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被遮蔽的逻辑谓词——论胡好对逻辑谓词的误读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彭志君
-
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85,共7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康德知识学的第三者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8B372)。
-
文摘
胡好根据康德文本中的两处说明提出了关于逻辑谓词的四重界定。但是,他的界定却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和文本阐释上的问题。他的界定不但没有揭示出逻辑谓词的特定意义,反而使得它的意义受到了遮蔽,这缘于他局限于“S是P”这种命题类型来界定逻辑谓词,而完全没有注意到“S是”这种命题类型对理解逻辑谓词的特定意义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实,在康德的存在论题中,他主要是以“S是”这种命题类型来阐释逻辑谓词的,因此此处的逻辑谓词只能是特指的,而非泛指的,它就是Sein。Sein这个逻辑谓词就是实存谓词,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在本体论证明当中的实存谓词还只是分析命题的谓词;另一方面它指的是existiert,Dasein或Existenz,这是一个通过联系知觉经验而对它做出了精确规定之后并完全超出了上帝概念的实存谓词,因此是综合命题的谓词。基于这一理解,存在作为逻辑谓词的特定意义将被揭示出来。
-
关键词
逻辑谓词
实在谓词
存在
实存
实存谓词
-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