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与自由 被引量:3
1
作者 蔡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期3-9,共7页
首先讨论了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应用价值、本质及基于本质的应用的局限性,即对社会现实没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甚至反向加强社会现实,包括统计学的和因果的反向加强。之后,概述了什么是自由;获得自由的两个条件,即手段与目的的自由;限制... 首先讨论了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应用价值、本质及基于本质的应用的局限性,即对社会现实没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甚至反向加强社会现实,包括统计学的和因果的反向加强。之后,概述了什么是自由;获得自由的两个条件,即手段与目的的自由;限制自由的两个方面,即内在与外在他性之力。其后,讨论了大数据的应用对人类自由的限制,包括它可成为外在他性之力,即操纵人的生存境遇、数据垄断和对生存安全的胁迫;它可成为内在他性之力,即广告的精准投放挟持了人的目的;大数据侵犯隐私权对自由的限制,即既作为内在又作为外在他性之力阻碍人的"个体化"。最后,讨论了大数据的应用对自由的提升,包括大数据促进普遍交往有助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大数据有助于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和资源的合理兼公平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实在的自由 外在他性之力 内在他性之力 个体化 生存性胁迫 反向加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人之本性——再论节制欲望的共产主义和人类文明再启蒙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昱 龚刚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7,共15页
本文区分了人性和人之本性。其中,人之本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不随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性则由社会制度与环境塑造,常为人之本性的异化。人之本性可概括为"互慈和创",它是人的本真生命活动,是人的"实在的自... 本文区分了人性和人之本性。其中,人之本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不随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人性则由社会制度与环境塑造,常为人之本性的异化。人之本性可概括为"互慈和创",它是人的本真生命活动,是人的"实在的自由",体现了"整体关联"这一人之存在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独立性、个体性、意义感、尊严感和安全感的来源,是人的生命之源,是善的体现。人之本性也容易因既定的生活模式和社会环境而被遮蔽、扭曲和异化,原因在于人类有其弱点,即文中讨论的两个"死亡恐惧"。本文还揭示了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人本性自私"的假设和鼓吹"自由竞争"而打碎人类互慈和创的社会基础,塑造"形象自我"和"经济人"的人性,并利用人之弱点而奴役大众。因此,我们提出,人类文明急需再启蒙,其宗旨是守护和回归人之本性。由此,我们提出以人之本性为基础、尺度与归依的"本真的(彻底的)人本主义"。最后,我们以此再次阐明"节制欲望的共产主义"——这一守护人之本性的社会是消除人之本性普遍异化的理想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慈和创 实在的自由 “经济人”的人性 本真(彻底)的人本主义 形象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个体的个体”为本位的生命哲学视域中的医患关系 被引量:16
3
作者 蔡昱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58,共6页
先由"畏死的恐惧"这一人之弱点引申出人之本真需要的一体两面性和人之本真存在的一体两面性,提出人之本性为"互慈和创-实在的自由"。其后,提出"本真的人"、"异化的人"和"人-质料"的... 先由"畏死的恐惧"这一人之弱点引申出人之本真需要的一体两面性和人之本真存在的一体两面性,提出人之本性为"互慈和创-实在的自由"。其后,提出"本真的人"、"异化的人"和"人-质料"的概念,讨论强壮的"超个体的个体"对弱小恐惧的"原子式个体"的超越与拯救,论述"超个体的个体"为本位的生命哲学是一种"本真的人本主义",是人类文明再启蒙的重要内容,并提出本真的医患关系是"互慈和创的医患共同体"。讨论了异化的医患关系的原因与特征;阐释了本真医患关系的特征,举例介绍适合它的机制;并提出了医生的自我救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慈和创 实在的自由 超个体的个体 医患共同体 再启蒙 人一质料 本真的人 异化的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