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动态GPS在铁路复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福 《铁路航测》 2000年第4期42-44,共3页
GPS静态相对定位在既有线控制测量中已得到应用。本文探讨实时差分动态 GPS在铁路复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对硬件指标、作业半径、测点布设、精度控制等提出一些构想。
关键词 既有铁路复测 GPS实时差分动态定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安全监测GPS-RTK信号的降噪算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董是 龙志友 +4 位作者 王建伟 邵永军 杨超 左琛 马少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5,共11页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eal time kinematic, GPS-RTK)是解决路基边坡安全监测问题的重要手段,但GPS-RTK信号易受到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的影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和主成分分析(p...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eal time kinematic, GPS-RTK)是解决路基边坡安全监测问题的重要手段,但GPS-RTK信号易受到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的影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分别可以有效去除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提出WT-PCA算法去除信号误差。首先设置仿真信号,通过参数调优进一步提高单一算法的降噪效果。其次提出组合算法WT-PCA改进单一算法的缺陷,并与其他组合算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十天高速路基边坡的GPS-RTK监测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WT-PCA算法的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较于WT-VMD优于66%和50%左右,算法可以有效地消除GPS-RTK信号的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影响。提高边坡位移监测信号处理精度,进一步评估边坡结构形变及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降噪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GPS-RTK) 主成分分析(PCA)噪声压缩 组合算法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误差参数估计的中长基线RTK解算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涵 井浩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32期12-13,16,共3页
短基线RTK解算中,流动站与基准站的误差空间相关性强,通过站间星间双差后基本可以消除,然而,在中长基线条件下,流动站与基准站误差空间相关性较弱,其双差后残差较大(主要为电离层和对流层残余误差),为了实现中长基线RTK定位,文章以双差... 短基线RTK解算中,流动站与基准站的误差空间相关性强,通过站间星间双差后基本可以消除,然而,在中长基线条件下,流动站与基准站误差空间相关性较弱,其双差后残差较大(主要为电离层和对流层残余误差),为了实现中长基线RTK定位,文章以双差非组合观测量为基础,在估计流动站位置和双差模糊度的同时,将相对对流层延迟、相对电离层延迟两项大气误差也作为参数进行同步估计。基于实测数据对该算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中长基线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有效改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误差估计 中长基线 实时动态差分定位 双差非组合 模糊度固定 固定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K-GPS的提梁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中伟 李运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80-1283,共4页
双提梁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利用对称布置的双频载波相位RTK-GPS(Real-Time Kinematic difference Global Position System)接收机完成对提梁机位置、航向位姿信息的测量,通过卡尔曼滤波与里程计融合,消除坐标定位信息的波动,提高位姿测定... 双提梁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利用对称布置的双频载波相位RTK-GPS(Real-Time Kinematic difference Global Position System)接收机完成对提梁机位置、航向位姿信息的测量,通过卡尔曼滤波与里程计融合,消除坐标定位信息的波动,提高位姿测定的精度;单机采用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的网络控制系统,机组间数据传输采用无线网络,构成混合网络控制系统;采用基于双闭环的同步控制策略实现对两提梁机的同步协调控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两提梁机间相对位置偏差不超过0.1 m,相对航向角度偏差不超过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控制 卡尔曼滤波 提梁机 动态实时差分全球定位系统(RTK—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RTK在山区开采沉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侯新春 《山西焦煤科技》 2011年第9期25-27,30,共4页
建立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实地定期监测,获取现场数据资料是研究山区地表在开采影响下移动变形规律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在介绍GPS-RTK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GPS-RTK技术的优势以及山区地表受开采影响的监测要求,讨论了GPS-RTK... 建立山区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实地定期监测,获取现场数据资料是研究山区地表在开采影响下移动变形规律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在介绍GPS-RTK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GPS-RTK技术的优势以及山区地表受开采影响的监测要求,讨论了GPS-RTK技术在山区地表开采沉陷监测中的可行性。以某山区煤矿的地表移动监测站为例,通过GPS-RTK技术测量结果和静态GPS测量结果的对比研究,进一步证明了GPS-RTK技术用于山区地表开采沉陷监测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模式(GPS-RTK) 山区 开采沉陷 可行性 静态 GPS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