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译:从学术术语到展览语言——以宝墩博物馆为例
1
作者 李作民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2,共11页
在博物馆的设计中,转译是指从学术术语到展览语言的转化,转译的本质在于“信息的传递”,宝墩博物馆立足宝墩遗址,将“宝墩”作为隐性叙事主题,建立起古蜀文化参照系,通过大众文化符号诠释相对陌生的宝墩文化,将晦涩专业的考古学术成果... 在博物馆的设计中,转译是指从学术术语到展览语言的转化,转译的本质在于“信息的传递”,宝墩博物馆立足宝墩遗址,将“宝墩”作为隐性叙事主题,建立起古蜀文化参照系,通过大众文化符号诠释相对陌生的宝墩文化,将晦涩专业的考古学术成果转译为具象信息,使得公众能更好实现信息的获取与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墩文化 博物馆 转译 展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为脉--成都平原史前遗址水城相依的空间特征分析
2
作者 桂艳 林立揩 《园林》 2025年第6期81-88,共8页
都江堰水利工程出现前成都平原长期受岷江泛滥影响,然而成都平原4000多年前的史前古城城址证明古蜀先民已经掌握了治理洪泛的方法。通过对8座成都平原宝墩文化时期的古城城址进行空间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尺度揭示古城建设与... 都江堰水利工程出现前成都平原长期受岷江泛滥影响,然而成都平原4000多年前的史前古城城址证明古蜀先民已经掌握了治理洪泛的方法。通过对8座成都平原宝墩文化时期的古城城址进行空间分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尺度揭示古城建设与水系的关系,并详细分析城市建设中应对水患的构造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古蜀先民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出现2000多年前已经掌握了夯筑高台、加固城墙、挖掘壕沟、木骨卵石等治水智慧,并对后世的防洪技术产生深远影响。揭示的治水理念、原理、技术和方法不仅对成都史前文明研究形成理论补充,还可为当前的海绵城市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史前遗址 水城关系 空间特征 宝墩文化 景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马街遗址古洪水事件遗存考古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朱诚 徐佳佳 +5 位作者 黄明 杨占风 张娜 江章华 白铁勇 陆福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201,共21页
2014年5月,对四川成都郫县马街遗址古洪水事件做了调查,该遗址经度为103°55′39″E,纬度为30°53′37.1″N,遗址海拔为黄海高程499.758 m,遗址的2014CPMT1-T2探方中有古代生长在地下的树根1处、冲刷带来的独木舟1处、古树干9... 2014年5月,对四川成都郫县马街遗址古洪水事件做了调查,该遗址经度为103°55′39″E,纬度为30°53′37.1″N,遗址海拔为黄海高程499.758 m,遗址的2014CPMT1-T2探方中有古代生长在地下的树根1处、冲刷带来的独木舟1处、古树干9处。经光学方法鉴定,其中的古树根和古树木主要是秋枫树(Bischafia javanica)。这些木质沉积物平面倾向大都沿NW-NE-SW平面沉积,反映出这些沉积物被水流冲来的方向主要是郫县西北都江堰地区。测得T1-T2探方树干2、3、5和木椽9这4个AMS 14 C年代数据年龄为(2420±70)~(2566±78)a BP,由于都江堰是战国时期太守李冰于公元前256年率众修建,从马街遗址T1-T2探方出土的古洪水木质沉积物年代分析看,其应是公元前405年-公元前551年都江堰工程尚未开始前的周代(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256年)由古岷江洪水从北向南冲刷到此沉积所致。整个剖面锆石形态鉴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深度的不同,其形态组成有所差异,尤其在约2.6~2.4 ka BP时段的锆石微形态组合中,浑圆柱状比例较大,而四方双锥所占比例略小,表明这段时期可能经历了洪水事件,其大量浑圆状锆石是经过长距离搬运到此的沉积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马街遗址 古洪水事件 考古遗存 宝墩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滇池’说”商榷——从古地理学、考古学角度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声波 鲁延召 许之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3,共7页
周宏伟先生近年提出,地质时代在成都平原形成的断陷湖延续到两晋南北朝仍然存在,即汉代"方三百里"、"周回二百余里"的"滇池",再到两晋南北朝的"万顷池"。通过对成都平原的地质、古地理环境分... 周宏伟先生近年提出,地质时代在成都平原形成的断陷湖延续到两晋南北朝仍然存在,即汉代"方三百里"、"周回二百余里"的"滇池",再到两晋南北朝的"万顷池"。通过对成都平原的地质、古地理环境分析以及考古学的分析,认为第四纪以来直到战国中期,成都平原不可能存在"周回二百余里"的大湖泊,"滇池"在成都平原之说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成都平原 周宏伟 宝墩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遗址强毅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地点发掘简报
5
作者 姜铭 严彬 +2 位作者 李福秀 戴福尧 王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9,共8页
成都市金沙遗址强毅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地点(以下简称强毅地点)位于成都西二环路以外,羊西线以北,地处金牛区金牛乡土桥村一、三组(北纬30°43`24",东经104°00`47"),东距老成灌路110米,西距信息园西路100米,南部... 成都市金沙遗址强毅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地点(以下简称强毅地点)位于成都西二环路以外,羊西线以北,地处金牛区金牛乡土桥村一、三组(北纬30°43`24",东经104°00`47"),东距老成灌路110米,西距信息园西路100米,南部紧邻托普路(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遗址 宝墩文化 十二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与四川盆地史前城址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银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5-40,共6页
通过对长江中游和四川盆地史前城址群的筑城年代、建城选址、城址形制、城垣壕沟、建筑技术等方面的论述,并结合两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交流情况,从而探讨两地区史前城址的渊源问题。这对研究两地区文化的传播和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屈家岭文化 宝墩文化 史前城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00年前古蜀园林群 被引量:1
7
作者 潘传瑞 刘传军 毛颖 《农业考古》 2015年第1期262-267,共6页
古蜀宝墩遗址距今4500-4300年,含都江堰市芒城村古城、崇州市紫竹村古城。这三座古城兴起200年后突然湮没,紧接着又新冒出三座古城:崇州市双河村古城、郫县古城村古城和温江鱼凫村古城,因其文化面貌相同,统称宝墩文化。为论证宝墩文化... 古蜀宝墩遗址距今4500-4300年,含都江堰市芒城村古城、崇州市紫竹村古城。这三座古城兴起200年后突然湮没,紧接着又新冒出三座古城:崇州市双河村古城、郫县古城村古城和温江鱼凫村古城,因其文化面貌相同,统称宝墩文化。为论证宝墩文化遗址群同是古蜀早期园林群,就必须选定一把公认"标尺":园林定义和类型。用"标尺"比量,结论自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墩文化遗址 园林标尺 墙树 树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