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理模型的转子系统不平衡定量辨识 被引量:3
1
作者 顾煜炯 陈东超 +1 位作者 徐婧 何成兵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82-987,101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转子系统不平衡定量辨识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和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获取训练样本,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PSO-SVR)构建代理模型,建立不平衡参数与各测点振动响应的对应关系;构建用于求解不平... 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转子系统不平衡定量辨识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和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获取训练样本,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PSO-SVR)构建代理模型,建立不平衡参数与各测点振动响应的对应关系;构建用于求解不平衡参数的目标函数,并借助建立的代理模型,采用PSO算法寻找满足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从而达到不平衡定量辨识的目的.并通过仿真算例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辨识出转子系统中的不平衡参数,当有限元模型具有较小的误差时,仍能取得较准确的辨识结果,但尽量提高有限元模型的精度仍是不平衡参数辨识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不平衡 定量辨识 PSO-SVR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化驱动因子及定量辨识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京会 武建军 +1 位作者 武志涛 李小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5-299,共5页
从沙漠化定义出发,阐述了沙漠化驱动因素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温度、干旱、风等自然驱动因子和人口与牲畜数量、土地利用方式、技术、政策等人文驱动因子对沙漠化的影响,系统梳理了沙漠化过程中自然和人文驱动因子的定量辨识方法。指... 从沙漠化定义出发,阐述了沙漠化驱动因素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温度、干旱、风等自然驱动因子和人口与牲畜数量、土地利用方式、技术、政策等人文驱动因子对沙漠化的影响,系统梳理了沙漠化过程中自然和人文驱动因子的定量辨识方法。指出目前评价方法的不足和片面性,应进一步考虑沙漠化过程中的微观变化,加强人文与社会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提高数据精度和数据库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沙漠化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驱动因子 定量辨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复合岩层微观缝隙结构复杂程度定量辨识
3
作者 王心义 陈博 +2 位作者 田世元 邹宇 张波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3-63,共11页
采动条件下煤层底板复合岩层微观缝隙结构影响着下伏高水压含水层地下水的导升和渗流,其复杂程度对于煤层底板水害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以平顶山煤田东部3个相邻矿井提取的57组岩样为对象,基于SEM图像采集和N2吸附试验的综合信息,选... 采动条件下煤层底板复合岩层微观缝隙结构影响着下伏高水压含水层地下水的导升和渗流,其复杂程度对于煤层底板水害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以平顶山煤田东部3个相邻矿井提取的57组岩样为对象,基于SEM图像采集和N2吸附试验的综合信息,选取岩层面积缝隙率、等效缝隙直径、缝隙面积分维值、比表面积、缝隙体积及其分维值为主控因子,利用熵权-TOPSIS数学模型定量评价了己16-17煤层至寒武灰岩顶界面之间复合岩层微观缝隙结构的复杂程度。结果表明:己16~17煤层底板复合岩层微观缝隙结构极简单、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等级占比分别为25.00%、21.43%、39.29%、7.14%、7.14%,研究地段复合岩层的微观缝隙结构相对不复杂;4个岩段相比,岩层微观缝隙结构复杂程度量化均值排序为L1~L2灰岩段>L5~L7灰岩段>砂岩段>铝土质泥岩段,岩层微观缝隙结构复杂程度较好地反映了岩层缝隙发育程度。研究考虑了多因素对复合岩层的耦合影响,实现了复合岩层垂直段微观缝隙结构的定量分级分区判别,对精准刻画煤层底板复合岩层的含隔水层性能和科学指导煤层底板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岩层 微观缝隙结构 复杂程度 熵权-TOPSIS模型 定量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转子系统质量不平衡辨识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东超 顾煜炯 +1 位作者 徐婧 赵鹏程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0-44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的转子系统质量不平衡定量辨识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和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获取训练样本,随后采用优化的GRNN模型建立不平衡参数与各测点振动响应的对应关系,降低反演优化迭代过程中冗繁... 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的转子系统质量不平衡定量辨识方法: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和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获取训练样本,随后采用优化的GRNN模型建立不平衡参数与各测点振动响应的对应关系,降低反演优化迭代过程中冗繁的有限元计算;构建用于求解质量不平衡参数的目标函数,借助建立的GRNN关联模型,采用PSO算法寻找满足符合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从而达到质量不平衡定量识别的目的。此外,为了降低噪声的影响,采用零相位带通滤波器进行实测振动信号的去噪滤波。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辨识出转子系统中的质量不平衡参数,辨识结果的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系统 质量不平衡 定量辨识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