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北段宝兴沟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向文 张志国 +3 位作者 王可勇 孙加鹏 杨吉波 杨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71-1084,共14页
宝兴沟金矿床是大兴安岭北部上黑龙江成矿带内大型金矿床之一,矿体主要产于下侏罗统二十二站组砂岩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内外接触带内,其热液成矿作用可划分为:黄铁矿±毒砂-石英(Ⅰ)、多金属硫化物-石英(Ⅱ)及少硫化物-... 宝兴沟金矿床是大兴安岭北部上黑龙江成矿带内大型金矿床之一,矿体主要产于下侏罗统二十二站组砂岩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内外接触带内,其热液成矿作用可划分为:黄铁矿±毒砂-石英(Ⅰ)、多金属硫化物-石英(Ⅱ)及少硫化物-碳酸盐(Ⅲ)3个阶段。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Ⅰ阶段矿石主要发育气液两相(LV)、少量含CO_2三相包裹体(HCO_2)及富气相包裹体(FV);Ⅱ阶段矿石中主要发育LV及少量HCO_2包裹体;Ⅲ阶段矿石中只发育LV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Ⅰ、Ⅱ阶段包裹体总体均一温度峰值集中于225.00~300.00℃,盐度(w(NaCl))为2.00%~10.00%;Ⅲ阶段均一温度峰值集中于175.00~225.00℃,盐度为4.00%~8.00%;成矿流体为简单的含CO_2中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热液体系,总体具有从成矿早期到晚期均一温度、盐度逐渐降低的特征。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Ⅰ、Ⅱ阶段成矿流体δDSMOW为-131.00‰^-108.00‰、δ18 OSMOW为1.00‰~4.00‰,Ⅲ阶段δDSMOW为-108.00‰、δ18 OSMOW为-1.89‰,表明早期以岩浆水为主,晚期逐渐演化为与大气降水混合热液。矿石中黄铁矿(毒砂)δ34SV-CDT为1.50‰~4.20‰,显示其物质来源以深源岩浆为主。综合分析认为,区内金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侵入活动有直接关系,矿床属中低温岩浆热液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兴沟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成因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塔河县宝兴沟金矿床中生代侵入岩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被引量:6
2
作者 周传芳 王献忠 +4 位作者 李向文 杨华本 宋贵斌 段明新 郭宏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7-150,共14页
宝兴沟金矿床为近年来在漠河前陆盆地南缘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区内发育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细晶岩等侵入岩,矿体主要产于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内部及其与二十二站组砂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石英闪长岩具高钾、低... 宝兴沟金矿床为近年来在漠河前陆盆地南缘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区内发育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细晶岩等侵入岩,矿体主要产于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内部及其与二十二站组砂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石英闪长岩具高钾、低钛、富碱特征,花岗细晶岩具高硅、高钾、低钛、富碱特征,二者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元素Yb、Y,但二者稀土元素特征和配分曲线差异较大,不具成因联系。矿石与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明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为成矿提供了热液和成矿物质等,与成矿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石英闪长岩成岩时间为118.13~121.77 Ma,限定了宝兴沟金矿床的形成时间不早于118Ma,为早白垩世,形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后的伸展环境。漠河前陆盆地除中-晚侏罗世侵入岩外,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对区域成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测年 成矿作用 中生代侵入岩 宝兴沟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宝兴沟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特征及深部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卓 李向文 +3 位作者 李师白 宋贵斌 公维国 宋昊南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5-543,共9页
宝兴沟矿区位于黑龙江省塔河县,2002年由1∶1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圈定,2007年通过1∶1万和1∶2万土壤测量进一步圈定了异常范围,并利用槽探工程进行揭露,首次发现了Au矿体,矿体主要为蚀变砂岩、蚀变闪长岩、蚀变闪长玢岩等,少量为含... 宝兴沟矿区位于黑龙江省塔河县,2002年由1∶1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圈定,2007年通过1∶1万和1∶2万土壤测量进一步圈定了异常范围,并利用槽探工程进行揭露,首次发现了Au矿体,矿体主要为蚀变砂岩、蚀变闪长岩、蚀变闪长玢岩等,少量为含金石英脉,以中-低温蚀变为主。本文在充分收集矿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区最新的钻孔采样数据,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矿床构造叠加晕分布特征,矿床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为Sb、As,近矿晕特征指示元素为Pb、Ag、Au、Zn、Cu,尾晕特征指示元素为W、Mo、Bi,初步确定了宝兴沟金矿床串珠状矿体、不同深部矿体组合的构造叠加晕模式;并依据已知矿体及矿床构造叠加晕,对深部有利成矿部位进行了预测,指出I-1-1号矿体向下应有很大的延伸或I-1-3号矿体深部应有盲矿存在,I-2-1号矿体深部可能有盲矿体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叠加晕 深部预测 宝兴沟金矿床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宝兴沟金矿床化探异常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炳新 徐伦先 +2 位作者 公维国 余明 马治忠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2期6-10,共5页
黑龙江省塔河县宝兴沟岩金矿区位于大兴安岭北端、上黑龙江前陆盆地南缘,是武警黄金部队继上黑龙江前陆盆地北缘发现砂宝斯大型岩金矿床之后,在该盆地南缘发现的又一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岩金矿床。该区有望的化探异常组合为Au、Ag、As、S... 黑龙江省塔河县宝兴沟岩金矿区位于大兴安岭北端、上黑龙江前陆盆地南缘,是武警黄金部队继上黑龙江前陆盆地北缘发现砂宝斯大型岩金矿床之后,在该盆地南缘发现的又一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岩金矿床。该区有望的化探异常组合为Au、Ag、As、Sb、Cu、Pb,元素组合特征反映本区成矿经历了多期、多阶段热液活动,对成矿极为有利。本区金矿床的控矿因素有3点:中侏罗统二十二站组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NE向构造破碎带为成矿流体运移通道及赋矿有利部位、斑岩体提供了充足的成矿流体、热源及部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黑龙江前陆盆地南缘 化探方法 异常特征 控矿因素 宝兴沟金矿床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