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与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不同构型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 被引量:5
1
作者 靳鹏 郑慧 +4 位作者 靳松 张昊 姚文 帅秀芳 解欣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与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RT-3PE)技术评价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0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和4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与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RT-3PE)技术评价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0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和4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临床资料,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正常构型组(LVN组)和左室重构组(LVR组)。应用STI技术获得左室6个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SLs)及应变率(SrLs),并计算平均峰值应变及应变率(mSLs、mSrLs);用RT-3PE TSI技术测量左心室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和室间隔的基底段和中间段等12个心肌节段的收缩达峰时间(Tp),计算Tp平均值(mTp)和标准差(sdTP),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LVN组及LVR组SLs、mSLs、SrLs及mSrLs降低,LVN组、LVR组mTp延长,sdTp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VN组比较,LVR组SLs、mSLs、SrLs及mSrLs减低,LVR组mTp和sdTp延长、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和RT-3PE TSI技术能够准确地测量左室心肌的收缩达峰时间、应变及应变率,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更敏感、简便、可靠的指标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功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 斑点追踪显像 高血压 左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评价心肌梗死左心室心肌收缩不同步运动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小娟 邓爱云 +3 位作者 张钲 张璐 任凤霞 刘天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3,116,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收缩不同步运动。资料与方法 50例正常人、25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及25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技术测量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及收缩达峰速度(Vp),...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收缩不同步运动。资料与方法 50例正常人、25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及25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实时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技术测量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Ts)及收缩达峰速度(Vp),并得到12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和12节段的最大、最小时间差值(Ts-diff)。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前壁心肌梗死组和下壁心肌梗死组Ts明显延长(P<0.05),前壁心肌梗死组前壁和前间隔Ts明显长于其他节段(P<0.05),下壁心肌梗死组下壁和后壁Ts明显长于其他节段(P<0.05)。②前壁心肌梗死组和下壁心肌梗死组Vp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③前壁心肌梗死组和下壁心肌梗死组不同步指数Ts-diff、Ts-SD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④左心室射血分数与Ts-diff、Ts-SD呈显著负相关(r=-0.652、-0.552,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损害及不同步运动,且两者呈显著负相关,三平面组织同步显像技术为准确地评价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及收缩不同步运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平面组织显像技术 心肌收缩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与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纵向收缩不同步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婧姝 郑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60-1363,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RT-3PE QTVI)与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左室纵向收缩不同步性。方法 30例正常成人为对照组,30例DCM患者为DCM组。平静状态下获取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心尖左室长...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RT-3PE QTVI)与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左室纵向收缩不同步性。方法 30例正常成人为对照组,30例DCM患者为DCM组。平静状态下获取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心尖左室长轴切面二维灰阶及RT-3PE QTVI动态图像。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脱机分析测量左室基底段和中间段12节段组织速度峰值(Vs)及达峰时间(Ts),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18节段纵向应变峰值(Ls)及达峰时间(Tls),并计算其达峰时间的最大差值(Ts-diff、Tls-diff)及其标准差(Ts-SD、TlsSD),作为左室纵向收缩不同步运动的指标。结果①DCM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L)、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L)、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DCM组各节段Ls及Vs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DCM组Tls、Ts有明显的提前或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DCM患者的Ts-SD、Tls-SD、Tsdiff、Tls-diff明显增加(P<0.01);Ts-SD、Tls-SD、Ts-diff、Tlsdiff与LVEF呈负相关(r=-0.67、-0.72、-0.75、-0.77,P<0.01)。结论 DCM患者存在左室纵向收缩不同步性。RT-3PE QTVI与STI联合应用对于DCM患者左室纵向收缩不同步评价,优于其中的任何一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扩张型心肌病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实时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节段非同步运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表虎 王全师 +2 位作者 朱向明 李国杰 曹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讨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节段收缩非同步性运动及其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34例冠心病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者,应用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技术获得心尖四腔切面组织速度图,获取左心室6个壁共12... 目的探讨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技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节段收缩非同步性运动及其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34例冠心病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者,应用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技术获得心尖四腔切面组织速度图,获取左心室6个壁共12个节段的收缩期达峰时间(Tp)、达峰速度(Vp),并计算Tp、Vp的标准差(Tp-SD、Vp-SD)及12个节段中任意2个节段Tp、Vp的最大差值(Tp-maxD、Vp-maxD)。同时采用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S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结果冠心病组LVEDV、LVESV较正常对照组增加,LVEF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Tp、Tp-SD、Tp-maxD均明显延迟,Vp、Vp-SD、Vp-maxD均明显降低(P<0.001);Tp与LVEF呈负相关(r=-0.559,P<0.001);Vp与LVEF呈正相关(r=0.801,P<0.001)。结论三平面组织同步成像可用于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非同步运动,Tp、Tp-SD、Tp-maxD、Vp、Vp-SD、Vp-maxD可作为定量评价左室收缩运动同步性的有效指标,且左室运动同步性异常加重左室收缩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平面组织同步成像 冠心病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