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Event-B语言的时间触发系统建模方法
1
作者 姚袭欣 章博 +2 位作者 陈香兰 乔磊 李曦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3-621,共9页
安全关键信息物理系统的时间属性建模和验证至关重要。Event-B模型验证避免了基于状态遍历模型检查方法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验证时耗少,适用于高并发系统。然而,常规的Event-B方法缺乏时间语义表达结构,特别是缺乏对可提高系统可预测性... 安全关键信息物理系统的时间属性建模和验证至关重要。Event-B模型验证避免了基于状态遍历模型检查方法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验证时耗少,适用于高并发系统。然而,常规的Event-B方法缺乏时间语义表达结构,特别是缺乏对可提高系统可预测性的时间触发属性的支持。首先,介绍支持时间触发系统的抽象建模框架TTEB,从系统行为和实现2个抽象层次对时间属性进行建模和精化。然后,通过有序事件链组成的时间触发转移描述行为层时间触发属性;通过全局时钟到分布式本地时钟的精化和分解实现行为模型到实现模型的转化;运用时间触发转移建模分布式时钟周期同步。最后,基于从车跟车系统建模与验证说明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NT-B 实时系统建模 时间触发系统 分布式多时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数据传输机制的数控快速串行总线模型研究和协议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陶耀东 林浒 +2 位作者 雷雯 刘荫忠 胡毅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88-1392,共5页
异步数据传输机制(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Mechanism,ACM)是一种管理实时系统中,特别是在多时钟域实时嵌入式系统中,非同步系统之间不需要同步的数据传输的特殊机制.介绍ACM的基本理论,将ACM的四种通讯模型引入数控快速串行总线(Fa... 异步数据传输机制(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Mechanism,ACM)是一种管理实时系统中,特别是在多时钟域实时嵌入式系统中,非同步系统之间不需要同步的数据传输的特殊机制.介绍ACM的基本理论,将ACM的四种通讯模型引入数控快速串行总线(Fast Serial Bus)建模和协议设计过程.文章应用异步传输机制建立数控系统统一的通信模型,在该通讯模型基础上设计了数控快速串行总线通信协议,最后给出基于SOPC技术的协议芯片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数据传输机制 数控系统 现场总线 实时系统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开放式数控系统框架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陶耀东 林浒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11-1916,共6页
描述一个高性能开放式数控系统结构框架.该框架采用基于功能组件的厂商无关结构,通过绑定表(binding table)方式,支持组件功能的软硬件协同实现.本框架引入实时交互网络中(RTN)中的异步通讯机制(ACM)为整个系统提供统一的通讯模型,并设... 描述一个高性能开放式数控系统结构框架.该框架采用基于功能组件的厂商无关结构,通过绑定表(binding table)方式,支持组件功能的软硬件协同实现.本框架引入实时交互网络中(RTN)中的异步通讯机制(ACM)为整个系统提供统一的通讯模型,并设计相应的功能组件.在统一通讯模型支持下,该框架支持数控系统采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控制器的分布式结构,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控系统高性能要求.本文基于该框架实现了原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体系结构数控系统 组件 现场总线 动态可重构 实时系统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