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国本位”到“世界会通”:黄文山文化建设思想之发展历程
1
作者 肖文明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9,238,239,共12页
作为民国时期最具系统性的文化学家,黄文山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对于文化建设有着长期深入的思考。伴随着时局之变化与自身理论之发展,其文化建设思想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在20世纪30年代,他坚持“中国本位论”,反驳“全盘西化论”... 作为民国时期最具系统性的文化学家,黄文山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对于文化建设有着长期深入的思考。伴随着时局之变化与自身理论之发展,其文化建设思想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在20世纪30年代,他坚持“中国本位论”,反驳“全盘西化论”与“中体西用论”,以“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为根本原则,追求现代化的民族国家建设。经历战争之冲击与理论思想之发展,20世纪40年代后的黄文山基于文化形态学的理论,将世界文化区分为冥观文化、实感文化与中庸文化。他对实感文化之典范现代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度的反思,认为实感文化处于衰弱之中,基于中道法则进而融会东西方文化而产生的“世界会通”文化,将是克服世界性的文化危机之出路。黄文山的文化建设思想轨迹展现了一位卓越文化学家的深厚学识、家国情怀及世界视野,其留下的思想遗产无论是对当代中国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抑或处于危机与不确定性之中的当代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本位论” “全盘西化论” 文化形态学 实感文化 文化建设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