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方法与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祝会忠 徐爱功 +2 位作者 高星伟 石昊 高猛 《导航定位学报》 2013年第4期79-83,共5页
目前网络实时动态差分使用的连续运行参考站间的距离多在30-80km,而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算法可以扩大网络实时动态差分的有效作业距离,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对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基准站和流动站的整周模糊度实时解算、大范... 目前网络实时动态差分使用的连续运行参考站间的距离多在30-80km,而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算法可以扩大网络实时动态差分的有效作业距离,降低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对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基准站和流动站的整周模糊度实时解算、大范围流动站用户观测值的误差实时改正等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新算法开发了相关的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软件,最后对实测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行大范围网络实时动态差分算法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范围 网络实时动态差分 基准站整周模糊度 流动站误差改正 流动站整周模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系统双模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组合定位性能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成钢 罗小军 +2 位作者 王长委 石晓春 刘文建 《导航定位学报》 2014年第2期66-71,共6页
提出采用数据实时分流和Ntrip并行服务设计进行北斗系统多模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更新升级的新方法,可用于北斗系统兼容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建设,提供多种北斗系统多模组合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服务.利用惠州市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进... 提出采用数据实时分流和Ntrip并行服务设计进行北斗系统多模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更新升级的新方法,可用于北斗系统兼容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建设,提供多种北斗系统多模组合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服务.利用惠州市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进行北斗系统双模连续运行参考站更新升级试验,实现了包括全球定位系统、北斗系统、北斗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双模三种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组合定位服务的区域覆盖.开展野外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定位试验,以全球定位系统为参考目标,对北斗系统双模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组合定位性能进行定量比对分析,通过11个测试样本对网络实时动态差分法定位精度和初始化时间等指标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与全球定位系统相比,北斗系统及北斗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双模网络连续运行参考站定位初始化时间可减少50%以上,定位精度水平也达到3~4 cm水平,卫星观测条件和环境适应性更好,北斗系统双模网络连续运行参考站已具备很好的应用性能,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连续运行参考站 网络实时动态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与网络实时动态差分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韦延忠 《导航定位学报》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时动态差分技术已在厘米级精度要求的测量与放样工程中表现出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从载波相位差分定位原理出发,详细地解析了常规实时动态差分、常规实时动态分法任意基准站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时动态差分技术已在厘米级精度要求的测量与放样工程中表现出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从载波相位差分定位原理出发,详细地解析了常规实时动态差分、常规实时动态分法任意基准站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网络实时动态差分的工作原理,并比较、分析了常规与网络实时动态差分工作原理的异同之处与相互联系。从应用的角度考虑,给出了常规实时动态差分、常规实时动态差分任意基准站以及网络实时动态差分的作业流程,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作业流程异同点,并通过实例数据说明了各种作业流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实时动态差分 任意基准站 网络实时动态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站单频伪距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精度及其可用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锴华 刘鸿飞 《导航定位学报》 2014年第2期89-92,共4页
虽然基于伪距的常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精度稍差,但观测成本低、效率高。对于不同精度需求的用户,若其定位精度能达到分米级,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利用长江流域某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7个基准站,分别进行了基于单基站的常规实时动态差分... 虽然基于伪距的常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精度稍差,但观测成本低、效率高。对于不同精度需求的用户,若其定位精度能达到分米级,将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利用长江流域某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7个基准站,分别进行了基于单基站的常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的精度和空间可用性测试,得到了利用单频接收机的常规实时动态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分米级的结论,为其在内河船舶导航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站 单频 常规动态实时差分定位 精度测试 空间可用性 船舶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动态载波测量系统智能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鲍志雄 李前斌 黄俊铭 《导航定位学报》 2014年第1期51-54,共4页
"智能化"的浪潮扑面而来,如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电视、智能家居等。"智能化"正深刻改变了众多传统领域。智能化指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微处理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扩展原有产品的涵盖面,使用更加方便、... "智能化"的浪潮扑面而来,如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电视、智能家居等。"智能化"正深刻改变了众多传统领域。智能化指利用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微处理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扩展原有产品的涵盖面,使用更加方便、更加智能、交互性更加友好。描述了智能化技术应用在实时动态差分法测量系统的几个方面,结合当前国内外实时动态差分法测量系统智能化发展现状,特别是安卓系统的出现,对未来智能化实时动态差分法测量系统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接收机 安卓系统 智能传感器 实时动态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毯状苗联合移栽机株距控制系统设计及验证
6
作者 刘浩 汤庆 +4 位作者 钱勇 黄鸣辉 吴洋 宋哲文 刘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0-706,共7页
油菜毯状苗联合移栽机由拖拉机PTO(动力输出)驱动,因PTO为恒速,栽植速度与作业速度不能实时匹配,造成移栽株距不稳定,影响油菜栽植质量。为了提高株距稳定性,基于RTK(实时动态差分)卫星导航定位差分技术精准测量作业速度,设计了集成式... 油菜毯状苗联合移栽机由拖拉机PTO(动力输出)驱动,因PTO为恒速,栽植速度与作业速度不能实时匹配,造成移栽株距不稳定,影响油菜栽植质量。为了提高株距稳定性,基于RTK(实时动态差分)卫星导航定位差分技术精准测量作业速度,设计了集成式电液比例控制液压系统,通过系统调试得出控制参数:Kc=15,Kp=0.5,Ki=0.15,Kd=0.05。对回归模型优化可知,在设计株距167.85 mm,作业速度3.21 km/h的时候,株距变异系数的预测值为3.06%。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参数条件下,株距变异系数平均值为3.21%,与预测值误差仅为4.7%。说明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采用CCD法(中心组合设计法)对株距变异系数的预测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毯状苗联合移栽机 株距控制 实时动态差分(RTK) 电液比例液压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网建模辅助的RTK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
7
作者 赵彩霞 孙蕊 +2 位作者 蒋磊 盛琪 钟德政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51,共13页
针对传统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在复杂城市区域中难以准确评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信息的质量,导致单历元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通常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以提升单历... 针对传统部分模糊度固定(PAR)方法在复杂城市区域中难以准确评估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观测信息的质量,导致单历元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通常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以提升单历元RTK在城市环境中的精度与可用性:通过多日连续采集相同城市区域内的GNSS先验信息,离线构建一种基于集成装袋树(EBT)的伪距误差格网预测模型,从而获得该格网模型覆盖范围内各观测卫星的伪距误差预测规则;然后,基于用上述规则在线预测得到的伪距误差结果,提出一种格网建模辅助的部分模糊度子集确定方法,用于提升单历元RTK的模糊度固定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相较于传统的全模糊度固定算法和基于卫星高度角辅助的PAR算法,能显著提高单历元RTK在复杂城市区域中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从传统算法的37.37%和64.95%提高到85.24%,RTK三维定位精度的提升率则分别达到43.56%和3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 格网建模 伪距误差预测 部分模糊度固定(P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RTK技术的超高层建筑动态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夏杨玲 牛彦波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92-99,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超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精度,提出1种联合去噪的方法:分析实时动态差分(RTK)工作模式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传感器背景噪声分布特性;提出利用切比雪夫滤波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算法联合去噪,以削弱传感器背... 为进一步提高超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精度,提出1种联合去噪的方法:分析实时动态差分(RTK)工作模式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传感器背景噪声分布特性;提出利用切比雪夫滤波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算法联合去噪,以削弱传感器背景噪声的影响,提高其监测精度;然后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与随机减量技术,从去噪信号中提取结构的模态信息(固有频率与阻尼比)。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获得的结果与结构的3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吻合较好,说明GNSS-RTK技术可有效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变形监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实时动态差分 超高层建筑 联合去噪 结构的模态信息提取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安全监测GPS-RTK信号的降噪算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是 龙志友 +4 位作者 王建伟 邵永军 杨超 左琛 马少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5,共11页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eal time kinematic, GPS-RTK)是解决路基边坡安全监测问题的重要手段,但GPS-RTK信号易受到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的影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和主成分分析(p...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eal time kinematic, GPS-RTK)是解决路基边坡安全监测问题的重要手段,但GPS-RTK信号易受到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的影响。基于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分别可以有效去除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提出WT-PCA算法去除信号误差。首先设置仿真信号,通过参数调优进一步提高单一算法的降噪效果。其次提出组合算法WT-PCA改进单一算法的缺陷,并与其他组合算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十天高速路基边坡的GPS-RTK监测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WT-PCA算法的信噪比和均方根误差较于WT-VMD优于66%和50%左右,算法可以有效地消除GPS-RTK信号的多路径误差和共模误差影响。提高边坡位移监测信号处理精度,进一步评估边坡结构形变及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降噪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差分技术(GPS-RTK) 主成分分析(PCA)噪声压缩 组合算法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特征的LIO增强GNSS RTK定位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之远 李星星 +1 位作者 汪世文 李圣雨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针对应用单一传感器的智能导航定位技术在城市复杂环境下难以满足准确、无缝和稳定性能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面特征的雷达惯性里程计(LIO)增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定位性能的方法:通过滑动窗口构建多帧激... 针对应用单一传感器的智能导航定位技术在城市复杂环境下难以满足准确、无缝和稳定性能要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平面特征的雷达惯性里程计(LIO)增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定位性能的方法:通过滑动窗口构建多帧激光雷达(LiDAR)平面特征的关联;并将RTK与LIO在位置域层面直接融合;最后在开阔环境和城市环境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RTK/惯性导航系统(INS)/LiDAR组合系统能够在GNSS挑战环境中达到分米级精度;同时,在LiDAR平面特征的约束下,该方法速度和姿态的估计性能也可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RTK) 激光雷达(LiDAR) 雷达惯性里程计(LIO) 惯性导航系统(I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地区非差非组合PPP-RTK定位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海林 张宝成 高睿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1,共10页
为探究非差非组合(UDUC)PPP-RTK模型定位性能,基于香港地区连续运行参考网(COR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服务端PPP-RTK模型处理参考网观测数据,得到对应区域的卫星、大气产品;随后用户站基于网端产品进行解算,得到各历元的位置结果... 为探究非差非组合(UDUC)PPP-RTK模型定位性能,基于香港地区连续运行参考网(CORS)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采用服务端PPP-RTK模型处理参考网观测数据,得到对应区域的卫星、大气产品;随后用户站基于网端产品进行解算,得到各历元的位置结果;最后将PPP-RTK解算结果与单基线电离层加权(IW)RTK模型和电离层浮点(IF)RTK模型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气产品约束下,PPP-RTK模型的单历元解算结果能达到99%以上的模糊度固定成功率,固定解的平面精度、垂直精度分别优于1、4 cm;多历元解算(静态仿动态)在任意时间均能实现首历元固定模糊度,固定解的平面精度、垂直精度分别优于1、2 cm。在没有大气约束的条件下,PPP-RTK静态仿动态解算在2~5 min内实现模糊度首次固定。经过比较,UDUC PPP-RTK在定位精度、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模糊度固定速度面均远优于单基线IW RTK和IF RTK模型,可实现全天候、可靠的、实时动态的高精度绝对定位,在国防建设、交通运输、精密农业等领域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差非组合 精密单点定位(PPP)-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即北斗二号(BDS-2) 电离层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K-DGPS融合惯性传感器的车辆导航参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美娜 尹文庆 +1 位作者 林相泽 吕晓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2,共6页
为实现农用车辆精确导航,提出一种RTK-DGPS融合惯性传感器的导航参数计算方法。横向偏差是利用惯性传感器采集的姿态角经几何变换补偿系统中存在的杆臂效应再进行计算得到的。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存在俯仰和侧倾时,此方法平均补偿了0.08 ... 为实现农用车辆精确导航,提出一种RTK-DGPS融合惯性传感器的导航参数计算方法。横向偏差是利用惯性传感器采集的姿态角经几何变换补偿系统中存在的杆臂效应再进行计算得到的。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存在俯仰和侧倾时,此方法平均补偿了0.08 m的横向偏差,通过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得到了更精准的横向偏差。由于惯性传感器难以适用于磁场干扰较大的环境,为此,提出仅利用RTK-DGPS计算航向偏差的方法,即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RTK-DGPS动态定位点形成车辆行驶路径并进行计算。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直线行驶、做圆周运动与沿任意曲线行驶时,惯性传感器与RTK-DGPS计算的航向偏差之间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963 6°、3.641 8°与2.756 2°,验证了利用RTK-DGPS计算航向偏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车辆 实时动态差分GPS 惯性传感器 导航参数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服务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史俊波 欧阳晨皓 +2 位作者 岳金广 陈明 郭际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2-715,770,共5页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推广高精度“北斗+”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首次研究千寻位置、六分科技及中国移动3家覆盖全国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定位服务性能,通过对2021-07-21~22采集的2次8~9 h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千寻位置和...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推广高精度“北斗+”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首次研究千寻位置、六分科技及中国移动3家覆盖全国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定位服务性能,通过对2021-07-21~22采集的2次8~9 h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千寻位置和中国移动的官方推荐挂载点支持BDS-2三频信号和BDS-3双频信号(B1I、B3I),六分科技支持BDS-2和BDS-3双频信号(B1I、B3I);2)3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都能提供100%的北斗数据完整率;3)静态基线结果表明,3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虚拟基站组成的闭合环相对误差均小于2×10^(-6);4)单历元RTK解算结果表明,3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均能够提供水平向优于3 mm、垂直向优于9 mm的内符合精度,但不同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之间存在cm~dm级的定位结果偏差,因此不建议在RTK作业时使用不同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千寻位置 六分科技 中国移动 网络实时动态差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S技术的林区公路测量及实例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黎曦 胡伍生 孙洪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360-364,共5页
为改善常规方法及实时动态差分法(RTK)在林区公路测量时的效率和精度,通过实例对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在林区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将CORS技术分别与全站仪中桩放样的平面坐标和水准点联测方式中桩高程进行对比,并对COR... 为改善常规方法及实时动态差分法(RTK)在林区公路测量时的效率和精度,通过实例对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在林区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将CORS技术分别与全站仪中桩放样的平面坐标和水准点联测方式中桩高程进行对比,并对CORS测量的内符合精度做出统计.实验结果表明,CORS网络放样与全站仪放样相比,平面坐标的最大差值ΔX和ΔY分别为0.021和0.015 m;与水准点联测平差的高程相比,大部分在±0.015 m左右;CORS系统在网内、网外内符合精度无明显差别,X方向为±0.9 cm,Y方向为±0.9 cm,H方向为±1.8 cm.工程实践表明,CORS测量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且其测量结果整体精度是均匀、独立的,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公路 公路测量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CORS) 实时动态差分法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探地雷达法测量浅水域薄层抛石体厚度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金煌 陶月赞 王铁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4-216,共3页
探地雷达法在探测浅层目标体时具有分辨率高、检测速度快等特点。文中基于抛石体与其相邻层之间介电常数的差异,应用探地雷达法测量了浅水域薄层抛石体的厚度,并对测量成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法能较容易划分出抛石体的顶... 探地雷达法在探测浅层目标体时具有分辨率高、检测速度快等特点。文中基于抛石体与其相邻层之间介电常数的差异,应用探地雷达法测量了浅水域薄层抛石体的厚度,并对测量成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法能较容易划分出抛石体的顶、底界面,测量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法 浅水域 薄层抛石体 全球定位系统 实时动态差分 厚度测量 精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杆微型惯性测量单元的高精度方位初始对准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严恭敏 柯欢欢 高小鹏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15-19,共5页
针对在微型惯性测量单元(MIMU)辅助实时动态差分(RTK)对中杆倾斜测量中,倾斜误差补偿效果严重依赖于MIMU惯导的方位初始化精度的问题,提出求解初始方位角的3点法,即在保持对中杆下尖不动的情况下,将对中杆在3个方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建... 针对在微型惯性测量单元(MIMU)辅助实时动态差分(RTK)对中杆倾斜测量中,倾斜误差补偿效果严重依赖于MIMU惯导的方位初始化精度的问题,提出求解初始方位角的3点法,即在保持对中杆下尖不动的情况下,将对中杆在3个方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建立反映方位失准角的量测方程,通过迭代方法进行求解;然后对3点法进行简化,得到更为简洁的2点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该方法的MIMU惯导方位初始化后,在对中杆倾斜40°的范围内RTK测量精度优于1.2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中杆 实时动态差分 微型惯性测量单元 方位对准 倾斜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试验卫星对短基线RTK定位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金海 张睿 +3 位作者 涂锐 黄小东 张鹏飞 卢晓春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42-45,共4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北斗三号试验卫星对BDS短基线RTK定位性能的影响,设计2组试验,利用多系统GNSS试验跟踪网的实测数据,验证并分析其影响。在亚太地区以澳大利亚为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北斗三号试验卫星对BDS短基线RTK定位结果U方... 为了进一步研究北斗三号试验卫星对BDS短基线RTK定位性能的影响,设计2组试验,利用多系统GNSS试验跟踪网的实测数据,验证并分析其影响。在亚太地区以澳大利亚为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北斗三号试验卫星对BDS短基线RTK定位结果U方向精度提升不明显,N、E方向精度的提升比较明显,分别可达到30%、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试验卫星 实时动态差分 精度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GNSS-RTK的大跨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潘博闻 李志 牛彦波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运营期大跨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的识别精度,提出1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差分(RTK)的大跨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给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切比雪夫滤波方法对GNSS原始观测信息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利用互补集... 为了进一步改善运营期大跨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的识别精度,提出1种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动态差分(RTK)的大跨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给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切比雪夫滤波方法对GNSS原始观测信息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与随机减量技术(RDT),从滤波信号中提取结构的模态参数(固有频率与阻尼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去除由于噪声影响所产生的虚假模态,并且模态提取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GNSS-RTK技术可有效应用到大跨径桥梁结构变形监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实时动态差分 大跨径桥梁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随机减量技术 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向量机回归在桥梁线形RTK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绍成 殷飞 +2 位作者 胡俊亮 叶仲韬 胡友健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1年第5期121-125,共5页
桥梁线形测量是桥梁运营维护过程中的重要安全检测工作,传统测量方式作业效率低,对桥面交通影响大,是已通车的桥梁线形测量急需解决的问题。选择车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实时动态差分(RTK)测量技术成为桥梁运营维护阶段的首选测量... 桥梁线形测量是桥梁运营维护过程中的重要安全检测工作,传统测量方式作业效率低,对桥面交通影响大,是已通车的桥梁线形测量急需解决的问题。选择车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实时动态差分(RTK)测量技术成为桥梁运营维护阶段的首选测量作业方案,然而GNSS RTK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在大型悬索和拉索桥面的复杂观测条件下,极易出现较大的观测误差数据。基于桥面进行多次往返GNSS RTK测量结果,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对测量结果进行优化建模,最终实现桥梁线形精密测量。基于某700 m长度桥梁的实测GNSS RTK结果和独立的水准测量对比结果显示,在GNSS RTK测量原始结果的整周模糊度固定率约为78.3%,在95%的可靠性条件下,固定解精度约为2.9 cm;采用回归建模方法,同样在95%的可靠性条件下,可将桥梁线形测量精度提升至1.3 cm。由此可认为,提出的支持向量机回归建模方法在桥梁线形测量应用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线形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实时动态差分 支持向量机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航摄系统在复杂地形应用的关键技术试验 被引量:32
20
作者 周磊 梁爽 +1 位作者 李海泉 南竣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88,共4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航测技术在生产效率和精度上都无法满足要求。在本次试验中,通过研究GPS实时动态差分技术和数据后处理等关键技术,提高了数据精度。实现了固定翼无人机航摄系统在山区丘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航测技术在生产效率和精度上都无法满足要求。在本次试验中,通过研究GPS实时动态差分技术和数据后处理等关键技术,提高了数据精度。实现了固定翼无人机航摄系统在山区丘陵和城区居民地两种复杂地形的1∶500大比例尺DOM和DEM的制作,通过精度检查表明,其精度完全满足1∶500大比例尺DOM和DEM的要求。同时摆脱了传统航摄影像制作时需要外业像控测量的作业模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GPS动态实时差分 DEM D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