最高,为(7.62±0.02)lg copies/g。该研究建立的RT-qPCR方法可对大曲发酵过程中3种高温放线菌进行特异性鉴定和快速定量,为进一步监测高温放线菌在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高温放线菌 特异性引物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对虾肝肠胞虫(EHP)步骤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慰欣 陈政思 黄瑜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1期32-36,共5页
优化虾肝肠胞虫(EHP)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流程,目的是更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虾苗,饵料,亲虾体内携带的EHP。本研究采用酚/氯仿抽提法与水生动物病原体核酸提取试剂盒两种DNA提取方法,对等量的病原组织样本进行了对比提取。此外,... 优化虾肝肠胞虫(EHP)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流程,目的是更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虾苗,饵料,亲虾体内携带的EHP。本研究采用酚/氯仿抽提法与水生动物病原体核酸提取试剂盒两种DNA提取方法,对等量的病原组织样本进行了对比提取。此外,还设置不同浓度的裂解液以探究其对病原组织裂解效果的影响,并设定不同裂解时间以优化裂解步骤。最后,通过调整qPCR反应的循环数,确定最佳的检测条件。结果显示,水生动物病原体试剂盒提取的DNA检出率高于酚/氯仿抽提法提取,裂解液浓度90%时检测出的EHP含量最高;裂解时间30 min时检测出的EHP含量较高;循环数在40次时足以检测出EHP。综上,优化后的检测流程为用水生动物病原体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病原组织DNA,裂解液浓度90%,裂解时间30 min及qPCR检测条件的循环数控制在4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肝肠胞虫 DNA提取 条件优化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快速测定水中微囊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继影 吴昕贤 +2 位作者 徐恒省 刘孟宇 景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3年第6期47-51,共5页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16S rRNA基因片段为靶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eal-time PCR法,对铜绿微囊藻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试验表明,仅含铜绿微囊藻DNA模板的样品有特异性扩增,扩增产物熔解曲线平稳,峰尖且窄,熔解温...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16S rRNA基因片段为靶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eal-time PCR法,对铜绿微囊藻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试验表明,仅含铜绿微囊藻DNA模板的样品有特异性扩增,扩增产物熔解曲线平稳,峰尖且窄,熔解温度为(87±1)℃。以重组质粒pMD-18T-16S为标准品,检测区间为1.1×102copies/mL~1.1×108copies/mL,所得标准曲线符合制备实时定量PCR标准曲线的要求,对标准品进行测定,方法检出限为11 copies/mL。用该标准曲线对实验室培养获得的铜绿微囊藻DNA样品进行定量检测,与显微镜计数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16S RRNA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环境假单胞菌属细菌丰度 被引量:17
5
作者 赵传鹏 浦跃朴 +3 位作者 尹立红 梁戈玉 吕锡武 李先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3-146,共4页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建立了总细菌及假单胞菌属的标准曲线,并以环境样本中假单胞菌属与总细菌的比值反映其细菌丰度.应用该方法评价人工除藻反应器中组合填料、无纺布、弹性填料等介质对太湖水中溶藻细菌之一的假单胞菌属的富集...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建立了总细菌及假单胞菌属的标准曲线,并以环境样本中假单胞菌属与总细菌的比值反映其细菌丰度.应用该方法评价人工除藻反应器中组合填料、无纺布、弹性填料等介质对太湖水中溶藻细菌之一的假单胞菌属的富集情况.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总细菌的检测范围为10^3~10^8个基因拷贝/μL(R^2=0.997);假单胞菌属的检测范围为1~10^5个基因拷贝/μL(R^2=0.994).对除藻反应器溶藻细菌富集效果的评价显示,所建立的方法能有效检测反应器中填料对该类溶藻细菌的富集程度.初步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可有效定量假单胞菌属在环境样本中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假单胞菌属 人工介质 溶藻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草莓镶脉病毒 被引量:5
6
作者 苗立祥 荣宁宁 +4 位作者 张豫超 杨肖芳 张琴 张慧琴 蒋桂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0-1036,共7页
为了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检测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已有的检测SVBV的引物信息,合成引物,对不同草莓品种进行PCR扩增。经过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得到了感染SVB... 为了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检测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已有的检测SVBV的引物信息,合成引物,对不同草莓品种进行PCR扩增。经过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得到了感染SVBV的阳性植株,利用此植株PCR扩增产物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优化了PCR反应体系,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值)与模板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1);进行了灵敏度和重复性试验,敏感性可达到10~1拷贝·μL^(-1),约为普通PCR的1 000倍,重复性好;并与常规PCR方法进行了比较,成功建立了检测SVB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用该方法检测了部分草莓品种的DNA样品,结果表明,大部分植株都带有SVBV。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重复性,可用来快速检测草莓植株是否感染SV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镶脉病毒 SYBR Green-Ⅰ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抗虫棉Bt基因拷贝数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闫喜中 张锐 +3 位作者 孟志刚 孙国清 周涛 郭三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376-11377,共2页
[目的]建立并完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的方法。[方法]通过Bt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5.0设计引物和探针,然后利用10倍系列稀释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pG4AB,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制作标准曲线。[结果]抗虫基因... [目的]建立并完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的方法。[方法]通过Bt基因序列,利用软件Primer5.0设计引物和探针,然后利用10倍系列稀释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pG4AB,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制作标准曲线。[结果]抗虫基因拷贝数与Ct值的关系为Ct=-3.549 632X+43.783 512,相关系数R2为0.997 867。[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的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ICU患者痰液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及其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马亚楠 谭兵 +1 位作者 徐磊 张健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3-1628,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的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情况,阐明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ICU患者的痰液标本285份,分别进行传统培养鉴定药敏和RT-qPCR耐药基因检测...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的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情况,阐明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ICU患者的痰液标本285份,分别进行传统培养鉴定药敏和RT-qPCR耐药基因检测。统计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耐药基因检测的符合率和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共检出AB 151株,检出率为52.98%。AB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为72.20%。采用RT-qPCR法检测OXA-51基因检出AB的符合率与传统培养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XA-23基因检出CRAB的符合率与传统培养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株AB感染OXA-23阳性标本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结论:ICU患者痰液标本培养鉴定出AB的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检出率高。与传统培养方法比较,RT-qPCR法更简便、快速,且检测符合率更高。CRAB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监护病房 耐药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小熊猫胃肠道菌群 被引量:2
9
作者 曾燕 邓家波 +5 位作者 牛李丽 蒲阳 李杨 勾堃 曾东 倪学勤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8-644,共7页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1只临床死亡小熊猫胃肠道13种菌群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检测的13种菌群在小熊猫不同肠段的数量有差异,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在各肠段的菌群丰度差异显著(P<0.05),其菌群丰度在空肠高达9.35;白色...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1只临床死亡小熊猫胃肠道13种菌群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检测的13种菌群在小熊猫不同肠段的数量有差异,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在各肠段的菌群丰度差异显著(P<0.05),其菌群丰度在空肠高达9.35;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和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的数量在直肠最多,菌群丰度分别达5.29和3.91;其他菌群的数量均在结肠最多,其中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埃氏巨球形菌(Megasphaera elsdenii)和梭菌类群IV(Clostridium cluster IV)的数量在结肠中较高,菌群丰度分别为9.03、6.06和9.13;与胃相比,菌群丰度在小熊猫空肠、结肠和直肠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小熊猫的空肠、结肠和直肠对其健康生长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肠杆菌科的细菌数量最多且在不同肠段差异显著,是今后小熊猫胃肠道菌群研究值得关注的菌群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菌群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红细胞Kidd血型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监测个体嵌合状态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舒 许先国 +4 位作者 刘瑛 洪小珍 朱发明 吕杭军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6-678,共3页
本研究建立红细胞Kidd血型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以监测个体嵌合状态。根据红细胞Kidd血型等位基因的差异设计TaqMan MGB探针和特异性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个体嵌合状态,利用倍比稀释的方法模拟个体DNA嵌合状态并进... 本研究建立红细胞Kidd血型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以监测个体嵌合状态。根据红细胞Kidd血型等位基因的差异设计TaqMan MGB探针和特异性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个体嵌合状态,利用倍比稀释的方法模拟个体DNA嵌合状态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有效区分JK*A和JK*B等位基因。人工嵌合JK*A和JK*B的DNA标本实测值与理论值无显著差异(P>0.05)。在104个嵌合型细胞中存在156个供者型细胞时,该方法可有效检出供者型细胞。结论:建立的红细胞Kidd血型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嵌合体具有可行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于定量监测嵌合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Kidd血型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中华绒螯蟹基因组大小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泽远 杨杰 +1 位作者 施用晖 乐国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4-166,共3页
基于BIO-RAD iCyclerTM,利用SYBR GreenⅠ染料能特异与双链DNA结合而发荧光的特性,以已经测序的水稻样品(Nipponbare)为对照,建立一种实时PCR方法定量检测中华绒螯蟹基因组大小。整个过程约120 min,PCR效率为97.8%,标准曲线为y=-3.768x+... 基于BIO-RAD iCyclerTM,利用SYBR GreenⅠ染料能特异与双链DNA结合而发荧光的特性,以已经测序的水稻样品(Nipponbare)为对照,建立一种实时PCR方法定量检测中华绒螯蟹基因组大小。整个过程约120 min,PCR效率为97.8%,标准曲线为y=-3.768x+44.568,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为0.992。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的基因组大小为1.72±0.25 pg。研究不仅首次报道了中华绒螯蟹的C值,还表明基于SYBR GreenⅠ的定量PCR方法可为基因组大小的定量检测提供了一种特异、快速和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C值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拷贝数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2
作者 丛喆 涂新明 +5 位作者 李兆忠 许琰 蒋虹 佟巍 卢圣栋 魏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680-683,690,共5页
目的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方法巢式RT-PCR扩增SIVmac251病毒RNA gag基因上1360-1837之间的长度为477 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 T载体上,构建pGEM-SIVgag477质粒。该质粒经... 目的建立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方法巢式RT-PCR扩增SIVmac251病毒RNA gag基因上1360-1837之间的长度为477 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 T载体上,构建pGEM-SIVgag477质粒。该质粒经大量扩增纯化后定量,10倍系列稀释后,做出标准曲线,作为SIV前病毒DNA荧光定量检测的外标准品。结果应用Roche公司FastStart DNA Master SYBR GreenⅠKit,该标准品可精确定量到10 copies/μL。结论制备的pGEM-SIVgag477质粒外标准品纯度高,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实时定量PCR法特异性、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定量测定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前病毒DNA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免疫缺陷病毒 前病毒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仔猪肠道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苏君 罗惠娣 赵娟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477-1480,共4页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1月龄仔猪粪便中所含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进行定量检测,揭示肠道相关菌群改变在仔猪腹泻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研究分别设计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收集仔猪出现腹泻症状的粪便样本30份及正常对...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1月龄仔猪粪便中所含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进行定量检测,揭示肠道相关菌群改变在仔猪腹泻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研究分别设计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收集仔猪出现腹泻症状的粪便样本30份及正常对照样本30份,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仔猪出现腹泻症状的粪便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肠道菌群与腹泻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仔猪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对虾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聪 陈信忠 +2 位作者 龚艳清 徐菽菲 王寿昆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2期38-41,共4页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最常用的TaqMan探针技术设计了探针和引物,并且用质粒技术构建了含有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基因片段的阳性质控品,建立了检测IHHNV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影响PCR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Mg2+浓度...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最常用的TaqMan探针技术设计了探针和引物,并且用质粒技术构建了含有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基因片段的阳性质控品,建立了检测IHHNV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影响PCR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Mg2+浓度、引物和探针浓度、退火温度等均对扩增效率有明显影响。当Mg2+浓度为3.0-4.5mmol,退火温度为59~60℃时可获得最佳扩增效果。灵敏性试验表明该反应可检测体系中10拷贝的病毒核酸;该体系检测IHHNV具有很高特异性;对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样品中的IHH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禽蛋中沙门氏菌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波 汪永信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333-335,337,共4页
为建立禽蛋中沙门氏菌的荧光PCR法检测方法,根据invA基因序列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常规方法提取菌体DNA,以55℃为退火温度进行荧光PCR扩增,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阳性对照品和沙门氏菌为模板的样品有明显扩增曲线,其他... 为建立禽蛋中沙门氏菌的荧光PCR法检测方法,根据invA基因序列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常规方法提取菌体DNA,以55℃为退火温度进行荧光PCR扩增,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阳性对照品和沙门氏菌为模板的样品有明显扩增曲线,其他菌株为模板的样品无扩增曲线,特异性、灵敏度和重现性考察提示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符合检测方法学要求。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应用,提高了禽蛋制品中沙门氏菌检测的灵敏度、缩短了检测时间、简化了检测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沙门氏菌 禽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G-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孙亚东 张景斌 +3 位作者 杨乐 马彦 姜春浩 邸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1-984,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内皮衍生基因-1(EG-1)的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G-1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病例组)和15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组织(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内皮衍生基因-1(EG-1)的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G-1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病例组)和15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甲状腺组织(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甲状腺组织中EG-1基因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G-1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G-1主要定位于癌细胞的细胞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EG-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P<0.05)。EG-1mRNA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明显关联性(P>0.05)。结论:EG-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EG-1基因可能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皮衍生基因-1 甲状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白酒酿造系统中的重要功能菌株Lactobacillus jinshani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媛 廖卫芳 +3 位作者 缪礼鸿 杨团元 刘蒲临 杨一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0-275,共6页
金山乳杆菌(Lactobacillus jinshani)是1株广泛存在于白酒酿造体系中的功能菌株,为了快速、准确地对白酒酿造过程中的L.jinshani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通过设计L.jinshani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研究根据白酒酿造菌... 金山乳杆菌(Lactobacillus jinshani)是1株广泛存在于白酒酿造体系中的功能菌株,为了快速、准确地对白酒酿造过程中的L.jinshani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通过设计L.jinshani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研究根据白酒酿造菌株L.jinshani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了1对扩增产物大小为266 bp的特异性引物,经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显示,在常见的13种白酒酿造微生物中,可特异性检测到L.jinshani,最低检出量为3.08×10^(3) copies/μL。重复性结果变异系数均≤3.06%。进一步对白酒酿造中大曲及不同轮次酒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大曲及第1轮酒醅中未检测出L.jinshani,在第2轮次酒醅中L.jinshani含量达到(8.9±0.11)lgcopies/g,4轮酒醅中检出L.jinshani(9.38±0.11)lgcopies/g,第5轮酒醅中L.jinshani含量达到(9.43±0.11)lgcopies/g,与高通量测序所得结果一致。说明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实现对白酒酿造系统中L.jinshani的快速鉴定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实时荧光定量pcr 乳酸菌 金山乳杆菌 定性检测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榨菜腌制过程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凤珠 张玉礼 杨吉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58-64,共7页
为突破部分微生物在榨菜高盐环境难培养的局限,建立一种准确定量榨菜腌制过程中细菌和真菌数量的方法,并探讨动态变化过程。植物乳杆菌ATCC 8014的16S rRNA基因和酿酒酵母ATCC 9763的ITS基因分别与质粒载体连接作为标准参照物构建标准曲... 为突破部分微生物在榨菜高盐环境难培养的局限,建立一种准确定量榨菜腌制过程中细菌和真菌数量的方法,并探讨动态变化过程。植物乳杆菌ATCC 8014的16S rRNA基因和酿酒酵母ATCC 9763的ITS基因分别与质粒载体连接作为标准参照物构建标准曲线,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检测3个腌制时期腌制汁液中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同时检测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所得qPCR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扩增效率E均在95%~105%。腌制过程中,细菌和真菌分别在10^8.10~10^10.43和10^5.29~10^7.75 copies/μL内变化,细菌在3个腌制阶段都有明显增殖,真菌仅在第3腌制阶段有明显增殖;腌制汁液中,pH值不断下降,NaCl的质量浓度和酸度主要在第2、3阶段先升高后下降。该结果为榨菜微生物过程控制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 实时荧光定量pcr 细菌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卓丽 兰芸 +2 位作者 李粤平 陈万山 邓西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946-2949,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肝衰竭合并IPA患者17例,肝衰竭无肺部感染者13例和健康肝衰竭无肺部感染组20例。留取血清样本,以荧光...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肝衰竭合并IPA患者17例,肝衰竭无肺部感染者13例和健康肝衰竭无肺部感染组20例。留取血清样本,以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血清曲霉菌DNA测定,并与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在17例肝衰竭合并IPA患者中,15例(88.2%)患者血清曲霉菌DNA阳性,GM试验阳性9例(47.1%),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肝衰竭合并IPA患者中,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曲霉菌DNA强阳性(定义为曲霉菌DNA≥1 000 copies/mL)的患者共6例(35.3%),与GM试验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8)。(2)在肝衰竭无肺部感染者的13例血清样本中,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清曲霉菌DNA阳性1例(7.7%),阴性12例(92.3%);GM试验阳性3例(23.1%),阴性10例(77.0%)。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2)。(3)20例健康肝衰竭无肺部感染组血清曲霉DNA均为阴性。结论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血清曲霉菌DNA含量,敏感性高于GM实验,可以协助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荧光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青龙 貌达 +6 位作者 周燕霞 刘凯 李爽 杨霞 王雨婷 王军红 蔡雪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9-154,共6页
该研究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目标基因,根据目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鉴定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法,通过特异性、灵敏性和抗干扰实验对所建立方法进行验证,并使用该方法... 该研究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确定目标基因,根据目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一种能够快速准确鉴定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fqPCR)法,通过特异性、灵敏性和抗干扰实验对所建立方法进行验证,并使用该方法对市售的60份标识含有嗜热链球菌的发酵乳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recA基因具有种间特异性,种间差异率>10%,以其为目的基因建立的RT-fqPCR方法能够特异性的检测嗜热链球菌;绝对灵敏度达1 pg/μL,相对灵敏度达10^(3) CFU/mL;在培养物水平和基因组水平抗干扰能力良好。采用该方法从60份标识含有嗜热链球菌的发酵乳样品中均能检测出嗜热链球菌,说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发酵乳中嗜热链球菌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嗜热链球菌 RECA基因 发酵乳 分子鉴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