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作为法的渊源及其法治价值 被引量:33
1
作者 史际春 胡丽文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4-161,共8页
在社会高度分工合作、高度分化整合的社会政经条件下,政策作为一种由国家推动和保障实现的行为规范已与法相互融合乃至密不可分,由此决定了"去政策化"之不可能。追求体系的形式理性法应友好、适当地接纳对社会实在更具时效性... 在社会高度分工合作、高度分化整合的社会政经条件下,政策作为一种由国家推动和保障实现的行为规范已与法相互融合乃至密不可分,由此决定了"去政策化"之不可能。追求体系的形式理性法应友好、适当地接纳对社会实在更具时效性及亲和力的政策性规范,释放一定的入口,防止成文法体系成为封闭、僵化的存在。政策对于"法律"的适用具有补充、梳理、纠错、协调和主导的功能,将其定位为法的实质性渊源,可使之成为沟通、弥合"形式法治"与"实质正义"之区隔的桥梁;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政策法规在一定情形下、相当程度上也具有法的渊源功能。在法治的问责制条件下,政策能够被合理"规训"并发挥其对法治的构建作用,而成为法治的内在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 “去政策化” 的渊源 实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益概念的刑事政策机能之批判 被引量:14
2
作者 叶良芳 武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63,46,157,共10页
法益,简言之,是指法律所保护之利益。故将法益的预设机能设定为解释论领域,是相对明智的选择。但法益理论的发展,却向立法论领域渗透和扩张,以便发挥刑事政策上的批判立法、检视立法的机能。然而脱离了实定法制约的法益,却存在内容的空... 法益,简言之,是指法律所保护之利益。故将法益的预设机能设定为解释论领域,是相对明智的选择。但法益理论的发展,却向立法论领域渗透和扩张,以便发挥刑事政策上的批判立法、检视立法的机能。然而脱离了实定法制约的法益,却存在内容的空洞化和抽象化,不能为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提供任何智识上的指导。只有宪法的权利理论,才可资为刑事立法提供相应的标准。具体而言,宪法的价值秩序理论,可以为刑罚制裁的对象设定初步的范围和边界;合比例原则,则可以为刑罚制裁的发动及其强度提供具体的衡量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定 实定 解释论机能 刑事政策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产权利分离模式下财产罪法益的类型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童德华 胡亚龙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0-95,共6页
财产罪的法益概念是研究财产犯罪的核心理论问题之一,在受日本刑法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刑法理论界对此问题形成了本权说、占有说和所有权说聚讼的局面,对于实定法上财产罪规范进行文理解释和体系性解释的结论也截然对立。这些争鸣产生的... 财产罪的法益概念是研究财产犯罪的核心理论问题之一,在受日本刑法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刑法理论界对此问题形成了本权说、占有说和所有权说聚讼的局面,对于实定法上财产罪规范进行文理解释和体系性解释的结论也截然对立。这些争鸣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同财产权利分离模式下法益保护的差异性。基于法益衡量的原理,刑法对财产权利保护的侧重有所不同,因而应当根据财产权利分离的不同方式分别构建财产罪法益的内涵:在财产权利未发生分离的场合,应以保护占有为财产罪法益的基底;在财产权利平和式分离的场合,应以侧重保护占有人的占有权属利益为必要;在财产权利冲突式分离的场合,应以侧重保护本权人的所有权权属利益为必要;在财产权利因无效而冲突的场合,应当侧重保护占有者的事实性占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罪 理论争议 实定规范 财产权利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哲学原理》的经验观——兼论马克思对概念的逻辑的经验性批判
4
作者 高惠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2,共4页
马克思曾就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主要段落《国内法》第261~313节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家制度批判了黑格尔的自然法即他的法哲学。在《法哲学原理》中的《导论》第3节、《作为法律的法》第211~214节中,黑格尔集中论述了法的实定性、... 马克思曾就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主要段落《国内法》第261~313节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家制度批判了黑格尔的自然法即他的法哲学。在《法哲学原理》中的《导论》第3节、《作为法律的法》第211~214节中,黑格尔集中论述了法的实定性、法的理念向实定状态的过渡、法的体系等内容,集中表达了他的抽象的思辨的唯心主义思想,尤其在现实的历史直观面前,黑格尔的经验观再一次屈服于概念的逻辑,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开创了科学的历史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原理》 实定 概念的逻辑 马克思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务,超越实务,任重道远——简评《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
5
作者 黄海涛 《交大法学》 CSSCI 2018年第3期187-192,共6页
《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是将法教义学引入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突出体现了法教义学的特点,以实定法规范为出发点,以司法实务为基础,高屋建瓴地运用诉讼法学的基础理论,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与思路。这一方面... 《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是将法教义学引入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突出体现了法教义学的特点,以实定法规范为出发点,以司法实务为基础,高屋建瓴地运用诉讼法学的基础理论,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与思路。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巨大空间,如请求权基础理论的诉讼法衔接、基于法律规范的法律要件分解与诉讼结构安排等。对于司法者而言,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各有不同的作用与功能,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实现"两个效果统一"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义学 实定规范 实务 社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行为公定力质疑 被引量:36
6
作者 柳砚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1-153,共3页
行政行为公定力与现代行政法理念相悖,对我国无效行政行为防卫权制度的设立构成了障碍,影响了法治状态下权利与权力新型关系的构建。具体表现在:行政行为公定力缺乏实定法支持,有悖于公平正义理念,其理论依据缺乏合理性,其理论构建缺乏... 行政行为公定力与现代行政法理念相悖,对我国无效行政行为防卫权制度的设立构成了障碍,影响了法治状态下权利与权力新型关系的构建。具体表现在:行政行为公定力缺乏实定法支持,有悖于公平正义理念,其理论依据缺乏合理性,其理论构建缺乏逻辑上的周延性。因此,行政行为公定力应退出行政行为效力领域,并确立以权利直接制约权力的独立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行为公定力 实定法依据 理论依据 公平正义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作权共有人的权利行使——评齐良芷、齐良末等诉江苏文艺出版社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被引量:2
7
作者 解亘 《交大法学》 2015年第2期168-176,共9页
围绕通常的著作权共有情形的权利行使,以往下级法院的立场并不统一。本案确立了如下两条先例性规范:(1)通常的著作权共有中的作品利用纠纷,(类推)适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9条;(2)在全体共有人客观上难以协商的情形,部分共有人可以不... 围绕通常的著作权共有情形的权利行使,以往下级法院的立场并不统一。本案确立了如下两条先例性规范:(1)通常的著作权共有中的作品利用纠纷,(类推)适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9条;(2)在全体共有人客观上难以协商的情形,部分共有人可以不经与其他共有人的协商独自利用或者许可他人利用共有作品。不过,《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9条不能成为共有人权利救济的实定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共有 权利行使 实定法依据 协商一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