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PCR-微流芯片法定量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希田 颜鸣鹤 +2 位作者 凌乔 蔡丽敏 曾爱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应用定量PCR-微流芯片法定量检测临床血清标本HBV DNA含量,以了解该方法的灵敏度。方法将定量PCR-微流芯片法应用于10倍梯度稀释的HBV DNA参比品的定量检测,并与Taqman荧光定量法作比较;同时,应用这两种方法平行检测49份HBsAg阳性... 目的应用定量PCR-微流芯片法定量检测临床血清标本HBV DNA含量,以了解该方法的灵敏度。方法将定量PCR-微流芯片法应用于10倍梯度稀释的HBV DNA参比品的定量检测,并与Taqman荧光定量法作比较;同时,应用这两种方法平行检测49份HBs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结果Taqman荧光定量法可检测出104拷贝/mL的HBV DNA参比品,测得临床血清标本HBV DNA阳性率为63.27%(31/49),阳性血清的HBV DNA含量均值为9.60×106±19.54拷贝/mL;而PCR芯片法可测出103拷贝/mL HBV DNA参比品,测得临床血清标本HBV DNA的阳性率为77.55%(38/49),阳性血清的HBV DNA含量均值为6.95×106±15.43拷贝/mL。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检测临床血清标本HBV DNA含量,而定量PCR一微流芯片法的敏感性更高,尤其适合于低病毒载量检测及患者抗病毒药物选择和疗效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pcr-微流芯片 定量检测 血清 HBV DNA 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转换编码微球的多重镰刀菌毒素定量检测微流控平台构建
2
作者 王圣洁 叶永丽 +2 位作者 邵景东 孙秀兰 孙嘉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59-266,共8页
为实现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定量快速检测,本文构建了基于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的微流控芯片,并将其与体外诊断设备相结合开发了真菌毒素定量检测平台。该平台采用多色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作为编码信号检测探针,微流控芯片为检测载体,在多色... 为实现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定量快速检测,本文构建了基于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的微流控芯片,并将其与体外诊断设备相结合开发了真菌毒素定量检测平台。该平台采用多色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作为编码信号检测探针,微流控芯片为检测载体,在多色上转换荧光编码微球的双波显微系统下采集图像,得到的光学信号通过算法分析后可导出毒素种类及含量。以玉米粉为食品基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T-2毒素和伏马毒素B1(Fumonisins,FB1)为分析对象验证该平台应用效果。制备得到的三色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平均直径为28.81 nm,包裹惰性壳后平均直径为41.26 nm,溶胀后得到的上转换编码微球的平均直径为10μm。三种探针抗原抗体二抗的优化比例分别为:DON毒素:1:50、1:100、1:50;T-2毒素:1:200、1:400、1:200;FB1毒素:1:50、1:100、1:50。该体系下DON、T-2和FB1的检测限分别为41.35、0.5044、35.45 ng/mL,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76%~114.82%。综上,所构建的真菌毒素检测平台可有效避免多重检测的互相干扰问题,能快速、准确获得定量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芯片 上转换编码微球 多通道 真菌毒素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绝对定量核酸的数字PCR微流控芯片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强远 杨文秀 +6 位作者 高一博 于丙文 邱琳 周超 金伟 金钦汉 牟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5-550,共6页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可进行核酸单分子扩增和核酸绝对定量的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数字PCR)微流控芯片.应用多层软光刻技术,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芯片材料,盖玻片作为基底制作了具有3层结构以及微阀控制功能的微流控芯片.芯片的大小与... 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可进行核酸单分子扩增和核酸绝对定量的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数字PCR)微流控芯片.应用多层软光刻技术,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芯片材料,盖玻片作为基底制作了具有3层结构以及微阀控制功能的微流控芯片.芯片的大小与载玻片相当,可同时检测4个样品,每个样品通入芯片后平均分配到640个反应小室,每个小室的体积为6 nL.以从肺癌细胞A549中提取的18sRNA为样品检测了该芯片的可行性.将样品稀释数倍后通入芯片,核酸分子随机分布在640个小室中并扩增.核酸分子在芯片中的分布符合泊松分布原理,当样品中待测核酸分子平均拷贝数低于0.5个/小室时,则每个反应小室包含0个或1个分子.经过PCR扩增后,有模板分子的小室检测结果为阳性反应,而无模板分子的小室为阴性反应,最后通过计数阳性反应室的个数,可绝对定量原始待测样品中的目标DNA分子拷贝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数字PCR芯片可实现DNA单分子反应和核酸绝对定量,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节省时间和试剂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为数字PCR方法在普通实验室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可用于癌症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单细胞分析、产前诊断以及各种细菌病毒的核酸检验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微流芯片 单分子扩增 核酸定量 绝对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荧光定量PCR法快速检测乙肝病毒核酸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可可 杨柯 +3 位作者 赵俊 朱灿灿 朱灵 刘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0-45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血液病毒快速检测新技术。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一种集气动阀和"树型"结构为一体的微流控芯片;运用Comsol软件对芯片导热性能进行了仿真;根据...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血液病毒快速检测新技术。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一种集气动阀和"树型"结构为一体的微流控芯片;运用Comsol软件对芯片导热性能进行了仿真;根据血站血液核酸检测工作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缺陷病毒(HIV)三种病毒的筛查流程,结合高温控性能的微流控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在所设计微流控芯片上开展了血液样本中HBV的检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具有良好的温度均匀性和导热性,芯片上可实现血液样本中HBV的快速检测,其Ct值在37左右呈弱阳性。该技术与目前血液筛查使用的大型核酸检测系统相比,具有操作过程简单、所占空间小、检测效率高且试剂消耗量少的优点,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可实现多病毒核酸的并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微流芯片 HBV检测 Comsol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驱动皮升级等温核酸精确定量微流控芯片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文帅 丁雄 牟颖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1-356,共6页
精准医疗急需更加精确、灵敏、方便快捷的核酸定量方法。设计开发了一种结合双荧光等温扩增的高密度皮升级核酸定量微流控芯片。芯片采用多层软光刻技术制成,有3个反应通道,每通道有40 000个反应小室,共120 576个皮升级反应小室,反应小... 精准医疗急需更加精确、灵敏、方便快捷的核酸定量方法。设计开发了一种结合双荧光等温扩增的高密度皮升级核酸定量微流控芯片。芯片采用多层软光刻技术制成,有3个反应通道,每通道有40 000个反应小室,共120 576个皮升级反应小室,反应小室的密度达7 000/cm^2。芯片利用负压驱动样品精确分配,热凝固油相封闭小室,无需阀门及其他仪器辅助。芯片中嵌入的氟硅烷纳米涂层能有效地阻止反应过程中水蒸气的散失。以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质粒作为模板,进行等温多底物自配引发扩增(isothermal multiple self-matchinginitiated amplification,IMSA),测试芯片定量性能。芯片检测模板的动态范围达6个数量级,可检测的最大模板量为36μL中1.13×10~6拷贝数核酸。该装置具有定量精确、灵敏、快捷、操作简单等优势,可用于精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芯片 负压驱动 等温多底物自配引发扩增 高密度 精确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微流控荧光定量PCR激发光非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华东 赵树弥 +3 位作者 朱灵 李志刚 王安 刘勇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3-619,共7页
研究高通量微流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激发光非均匀性问题对提高DNA浓度定量结果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荧光定量PCR的原理,分析了激发光非均匀性对循环阙值(Ct)测量精度的影响,给出了激发光非均匀性引起Ct值测量偏差的表达式,... 研究高通量微流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激发光非均匀性问题对提高DNA浓度定量结果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荧光定量PCR的原理,分析了激发光非均匀性对循环阙值(Ct)测量精度的影响,给出了激发光非均匀性引起Ct值测量偏差的表达式,确定了激发光强度标准偏差应小于11.56%的要求。根据微流控芯片结构特点及激发光均匀性要求,设计了基于光棒的匀光光路用于解决激发光照度非均匀性问题。模拟及实验所得到的激发光照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0%、6.01.%,二者均小于11.56%。所设计匀光光路能够满足高通量微流控荧光定量PCR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与生物技术 均匀照明 光学设计 微流芯片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橙皮苷抗肺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樊佳新 王帅 +2 位作者 孟宪生 包永睿 李天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60-1265,共6页
目的探究橙皮苷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采用Hoechst 33342/PI染色法检测橙皮苷对肺癌细胞A549凋亡坏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橙皮苷对肺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相关基因VEGF... 目的探究橙皮苷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采用Hoechst 33342/PI染色法检测橙皮苷对肺癌细胞A549凋亡坏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橙皮苷对肺癌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相关基因VEGF、PI3K及PTEN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橙皮苷诱导肺癌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PTEN及凋亡蛋白Bcl-2、周期蛋白Cyclin B1的表达。结果橙皮苷作用于细胞G_0/G_1期及S期,阻滞细胞分裂,并呈现浓度依赖性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其细胞凋亡坏死率由正常对照组的(6.7±0.6)%增至(27.9±1.1)%;经橙皮苷诱导后的肺癌细胞中VEGF和PI3K基因表达相对降低,抑癌基因PTEN表达相对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橙皮苷诱导的肺癌细胞中凋亡蛋白Bcl-2及周期蛋白Cyclin B1相对表达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Akt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I3K蛋白表达量相对增加,PTEN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橙皮苷可能是通过干扰PI3K-Akt信号通路,阻碍肿瘤细胞的分裂并促进凋亡蛋白的产生,从而诱导肺癌细胞A549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肺癌细胞A549 微流芯片 实时荧光定量PCR PI3K-AKT信号通路 CYCLIN B1 Bcl-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球形微腔阵列的数字PCR芯片 被引量:2
8
作者 符亚云 景奉香 +1 位作者 李刚 赵建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2期78-81,共4页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 PCR)技术是一种核酸绝对定量技术,但现有d PCR平台因其昂贵的设备或复杂的操作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利用气体膨胀浇注成型技术,结合集成微腔阵列的模具,设计、制作了一种成本低廉、简单可靠的d PCR微流控芯片。独特...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 PCR)技术是一种核酸绝对定量技术,但现有d PCR平台因其昂贵的设备或复杂的操作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利用气体膨胀浇注成型技术,结合集成微腔阵列的模具,设计、制作了一种成本低廉、简单可靠的d PCR微流控芯片。独特的球形微腔为液滴存储提供了更稳定的几何形式,保证了样品数字离散化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芯片还利用预脱气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实现自动进样和样品离散化,大大降低了对复杂昂贵设备的依赖,且提供了更高集成度。利用芯片进行了EGFR基因第19号外显子数字PCR定量检测,验证了该芯片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聚二甲基硅氧烷 绝对定量 微流芯片 球形微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阻抗传感器检测番茄环斑病毒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琛 许庆铎 边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42-148,共7页
为实现番茄环斑病毒(Tomato Ringspot Virus,ToRSV)高效、准确的快速检测,采用内嵌金叉指阵列微电极的微流控阻抗传感器对ToRSV进行特异性检测。通过将ToRSV抗体固定于金叉指阵列微电极表面免疫结合ToRSV以引起阻抗变化,得到电化学阻抗... 为实现番茄环斑病毒(Tomato Ringspot Virus,ToRSV)高效、准确的快速检测,采用内嵌金叉指阵列微电极的微流控阻抗传感器对ToRSV进行特异性检测。通过将ToRSV抗体固定于金叉指阵列微电极表面免疫结合ToRSV以引起阻抗变化,得到电化学阻抗谱,并建立等效电路分析阻抗变化机理,建立ToRSV浓度和阻抗之间的定量线性关系。等效电路分析表示,ToRSV能造成溶液电阻Rs、电极表面电子转移电阻Ret的显著增加和双电层电容Cdl的减小,从而引起阻抗增加。结果显示在最佳检测频率10.7 Hz下,ToRSV浓度在0.001~10μg/mL范围内检测到的阻抗值范围为248.8~687.2 kΩ,ToRSV浓度与阻抗值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2为0.98。测试该方法的检出限时,阻抗值显示为307.05 kΩ,得到检出限为0.0034μg/mL。试验结果证明该传感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快速方便等优点,能够实现对ToRSV的特异性定性检测,对于其他植物病毒检测具有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传感器 微流芯片 番茄环斑病毒 定量检测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