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站巡检机器人RTK定位技术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飞 王博 +3 位作者 刘阔 王鑫彪 杨玉锁 宋宝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9,共9页
针对目前城市基础设施设备安全巡检方式以人工为主,具有风险高、效率低、漏检处多等缺点,难以满足复杂场景巡检的问题,对场站巡检机器人RTK定位技术应用进行探讨:提出将机器人应用于工业场站巡检,采用实时动态(RTK)定位关键技术,实时处... 针对目前城市基础设施设备安全巡检方式以人工为主,具有风险高、效率低、漏检处多等缺点,难以满足复杂场景巡检的问题,对场站巡检机器人RTK定位技术应用进行探讨:提出将机器人应用于工业场站巡检,采用实时动态(RTK)定位关键技术,实时处理2个卫星定位观测站的载波相位差分以实现巡检机器人的自身高精度定位,具有安全高效、自主分析、智能决策的优势;并分析不同特色巡检场景的巡检内容与要求,总结单体巡检机器RTK定位技术与多巡检机器人协同RTK定位技术;然后阐述巡检机器人RTK定位技术在变电站、燃气场站及高压输电线等场景下的应用效果;最后对巡检机器人RTK定位关键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场景巡检 机器人 实时动态(rtk)定位 协同巡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GPS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树新 王永生 陈飞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介绍了两种差分 G PS定位模型 ,它们是码差分定位和 RTK ( real tim e kinem atic)定位 ,讨论了多径效应对码差分定位和 RTK定位精度的影响。利用 Javad G80采集数据 ,最后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的统计特性 ,得到的计算结果表明 :影响差分 GP... 介绍了两种差分 G PS定位模型 ,它们是码差分定位和 RTK ( real tim e kinem atic)定位 ,讨论了多径效应对码差分定位和 RTK定位精度的影响。利用 Javad G80采集数据 ,最后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的统计特性 ,得到的计算结果表明 :影响差分 GPS定位系统精度的主要原因是多径效应和接收机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动态载波相位 定位精度 差分GPS 多径效应 接收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系统双模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组合定位性能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成钢 罗小军 +2 位作者 王长委 石晓春 刘文建 《导航定位学报》 2014年第2期66-71,共6页
提出采用数据实时分流和Ntrip并行服务设计进行北斗系统多模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更新升级的新方法,可用于北斗系统兼容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建设,提供多种北斗系统多模组合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服务.利用惠州市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进... 提出采用数据实时分流和Ntrip并行服务设计进行北斗系统多模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更新升级的新方法,可用于北斗系统兼容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建设,提供多种北斗系统多模组合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服务.利用惠州市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进行北斗系统双模连续运行参考站更新升级试验,实现了包括全球定位系统、北斗系统、北斗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双模三种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组合定位服务的区域覆盖.开展野外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定位试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参考目标,对北斗系统双模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组合定位性能进行定量比对分析,通过11个测试样本对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定位精度和初始化时间等指标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与全球定位系统相比,北斗系统及北斗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双模网络连续运行参考站定位初始化时间可减少50%以上,定位精度水平也达到3~4 cm水平,卫星观测条件和环境适应性更好,北斗系统双模网络连续运行参考站已具备很好的应用性能,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连续运行参考站 网络实时动态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站单频伪距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精度及其可用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锴华 刘鸿飞 《导航定位学报》 2014年第2期89-92,共4页
虽然基于伪距的常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精度稍差,但观测成本低、效率高。对于不同精度需求的用户,若其定位精度能达到分米级,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利用长江流域某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7个基准站,分别进行了基于单基站的常规实时动态差分... 虽然基于伪距的常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精度稍差,但观测成本低、效率高。对于不同精度需求的用户,若其定位精度能达到分米级,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利用长江流域某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7个基准站,分别进行了基于单基站的常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的精度和空间可用性测试,得到了利用单频接收机的常规实时动态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分米级的结论,为其在内河船舶导航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站 单频 常规动态实时差分定位 精度测试 空间可用性 船舶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D—001型实时差分GPS动态测量定位系统
5
作者 梁开龙 王建文 +1 位作者 常坤生 廖定海 《海洋测绘》 1994年第1期40-43,共4页
HSD—001型实时差分GPS海上动态测量定位系统,于1992年8月通过部级鉴定。该系统首先将GPS实用于海上动态定位,定位精度坐标差分方差为±4m,伪距差分为±2~3m。该系统在海洋测量、海上工程勘察、海洋石油开采、海洋矿藏开发,以... HSD—001型实时差分GPS海上动态测量定位系统,于1992年8月通过部级鉴定。该系统首先将GPS实用于海上动态定位,定位精度坐标差分方差为±4m,伪距差分为±2~3m。该系统在海洋测量、海上工程勘察、海洋石油开采、海洋矿藏开发,以及陆地高精度GPS动态测量诸方面,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993年海军将该系统批量装备海测部队,并将在南沙和黄海大陆架测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动态测量 实时差分 GPS接收机 坐标差分 伪距差分 定位精度 误码率 基准台 差分定位 GPS单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徕卡实时差分GPS动态定位系统在海上的应用探讨
6
作者 应元康 《海洋测绘》 1996年第1期40-41,共2页
瑞士徕卡(Leica)公司及其子公司美国美乐华(Magnavox)公司联合生产的徕卡实时差分GPS动态定位系统,以其性能品质和优良的售后服务,为国内外广大用户所青睐。海洋二所于1994年底,经过多次调研和选型,选择了徕卡实时差分GPS动态定位系统,... 瑞士徕卡(Leica)公司及其子公司美国美乐华(Magnavox)公司联合生产的徕卡实时差分GPS动态定位系统,以其性能品质和优良的售后服务,为国内外广大用户所青睐。海洋二所于1994年底,经过多次调研和选型,选择了徕卡实时差分GPS动态定位系统,并于1995年2月中旬组织了合约双方的联合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动态定位 实时差分 水深测量 差分数据 误差系数 流动台 WGS84坐标 改正数 定位误差 水深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S实时服务的车载动态伪距差分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高靖 史俊波 +3 位作者 李宗华 郭际明 彭明军 高山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4,99,共4页
IGS于2013年4月正式发布针对GPS/GLONASS广播星历的实时改正数产品,进一步扩展了实时精密定位的应用领域。目前对IGS实时改正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密单点定位、GPS气象等方面,还没有动态差分定位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IGS实时轨道... IGS于2013年4月正式发布针对GPS/GLONASS广播星历的实时改正数产品,进一步扩展了实时精密定位的应用领域。目前对IGS实时改正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密单点定位、GPS气象等方面,还没有动态差分定位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IGS实时轨道和时钟改正数的精度,然后对其用于车载动态伪距差分定位的精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IGS实时轨道精度可以达到5 cm,时钟精度在0.5 ns以内;使用IGS实时服务的车载动态伪距差分定位平面精度可以达到亚米级,高程精度优于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S实时服务 轨道精度 时钟精度 车载动态伪距差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差分定位系统动态RTK性能分析
8
作者 金际航 范龙 邓玉芬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6期16-19,24,共5页
针对岛礁周围海洋环境测量的位置保障需求,以具备NavCom的StarFire差分服务的调查测量母船作为基准站,机动测量测量艇作为流动站,通过动态RTK的模式进行定位。设计了固定流动站、基准站与流动站相对位置固定和基准站与流动站相对运动3... 针对岛礁周围海洋环境测量的位置保障需求,以具备NavCom的StarFire差分服务的调查测量母船作为基准站,机动测量测量艇作为流动站,通过动态RTK的模式进行定位。设计了固定流动站、基准站与流动站相对位置固定和基准站与流动站相对运动3种场景对NavCom GPS差分定位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动态RTK模式下NavCom GPS差分定位系统可获得分米-亚米级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Com GPS差分定位系统 动态rtk 基准站 定位精度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时动态定位效果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博峰 项冬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95-1900,共6页
提出对流层去相关的实时动态定位(RTK)方法,有效降低单历元对流层参数与高程的相关性,实现对流层延迟与高程的有效分离,从而实现毫米级RTK定位.采用上海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的11条长度从23km到90km的基线,比较忽略对流层延迟与估计... 提出对流层去相关的实时动态定位(RTK)方法,有效降低单历元对流层参数与高程的相关性,实现对流层延迟与高程的有效分离,从而实现毫米级RTK定位.采用上海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网的11条长度从23km到90km的基线,比较忽略对流层延迟与估计对流层延迟的单历元最小二乘解、动态卡尔曼滤波与对流层去相关4种RTK方法,重点分析对流层去相关RTK方法分离对流层参数与高程的效果,结果表明,对流层去相关方法在平面与高程方向定位精度均为毫米级,且高程相比平面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实时动态定位(rtk) 亚厘米/毫米级定位 对流层去相关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特征的LIO增强GNSS RTK定位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之远 李星星 +1 位作者 汪世文 李圣雨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针对应用单一传感器的智能导航定位技术在城市复杂环境下难以满足准确、无缝和稳定性能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面特征的雷达惯性里程计(LIO)增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定位性能的方法:通过滑动窗口构建多帧激... 针对应用单一传感器的智能导航定位技术在城市复杂环境下难以满足准确、无缝和稳定性能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面特征的雷达惯性里程计(LIO)增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定位性能的方法:通过滑动窗口构建多帧激光雷达(LiDAR)平面特征的关联;并将RTK与LIO在位置域层面直接融合;最后在开阔环境和城市环境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RTK/惯性导航系统(INS)/LiDAR组合系统能够在GNSS挑战环境中达到分米级精度;同时,在LiDAR平面特征的约束下,该方法速度和姿态的估计性能也可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rtk) 激光雷达(LiDAR) 雷达惯性里程计(LIO) 惯性导航系统(I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地区非差非组合PPP-RTK定位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海林 张宝成 高睿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1,共10页
为探究非差非组合(UDUC)PPP-RTK模型定位性能,基于香港地区连续运行参考网(COR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服务端PPP-RTK模型处理参考网观测数据,得到对应区域的卫星、大气产品;随后用户站基于网端产品进行解算,得到各历元的位置结果... 为探究非差非组合(UDUC)PPP-RTK模型定位性能,基于香港地区连续运行参考网(COR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服务端PPP-RTK模型处理参考网观测数据,得到对应区域的卫星、大气产品;随后用户站基于网端产品进行解算,得到各历元的位置结果;最后将PPP-RTK解算结果与单基线电离层加权(IW)RTK模型和电离层浮点(IF)RTK模型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气产品约束下,PPP-RTK模型的单历元解算结果能达到99%以上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固定解的平面精度、垂直精度分别优于1、4 cm;多历元解算(静态仿动态)在任意时间均能实现首历元固定模糊度,固定解的平面精度、垂直精度分别优于1、2 cm。在没有大气约束的条件下,PPP-RTK静态仿动态解算在2~5 min内实现模糊度首次固定。经过比较,UDUC PPP-RTK在定位精度、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模糊度固定速度面均远优于单基线IW RTK和IF RTK模型,可实现全天候、可靠的、实时动态的高精度绝对定位,在国防建设、交通运输、精密农业等领域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差非组合 精密单点定位(PPP)-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即北斗二号(BDS-2) 电离层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格网技术对网络RTK动态定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立弘 史俊波 欧阳晨皓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118,共4页
出于面向大并发网络RTK用户的考虑,虚拟格网技术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升级改造中逐步得到推广。本文首先介绍了虚拟格网技术的原理,以千寻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例,研究了虚拟格网技术的实现流程和细节,并分析了千寻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虚拟格网... 出于面向大并发网络RTK用户的考虑,虚拟格网技术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升级改造中逐步得到推广。本文首先介绍了虚拟格网技术的原理,以千寻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为例,研究了虚拟格网技术的实现流程和细节,并分析了千寻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虚拟格网在2018年4月和2019年6月的规律。然后针对动态定位应用,研究了虚拟格网点切换对动态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虚拟格网点切换对动态定位的影响在厘米级,对于车载动态应用,该影响可忽略。本文对于今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大并发、动态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格网 网络rtk 动态应用 北斗 实时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CORS升级改造实时动态定位精度测试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96-99,共4页
了解GYCORS试运行阶段的系统概况,验证了系统实时动态定位初始化时间、实时定位精度、时间可用性、空间可用性等都优于设计精度,表现出了良好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关键词 CORS 实时动态定位 rtk 精度测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差分GPS定位精度分析
14
作者 张铁军 《海洋测绘》 1994年第3期22-28,共7页
实时差分GPS在海上动态定位的精度,一直是海道测量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利用两台Ashtech M-Ⅻ型GPS接收机进行实时差分定位精度比对的情况。结果表明,这套仪器海上实时差分GPS定位精度达到了3m以内... 实时差分GPS在海上动态定位的精度,一直是海道测量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利用两台Ashtech M-Ⅻ型GPS接收机进行实时差分定位精度比对的情况。结果表明,这套仪器海上实时差分GPS定位精度达到了3m以内,完全能够满足海道测量的要求。文章的最后还分析了在实时差分GPS作业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差分 精度分析 差分GPS GPS定位 定位精度 中误差 流动台 GPS接收机 动态测试 参考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网建模辅助的RTK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
15
作者 赵彩霞 孙蕊 +2 位作者 蒋磊 盛琪 钟德政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1,共13页
针对传统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在复杂城市区域中难以准确评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信息的质量,导致单历元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通常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以提升单历... 针对传统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在复杂城市区域中难以准确评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信息的质量,导致单历元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通常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以提升单历元RTK在城市环境中的精度与可用性:通过多日连续采集相同城市区域内的GNSS先验信息,离线构建一种基于集成装袋树(EBT)的伪距误差格网预测模型,从而获得该格网模型覆盖范围内各观测卫星的伪距误差预测规则;然后,基于用上述规则在线预测得到的伪距误差结果,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子集确定方法,用于提升单历元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相较于传统的全模糊度固定算法和基于卫星高度角辅助的PAR算法,能显著提高单历元RTK在复杂城市区域中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从传统算法的37.37%和64.95%提高到85.24%,RTK三维定位精度的提升率则分别达到43.56%和3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 格网建模 伪距误差预测 部分模糊度固定(P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模糊度固定技术的RTK定位改进算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熊杰 马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3-917,共5页
差分卫导实时动态定位(RTK)的定位精度取决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成功率。LAMBDA(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算法作为最有效的模糊度在航固定算法,其效能易受卫星故障、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L... 差分卫导实时动态定位(RTK)的定位精度取决于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固定算法的成功率。LAMBDA(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算法作为最有效的模糊度在航固定算法,其效能易受卫星故障、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LAMBDA算法的成功率,引入部分模糊度固定技术。改进后的RTK定位算法以模糊度方差值为序,逐步剔除具有相对最大方差的模糊度并利用LAMBDA算法固定剩余的模糊度,直至模糊度固定成功。双动运动平台实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TK定位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达到100%,其中首次固定成功率达到98.3%。与导航领域公认的事后处理软件定位结果相比,改进后的RTK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卫导 实时动态定位 部分模糊度固定 模糊度固定率 首次固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人技能评判的差分定位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美英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2-637,共6页
为提高驾驶人技能评判的精准度,对差分定位算法进行了改进。将原差分定位算法进行简化,跳过传统的坐标转换,直接进行坐标比对。探讨了改进后的GPS差分定位技术,通过标识驾驶人考试场地线路,对考试车进行动态实时定位,从而实现自动评判... 为提高驾驶人技能评判的精准度,对差分定位算法进行了改进。将原差分定位算法进行简化,跳过传统的坐标转换,直接进行坐标比对。探讨了改进后的GPS差分定位技术,通过标识驾驶人考试场地线路,对考试车进行动态实时定位,从而实现自动评判。对该算法进行性能测试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运算过程简单化,CPU占有率降低,显著降低运行量,能有效提高评判的效率和准确率。差分定位算法的改进为驾驶人考试实时、精准评判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差分定位 算法的改进 动态实时定位 驾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 伪距动态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智翔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114-118,122,共6页
基于伪距观测量的GPS实时动态定位,对其数学模型、处理方法及软件设计进行了研究;利用实时动态定位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分别针对车载单点动态定位、C/A码伪距差分法动态定位和P码伪距差分法动态定位的处理成果进行了统... 基于伪距观测量的GPS实时动态定位,对其数学模型、处理方法及软件设计进行了研究;利用实时动态定位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分别针对车载单点动态定位、C/A码伪距差分法动态定位和P码伪距差分法动态定位的处理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实时动态定位 伪距差分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环境的BDS/GPS差分及PPP定位性能评估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田祥雨 柴洪洲 +2 位作者 尹潇 种洋 田涵雨 《海洋测绘》 CSCD 2020年第2期71-74,78,共5页
基于远海测量试验,利用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和单站差分技术进行事后和实时定位,分别利用单BDS、GPS和BDS/GPS组合进行定位试验,对定位精度和算法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单站差分技术在海上中短基线(≤150 km)的定位中相比PPP技术具... 基于远海测量试验,利用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和单站差分技术进行事后和实时定位,分别利用单BDS、GPS和BDS/GPS组合进行定位试验,对定位精度和算法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单站差分技术在海上中短基线(≤150 km)的定位中相比PPP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技术可靠性,另外相比GPS,BDS更适合国内近海的导航定位作业,双频观测条件下能实现亚分米级的定位精度。该研究对海上定位理论和BDS的推广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定位 单站差分 精密单点定位 实时动态定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MAS产品的BDS/GPS组合RTK定位性能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铭彬 王潜心 厉姣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7-331,356,共6页
随着各国自主导航系统的快速发展,多卫星导航系统组合定位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其可弥补单系统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遮挡严重区域无法提供连续、可靠的定位服务的不足。文章基于国际全球连续... 随着各国自主导航系统的快速发展,多卫星导航系统组合定位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其可弥补单系统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信号遮挡严重区域无法提供连续、可靠的定位服务的不足。文章基于国际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international GNSS Monitoring&Assessment Service,iGMAS)产品,研究分析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组合实时动态定位(Real-Time Kinematic,RTK)性能。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开阔区GPS-RTK定位精度优于BDS、BDS/GPS组合RTK定位结果,封闭区BDS/GPS组合定位性能优于单系统定位精度,BDS定位结果优于GPS;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在信号遮挡严重区BDS/GPS组合可持续提供定位服务,但服务的可靠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iGMAS) 卡尔曼滤波 实时动态定位(r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