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万工程”经验赋能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阐释、现实基础和发展进路
1
作者 赵颖文 吕火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1348,共8页
【目的】探索新时期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方法】阐释“千万工程”经验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内涵,结合四川实际,明晰乡村建设方向。【结果】目前,四川乡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整体“宜居”水平不高;乡村产... 【目的】探索新时期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方法】阐释“千万工程”经验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理论内涵,结合四川实际,明晰乡村建设方向。【结果】目前,四川乡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整体“宜居”水平不高;乡村产业持续向优发展,但尚未达到“宜业”要求;乡村生活方式逐步转型,但与“和美”目标仍有差距;城乡融合加速推进,但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还存在壁垒。【结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切实发挥乡村规划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补短板,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夯实乡村产业振兴根基,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农民共治和激发乡村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万工程”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理论阐释 现实基础 发展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对策
2
作者 郭平 王盛维 丁伟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7期8-10,共3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紧密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明确提出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当前,我国乡村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与“宜居宜业和美”的目标存在差距,面临诸...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紧密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明确提出要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当前,我国乡村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与“宜居宜业和美”的目标存在差距,面临诸多挑战。该文在剖析当前乡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宜居”角度提出应改善硬件设施与软环境,从“宜业”角度建议夯实乡村产业根基,从“和美”角度强调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旨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价值意蕴 建设对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与城镇化的交互逻辑及实践探索
3
作者 周为 蒋济蔚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135,共13页
论文立足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与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及战略背景,构建细致完整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与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权重法从全国、省域来测度2017—2021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城镇化水平的变动,并借助核密度估计... 论文立足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与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及战略背景,构建细致完整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与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权重法从全国、省域来测度2017—2021年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城镇化水平的变动,并借助核密度估计、耦合协调模型和PVAR模型分别揭示两者的时空特征、共生与互动关系,得到以下结论:2017—2021年全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与城镇化水平在整体上有所提升;省域存在明显不平衡现象;两者耦合协调程度较好,展现城乡之间良性共生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城镇化之间均产生正向的互动效应,且城镇化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互动影响更强。这一研究对促进城乡融合,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和美乡村 城镇化水平 互动关系 CRITIC权重法 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思考
4
作者 朱龙奕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4期108-111,共4页
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村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面临着公共服务的非均衡性与治理人才短缺、产业同质化与价值链低端化的结构性矛盾、乡风文明建设与绿色农业转型的弱可持续性等制约。为此... 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村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当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面临着公共服务的非均衡性与治理人才短缺、产业同质化与价值链低端化的结构性矛盾、乡风文明建设与绿色农业转型的弱可持续性等制约。为此,要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打造乡村宜居环境,拓宽乡村宜业平台,突出乡村和美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5
作者 刘杰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0期13-15,共3页
为应对传统农业环境影响显著、效率低下的这一难题,本文研究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背景之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深度探究。凭借实施智能生态农业项目,采纳了多功能景观整合策略跟现代化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管理的优化,进一步增进了生... 为应对传统农业环境影响显著、效率低下的这一难题,本文研究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背景之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深度探究。凭借实施智能生态农业项目,采纳了多功能景观整合策略跟现代化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管理的优化,进一步增进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水平,项目也融入了地方文化元素,提升了社区的参与热情以及文化认同,以期为相关规划师和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实施策略和设计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景观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山”理论视阈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实现目标
6
作者 陈蕊 《江西农业》 2025年第2期142-144,共3页
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视域下,从宜居、宜业、和美三个维度深入分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本内涵和实现目标,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 宜居 和美乡村 “两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价值旨归、困境及路径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唐阿楠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顺应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的内在要求,对带动乡村产业振兴、提升农民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顺应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的内在要求,对带动乡村产业振兴、提升农民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价值旨归,分析面临的困境,从产业持续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供给、乡村治理角度出发,探析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和美乡村 人居环境 公共服务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价值之蕴、实然之困与应然之策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武梅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0,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历史任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更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从“宜居”“宜业”和“和美”三个维度系统剖析发现宜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历史任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更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从“宜居”“宜业”和“和美”三个维度系统剖析发现宜居宜业和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多重困境,表现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产业融合效能低以及治理体系不健全等。新阶段新征程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需要夯基固本,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强化乡村文明建设;各农业主体还需协同发力,营造乡村建设共生环境,协同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和美乡村 城乡融合 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设计美学策略——以江苏省为例
9
作者 周晓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1期94-96,共3页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体现了多维度、综合性的发展理念,是乡村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街道牌坊村、无锡市惠山区桃源村等实例的研究表明,设计美学可以为乡村...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体现了多维度、综合性的发展理念,是乡村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街道牌坊村、无锡市惠山区桃源村等实例的研究表明,设计美学可以为乡村建设赋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综合利用,提升乡村建设的美感、效率和效果,改善乡村环境,推动文化传承,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应从学科专业协同与跨领域合作的视域出发,基于设计美学理念,将规划、建筑、景观、室内、文创、标识和展示等多个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构建更加全面系统的乡村设计美学理论体系,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美学 宜居 和美乡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影响效应研究
10
作者 杨贺翔 马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3-28,共6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文章以2014—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为基础,借助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新质生产力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影响... 新质生产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文章以2014—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为基础,借助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新质生产力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可以通过扩大非农就业规模、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和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三种渠道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且促进乡村产业升级这一路径的中介效应最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以及低城镇化水平地区,新质生产力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影响在东部地区和高城镇化水平地区更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推动本地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还能够促进周边地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宜居和美乡村 非农就规模 乡村升级 乡村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状及路径
11
作者 杜丽娜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期42-44,共3页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建设新的发展方向,既有内在和谐性,又有外在观赏性,还有乡韵、乡愁等层面的精神文化美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因地制宜,立足乡土特征,结合地域特点,彰显原生态的乡土特色,提升村庄风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留...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建设新的发展方向,既有内在和谐性,又有外在观赏性,还有乡韵、乡愁等层面的精神文化美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因地制宜,立足乡土特征,结合地域特点,彰显原生态的乡土特色,提升村庄风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留住乡风、乡韵。该文阐述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涵,并结合河南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状,包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河南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宜居 和美乡村 建设现状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
12
作者 邱钰烽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9期93-96,共4页
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我国乡村建设的最新重大战略部署,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实践路径。该文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视域出发,基于宜居宜业和美... 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我国乡村建设的最新重大战略部署,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实践路径。该文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视域出发,基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涵和提出背景,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之间存在的耦合逻辑,并以农民需要、农村进步、国家发展三个视角来分析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价值意蕴;在此基础上,从“党建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不同角度切入,提出相应的推进路径思考,以期为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宜居 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资源与产业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研究——以青阳县为例
13
作者 张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78-81,共4页
文化赋能对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完善农村文化供给,加快建设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该文选择青阳县文化赋能宜居宜业... 文化赋能对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完善农村文化供给,加快建设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该文选择青阳县文化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为研究对象,对青阳县就文化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全面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此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展现徽风皖韵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赋能 宜居 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14
作者 赵郑华 《河南农业》 2025年第5期84-84,共1页
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一)示范创建带动作用明显2023年,郑州市新启动建设和美乡村示范村20个,迭代升级美丽乡村精品村47个。巩义市竹林镇等5个乡镇入选全省乡村建设示范镇,大峪沟镇海上桥村等51个村入选乡村建设示范村。全市和... 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效(一)示范创建带动作用明显2023年,郑州市新启动建设和美乡村示范村20个,迭代升级美丽乡村精品村47个。巩义市竹林镇等5个乡镇入选全省乡村建设示范镇,大峪沟镇海上桥村等51个村入选乡村建设示范村。全市和美乡村集体经济收入有47个村超过10万元,14个村超过百万元,4个村超过千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集体经济 乡村建设 示范村 美丽乡村 大峪沟镇 建设成效 宜居 示范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下的乡村景观设计——以仙海抗香村为例
15
作者 牟泳宇 蔡俐 《现代园艺》 2025年第21期109-112,共4页
以绵阳仙海抗香村为例,探讨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设计。通过现状分析、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适宜的景观设计体系,并阐述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对乡村发展的推动作用,旨在为其他地区乡村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宜居和美乡村 乡村景观设计 仙海抗香村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提升农村现代生活水平
16
作者 张辉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1期4-5,共2页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把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现代生活水平作为重要任务。这是贯彻落实“建设农业强国要一体推进农业现...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把高质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现代生活水平作为重要任务。这是贯彻落实“建设农业强国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具体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现代生活水平 强国 宜居和美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兰考实践”
17
作者 澹丹丹 蒋泽航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2期95-97,共3页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河南省兰考县探索出了一条“县级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营”的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路径。形...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河南省兰考县探索出了一条“县级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营”的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路径。形成系统谋划、精细建设、长效管护、内外兼修等可借鉴的建设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坚持党建引领,规划先行,因村制宜,塑形铸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 和美乡村建设 兰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视角下山西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瑞 韩小英 +1 位作者 李建军 张蕾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命题下,数字经济赋能成为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策略。本文从粮食安全、生态宜居、乡村产业、乡村善治、城乡融合、农民增收等方面探讨了数字经济推进宜居宜业和美...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命题下,数字经济赋能成为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策略。本文从粮食安全、生态宜居、乡村产业、乡村善治、城乡融合、农民增收等方面探讨了数字经济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机理。在对山西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践深入剖析基础上,基于数字经济视角,从推进策略、擦亮数字底色、建强产业支撑、拓宽百姓增收渠道、提升善治能力、筑牢民生保障等方面给出了山西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山西省 数智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平评价与分类施策——以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为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周婷婷 廖和平 +3 位作者 李涛 朱琳 刘亭 谢传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7,共13页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战略部署.在阐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璧山区七塘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路径.结果表明:(1)七塘镇宜居宜业...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战略部署.在阐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璧山区七塘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路径.结果表明:(1)七塘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平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建设位于中等水平,不同维度水平有差距.(2)分维度看,七塘镇生活维度水平最高,治理、人文和环境维度水平其次,产业维度水平最低.(3)分村域看,将军村、喜观村建设水平较高,四合村、阳岫村建设水平中等,盐店村、跃进村、建设村和三步梯村建设水平较低.(4)依据优势与短板,将七塘镇8个村划分为综合发展型、主导发展型、极化发展型和欠缺发展型4类,针对性地提出各类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宜居和美乡村 指标体系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4
20
作者 周明星 胡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4,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是加速与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具有目标的同向性、使命的同质性、价值的同一性、实践的互动性。针对新发展阶段我国宜居宜业... 新质生产力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是加速与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具有目标的同向性、使命的同质性、价值的同一性、实践的互动性。针对新发展阶段我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存在的发展要素组合亟需优化、产业创新有待加强、科技驱动动力不足、亟需汇聚多元建设力量等困境,亟需采取重组织、强产业、兴科技、聚力量等多元融合的举措,实现发展要素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发展优化、注重科技赋能、汇聚多元建设主体合力,巧借新质生产力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新阶段我国乡村振兴实践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