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8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事求是”之学源流考
1
作者 吴飞 《船山学刊》 2025年第1期13-29,共17页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一语出自《汉书·景十三王传》,本来是描述河间献王搜集古书的态度。至宋代,此语始脱离“修学好古”的语境,被当作一种普遍的治学态度,推尊理学的王应麟以“实事求是,多闻阙疑”来概括这种态度。清代学者惩于...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一语出自《汉书·景十三王传》,本来是描述河间献王搜集古书的态度。至宋代,此语始脱离“修学好古”的语境,被当作一种普遍的治学态度,推尊理学的王应麟以“实事求是,多闻阙疑”来概括这种态度。清代学者惩于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追尊汉儒学风,推崇“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之学。乾嘉汉学还将“实事求是”推展到实践与西学领域,桐城派学者主张以“格物穷理”来理解“实事求是”。到清代后期的汉宋兼采之学,“好学深思,实事求是”成为各派学者共享的一种学风,并广泛延伸到经世之学中。实事求是之学的精神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对古典文明的崇尚,务实的学术标准,“实事”与“是”之间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清代学术 古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实事求是”话语的原创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柳新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9,共9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极具中国智慧、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中国话语”。“实事求是”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话语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具有原创性的贡献。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既坚持“实事求是”渊源有自的本有涵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极具中国智慧、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中国话语”。“实事求是”就是其中的一个典范。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话语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具有原创性的贡献。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既坚持“实事求是”渊源有自的本有涵义,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指引下,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创造性内容,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成为我们党思想文化和实践作风方面的一个新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实事求是 话语原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实事求是”的史学批评观
3
作者 胡楚清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89,共9页
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坚持实事求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继承中国传统史学批评思想,形成了注重记述的真实性、追求撰述的可读性和以讲求切中事理为主要内容的史学批评观,其主要特点是要求记述的准确性、注重史学... 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坚持实事求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继承中国传统史学批评思想,形成了注重记述的真实性、追求撰述的可读性和以讲求切中事理为主要内容的史学批评观,其主要特点是要求记述的准确性、注重史学现实关怀,并强调史学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实事求是”的史学批评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化中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史学思想与唯物史观融合的尝试,代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史学研究的要求与期盼,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设和发展,对新时代史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史学批评 实事求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事求是”与“读点历史”有感
4
作者 贺祥林 《领导科学论坛》 2014年第1期59-60,共2页
2011年8月31日晨,我在北京海淀大有庄100号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中共中央党校”横式花岗岩校牌,穿过主楼右侧道,我即被一块刻有“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巨大石碑吸引了过去。站在这由毛泽东专为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党校亲笔书写的校训... 2011年8月31日晨,我在北京海淀大有庄100号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中共中央党校”横式花岗岩校牌,穿过主楼右侧道,我即被一块刻有“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巨大石碑吸引了过去。站在这由毛泽东专为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党校亲笔书写的校训面前,依其从右至左的排列顺序静观过去,这四个字就像朝右奔腾的四匹骏马,这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令我一饱眼福,毛泽东“实事求是”格言内蕴的哲学思想令我再度心动。顿时之间,我想到了黑格尔所说,对同一句格言,儿童与老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中共中央党校 历史 延安时期 排列顺序 书法作品 哲学思想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新维度 被引量:9
5
作者 魏书胜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60,共7页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主要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内涵,仅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理解"实事求是"就会遇到理论和实践上难以解释的困惑。按照生活实践的观点重新理解"实事求是",就会发现其...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主要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内涵,仅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理解"实事求是"就会遇到理论和实践上难以解释的困惑。按照生活实践的观点重新理解"实事求是",就会发现其中还蕴涵着价值论和道德论内涵。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实践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人,这一思想当中蕴含的价值论与道德论内涵具有特殊的内容。揭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价值论和道德论内涵对于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实事求是 认识论 价值论 道德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事求是”的思想源流与理论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实 张澍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1,46,共4页
"实事求是"不仅是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传统命题和概念,并且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现实实践活动的结合中,生动而具体地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对"实事求是"内涵自身发展逻辑的梳... "实事求是"不仅是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传统命题和概念,并且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现实实践活动的结合中,生动而具体地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对"实事求是"内涵自身发展逻辑的梳理,展开了对"实事求是"思想的多维理解和总体把握,强调了"实事求是"作为方法论与世界观的结合,将持续发挥着重大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传统文化 思想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事求是”到“文化自信”——近四十年来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鸟瞰 被引量:3
7
作者 鲍文欣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2期42-53,196,共13页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经历了多重逻辑下学术话语、研究热点、写作范式等方面的变迁。1978—1987年,近现代哲学研究领域的主流话语是"实事求是",研究热点是革命史观下的"先进...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的中国近现代哲学研究,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经历了多重逻辑下学术话语、研究热点、写作范式等方面的变迁。1978—1987年,近现代哲学研究领域的主流话语是"实事求是",研究热点是革命史观下的"先进人物",写作范式处于从"两军对阵"到"认识史"的转变之中。1988—1997年,其主流话语是"追寻智慧",研究热点转移到自由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写作范式由"认识史"进展至以"智慧"为中心。1998—2007年,其主流话语是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自此近现代哲学研究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整体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研究热点是现代新儒家,同时在近现代哲学整体上取得进展,写作范式更为多样化,并表现出重视历史具体性的趋势。2008—2017年,其主流话语是"文化自信",近现代哲学研究整体上进入一定的总结阶段,写作范式更为偏重历史具体性,尤其是学术与政治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哲学 实事求是 追求智慧 中国哲学“合法性”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事求是”是中国化实践唯物主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汉民 《船山学刊》 2022年第1期27-34,共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这一哲学是在克服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缺陷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同时也成为引导人类去建立一种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的行动哲学。"实事求是"既有十分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又能够体现出马...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这一哲学是在克服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缺陷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同时也成为引导人类去建立一种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的行动哲学。"实事求是"既有十分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又能够体现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具有以"实践"为本位的思维特点,中国哲学的起点是实践性的"事",即使讲到"物"也是纳入主体性实践对象的"事物"。从本体论而言,"事"往往呈现更本源的意义;从认识论而言,真理检验的标准也依据"实事"。毛泽东诠释的"实事求是",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化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表述。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时的两个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两个"相结合",在"实事求是"中得到最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实践唯物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事求是”思想的历史考证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会先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5,20,共3页
“实事求是”原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取“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之意。后经过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推演和引申,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我党在历史过程中用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和解放后用以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 “实事求是”原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取“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之意。后经过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推演和引申,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成为我党在历史过程中用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和解放后用以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的指导方针。我们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就要对“实事求是”的含义有一个准确的理解。本文通过对历史的考证,简要梳理出其发展脉络,以求帮助大家加深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进一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思想 历史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制定标准中,还是“实事求是”点好——谈印制电路板(PCB)工业废水中Cu^(2+)排放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金堵 《印制电路信息》 2008年第7期6-8,共3页
在制定各种标准中,必须经过真正的调查研究和从"实事求是"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其可实施性和先进(前沿)性,才能实现可持续的PCB工业发展。
关键词 制定标准 实事求是 科学发展观 可实施性 前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乾嘉史家的“实事求是”方法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炳良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4-88,共5页
清代乾嘉时期的史家对我国传统史学作了一次全面考证和重新诠释,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宗旨的治史观念。乾嘉史家的“实事求是”观念,并非仅仅表现在考据方法和治史特征层面,更主要是规范和影响他们治史实践活动的学术理念,具有极其深... 清代乾嘉时期的史家对我国传统史学作了一次全面考证和重新诠释,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宗旨的治史观念。乾嘉史家的“实事求是”观念,并非仅仅表现在考据方法和治史特征层面,更主要是规范和影响他们治史实践活动的学术理念,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考证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乾嘉史家 历史考证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化──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俞良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3-46,共4页
论“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化──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主张“讲求实际”。反对“革命空谈”,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重要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论“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化──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主张“讲求实际”。反对“革命空谈”,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重要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和“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 列宁思想 社会主义道路 国家资本主义 讲求实际 理论化 马克思主义 苏维埃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其意义
13
作者 徐晓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78-180,共3页
经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我们党又重新回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摆脱了"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复杂局面所带来的困境,使建... 经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我们党又重新回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摆脱了"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复杂局面所带来的困境,使建国以后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有了科学的结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拨正了中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正确航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事求是”与“失事求似”——郭沫若对屈原的研究与塑造
14
作者 杨胜宽 《郭沫若学刊》 1990年第4期67-74,77,共9页
郭沫若中学时代就喜爱楚辞和《庄子》。而对楚文化与屈赋的研究兴趣,大约发端于二十年代中后期所进行的古代文化思想和社会研究。当他1926年北伐路过汩罗水时,作五律诗一首凭吊屈原,后四句云:“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汩罗:楚犹有三户,怀石... 郭沫若中学时代就喜爱楚辞和《庄子》。而对楚文化与屈赋的研究兴趣,大约发端于二十年代中后期所进行的古代文化思想和社会研究。当他1926年北伐路过汩罗水时,作五律诗一首凭吊屈原,后四句云:“揽辔忧天下,投鞭问汩罗: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则那?”还不能理解屈原何以投江自杀的缘由。经过1935——1942年八年的全面研究,才明白了“屈原的自杀是殉国”可知在没有深入研究之前,郭沫若对这位伟大诗人尽管敬仰喜爱,而理解则相当有限。故以自己投身北伐来要求屈原也应该领导“抗暴”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研究 揽辔 实事求是” 吊屈原 中学时代 郑袖 创作动机 古代文化 人物形象 怀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一点体会
15
作者 杨景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0-13,99,共5页
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九日同我国教育部负责同志谈话时提出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这个崭新的科学命题。(见《邓小平文选》第64页。以下简称《文选》),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邓小平文选》 实事求是” 《矛盾论》 《实践论》 思想路线 中国革命实践 社会主义工业化 《毛泽东选集》 哲学概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理解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的精神实质
16
作者 郑显理 《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98-202,共5页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认真实践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 ,有利于统一思想 ,开拓创新 ,推进新世纪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精神实质 邓小平理论 内涵 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视域中的“实事求是”——基于40年改革开放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海青 《理论视野》 CSSCI 2019年第1期22-27,共6页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于改革开放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要想对之进行深刻总结,把握其内在逻辑与规律,就必须对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针对问题以及现实要求。实...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于改革开放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要想对之进行深刻总结,把握其内在逻辑与规律,就必须对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针对问题以及现实要求。实事求是在实践观上意味着要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确立实践的优先性;在认识论上意味着对人类理性局限性的明确承认,注重经验的总结归纳;在主体论上要求充分尊重民众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民主的制度机制;在反映论上意味着要重视改革应然逻辑与实然逻辑的差别,建立有效的改革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实践 民主 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应彭真约请为中共中央党校写“实事求是”题词 被引量:1
18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彭真传记编写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0-90,共1页
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党校的“实事求是”的题词,在党校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对毛泽东作这一题词的时间,流传着1941年和1943年11月、12月等说法。
关键词 毛泽东 彭真 党校 中国共产党 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和邓小平论“实事求是”之比较
19
作者 刘艳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1年第2期10-11,共2页
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是我们党建国以来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最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们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提出并详细论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观点,并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把实事求... 毛泽东和邓小平分别是我们党建国以来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最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们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提出并详细论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观点,并把实事求是提高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把实事求是和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实事求是 哲学思想 思想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哲学视野下“实事求是”的制约因素
20
作者 吴玉龙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8-51,共4页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经济建设和改革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就,这与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紧密相连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主客观因素会阻碍我们做到实事求是,主要包括认识能力不足、理论知识的匮乏等主观因素以及认识工具的...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经济建设和改革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就,这与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紧密相连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主客观因素会阻碍我们做到实事求是,主要包括认识能力不足、理论知识的匮乏等主观因素以及认识工具的匮乏、权威干扰等客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阻碍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