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PS-Ⅲ架构的数控系统实时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1
作者 林浒 郭晓鹤 +3 位作者 陶耀东 王峰 秦承刚 吕昕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25-1830,共6页
为了评估和优化基于国产MIPS处理器的PC型数控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结合数控系统和实时系统的特点,从事件延迟和周期抖动两个影响实时系统时间特性的关键因素出发,提出一套评估基于MIPS的PC型数控系统实时性能和稳定性能的关键指标分... 为了评估和优化基于国产MIPS处理器的PC型数控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结合数控系统和实时系统的特点,从事件延迟和周期抖动两个影响实时系统时间特性的关键因素出发,提出一套评估基于MIPS的PC型数控系统实时性能和稳定性能的关键指标分析方法 CNC-KDE(CNC-Key Department Evaluation),该方法包含了评估的关键指标选取、关键指标实验数据采集方法、关键指标实验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最后根据关键指标分析结果对数控系统的实时性能和稳定性能进行综合的评估.文中还介绍了该方法应用于原型机数控系统的评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NC-KDE方法能对基于MIPS架构的PC型数控系统的实时性能和稳定性可以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S PC型数控系统 实时系统 周期抖动 事件延迟 实时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在线评估超声波气体流量计性能的新方法
2
作者 梁爽 张丽稳 +5 位作者 张鹏飞 苗芊 王瑞兵 周君洋 朱阁红 张凯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9-1347,共9页
提出一种在线评估超声波气体流量计性能的新方法。原理是基于贝叶斯信息融合方法建立变动点检测模型,获得测量数据的变动趋势,实现对超声波流量计的实时性能评估。具体实施过程是将先验信息与实时样本信息相结合,迭代更新得到后验分布,... 提出一种在线评估超声波气体流量计性能的新方法。原理是基于贝叶斯信息融合方法建立变动点检测模型,获得测量数据的变动趋势,实现对超声波流量计的实时性能评估。具体实施过程是将先验信息与实时样本信息相结合,迭代更新得到后验分布,其中后验分布中的后验标准差即为仪表实时不确定度。该方法相对于传统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其融入了实时测量信息,可以实时连续的评价仪表的不确定度,监测超声波流量计整个测量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发现异常工作情况,实现了对流量计性能的在线评估,为超声波流量计的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在小流量点Q=10 m^(3)/h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52%,满足计量准确度等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量 超声波气体流量计 贝叶斯信息融合 实时性能评估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ootstrap和Bayesian Bootstrap的小样本产品实时性能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2
3
作者 贾占强 蔡金燕 梁玉英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851-2854,共4页
基于失效寿命数据的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一般只能求出相同环境下同一类产品的平均特征,并不能对产品进行实时定量的可靠性分析,对于小样本条件下产品的实时性能可靠性评估更是无能为力,而Bayes方法又容易引起争议。为此,提出了基于改进Bo... 基于失效寿命数据的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一般只能求出相同环境下同一类产品的平均特征,并不能对产品进行实时定量的可靠性分析,对于小样本条件下产品的实时性能可靠性评估更是无能为力,而Bayes方法又容易引起争议。为此,提出了基于改进Bootstrap(改进自助法)仿真和Bayesian Bootstrap(随机加权法)仿真的小样本产品实时性能可靠性评估新方法。这两种方法均是通过数字仿真技术扩大样本量,该方法完全依赖于样品本身的数据,不需要任何主观假设。首先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的基本思想,并对传统自助法进行了改进;然后给出了利用该方法计算实时性能可靠性参数的期望与方差的算法,并分析了其适用范围,给出了基于蒙特卡罗仿真的产品实时性能可靠性建模方法;最后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性能可靠性评估 蒙特卡罗仿真 改进自助法 随机加权法 性能试验 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rayscale distribution and risk evaluation model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伟伟 宋晓琳 张桂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633-1642,共10页
A technology for unintended lane departure warning was proposed. As crucial information, lane boundaries were detecte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rayscale distribution in search bars of given number and... A technology for unintended lane departure warning was proposed. As crucial information, lane boundaries were detecte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grayscale distribution in search bars of given number and then each search bar was tracked using Kalman filter between frames. The lane detection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and demonstrated in ways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and real-time performance. For lane departure detection, a lane departure risk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lasting time and frequency was effectively executed on the ARM-based platform.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lgorithm generates satisfactory lane detectio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traffic and lighting conditions, and the proposed warning mechanism sends effective warning signals, avoiding most false w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 lane detection lane track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isk evaluation model ARM-based real-time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