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心支撑框架子结构实时混合仿真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腾飞 隋龑 +2 位作者 苏明周 张浩 高秀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6-53,共8页
实时混合仿真是一种新兴的结构抗震试验方法.建立了一套混合仿真试验系统,其中包括基于OpenSees有限元软件的数值模拟计算机,具有时滞补偿功能的目标计算机以及终端连接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在MATLAB中建立Simulink数值仿真模型,并提出... 实时混合仿真是一种新兴的结构抗震试验方法.建立了一套混合仿真试验系统,其中包括基于OpenSees有限元软件的数值模拟计算机,具有时滞补偿功能的目标计算机以及终端连接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在MATLAB中建立Simulink数值仿真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预测的自适应前馈时滞补偿器.最后,以一个单层三跨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为原型,取边跨带有偏心支撑的单层钢框架作为试验子结构,进行了一个缩尺比例为1/2结构模型的实时混合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模型整体响应加速度峰值的增大,控制系统的最大时滞补偿误差、最大幅值误差均有增大趋势,但均在容差允许范围之内,同时说明了该混合仿真试验系统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精度,能够有效地对偏心支撑框架子结构结构模型进行抗震性能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混合仿真 OPENSEES 自适应前馈时滞补偿 偏心支撑框架 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DS的机电电磁暂态混合实时仿真及其在FACTS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秋硕 张剑 +2 位作者 肖湘宁 李伟 汪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9-226,共8页
深入研究了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的混合仿真平台的实现方法,其中包括利用RTDS的自定义工具Component Builder(CBuilder)开发的机电暂态程序与接口模块,并选取了适用于该仿真平台的数据交换时序。提出了利用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技... 深入研究了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的混合仿真平台的实现方法,其中包括利用RTDS的自定义工具Component Builder(CBuilder)开发的机电暂态程序与接口模块,并选取了适用于该仿真平台的数据交换时序。提出了利用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技术进行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研究的方法,并在RTDS上搭建有两个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控制母线电压的系统模型,对全系统进行全电磁实时仿真、机电-电磁混合实时仿真、对等值化简后的系统进行全电磁仿真,比较不同SVC组合控制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混合仿真系统的准确性,阐述了利用未等值大系统开展FACTS应用研究的必要性。可以预见,混合仿真技术在大系统的FACTS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实时仿真 接口 FACTS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机/RTDS的混合实时仿真不对称故障接口交互与实现 被引量:15
3
作者 欧开健 张树卿 +3 位作者 童陆园 胡云 蔡泽祥 管霖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8-185,共8页
针对"并行计算机+RTDS"的SMRT混合实时仿真平台,提出用于三相不对称处理的混合实时仿真接口三序电流分立注入法和电磁暂态侧接口三序功率初始自校正计算方法,研发实现了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中全序量交互,扩展了SMRT混... 针对"并行计算机+RTDS"的SMRT混合实时仿真平台,提出用于三相不对称处理的混合实时仿真接口三序电流分立注入法和电磁暂态侧接口三序功率初始自校正计算方法,研发实现了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中全序量交互,扩展了SMRT混合实时仿真平台不对称故障仿真模拟功能,经SMRT电磁-机电混合实时仿真与RTDS电磁暂态实时仿真的对比测试验证表明,两者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机 RTDS 电磁暂态 机电暂态 混合实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直流大电网的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建模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云 蒋卫平 +7 位作者 印永华 张晋华 胡涛 陈凌芳 王晶芳 谢国平 王明新 李新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2-56,共5页
为对金沙江一期和锦屏电力外送的系统接入和受端交流扰动后的交直流响应性能及恢复情况进行专题研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仿真中心按照网络物理特性相符并适应仿真中心现有仿真设备规模的等值网,建立了迄今国内外规模最大的数模混合实时... 为对金沙江一期和锦屏电力外送的系统接入和受端交流扰动后的交直流响应性能及恢复情况进行专题研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仿真中心按照网络物理特性相符并适应仿真中心现有仿真设备规模的等值网,建立了迄今国内外规模最大的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文中阐述了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建模的关键技术,包括:交直流系统模拟比的选择,发电机和动态负荷模型的建立和校核,采用不同策略和技术的7回高压和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建立;无源元件模型的建立和连接;系统数据库的建立;系统的全面校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 直流多馈入系统 数模混合实时仿真 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DS-PXI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志强 高本锋 +2 位作者 洪潮 肖湘宁 赵成勇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第2期22-27,共6页
提出了基于RTDS-PXI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方案,其采用并行的数据交互方式,将运行在RTDS上的电磁暂态程序和自主开发的机电暂态程序通过PXI进行实时接口,实现了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最后在搭建的RTDS-PXI混合实时仿真平台... 提出了基于RTDS-PXI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方案,其采用并行的数据交互方式,将运行在RTDS上的电磁暂态程序和自主开发的机电暂态程序通过PXI进行实时接口,实现了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最后在搭建的RTDS-PXI混合实时仿真平台上进行了与小规模全电磁暂态仿真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暂态 机电暂态 RTDS PXI 混合实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RT电磁机电混合实时仿真交流-交流分网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欧开健 张树卿 +2 位作者 童陆园 曾勇刚 郭琦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1,共5页
针对电磁机电混合实时仿真(super mixed real-time simulation,SMRT)中交流-交流(交交)分网方式的难点和实用化的需要,提出了映射式交交分网方案,通过电磁、机电两侧重叠的映射子网络维持交流系统三序网络的完整和交流系统之间的同步。... 针对电磁机电混合实时仿真(super mixed real-time simulation,SMRT)中交流-交流(交交)分网方式的难点和实用化的需要,提出了映射式交交分网方案,通过电磁、机电两侧重叠的映射子网络维持交流系统三序网络的完整和交流系统之间的同步。进一步通过基于映射子网的接口等值模型、基于映射关系的预估-校正接口误差治理等关键技术,保证了混合仿真交互计算的稳定和电磁、机电暂态两侧有效、平滑地接口。案例分析表明,映射式交交分网方案有效实用,相对于交流-直流(交直)分网方式,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复现交流电网与直流电网或电力电子设备间存在的重要高频暂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实时仿真 交流-交流分网接口 映射子网 实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RT交直分网混合实时仿真接口关键技术与实现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树卿 童陆园 +3 位作者 郭琦 李伟 欧开健 胡云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6,共8页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real-time digital simulation,RTDS)和数字计算机接口的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super mixed real-time simulation,SMRT),深入阐述了电磁暂态、机电暂态两种模式的仿真平滑接口的关键技术,包括接口交互系统... 基于实时数字仿真(real-time digital simulation,RTDS)和数字计算机接口的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super mixed real-time simulation,SMRT),深入阐述了电磁暂态、机电暂态两种模式的仿真平滑接口的关键技术,包括接口交互系统稳定性分析与稳定方法、实用低频段接口等效阻抗、基于超前估算的接口交互方法、三序分立电流注入不对称接口方法和闭环自校正三序基波功率计算方法。案例分析和方案整体验证证明SMRT已基本满足交直流大系统暂态综合过程仿真分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实时仿真 交直流电网 交直分网 关键技术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机电混合实时仿真平台实用化技术研发与实现:(一)混合实时仿真数字量接口 被引量:6
8
作者 欧开健 胡云 +4 位作者 梁旭 周仲晖 张树卿 蔡泽祥 管霖 《南方电网技术》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是国内外电力系统仿真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电磁机电混合实时仿真平台实用化技术研发与实现》系列论文对此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作为本系列论文第一部分,针对已有的基于模拟量接口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 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是国内外电力系统仿真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电磁机电混合实时仿真平台实用化技术研发与实现》系列论文对此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作为本系列论文第一部分,针对已有的基于模拟量接口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不足,利用目前国际先进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板卡进行数字化通信接口交换数据,开发了基于RTDS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数字量接口。与RTDS纯电磁暂态仿真结果对比,所研发的数字量接口可有效地减少仿真噪声、提高仿真精度,极大地推进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 电磁暂态 机电暂态 混合实时仿真 数字量接口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电力系统大功率数模混合实时仿真实现 被引量:18
9
作者 曾杰 冷凤 +3 位作者 陈晓科 陈迅 李俊林 毛承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6-171,178,共7页
数模混合实时仿真技术兼具数字仿真和物理模拟的优势,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有效手段。为了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提出了通用型大功率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架构,采用基于理想变压器模型改进接口算法、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器... 数模混合实时仿真技术兼具数字仿真和物理模拟的优势,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有效手段。为了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提出了通用型大功率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架构,采用基于理想变压器模型改进接口算法、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器大功率物理侧接口和抗干扰信号交互系统,实现了400V/50kVA大功率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同时,在所提出的数模混合实时仿真平台上开展了数模混合实时仿真实验,并与全数字仿真实验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混合实时仿真 功率硬件在环 理想变压器模型接口算法 大功率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大电网混合实时仿真(SMRT)平台研发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琦 曾勇刚 +4 位作者 李伟 祁达才 饶宏 韩伟强 韩英铎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8,共6页
为更准确、高效地研究南方电网受端多回直流换相失败、交直流复杂电网交直流相互影响、受端电网电压稳定和交直流电网稳定控制等问题,提出了研发基于RTDS实时仿真器与并行计算机联合闭环运行的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平台(super ... 为更准确、高效地研究南方电网受端多回直流换相失败、交直流复杂电网交直流相互影响、受端电网电压稳定和交直流电网稳定控制等问题,提出了研发基于RTDS实时仿真器与并行计算机联合闭环运行的电磁暂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平台(super mixed real-time simulation,SMRT)。系统阐述了SMRT平台的架构和关键技术,即大规模电网实时机电暂态仿真技术、电磁与机电暂态全序量交互技术、RTDS与计算机仿真接口的数字化高速通信技术等。介绍了其在南方交直流互联大电网复杂系统运行分析、控制研究及运行人员培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网 混合实时仿真平台 SMRT 平台架构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RT交直流混合实时仿真平台实用化测评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云 郭琦 +4 位作者 韩伟强 张树卿 欧开健 李伟 童陆园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7,共6页
为了实现对电磁机电混合实时仿真系统(super mixed real-time simulation,SMRT)平台实用化的正确评估,对SMRT的关键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评,首先在SM RT平台上建立了南方电网2013年丰大方式计算模型案例,利用仿真误差评价指标对SMRT仿真结果... 为了实现对电磁机电混合实时仿真系统(super mixed real-time simulation,SMRT)平台实用化的正确评估,对SMRT的关键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评,首先在SM RT平台上建立了南方电网2013年丰大方式计算模型案例,利用仿真误差评价指标对SMRT仿真结果、BPA仿真结果和PMU/TFR录波进行了量化比较,评估了SMRT仿真的准确性;然后在稳态和暂态过程中对SMRT平台进行了耗时测试,验证SMRT仿真的实时性;最后对SMRT平台的易用性做出客观评价。综合测评结果表明,SMRT平台具有较高的仿真可信度,平台实用化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实时仿真 关键性能 测评 交直流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直流分量消除研究
12
作者 曾杰 蔡玲珑 +2 位作者 陈晓科 陈迅 毛承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9-193,共5页
为解决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直流分量消除问题,提出一种电流直流分量大小工况识别和PI控制的直流分量瞬时补偿策略相结合的方法消除直流分量,即稳态时消除直流分量,暂态时若电流直流分量小于定值S予以消除,反之予以保留,并通过仿真试验... 为解决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直流分量消除问题,提出一种电流直流分量大小工况识别和PI控制的直流分量瞬时补偿策略相结合的方法消除直流分量,即稳态时消除直流分量,暂态时若电流直流分量小于定值S予以消除,反之予以保留,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消除稳态工况下的直流分量,保留系统暂态故障所需的直流分量,保证数模混合仿真系统准确、高效、稳定的工作。该研究为消除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直流分量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混合实时仿真 直流分量 暂态工况 稳态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辽直流工程次同步振荡的数模混合仿真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翀 穆清 +3 位作者 蒋卫平 陈凌芳 王明新 项祖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7-52,共6页
直流输电可能引发整流站附近的火电机组产生次同步振荡现象。为确保呼辽交直流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采用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的方法,对呼辽直流输电系统可能引发呼盟汽轮机组次同步振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研究,深入分析了呼辽交... 直流输电可能引发整流站附近的火电机组产生次同步振荡现象。为确保呼辽交直流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采用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的方法,对呼辽直流输电系统可能引发呼盟汽轮机组次同步振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研究,深入分析了呼辽交直流输电系统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发生次同步振荡的风险,研究了直流系统运行工况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验证了直流控制系统内采用次同步阻尼控制器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 次同步振荡 数模混合实时仿真 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14
作者 罗建民 戚光宇 +1 位作者 何正文 象阳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79-86,共8页
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已成为进行电力系统试验研究、规划设计、调度运行和状态安全评估的重要工具。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物理仿真、数模混合仿真和数字仿真三个阶段。介绍了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技术的一般定义、发展历程及现状,... 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已成为进行电力系统试验研究、规划设计、调度运行和状态安全评估的重要工具。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物理仿真、数模混合仿真和数字仿真三个阶段。介绍了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技术的一般定义、发展历程及现状,突出了该技术的实时性特点,同时,对实时仿真技术的理论基础、涉及的算法和实现方式也作了一定程度的阐述,对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技术有较全面的比较和说明。三种实时仿真技术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应有选择性地配合使用。数模混合仿真技术在仿真应用中较有优势,成为目前较热门的研究课题,对它作了重点介绍。最后进一步指出了电力系统实时仿真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数字仿真 实时仿真 混合实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控制实时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郭琦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64,共6页
现代电网已形成交直流多元件、多系统"混联"运行的格局,运行和控制特性极为复杂,表现为各类电力电子元件的电磁暂态和电网机电暂态过程之间的强耦合特性,传统基于"N-1"潮流或机电暂态仿真的方法在混联电网的仿真分... 现代电网已形成交直流多元件、多系统"混联"运行的格局,运行和控制特性极为复杂,表现为各类电力电子元件的电磁暂态和电网机电暂态过程之间的强耦合特性,传统基于"N-1"潮流或机电暂态仿真的方法在混联电网的仿真分析与控制研究中存在局限性。本文研究了实时仿真技术应用于交直流混联电网仿真的若干关键技术,以实用化的电磁-机电暂态混合仿真技术为核心建立含物理控制闭环的全景实时仿真环境,兼顾大电网仿真规模并精细刻画电力电子快速暂态过程及控制响应。该技术已应用于南方电网典型方式重要风险精确仿真界定、反措仿真验证和安稳控制策略的仿真试验,为复杂电网的精确分析和控制技术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网 实时仿真 RTDS 电磁-机电暂态混合实时仿真平台 混联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编程电源的数模动模混合仿真系统研究
16
作者 李振兴 林龙剑 +2 位作者 冷凤 翁汉琍 李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57-164,共8页
为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的发展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可编程电源的数模动模混合仿真系统。利用动模实验室搭建动模仿真系统,并在RTDS中搭建39节点系统作为数字仿真系统模型,结合以理想变压器模型算法作为功率接口算法的接口系统,形成一... 为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的发展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可编程电源的数模动模混合仿真系统。利用动模实验室搭建动模仿真系统,并在RTDS中搭建39节点系统作为数字仿真系统模型,结合以理想变压器模型算法作为功率接口算法的接口系统,形成一个800 V/345 kV的动模数模混合实时仿真系统实验平台。在研究混合仿真接口两端系统延时对系统稳定性和准确性影响基础上,提出用二阶相位超前环节对下发通道和上传通道的接口延时进行相位补偿,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准确性。通过对所搭建的数模动模混合仿真系统的实验,并与纯数字仿真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混合仿真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模混合实时仿真 ITM接口算法 相位补偿 纯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交直流协调控制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仿真试验 被引量:12
17
作者 习工伟 胡涛 +2 位作者 朱艺颖 沈琳 屠竞哲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9年第4期8-15,22,共9页
电力系统跨区联网在某些弱联系运行方式下容易诱发区域间低频振荡现象。通过挖掘多直流系统的控制敏感点,设计了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并提出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的新型样机测试模式,完成了控制逻辑编辑,制作了实际的控制样机。搭建了... 电力系统跨区联网在某些弱联系运行方式下容易诱发区域间低频振荡现象。通过挖掘多直流系统的控制敏感点,设计了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并提出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的新型样机测试模式,完成了控制逻辑编辑,制作了实际的控制样机。搭建了Hypersim全电磁暂态实时仿真试验平台,通过仿真优化了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参数。利用华中—华北电网模型完成了直流附加控制器抑制区域间低频振荡有效性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协调控制 低频振荡 数模混合实时仿真 实验室用样机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规划电网安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张晋华 蒋卫平 +6 位作者 印永华 胡涛 王晶芳 陈凌芳 李新年 谢国平 刘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64-68,共5页
为了对2018水平年国家特高压规划电网的输电网络结构进行检查和考核,该文应用数模混合式电力系统实时仿真装置,进行多项N-1故障和N-2故障的实时仿真试验,对±800kV直流系统与送受端交流系统的相互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对2018水平年国家特高压规划电网的输电网络结构进行检查和考核,该文应用数模混合式电力系统实时仿真装置,进行多项N-1故障和N-2故障的实时仿真试验,对±800kV直流系统与送受端交流系统的相互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系统安全稳定角度出发,该网架结构可行;±800kV直流发生双极闭锁故障时,特高压交流通道部分母线电压偏低,建议通过加强无功补偿装置等手段来改善故障后系统的电压水平。研究还发现,因向家坝—南汇、溪落渡左—株洲、溪落渡右—浙西这3回特高压直流送端换流站距离很近,任一直流发生双极闭锁时整流站换流母线的暂态过电压均会导致其它2回直流发生换相失败,建议设立专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特高压交流 数模混合实时仿真 安全稳定 多馈入直流系统 换相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HS的DFIG机组LVRT的综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蔚芳 刘其辉 +1 位作者 谢孟丽 张建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70,共7页
双馈(DFIG)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VRT)是风电厂并网运行的重要条件,提出了一种集成Crowbar硬件电路与网侧变流器不对称加强控制的LVRT综合控制策略。该策略中Crowbar优化投切判据根据电网故障类型自动判断投入切出时间,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双馈(DFIG)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LVRT)是风电厂并网运行的重要条件,提出了一种集成Crowbar硬件电路与网侧变流器不对称加强控制的LVRT综合控制策略。该策略中Crowbar优化投切判据根据电网故障类型自动判断投入切出时间,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及适用性;网侧变流器(GSC)在改进不对称预测电流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无功输出补偿控制,具有控制模型精确、控制效果好、具备无功支撑能力的特点。采用RTDS(实时数字仿真器)和自主开发的DSP控制器,开发了DFIG风电机组LVRT的数字/物理混合实时仿真系统,并对一台2MW风电机组进行了电网三相短路与两相短路下的LVRT数字/物理混合实时仿真,验证了所提综合策略的正确性和混合仿真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故障类型 双馈风电机组 低电压穿越 网侧变流器 DSP控制器 数字 物理混合实时仿真 RT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工程在极端工况严重故障下功率振荡及抑制策略优化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跃婷 朱艺颖 +7 位作者 许涛 刘翀 贺静波 雷霄 王薇薇 金一丁 王峰渊 陈晓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7-394,共8页
基于华东电网经典夏低极限方式搭建全电磁暂态模型,开展交直流电网交互影响的仿真研究时,发现在锦苏直流落点区域发生交流严重故障时,锦苏直流功率会大幅度持续振荡的隐患。研究分析确定,受苏州地区电网强度、负荷特性的影响,在极端工况... 基于华东电网经典夏低极限方式搭建全电磁暂态模型,开展交直流电网交互影响的仿真研究时,发现在锦苏直流落点区域发生交流严重故障时,锦苏直流功率会大幅度持续振荡的隐患。研究分析确定,受苏州地区电网强度、负荷特性的影响,在极端工况下,锦苏直流过快的直流调节速度、缓慢恢复的交流电压交互影响,使得电流指令反复进出VDCOL环节,引起直流功率持续振荡。构建了采用典型交直流模型的小型算例,发现在特殊系统条件下,不同控制特性的直流输电系统均有可能出现上述问题。针对此种极端情况,提出了抑制振荡的优化控制策略,通过仿真试验,对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保证故障恢复期间有效抑制直流功率振荡,使直流工况快速稳定恢复。目前该策略已应用于锦苏直流实际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功率振荡 低压限流环节 电磁暂态仿真 数模混合实时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