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宜红工夫茶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改进 被引量:1
1
作者 钟世泉 张卜芬 +2 位作者 彭泽玉 李绪品 廖勇 《中国茶叶加工》 2015年第3期55-57,54,共4页
宜红工夫茶传统加工工艺及设备存在技术缺陷,通过引入摇青工艺,萎凋槽设置风量控制及温度自控装置,改进传统毡帽炕灶结构等方法,可缩短萎凋时间,加快发酵进程,提高品质,满足不同原料对萎凋条件的要求,避免烟焦味茶产生。
关键词 宜红工夫茶 加工工艺改进 设备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的不同嫩度宜红工夫茶品质特征分析
2
作者 李婧 胡新龙 +5 位作者 唐慧珊 郭金灵 胡光灿 冯德品 仇方方 王明乐 《茶叶科学》 2025年第5期808-820,共13页
为明确宜红工夫茶的品质特点,综合利用感官审评、色差对比和靶向代谢组学对不同嫩度的宜红工夫茶的品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宜红工夫茶的感官审评得分与原料嫩度呈正相关;茶黄素含量随原料嫩度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茶黄素含... 为明确宜红工夫茶的品质特点,综合利用感官审评、色差对比和靶向代谢组学对不同嫩度的宜红工夫茶的品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宜红工夫茶的感官审评得分与原料嫩度呈正相关;茶黄素含量随原料嫩度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茶黄素含量与茶汤色度参数L*值呈正相关;可溶性糖含量随原料嫩度的降低而升高,而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随原料嫩度的降低逐步下降。进一步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在宜红工夫茶中共鉴定到162种非挥发性代谢物,其中24种代谢物可作为区分不同嫩度宜红工夫茶的特征化合物,主要包括10种类黄酮[槲皮素3-半乳糖苷、山柰酚-3-O-(6''-反式-P-香豆素-2''-葡萄糖基)鼠李糖苷、槲皮素3-芸香苷-7-葡萄糖苷、花青素鼠李葡糖苷、山柰酚3-芸香苷、山柰酚-3-O-葡萄糖苷、山柰酚3-O-半乳糖苷、槲皮素3-芸香苷-7-半乳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7-O-葡萄糖苷、槲皮素3-芸香苷]、7种儿茶素[(+)-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4种氨基酸[L-苯丙氨酸、L-精氨酸、D-(+)-哌啶酸、L-(-)-哌啶酸]、3种生物碱(咖啡碱、可可碱、腺苷)。研究结果明确了宜红工夫茶“琥珀金汤、蜜果甜香”的典型品质特征,解析了不同嫩度宜红工夫茶品质差异及其标志性代谢物,为优化加工工艺和定向调控风味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宜红工夫茶加工的标准化和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红工夫茶 嫩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