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议科学实在、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醒民 《哲学分析》 2012年第1期129-157,199,共29页
实在是多重的,包括本体实在、常识实在和理论实在,但是科学实在只有本体实在和理论实在。本体实在具有形而上学性质,实际上是一种科学信念或科学预设。理论实在是科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属于科学公理的一部分。二者都作为科学研究纲领起... 实在是多重的,包括本体实在、常识实在和理论实在,但是科学实在只有本体实在和理论实在。本体实在具有形而上学性质,实际上是一种科学信念或科学预设。理论实在是科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属于科学公理的一部分。二者都作为科学研究纲领起作用。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样态是班驳的,其名目繁多,而主张则大同小异。科学实在论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辩护,但是强实在论又显得过于僵化。反实在论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其基本主张过于激进和极端。必须在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张力的平衡点偏向科学实在论),形成一种能够恰当诠释科学,并适应科学进一步发展的中正的科学实在论。彭加勒、迪昂、爱因斯坦等哲人科学家的充满多元张力的综合科学实在论,就是这种中正科学实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本体实在 理论实在 科学实在 实在 哲人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船山的气实在论——以“无有先于清虚一大者”为例
2
作者 吴震 《船山学刊》 2024年第3期11-26,共16页
王船山是一位气实在论者,其思想是对张载气论的继承和发展。“气”涉及先天气、后天气的问题,由此引出“先天”说是否成立,以及先于天的存在者究竟何谓等问题。船山认为,凡气皆“有象”“有质”,故气为实在,然而“有质者”必有“未有质... 王船山是一位气实在论者,其思想是对张载气论的继承和发展。“气”涉及先天气、后天气的问题,由此引出“先天”说是否成立,以及先于天的存在者究竟何谓等问题。船山认为,凡气皆“有象”“有质”,故气为实在,然而“有质者”必有“未有质者”与之相对,由此推论,在“未有质者”之前又有何物存在?这便涉及宇宙本源的理论问题。船山晚年在批评“先天”论之际,提出了“强欲先之,将谁先乎”这一宇宙论的终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船山认为道家特别是庄子哲学的“是”论,即“统天下之有无而曰是”,是对宇宙本源问题的一种回答。船山认为,“推而上之,以至于无无”是必然的结论。“无无”这一源自张载的概念,是对“有”的绝对肯定,也是船山对世界实有、万物实在的基本肯定。同时,船山借用张载“清虚一大”的概念,来描述气的实在性,作出“无有先于清虚一大者”的判断,进一步肯定了气是基本实在。在船山看来,这才是对宇宙本源问题的最终回应。与此相应,船山认为“清虚一大”不是程朱所理解的“道体”,因此根本不存在一个先于气之实在的存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山 先天 清虚一大 实在 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实性到实在性——人工智能时代的虚拟性和实在性的关系刍议 被引量:6
3
作者 蓝江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4期18-23,I0001,共7页
随着Open AI公司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Sora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于虚拟和实在的关系的讨论,有人认为实在性已经崩溃。但虚拟性和实在性真的是对立的吗?其实虚拟和实在的二元性本身就是近代理性哲学发展而来的一个产物,而真实... 随着Open AI公司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Sora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关于虚拟和实在的关系的讨论,有人认为实在性已经崩溃。但虚拟性和实在性真的是对立的吗?其实虚拟和实在的二元性本身就是近代理性哲学发展而来的一个产物,而真实的情况是,任何实在都离不开虚拟和虚构,只有通过虚构,实在性才能呈现在我们面前。马库斯·加布里尔的“意义场”理论更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任何实在性只有相对于不同的意义场才有意义。那么,在未来人工智能的视频和影像中,与其说用虚拟性取代了实在性,不如说电子游戏、人工智能的视频影像的生成式模型,生成了不同的意义场,并获得了多重实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虚拟性 实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科学前沿背景下的实在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煦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137,共5页
霍金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为当代科学前沿中的夸克、希格斯玻色子等看不见的实体,甚至奇点之前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说明。由于各类新实体的出现,对实在概念的重构成为必然。重构之后的实在概念为:在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物质实体,以及... 霍金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为当代科学前沿中的夸克、希格斯玻色子等看不见的实体,甚至奇点之前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说明。由于各类新实体的出现,对实在概念的重构成为必然。重构之后的实在概念为:在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物质实体,以及与自然界有物质关联的理论实体。思想实验作为一种优越的科研手段,是对理论实体进行研究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前沿 实在 实在 依赖模型的实在 思想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在论、反实在论和准实在论 被引量:1
5
作者 骆长捷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关于重大哲学问题所产生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争论在哲学史上屡见不鲜。随着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的兴起,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争论也出现了"语言学转向"。近年来,一种"准实在论"观点悄然兴起。这种准实在论试图在综合... 关于重大哲学问题所产生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争论在哲学史上屡见不鲜。随着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的兴起,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争论也出现了"语言学转向"。近年来,一种"准实在论"观点悄然兴起。这种准实在论试图在综合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优点的同时,避免双方所面临的问题。这一新的理论引起英美学界的广泛关注:它一方面招致了一些批评和反驳,另一方面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拥护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在 实在 实在 投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实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醒民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5-139,共5页
科学实在是科学客观性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础。科学实在包括本体实在和理论实在。本体实在即科学研究的对象之所是或外观之所本,理论实在是在具体的科学理论中出现的实在概念之所指。
关键词 科学实在 本体实在 理论实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实在论基础上的话语建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立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话语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一直是话语研究的核心问题,话语对社会现实的建构被认为是这种辩证关系的重要方面。本文在批评实在论的基础上关注话语建构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1)话语在社会现实中的位置和定义;(2)话语建构的行为和互动本质;... 话语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一直是话语研究的核心问题,话语对社会现实的建构被认为是这种辩证关系的重要方面。本文在批评实在论的基础上关注话语建构研究的三个主要问题:(1)话语在社会现实中的位置和定义;(2)话语建构的行为和互动本质;(3)对话语建构的批评路径。本文认为,作为社会过程中某一元素的意义生产过程的话语对社会现实建构的源动力来自话语本身所具有的社会行为和互动本质、话语与社会实践所构成的层次化以及话语本身所具有的本体论特征。在以上理论视角下,对话语建构进行批评的基础是话语分析者对话语中社会行为和互动本质的解释性批评。其路径具体表现为对话语规范性批评基础上的解释,以及对话语及其社会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解释。这一批评模式表现为对话语中实践论证的批评。对话语中实践论证的批评是话语主体对问题化的一种协商性建构,也是不同话语主体之间的一种互动协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建构 批评 实践论证 批评实在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实在论中的实体之争
8
作者 魏洪钟 《哲学分析》 2015年第5期110-125,共16页
为了回应悲观归纳论,科学实在论者提出了结构实在论,但是他们在如何对待构成结构的实体,特别是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认识论的结构实在论承认构成结构的实体的存在,但认为它们是不可认识的。本体论的结构实在论认为,... 为了回应悲观归纳论,科学实在论者提出了结构实在论,但是他们在如何对待构成结构的实体,特别是不可观察的理论实体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认识论的结构实在论承认构成结构的实体的存在,但认为它们是不可认识的。本体论的结构实在论认为,存在的只是结构,根本不存在构成结构的实体。综合的结构实在论则认为,没有实体就没有结构,我们可以通过结构去认识实体。所以,实体不但是存在的而且是可以认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 结构 认识论的结构实在 本体论的结构实在 综合的结构实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强调可错论又反怀疑主义”——论普特南实在论中的实用主义因素
9
作者 葛欢欢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6-42,共7页
普特南强调在后期维特根斯坦甚至康德的思想中发现了与实用主义相似的因素:既强调可错论又反对怀疑主义。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了普特南对实在论的构想。其中康德的影响集中于内在实在论中世界依赖于心灵对它的表征的观点,后期维特根斯... 普特南强调在后期维特根斯坦甚至康德的思想中发现了与实用主义相似的因素:既强调可错论又反对怀疑主义。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了普特南对实在论的构想。其中康德的影响集中于内在实在论中世界依赖于心灵对它的表征的观点,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在于普特南长久以来对功能和用法的重视,而经典实用主义直接启发普特南用多元主义与一种朴素的直观对抗形而上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的经验实在 维特根斯坦 内在实在 可错论 詹姆斯的直接实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反实在论”还是“实在论”?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莉萍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2-319,共8页
“反实在论”与“实在论”之争是当前有关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争论的核心。批判者指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反实在论”,社会建构主义者则竭力澄清自己的“实在论”立场。该文认为社会建构主义是一个芜杂的思想体系,任何一种简单的结论... “反实在论”与“实在论”之争是当前有关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争论的核心。批判者指责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反实在论”,社会建构主义者则竭力澄清自己的“实在论”立场。该文认为社会建构主义是一个芜杂的思想体系,任何一种简单的结论都难免失之武断,妨碍对它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把握社会建构主义关键在于对“现实”的理解,社会建构主义的“现实”是统一了主客体的生活的现实,它对主客关系的超越对现代心理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实在论者,了解实在论特有的问题和局限性,有助于更加理性地认识和参与这场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 实在 实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在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志方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669-674,共6页
实在的意义是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传统哲学企图通过对实在的规定来确立真理、客观性和合理性。对实在概念的严格分析表明 ,“实在”的意义是由常识和科学提供的 ,依赖于现实的、具体的证据 ,除此之外 ,哲学不能为“实在”提供常识和科... 实在的意义是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传统哲学企图通过对实在的规定来确立真理、客观性和合理性。对实在概念的严格分析表明 ,“实在”的意义是由常识和科学提供的 ,依赖于现实的、具体的证据 ,除此之外 ,哲学不能为“实在”提供常识和科学之外或之上的定义。所以 ,我们不需要有一个关于实在的哲学。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对当代哲学的攻击大多是无的放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在 实在 实用主义 形而上学 哲学 本体论 指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霍金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煦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4期149-156,共8页
近年来,实在论主张层出不穷,但众多的观点似乎都不能为世界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明。鉴于此,霍金提出了一种新的实在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其主要观点为:(1)一个物理理论和世界图像是一个模型以及一组将这个模型的元素和观测连接的... 近年来,实在论主张层出不穷,但众多的观点似乎都不能为世界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明。鉴于此,霍金提出了一种新的实在论——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其主要观点为:(1)一个物理理论和世界图像是一个模型以及一组将这个模型的元素和观测连接的规则的思想;(2)哪一个好,就用哪一个模型;(3)同时允许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竞争的理论模型并存。不在终极的客观存在的有无之间作无谓的争论,只关注理论模型的好与坏,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些主张使得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与科学史的实际更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模型的实在 实在 模型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结构实在论与科学合理性辩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贵友 《哲学分析》 2011年第6期118-132,194,共15页
在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及科学实在论不同流派之间的长期学术争论中,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结构实在论在理论上取得了极大进展,对科学实在论诸论题提出了有力论证,然而在其理论框架中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仍须作进一步改进。为... 在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及科学实在论不同流派之间的长期学术争论中,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结构实在论在理论上取得了极大进展,对科学实在论诸论题提出了有力论证,然而在其理论框架中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仍须作进一步改进。为此,应从卡尔纳普—蒯因本体论观点出发,将其构建为一种更加全面合理的整体结构实在论,即实体与关系非截然二分的、彼此相互规定的结构实在论。这种整体结构作为关于类与关系的约束变量的值,可理解为通过理论结构或拉姆西语句的整体意义所指称的对象,其实在性由该语句的存在量词所断言。正是整体结构在理论变化中保持着某种不变性、持续性,这正是科学进步合理性、理论真理性的基本前提。根据这一实在论观点,科学合理性论题便可得到更有说服力的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实在 结构实在 整体结构 约束变量的值 拉姆西语句 科学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实在论对科学本体论的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鸿志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文从夏佩尔的经验主义和信念总和的本体论 ,普特南的逼真实在论和指称语义学本体论及邦格精确的系统的唯物主义的构建 ,阐述现代科学本体论的合理之处和进步。科学本体论与传统本体论不同之处就在于不预先设定世界的实在性 ,而是求解... 本文从夏佩尔的经验主义和信念总和的本体论 ,普特南的逼真实在论和指称语义学本体论及邦格精确的系统的唯物主义的构建 ,阐述现代科学本体论的合理之处和进步。科学本体论与传统本体论不同之处就在于不预先设定世界的实在性 ,而是求解它是什么。从传统思辨的立场转向实证的立场 ,这是科学本体论主要特点之一。我们时代建立起来的本体论都依据科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主义 本体论 逼真实在 指称理论 精确系统唯物主义 科学实在 科学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在论及其竞争者:恢复我们的天真
15
作者 苏珊.哈克 赵震 万美文 《哲学分析》 2013年第2期129-146,共18页
实在论和各种牌号的反实在论——如唯心论、唯名论、工具主义、相对主义、非实在主义——之间争论的关键问题是:世界、真理、共相这些东西怎么可能一方面独立于我们而存在,另一方面却又能够为我们所知晓。争论聚焦于:我们关于世界的知... 实在论和各种牌号的反实在论——如唯心论、唯名论、工具主义、相对主义、非实在主义——之间争论的关键问题是:世界、真理、共相这些东西怎么可能一方面独立于我们而存在,另一方面却又能够为我们所知晓。争论聚焦于: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到底有多少是来自世界的,又有多少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如何在发现与建构之间画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天真实在论注重形而上学与认识论的整合,以及独立性与认知可通达性之间的平衡,恰好占据了严格的实在论与松散的相对主义之间可供立足的中间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在 实在 天真的实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金岳霖对实在主义知识理论的贡献
16
作者 张永义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4-67,共4页
金岳霖批判了“唯主学说”,论证了知识的产生,一要有感觉提供以知识素材,二要有意念的摹状和规律作用,并提出了“符合说”的真假观。
关键词 金岳霖 知识论 知识理论 实在论者 符合说 实在 唯心主义 外物 知识者 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的解决 被引量:16
17
作者 胡好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75,共8页
在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由以下命题构成:1.存在等于实存;2.实存是综合命题的谓词;3.所有综合命题的谓词是实在谓词;4.存在不是实在谓词;5.所以,存在既是实在谓词,又不是实在谓词。为了化解这种矛盾,目前学界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否... 在康德哲学中,实在谓词难题由以下命题构成:1.存在等于实存;2.实存是综合命题的谓词;3.所有综合命题的谓词是实在谓词;4.存在不是实在谓词;5.所以,存在既是实在谓词,又不是实在谓词。为了化解这种矛盾,目前学界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否定命题1,认为存在不同于实存;另一种是否定命题3,认为实在谓词是分析命题的谓词。然而,它们都难以成立,因为存在和实存在充当谓词时是一回事,实在谓词是综合命题的谓词。本文同样否定命题3,但通过区分实在谓词和现实谓词来解决。实在谓词是客观综合命题的谓词,现实谓词是主观综合命题的谓词,因而并非所有综合命题的谓词都是实在谓词。存在不是实在谓词,而是现实谓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实存 实在谓词 现实谓词 主观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现实的解构:幻象、现实、实在界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西祥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8,共7页
社会现实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范畴。拉康和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我们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激进解构。在拉康和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看来,现实乃是一个幻象建构,经由这个幻象建构,遮蔽了实在界,使我们具有了现实感。而这个实在界被幻象所... 社会现实似乎是一个不证自明的范畴。拉康和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我们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激进解构。在拉康和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看来,现实乃是一个幻象建构,经由这个幻象建构,遮蔽了实在界,使我们具有了现实感。而这个实在界被幻象所遮蔽的过程,就是符号化的过程,它是经由黑格尔式的空洞姿势所达到的。正是通过一个纯粹的空洞姿势,一个纯粹形式转化,实在界被符号化,成为我们的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社会现实 幻象 实在 空洞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库恩时代的科学实在论——超越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天予 张志林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1期126-145,198-199,共20页
在当代理论物理学发展及其相关解释和编史工作的激励下,我们提出了一种结构主义的且具有历史构成性和建构性的科学实在论研究进路(SHASR),以回应托马斯·库恩对科学实在论的挑战,并消除结构主义者在对付这些挑战时所提出的盛行一时... 在当代理论物理学发展及其相关解释和编史工作的激励下,我们提出了一种结构主义的且具有历史构成性和建构性的科学实在论研究进路(SHASR),以回应托马斯·库恩对科学实在论的挑战,并消除结构主义者在对付这些挑战时所提出的盛行一时却难令人满意的反应。SHASR充分发挥了库恩的历史主义及其批评者结构主义的洞见,同时又避免了落入这两种传统的陷阱。比较SHASR与迈克尔·弗里德曼等人提倡、捍卫并日益流行的新康德主义式后库恩科学哲学,可以展现一幅关于科学—世界关系的宏观图景,这幅图景源自SHASR框架内被概念化的涌现观念,它所牵涉的关乎现象—本体关系的康德式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恩 新康德主义的构成性框架 历史主义 结构主义 科学实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米特的反实在论与意义理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振忠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89,共9页
语义重构是达米特的反实在论策略的第一步,但达米特的语义重构并不能完全反映旧有的实在论/反实在论之争,这是由于它只涉及认识论的独立性维度。达米特以认识论的真概念作为核心的意义理论导致一种(依赖认识的)反实在论。然而为了更一... 语义重构是达米特的反实在论策略的第一步,但达米特的语义重构并不能完全反映旧有的实在论/反实在论之争,这是由于它只涉及认识论的独立性维度。达米特以认识论的真概念作为核心的意义理论导致一种(依赖认识的)反实在论。然而为了更一般地描述语言实践,意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不应包含形而上学、认识论的要素。一种基于收缩论真概念的真值条件意义理论(表层语义学)是值得考虑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米特 实在论与反实在 意义理论 真概念 表层语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