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价值:26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阔 盛伟伟 +3 位作者 周建平 李昱骥 孔凡民 董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5-378,共4页
分析手术治疗的2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特征,并与病理对照。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通过影像学分析结合病史,可以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
关键词 胰腺肿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7
2
作者 吴江 王中秋 +4 位作者 朱虹 朱建国 袁彩云 吴正参 刘珍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2-645,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MRI、18F-FDGPET/CT表现及影像学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SPTP的影像学资料。8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PET/CT检查。结果8例C...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MRI、18F-FDGPET/CT表现及影像学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SPTP的影像学资料。8例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接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PET/CT检查。结果8例CT平扫均呈体积较大的囊实性肿块,其中实性成分为主型2例,囊性成分为主型3例,囊实性相间型3例。6例包膜完整,7例外生性生长,2例见出血,1例见钙化。2例MRI平扫实性成分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长T1、长T2信号,包膜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MRI发现一处CT未能显示的出血灶。实性成分及包膜在CT、MR增强扫描中均呈延迟强化,但实性成分的强化程度始终低于胰实质,而包膜的强化程度在门静脉期和延迟期高于胰腺实质。1例PET/CT实性成分呈半环形、不均匀FDG代谢增高灶。结论SPTP的影像学特征为包膜完整、体积较大、可伴出血和钙化的囊实性肿块,其实性成分及包膜增强后延迟强化,且实性成分FDG代谢增高等。综合影像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斌 秦明伟 +3 位作者 肖雨 牟文斌 张云庆 边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7,共3页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协和医院14例经病理确诊的SPTP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并讨论SPTP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旨在...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是一种少见的胰腺肿瘤,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研究收集了北京协和医院14例经病理确诊的SPTP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并讨论SPTP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旨在提高放射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径≤5cm与直径>5cm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明月 史宪杰 +4 位作者 何蕾 芦芳 陈明易 王宏光 卢实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0-784,共5页
目的比较直径≤5 cm与直径〉5 cm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14年12月1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分析直径≤5 cm与直径〉5 cm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 目的比较直径≤5 cm与直径〉5 cm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8月~2014年12月1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分析直径≤5 cm与直径〉5 cm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性别、年龄在两组患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直径〉5 cm患者中女性更为多见(61/8 vs56/23,P=0.009),发病年龄更年轻(28.3±12.3岁vs 33.0±11.4岁,P=0.016)。直径≤5 cm的肿瘤影像学多表现为均一的囊性或实性肿物,而肿瘤〉5 cm的肿瘤多表现为囊实性肿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合并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直径≤5 cm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100%,直径〉5 cm的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8.6%,94.9%和8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但总体生存率二组无统计学差异(P=0.148)。结论直径不同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直径〉5 cm的患者术后更易复发或转移,即使手术切除后,仍需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预后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附16例报告) 被引量:12
5
作者 范光明 沈金丹 +3 位作者 孙红赞 郭晓山 焦俊 文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和CT资料完整的SPTP患者16例。结果7例SPTP病灶位于胰头,4例位于胰体,3例位于胰尾,2例胰体尾部均受累.平均最大径7.40 cm。CT表现:平扫病灶呈囊性(3例)...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临床和CT资料完整的SPTP患者16例。结果7例SPTP病灶位于胰头,4例位于胰体,3例位于胰尾,2例胰体尾部均受累.平均最大径7.40 cm。CT表现:平扫病灶呈囊性(3例)、实性(4例)或囊实混合性(9例)。囊性病灶边界清楚.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实性病灶则呈软组织密度,内见少许散在的囊变区;囊实混合性病灶其囊变区和实性区大致相当,囊变区呈片状或蜂窝状。增强扫描中囊性病灶的囊壁在动脉期即开始强化,门静脉期强化更明显。实性病灶及囊实混合性的实性成分在动脉期仅为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增加。囊变区始终不强化。结论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被引量:9
6
作者 黄艳 薛鹏 +3 位作者 张斯佳 陈勇 张琼 弓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1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CT、MRI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CT及MRI资料。结果①肿瘤位于胰头部8例,尾部5例,体、颈部6例;实性成分为主型9例,囊实成分相间型7例,囊性成分为主型3例;②CT平扫肿... 目的探讨CT、MRI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的CT及MRI资料。结果①肿瘤位于胰头部8例,尾部5例,体、颈部6例;实性成分为主型9例,囊实成分相间型7例,囊性成分为主型3例;②CT平扫肿瘤实性部分15例呈稍低密度,4例呈等密度,囊性部分呈低密度。增强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呈轻度强化12例,中度强化7例;门静脉期14例呈渐进填充强化,5例无明显变化;延迟期呈不均匀低密度。包膜14例完整,5例不完整,延迟期呈持续强化的高密度;③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7例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3例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抑脂T2WI 4例见环状低信号包膜。动态增强扫描与增强CT表现相仿,动脉期肿瘤以轻度强化为主,门静脉期及延迟期10例肿瘤实性部分均呈持续填充强化,延迟期包膜均明显强化、呈相对高信号。结论 SPTP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术后远期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肿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纤维染色及P504S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聂艳红 王红霞 +1 位作者 刘慧 陈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9-801,共3页
目的探讨网状纤维染色和P504S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PTP)和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neoplasm,PE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网状纤维Gomori法对10例SPTP和6例PEN进行染色;采用免疫组化En V... 目的探讨网状纤维染色和P504S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SPTP)和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neoplasm,PE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网状纤维Gomori法对10例SPTP和6例PEN进行染色;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P504S、CD10、PR、vimentin、Cg A、CD56、Syn在二者中的表达。结果 SPTP组网状纤维染色显示假乳头纤维血管轴心阳性,勾勒出管腔扩张的小血管形态;PEN组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巢周围血窦分割阳性,勾勒出相互吻合的毛细血管网。P504S、vimentin、CD10、PR、Cg A、CD56、Syn诊断SPTP的敏感性分别为60%、100%、80%、90%、20%、80%、80%;特异性分别为100%、83.3%、83.3%、66.7%、33.3%、16.67%、16.67%。P504S、vimentin、CD10、PR在SPTP组中的阳性率均高于PEN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P504S、vimentin、CD10、PR在SPTP组阳性率亦显著高于PEN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g A、CD56、Syn在二者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状纤维染色可以直观简便的鉴别两组肿瘤;联合检测P504S、vimentin、CD10、PR也可以有效的鉴别SPTP和PEN,且P504S诊断SPTP的特异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内分泌肿 实性假乳头状瘤 纤维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 被引量:5
8
作者 于彤 周春菊 +5 位作者 王蓓 高军 胡迪 孙记航 彭芸 段晓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7-66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0例SPTP患儿的CT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 CT显示20例SPTP均为单发,5例(5/20,25.00%)位于胰腺头颈部,15例(15/20,75.00%)位于胰腺体尾部。1例(1/20,5.00%)肿瘤... 目的探讨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20例SPTP患儿的CT及手术病理资料。结果 CT显示20例SPTP均为单发,5例(5/20,25.00%)位于胰腺头颈部,15例(15/20,75.00%)位于胰腺体尾部。1例(1/20,5.00%)肿瘤平扫呈均匀稍低密度,增强后无明显强化,病理显示该瘤灶内全部为坏死组织;19例(19/20,95.00%)肿瘤平扫呈不均匀稍低密度,增强后不均匀强化。3例(3/20,15.00%)肿瘤内见结节状或边缘壳样钙化;肿瘤不同程度压迫周围组织,3例(3/20,15.00%)胆总管继发性轻度扩张;均未见局部浸润。术后病理结果显示1例肿瘤为多发,4例肿瘤浸润周围组织器官;肿瘤内部均可见不同程度坏死和出血。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 儿童 实性假乳头状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学与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汉青 庞霞 +2 位作者 赵香田 王青杰 马怡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S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具有完整临床及预后资料的73例手术切除的SPN标本,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73例SPN,女性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SP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具有完整临床及预后资料的73例手术切除的SPN标本,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73例SPN,女性57例,男性16例,发病年龄7~68岁,平均28岁,中位年龄27岁。肿瘤平均直径6.47 cm(0.13~14 cm)。30例SPN位于胰头、9例位于胰体、33例位于胰尾,1例为多发病灶,分别位于胰头及胰尾。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4.8个月(12~99个月)。坏死、钙化、胆固醇结晶、泡沫细胞、细胞核异型性、浸润性生长、神经侵犯在非复发/转移组与复发/转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胰外侵犯、脉管瘤栓形成及增殖指数Ki-67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PN胰外侵犯、脉管瘤栓形成和Ki-67增殖指数≥4%,对于预测SPN复发/转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 实性假乳头状瘤 临床病理 复发 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要点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少春 黄斯韵 +3 位作者 黄丽 方壮念 林锦江 李雪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6-920,共5页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CT表现,总结其CT特征。【结果】SPTP有实性及囊性结构,具有包膜,与正常胰腺组织分界清晰,常不伴有胰管扩张;CT增强扫...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患者CT表现,总结其CT特征。【结果】SPTP有实性及囊性结构,具有包膜,与正常胰腺组织分界清晰,常不伴有胰管扩张;CT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质部分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渐进强化。【结论】SPTP的CT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掌握其CT影像特点有助于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生长特点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涛 刘敬禹 +3 位作者 马超 陈录广 陆建平 邢朋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92-1297,共6页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研究其生长特点,以提高对SPTP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行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证实为SPTP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研究其生长特点,以提高对SPTP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行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证实为SPTP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MRI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部位、肿瘤形状、是否有假包膜、是否有囊性退变、是否有瘤内出血及钙化等资料,并根据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部位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共纳入103例SPTP患者104枚病灶,其中男25例(24.3%)25枚肿瘤,女78例(75.7%)79枚肿瘤。男性、女性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40.4±11.3)岁和(32.9±12.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男性、女性患者肿瘤平均最大径分别为(36.8±25.3)mm和(50.0±3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肿瘤更容易出现假包膜(62枚)、囊性退变(41枚)及瘤内出血(37枚),与男性患者(分别为13枚、3枚、6枚)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40岁SPTP患者更容易出现肿瘤囊性退变(37枚)及瘤内出血(37枚),与年龄>40岁患者(分别为7枚、6枚)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最大径>3 cm的肿瘤主要分布在胰尾(33枚),且更容易形成假包膜(59枚)及发生囊性退变(40枚)、瘤内钙化(26枚),与最大径≤3 cm肿瘤(分别为14枚、16枚、4枚、5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胰尾肿瘤更容易形成假包膜(40枚)及囊性退变(25枚),其次为胰头肿瘤(分别为26枚、17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SPTP的发生、发展可能是一个经完全实性、囊实性、囊性变化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的不同阶段,影像学表现随着肿瘤内部成分的不同而不同。女性患者、≤40岁患者、胰尾肿瘤、最大径>3 cm的肿瘤更容易形成假包膜,以及发生囊性退变、瘤内出血及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肿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胰腺母细胞瘤的MSCT鉴别诊断 被引量:4
12
作者 汤静 彭彩云 +2 位作者 李晓明 金科 向永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与胰腺母细胞瘤(PBL)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21年4月术后经病理确诊的11例SPN及11例PBL患儿的临床及MSCT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腹... 目的:分析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N)与胰腺母细胞瘤(PBL)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21年4月术后经病理确诊的11例SPN及11例PBL患儿的临床及MSCT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患者的年龄、病灶最大径、强化幅度进行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2组病灶的位置、形态、边界、密度、钙化、出血、胰胆管扩张、邻近组织侵犯及远处转移、并发门脉高压进行比较。结果:SPN组患者发病年龄[(125±24.3)个月]较PBL组[(60.8±49.4)个月]大。2组间的边界、有无钙化、强化幅度、有无邻近组织受侵及远处转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N组边界较PBL组清晰,PBL组钙化较SPN组多见,PBL组强化程度较SPN组高,PBL组邻近组织受侵及远处转移较SPN组多见。2组间肿瘤的位置、最大径、形态、密度、出血、胰胆管扩张、是否并发门脉高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检查对SPN及PBL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母细胞 计算机体层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陶承凤 刘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描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MS)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学和CT资料,均为女性,年龄15~71岁,<32岁13例,>38岁5例。结果①肿瘤... 目的描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MS)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学和CT资料,均为女性,年龄15~71岁,<32岁13例,>38岁5例。结果①肿瘤呈类圆形、椭圆形,胰头部8例,胰尾部9例,胰颈体部1例。②18例肿瘤由实性成分和囊性成分混合组成。③出血和钙化分别见于3例肿瘤,其中1例巨大肿瘤破裂出血。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青春期女性,其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鉴别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胰头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丹 张在人 +2 位作者 李萍 李艳英 王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933-933,共1页
患者,女性,14岁,右腹痛9个月,黑便一周入院。CT:胰头肿物,CT值19Hu。增强:动脉期,肿物呈混杂密度,CT值62Hu,为十二指肠包绕,十二指肠受压变扁。肠系膜上动脉及门静脉受压移位。肿物下极与周围肠管界限不清(图1)。门静脉期... 患者,女性,14岁,右腹痛9个月,黑便一周入院。CT:胰头肿物,CT值19Hu。增强:动脉期,肿物呈混杂密度,CT值62Hu,为十二指肠包绕,十二指肠受压变扁。肠系膜上动脉及门静脉受压移位。肿物下极与周围肠管界限不清(图1)。门静脉期、平衡期:肿物强化较均匀,其内仍有低密度区。CT值分别为78.9Hu、83Hu。术中:肿物质软,包膜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 胰头实性假乳头状瘤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哲 许元鸿 +1 位作者 于国志 郭克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7-788,共2页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胰颈部2例,胰体尾部12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实性或...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1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胰颈部2例,胰体尾部12例。无特异性临床表现。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实性或囊实性占位。CT检查发现胰腺低密度占位病变,增强扫描肿瘤周边出现明显不规则强化。血清肿瘤标记物均为阴性。3例行保留脾的胰体尾切除术,6例行胰腺肿瘤摘除术,9例行胰体尾及脾切除术。对18例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2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对年轻女性出现的胰腺巨大肿瘤应高度怀疑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积极的手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强荣 陈进 +1 位作者 周鸣 成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38-1440,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表现,提高认识。方法:对7例患者的影像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多位于胰头或胰尾,有包膜形成,境界清晰,可为三种形态:囊性、囊实性、实性;CT表现为稍低密度占位,增强后实性部分轻中...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表现,提高认识。方法:对7例患者的影像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灶多位于胰头或胰尾,有包膜形成,境界清晰,可为三种形态:囊性、囊实性、实性;CT表现为稍低密度占位,增强后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MRI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同时显示肿瘤内的出血信号。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晓俊 梁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3例患者均为女性,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SPTP,术前均接受CT检查,其中1例患者接受MRI检查。结果:3例患者CT表现为胰腺内囊实性占位,均无胆管扩张,其中1例在...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3例患者均为女性,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SPTP,术前均接受CT检查,其中1例患者接受MRI检查。结果:3例患者CT表现为胰腺内囊实性占位,均无胆管扩张,其中1例在肿瘤的实性成分内可见钙化灶。MRI T1WI和T2WI上均为混杂信号。CT和MRI增强均显示囊壁及肿瘤的实性成分有明显强化。结论:SPTP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47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边志民 王成锋 赵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06-311,共6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47例SPT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行手术切...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47例SPT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行手术切除,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胰体尾+脾切除术18例、胰尾切除术2例、胰腺中段切除术3例、肿瘤局部切除术9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2例;开腹探查术2例。术后出现胰漏14例,胆漏2例,出血3例,腹腔感染3例,胃瘫4例。45例术后随访3~68个月,平均32个月,其中随访>24个月29例,均未出现复发和转移,无死亡。结论胰腺SPT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及MRI是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 实性假乳头状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化凤 徐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7例,颈部1例,体部6例,体尾部7例,胰尾部4例;6例以实性为主(24%),15例囊实混合性为主(... 目的: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7例,颈部1例,体部6例,体尾部7例,胰尾部4例;6例以实性为主(24%),15例囊实混合性为主(60%),3例囊性为主(12%),1例大部分钙化(4%),10例肿瘤有钙化(40%)。增强后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8例临床报道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天宇 孙家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评价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对宣武医院自1980年4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平均年龄为24.5岁的女性患者中,4例因触及上腹部包块就诊,2例有腹... 目的评价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和预后.方法对宣武医院自1980年4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平均年龄为24.5岁的女性患者中,4例因触及上腹部包块就诊,2例有腹胀症状,2例无症状.B超发现胰腺低回声实性或囊实性占位.CT发现胰腺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肿瘤周边或实质内出现不规则强化.血清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肿瘤位于胰头5例,胰体尾部3例.肿瘤的平均直径为6.2cm(4~8 cm).5例行Whipple手术,3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未进行放、化疗.8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25年(3~25年),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年女性.手术切除可治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