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工神经网络在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s)研究中的应用 |
刘希涛
袁星
赵元慧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2
|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用于5′-甲硫腺苷核苷酶抑制剂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 |
李美萍
张生万
|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3
|
氯代苯酚类衍生物对水生物发光细菌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
刘够生
宋兴福
于建国
钱旭红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1 |
17
|
|
4
|
含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化合物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
周如金
曾霞
黄敏
黄艳仙
张庆
齐凯琴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5
|
原子三角法在定量结构/活性相关分析中的应用 |
张庆友
许禄
|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6
|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方法 |
秦正龙
冯长君
|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7
|
吲哚喹唑啉衍生物抗癌活性与拓扑参数的定量关系 |
李剑
堵锡华
唐赛杰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8
|
烃基酚类化合物结构与毒性关系研究 |
廖立敏
卿东红
李建凤
朱俊
谢永红
雷光东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9
|
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毒性和热力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
堵锡华
王晓辉
冯长君
|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0
|
价连接性指数^mX与有机污染物lgK_sw的相关性 |
堵锡华
冯长君
|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11
|
定量预测多氯联苯的贝类净化 |
丁琼
孙阳昭
许明珠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2
|
氟喹诺酮均三唑稠杂环类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理论研究 |
冯惠
冯长君
王志荣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3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细胞色素P450 1A2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 |
易忠胜
叶廷文
刘红艳
莫凌云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4
|
雌二醇衍生物类药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
唐自强
堵锡华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5
|
新型噻唑-2-乙胺类HAT抑制剂的QSAR研究 |
段家喜
赵赛
易忠胜
聂瑾芳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6
|
羧酸及其衍生物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
崔毅
蒋军成
潘勇
曹洪印
王睿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7
|
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及QSAR研究 |
颜冬云
蒋新
余贵芬
卞永荣
邓建才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8
|
用QSAR模型预测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
苏丽敏
袁星
丁蕴铮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19
|
几种农药对发光菌毒性的测定和构效关系研究 |
刘辉
刘丹丹
柳红霞
王遵尧
王连生
|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20
|
部分苯衍生物对黄瓜种子发芽率的抑制毒性及QSAR研究 |
黄宏
王晓栋
郁亚娟
王连生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