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核桃根际土壤生防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Trametes versicolor的定殖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磊 张静 +2 位作者 彭燕 麻文建 朱天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7-284,共8页
以铁核桃根腐病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技术,分别对铁核桃根际土壤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白腐菌(Trametes versicolor)2种生防菌及腐皮镰刀菌(Fusarium ... 以铁核桃根腐病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技术,分别对铁核桃根际土壤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白腐菌(Trametes versicolor)2种生防菌及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病原菌的数量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生防菌在接种后短期内都能够迅速生长繁殖,B.amyloliquefaciens相对含量在第20天达到峰值,20d后呈下降趋势,40d后趋于稳定,而T.versicolor在各时期的相对含量变化均较前者延迟10d;60d后,在施入B.amyloliquefaciens和T.versicolor的根际土壤中F.solani的相对含量极显著降低;在生防菌的相对含量达到峰值时,B.amyloliquefaciens与其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ersicolor则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定殖稳定后,B.amyloliquefaciens与其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ersicolor对照组与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生防菌在铁核桃根际土壤中均有很强的生防效果和定殖能力,生防效果为B.amyloliquefaciens>T.versicolor,定殖能力为B.amyloliquefaciens>T.versicolor。该研究为由腐皮镰刀菌引起的病害实时监测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为2种生防菌在土壤中的定殖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腐皮镰刀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白腐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处理下番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圣懿 王晓敏 +5 位作者 刘文娟 程国新 郭猛 姚文孔 高艳明 李建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4,共14页
为筛选出在不同激素诱导下番茄中较为稳定的内参基因,本研究以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3种外源激素分别诱导处理0、24、48、120 h的感病番茄品种‘Moneymaker’(MM)... 为筛选出在不同激素诱导下番茄中较为稳定的内参基因,本研究以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3种外源激素分别诱导处理0、24、48、120 h的感病番茄品种‘Moneymaker’(MM)和抗病番茄自交系62579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进行扩增,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 3个软件分析EF1α、L33、Act、Ubi、GAPDH、UK、CAC、TIP41这8个番茄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8个候选内参基因的平均CT值为26~34。综合3个软件的分析结果发现,在ABA诱导下,番茄中较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L33和Ubi;在MeJA诱导下,番茄中较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L33和EF1α;在SA诱导下,番茄中较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EF1α和L33。综上所述,L33基因是番茄在不同激素诱导下表达最稳定的候选内参基因。本研究筛选的最稳定内参基因将为后续番茄响应外源激素处理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和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校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激素诱导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内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预测龋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孙同正 杨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5,共3页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呈进行性不可逆进展,最终导致牙体组织缺损或丧失。龋病在人群中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针对龋病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就显得尤其重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呈进行性不可逆进展,最终导致牙体组织缺损或丧失。龋病在人群中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针对龋病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就显得尤其重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技术,可对龋病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进行定量研究,发现与龋病密切相关的菌群,并为龋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变异球菌 白色念珠菌 乳酸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唾液HBV-DNA结果分析
4
作者 闫芳 王岐 《临床医药实践》 2012年第1期38-38,76,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与唾液中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在3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HBV-DNA>...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与唾液中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在3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HBV-DNA>103 copies/mL者268例,阳性率为89.33%。唾液HBV-DNA>103copies/mL者219例,阳性率为73.00%。血清、唾液HBV-DNA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86,P<0.01)。结论:血清中HBV-DAN与唾液中HBV-DNA的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唾液中HBV-DNA>105 copies/mL时同样导致HBV的水平传播,这在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视神经损伤后NgR 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春林 叶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899-901,共3页
目的:定量检测成年大鼠视神经损伤后NgR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探讨Nogo-A和NgR在视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luoresenceQuan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FQ-PCR)法,定量分析视神经损伤后1,3,5,7,15d视神经N... 目的:定量检测成年大鼠视神经损伤后NgR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探讨Nogo-A和NgR在视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luoresenceQuan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FQ-PCR)法,定量分析视神经损伤后1,3,5,7,15d视神经NgR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其NgR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Nogo-A和其受体NgR表达变化的不一致,提示了Nogo-A除了抑制再生外,可能还有其它尚未阐明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R NOGO-A 视神经 荧光定量PCR MRNA表达 视神经损伤 聚合反应检测 NGR 实时荧光 NOGO-A 成年大鼠 表达变化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临床价值分析
6
作者 黄帆 孙青 田敏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0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评价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临床价值,为临床MTB耐药情况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4... 目的:评价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临床价值,为临床MTB耐药情况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4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53例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留取所有患者的痰液标本、纤支镜洗液标本和培养菌株标本,同时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MTB/RIF法)和微孔板药敏法检测MTB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情况,分析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临床价值。结果:微孔板药敏法检测结果显示,153例结核病患者中有43例的MTB为耐药型,其中单利福平耐药的有1例(占0.65%),单异烟肼耐药的有15例(占9.80%),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有27例(占17.65%);与Xpert MTB/RIF法相比,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98.04%、90.91%、100.00%、100.00%、97.56%,而其Kappa值为0.94;与微孔板药敏法相比,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特异性和Kappa值分别为95.42%、81.82%、99.17%、96.42%、95.20%、0.86,而其检测MTB对异烟肼耐药的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性、特异性和Kappa值分别为94.12%、92.31%、94.74%、85.71%、97.30%、0.85。结论:对于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检测,荧光PCR熔解曲线法与Xpert MTB/RIF法、微孔板药敏法几乎完全一致,可为临床耐药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聚合反应熔解曲线法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异烟肼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 微孔板药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免疫磁化分选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直肠癌外周血肿瘤细胞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王进 汪彬哲 胡伟民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4期240-245,共6页
目的建立联合应用免疫磁化分选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并探讨定量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与5 ml健康人外周静脉血混合,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 目的建立联合应用免疫磁化分选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并探讨定量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肿瘤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与5 ml健康人外周静脉血混合,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后的标本分为免疫磁珠富集组(A组)和非富集组(B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其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水平。抽取22例初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和22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标本分为免疫磁珠富集组(C组)和非富集组(D组),健康者标本设为E组,比较三组hTERT-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A组hTERT-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C组hTERT-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D组(P<0.05)。结直肠癌患者C组hTERT-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E组(P<0.05)。结直肠癌患者hTERT-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和肿瘤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淋巴结有无转移和TNM分期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联合应用免疫磁化分选技术和RT-PCR的检测方法 ,通过测定hTERT-mRNA表达水平可定量检测外周血肿瘤细胞,检测灵敏度优于单纯RT-PCR检测方法。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hTERT-mRNA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循环肿瘤细胞 人端粒逆转录 免疫磁化分选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4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3721例接受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的孕晚期孕妇,经采集阴道分泌物及直肠分泌物后均接受常规细菌培养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比细菌培养与实时... 目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3721例接受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的孕晚期孕妇,经采集阴道分泌物及直肠分泌物后均接受常规细菌培养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比细菌培养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不同年龄段孕妇B族链球菌阳性检出率;B族链球菌阴性、阳性孕妇妊娠结局。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阴道分泌物、直肠分泌物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0%、9.16%,均高于细菌培养检测的7.28%、7.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族链球菌感染发生率随孕妇年龄增加上升,不同年龄段孕妇B族链球菌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族链球菌阳性孕妇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8.74%、26.98%、16.72%、19.94%、16.13%,均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孕妇的2.22%、6.01%、0、7.13%、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具有显著应用价值,需在年龄较大孕妇中加强检测力度,且需在确认检验结果后及时予以干预,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妊娠晚期 B族球菌感染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miRNA-221的差异表达状况 被引量:13
9
作者 曾俊杰 孙凯 +2 位作者 吴承堂 雷尚通 王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与毗邻癌旁组织中miRNA-221差异表达状况。方法常规抽提30例结直肠癌及对照癌旁组织中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miRNA-221的表达状况。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21表达明显上调(P<0....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与毗邻癌旁组织中miRNA-221差异表达状况。方法常规抽提30例结直肠癌及对照癌旁组织中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miRNA-221的表达状况。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21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较精确的miRNA定量检测方法;miRNA-221可能通过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miRNA-221 实时荧光定量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跃强 谢金文 +2 位作者 徐二丹 沈志强 丁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9-73,共5页
为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简便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RHDV全基因组序列保守区域设计了2对引物,筛选了其中1对建立并优化了PCR条件,扩增产物为331bp,并基于此建立了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real-time RT-PCR检测... 为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简便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RHDV全基因组序列保守区域设计了2对引物,筛选了其中1对建立并优化了PCR条件,扩增产物为331bp,并基于此建立了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real-time RT-PCR检测方法。通过敏感性、特异性、标准曲线建立等表明,该方法可检出101以上拷贝数的模板,只在RHDV有特异性扩增,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好。实际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疑似RHDV病料检测的阳性率为74.8%,而普通RT-PCR方法检测的阳性率为65.5%。该方法的建立为开展该病的诊断、疫苗制备质控等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反应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x_1和stx_2基因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爱兰 孟琼 +3 位作者 白向宁 刘学通 刘凯 熊衍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方法根据stx1和stx2及其变种序列,设计PCR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价,并对STEC模拟粪便标本及动物粪便标本进行...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方法根据stx1和stx2及其变种序列,设计PCR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价,并对STEC模拟粪便标本及动物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含志贺毒素基因重组质粒的灵敏度为1×102copies/反应体系;该法对17种常见肠道病原菌均无特异性扩增,对47株不同志贺毒素类型及变种的已知STEC菌株的检测特异性为100%;对模拟粪便标本的检测下限为3.55×103CFU/g;对动物粪便标本的检测阳性率高于细菌分离培养。结论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作为不同志贺毒素类型及变种的STEC菌株的快速鉴定方法,亦可用于人感染性腹泻标本和动物粪便标本STEC感染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志贺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人血浆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丽 潘世扬 +8 位作者 束永前 谢而付 陈进步 赵文君 穆原 张丽霞 陈丹 黄珮珺 张寄南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浆DNA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方法。方法以肺癌细胞株NCI-H460作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样本,传统酚/氯仿法提取细胞DNA,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后以10倍稀释的浓度梯度依次投入到200μl健康人血浆中,制备得到模...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浆DNA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的方法。方法以肺癌细胞株NCI-H460作为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阳性样本,传统酚/氯仿法提取细胞DNA,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后以10倍稀释的浓度梯度依次投入到200μl健康人血浆中,制备得到模拟肺癌患者血浆。用磁珠法从模拟血浆样本和15例早期肺癌患者血浆中提取总DNA。对血浆DNA模板进行亚硫酸氢盐化学修饰,并以TaqMan技术的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MSP)进行检测。以模拟血浆样品作为标准品,用外标准曲线法对肺癌患者血浆中的甲基化RASSF1A进行定量。结果实时荧光定量MSP对模拟肺癌患者血浆的检测最低限为150拷贝(甲基化的肿瘤DNA)/ml(血浆)。15例肺癌患者5例RASSF1A甲基化阳性(33.3%)。5例肺癌患者血浆中甲基化的RASSF1A基因的浓度分别为2.56×103,8.20×104,1.45×104,3.31×104和4.24×104拷贝/ml。结论实时荧光定量MSP法检测肺癌患者血浆DNA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SF1A 甲基化 实时荧光定量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反应 肺癌 血浆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微芯片荧光定量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曹洪志 王新杰 +6 位作者 高姗姗 孙晓明 邓飞 石艳萍 陈弟诗 陈昌英 李平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5-48,共4页
为了建立简便快速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荧光定量RT-q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公布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囊膜蛋白E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结合微芯片技术,建立微芯片荧光定量RT-qPCR检测方法。该方法除对PEDV检测为阳性外,对... 为了建立简便快速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荧光定量RT-q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公布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囊膜蛋白E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结合微芯片技术,建立微芯片荧光定量RT-qPCR检测方法。该方法除对PEDV检测为阳性外,对与其同源性较近的致病病毒的检测均为阴性;最低检测限为1 copies/μL,常规荧光RT-qPCR检测限为10 copies/μL。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表明,Ct值变异系数均在2%以内,可对PEDV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检测时间短且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微芯片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反应 囊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不同器官组织猪圆环病毒3型载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彩霞 杜方原 +3 位作者 刘丹丹 林祥梅 冯春燕 吴绍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18,共4页
为实现PCV3快速定量检测的需求,参考GenBank中已登录的PCV3 re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PCV3 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进一步构建标准曲线,采用绝对定量法对猪的心、肝、脾、肺、肾、淋巴结组织进行PCV3病毒载量的检测。结... 为实现PCV3快速定量检测的需求,参考GenBank中已登录的PCV3 re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PCV3 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进一步构建标准曲线,采用绝对定量法对猪的心、肝、脾、肺、肾、淋巴结组织进行PCV3病毒载量的检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PCV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性可达16.3 copies/μL质粒DNA。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在肺和淋巴结中检测到了PCV3,且淋巴结中的病毒含量明显高于肺中的病毒含量,这表明不同组织器官中PCV3的病毒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猪圆环病毒3型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绝对定量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GSTM1、GSTT1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婧 管怀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8-841,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GST)M1、T1基因拷贝数变异。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79例(558眼)ARC组患者和145例(290眼)对...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GST)M1、T1基因拷贝数变异。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79例(558眼)ARC组患者和145例(290眼)对照组的GSTM1、GSTT1基因重复或缺失等拷贝数变异情况,验证此方法在拷贝数检测中的准确性。结果相同条件下GSTM1、GSTT1基因和RNase P基因3次PCR扩增曲线基本重合、扩增效率基本一致、Ct值基本相同。GSTT1基因完全缺失(0个拷贝)的ARC个体(尤其是后囊下性ARC)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少有1个拷贝缺失的GSTT1基因型的个体发生ARC和皮质性ARC的风险升高(OR值分别为2.16、4.81,均为P<0.01),而>2个拷贝缺失的GSTT1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这种风险降低(OR=0.19,P<0.05)。GSTM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ARC个体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T1基因拷贝数的缺失可能是ARC特别是皮质性和后囊下性白内障发生的危险因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准确、效率高,适用于GSTM1、GSTT1基因拷贝数变异的检测,适用于包括ARC在内的眼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GSTM1 GSTT1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胃癌患者MUC1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京远 马红 +3 位作者 王倩南 邵明鑫 张修振 周东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8期688-691,共4页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MUC1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MUC1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正常组织及外周血中MUC1mRNA水平,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肿瘤组...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MUC1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MUC1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正常组织及外周血中MUC1mRNA水平,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MUC1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肿瘤组织MUC1mRNA的检出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外周血MUC1mRNA的检出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及临床分期有相关(P<0.05)。结论:检测胃癌组织及外周血MUC1mRNA的表达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及其微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微转移 MUC1mRNA 实时定量荧光逆转录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百日咳鲍特菌方法学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慧 罗炜 赖克方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百日咳鲍特菌的方法。方法以百日咳鲍特菌的重复插入序列IS481为目的基因,设计探针和引物,以克隆的IS481基因片段为DNA模板,在荧光定量PCR仪上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标准曲线,并进行灵敏度、重复性...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百日咳鲍特菌的方法。方法以百日咳鲍特菌的重复插入序列IS481为目的基因,设计探针和引物,以克隆的IS481基因片段为DNA模板,在荧光定量PCR仪上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和标准曲线,并进行灵敏度、重复性、特异性实验。结果建立的定量标准曲线阈值循环数(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最低检测浓度为102 copies/μl;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4%;对临床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体不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S481基因可用于百日咳鲍特菌的快速检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及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鲍特菌 聚合反应 实时荧光定量 IS48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唐氏综合征患者21号染色体短臂TPTE基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凌家艳 刘庆 彭政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0-431,共2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对唐氏综合征(DS)标准型与罗宾逊易位型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7例体检健康者、17例典型DS标准型患者及6例DS罗宾逊易位型患者外周血,以人21号染色体短臂上张力蛋白同源转膜磷酸酶(TPTE)基因...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对唐氏综合征(DS)标准型与罗宾逊易位型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7例体检健康者、17例典型DS标准型患者及6例DS罗宾逊易位型患者外周血,以人21号染色体短臂上张力蛋白同源转膜磷酸酶(TPTE)基因的特异性序列PMC310823P6为引物,并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为内参照,real-time PCR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 DS标准型患者血中TPTE水平(6.07±0.70)高于健康人对照组(2.2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3,P<0.05)。DS罗宾逊易位型患者TPTE水平(1.30±0.30)低于健康人对照组(3.2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6,P<0.05)。结论经过进一步规范方法和扩大病例验证后,建立的real-time PCR法有望能快速诊断DS标准型,同时能鉴别罗宾逊易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唐氏综合征 TPTE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的方法学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启松 张俊 罗光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IGF-1受体(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及IGF-2受体(IGF-2R)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设计并合成检测上述4种基因的引物及TaqMan探针;提取胎... 目的建立检测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IGF-1受体(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及IGF-2受体(IGF-2R)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设计并合成检测上述4种基因的引物及TaqMan探针;提取胎盘组织RNA并逆转录为cDNA,分别将扩增的4种基因片段纯化后与质粒载体连接,克隆构建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分别作为定量检测上述4种基因的标准品;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4种基因,并用测序验证。结果 PCR扩增产物经测序分析证实分别为上述4种基因的特异性片段;定量检测IGF-1、IGF-1R、IGF-2及IGF-2R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0×10^2-1.00×10^8copies/μL、2.00×10^2-2.00×10^8copies/μL、3.00×10^2-3.00×10^8copies/μL及5.00×10^2-5.00×10^8copies/μL;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4、0.993、0.995及0.996;扩增效率分别为92.35%、96.06%、94.92%及98.84%;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1.64%-2.83%、1.73%-1.98%、2.47%-4.09%及2.25%-2.52%;批内CV分别为1.36%、1.02%、1.04%及0.96%。结论建立了高度敏感、特异检测人IGF及其受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受体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反应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长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1期238-240,共3页
1研究进展 二十多年前,美国Perkin-Elmer Cetus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Mullis等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这成为20世纪生物医学领域革命性创举与里程碑,使人们梦寐以求的体外无限扩增核酸片段的愿望成为现实。几年后,世界生物实验室... 1研究进展 二十多年前,美国Perkin-Elmer Cetus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Mullis等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这成为20世纪生物医学领域革命性创举与里程碑,使人们梦寐以求的体外无限扩增核酸片段的愿望成为现实。几年后,世界生物实验室中,PCR技术占据了统治地位,并成为分子生物领域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生物实验室 应用 聚合反应 人类遗传 医学领域 核酸片段 分子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