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神经网络在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s)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希涛 袁星 赵元慧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4-78,共5页
人工神经网络 (ANN)源于模拟人脑中信息处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它独特的结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使其在许多实际应用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及其在定量结构 -活性相关 (QSARs)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其进一步的应... 人工神经网络 (ANN)源于模拟人脑中信息处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它独特的结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使其在许多实际应用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及其在定量结构 -活性相关 (QSARs)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其进一步的应用做了展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B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用于5′-甲硫腺苷核苷酶抑制剂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美萍 张生万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6-572,共7页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Three-dimensional Holographic Vector of Atomic Interaction Field,3D-HoVAIF)对33个5′-甲硫腺苷核苷酶抑制剂进行结构表征并与其抑制活性建立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 采用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Three-dimensional Holographic Vector of Atomic Interaction Field,3D-HoVAIF)对33个5′-甲硫腺苷核苷酶抑制剂进行结构表征并与其抑制活性建立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uantitative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进行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方法对所建模型稳定性能进行分析和验证,建模计算值、留一法交互检验预测值和外部样本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R、Rcv、Qext分别为0.874,0.773,0.953(MLR);0.873,0.727,0.952(PLS)。表明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能较好地表征该类分子的结构信息,所建QSAR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同时也指出了sp3杂化的C原子与sp2杂化的N原子,以及sp3杂化的C原子与sp3杂化的O/S原子的静电作用是影响5′-甲硫腺苷(MTA)类似物抑制5′-甲硫腺苷核苷酶(MTAN)活性的重要因素,有望对其它5′-甲硫腺苷核苷酶抑制剂的抑制活性预测及合成MTA类似物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全息原子场作用矢量 5′-甲硫腺苷核苷酶抑制剂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代苯酚类衍生物对水生物发光细菌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够生 宋兴福 +1 位作者 于建国 钱旭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13-316,共4页
应用PM3量子化学方法和分子连接性指数拓扑理论 ,进行了氯代苯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物发光细菌的半致死量之间的定量结构 -活性相关 (QSAR)研究 .QSAR模型表明 ,化合物分子体积效应对毒物靶分子的作用呈一定的相关性 ,体现在其与 IXV 和分... 应用PM3量子化学方法和分子连接性指数拓扑理论 ,进行了氯代苯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物发光细菌的半致死量之间的定量结构 -活性相关 (QSAR)研究 .QSAR模型表明 ,化合物分子体积效应对毒物靶分子的作用呈一定的相关性 ,体现在其与 IXV 和分子的平均极化率α呈正相关性 ,而与分子的最低空轨道ELUMO 呈负相关性 .所得的最显著的相关模型为-logEC50 =- 1.82 5 32 + 0 .0 4 678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苯酚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QSAR 分子连接性指数拓扑理论 量子化学 水生发光细菌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化合物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如金 曾霞 +3 位作者 黄敏 黄艳仙 张庆 齐凯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8-132,共5页
计算表征含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系列化合物的8个分子连接性指数和5个量子化学参数,用遗传算法对参数进行了优化筛选,获得了含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系列化合物的定量结构与抑制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抗菌半衰期(t0.5)间的关系... 计算表征含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系列化合物的8个分子连接性指数和5个量子化学参数,用遗传算法对参数进行了优化筛选,获得了含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系列化合物的定量结构与抑制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抗菌半衰期(t0.5)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与最低抑菌浓度显著相关的变量是最高占有轨道能量、最低空轨道能量与最高占有轨道能量差、3阶簇指数、4阶路径/簇指数,而且最高前沿占有轨道能量和4阶路径/簇指数对lg1/MIC均有正的贡献,而前沿轨道能差和3阶簇指数对抗菌作用强度有微小的负贡献;和半衰期显著相关的变量是最低空轨道能量、最低空轨道能量与最高占有轨道能量差、5阶路径指数、和4阶路径/簇指数,而且抗菌半衰期随5阶路径指数、4阶路径/簇指数以及最低空轨道能量与最高占有轨道能量差的增大而增大,而随最低空轨道能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α β-不饱和羰基结构 食品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三角法在定量结构/活性相关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庆友 许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0-424,共5页
运用原子三角法表征 1 -[(2 -hydroxyethoxy) methyl]-6-(phenylthio) thymine(HEPT)类化合物的三维结构信息 .由原子三角的频数计算得到化合物的相似度矩阵 ,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新的变量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分别构造了预... 运用原子三角法表征 1 -[(2 -hydroxyethoxy) methyl]-6-(phenylthio) thymine(HEPT)类化合物的三维结构信息 .由原子三角的频数计算得到化合物的相似度矩阵 ,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新的变量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分别构造了预测数学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原子三角法 分子相似度 回归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方法
6
作者 秦正龙 冯长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22-223,225,共3页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是从分子结构入手,应用适当的描述符建立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介绍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其意义,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基本原理 研究方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喹唑啉衍生物抗癌活性与拓扑参数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剑 堵锡华 唐赛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49,共4页
为建立吲哚喹唑啉衍生物类药物抗癌活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模型,分析了20个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吲哚喹唑啉衍生物分子抗癌活性与分子连接性指数mX及其电性拓扑状态指数Im的关系,有效地表征了该衍生物的分子结构.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 为建立吲哚喹唑啉衍生物类药物抗癌活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模型,分析了20个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吲哚喹唑啉衍生物分子抗癌活性与分子连接性指数mX及其电性拓扑状态指数Im的关系,有效地表征了该衍生物的分子结构.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多次优化筛选了2种分子连接性指数0χp,2χp和2种电性拓扑状态指数I7,I16,经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用于预测吲哚喹啉衍生物抗癌活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模型,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820.利用方程计算得到抗癌活性的估算值与实验值之间平均误差只有0.010,此外对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参数 吲哚喹唑啉衍生物 抗癌活性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基酚类化合物结构与毒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廖立敏 卿东红 +3 位作者 李建凤 朱俊 谢永红 雷光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499,共5页
有机化合物通常由电性各异的氢、碳、氮、氧、硫及卤素等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从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出发,按照不同类型原子之间电性相互作用得到一种分子结构表达方法——三维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three dimensional molecular electr... 有机化合物通常由电性各异的氢、碳、氮、氧、硫及卤素等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从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出发,按照不同类型原子之间电性相互作用得到一种分子结构表达方法——三维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three dimensional 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3D-MEIV).利用该矢量对41种烃基酚类化合物进行结构表达,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2变量毒性模型,复相关系数(R)为0.9438,均方根误差(RMS)为0.2541.再用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检验对模型进行了评价,得到的复相关系数(R(CV))为0.9349,均方根误差(RMS(CV))为0.2728.结果表明3D-MEIV能较好地表征烃基酚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 结构描述符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烃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毒性和热力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堵锡华 王晓辉 冯长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4-1209,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8个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分子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其轨道能(ENHOMO、ENLUMO以及二者轨道能隙ΔE2)、原子电荷(Q)等量子化学参数,以及热能校正值Eth、恒容热容Cv、熵S...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8个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分子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其轨道能(ENHOMO、ENLUMO以及二者轨道能隙ΔE2)、原子电荷(Q)等量子化学参数,以及热能校正值Eth、恒容热容Cv、熵S等热力学性质,并计算了8种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化合物分子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m。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这些化合物毒性的QSAR模型,以及热力学性质的QSPR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R2和采用逐一剔除法得到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cv均大于0.84和0.72,利用2个模型得到毒性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分别为0.11和0.20,3个热力学性质预测模型的误差分别为3.89%、4.03%和2.64%,吻合度较好,经检验证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预测能力。研究工作揭示了基团对毒性大小影响的变化规律、有利于对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在生态环境中的危害性进行评价,可为研发高效、低毒的苯并咪唑类新型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 密度泛函理论 急性毒性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连接性指数^mX与有机污染物lgK_sw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堵锡华 冯长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1-323,共3页
定义新的价连接性指数m XA、m XB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定量结构 -活性相关性研究中 ,发现 m X与 1 38种 6个系列的有机污染物的分配系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方程为 :lg Ksw=0 .1 342 0 XA- 0 .1 1 72 1XA+ 0 .1 1 91 0 XB+ 0 .0 3961XB... 定义新的价连接性指数m XA、m XB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定量结构 -活性相关性研究中 ,发现 m X与 1 38种 6个系列的有机污染物的分配系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方程为 :lg Ksw=0 .1 342 0 XA- 0 .1 1 72 1XA+ 0 .1 1 91 0 XB+ 0 .0 3961XB- 1 .6366,相关系数为 0 .971 3。使用相关模型对 lg Ksw的估算结果 ,非常接近或优于文献方法。本法还具有计算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结构参数 价连接性指数 分配系数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有机污染物 分子连接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预测多氯联苯的贝类净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琼 孙阳昭 许明珠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87-890,共4页
以量子化学参数为描述符,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多氯联苯(PCBs)在淡水贝类Elliptio complanata体内的净化速率常数(kd)进行了模拟分析,获得一个五参数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模型.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cum2)和标准偏差(SD)分别为... 以量子化学参数为描述符,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多氯联苯(PCBs)在淡水贝类Elliptio complanata体内的净化速率常数(kd)进行了模拟分析,获得一个五参数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模型.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cum2)和标准偏差(SD)分别为0.871和0.112,表明其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可靠性.模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参数包括平均分子极化率(α),分子量(Mw),核核斥能(CCR)和总能(TE).这些参数表明,偶极-诱导偶极作用和色散力是影响贝类Elliptio complanata净化PCBs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贝类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均三唑稠杂环类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惠 冯长君 王志荣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3-398,共6页
为了探讨氟喹诺酮均三唑稠杂环类衍生物(FQTHs)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微观机理,建立其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鼠白血病细胞(L1210)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等的体外抗肿瘤活性(A_j:A_C、A_L、A_H)与量化参数Q_t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 为了探讨氟喹诺酮均三唑稠杂环类衍生物(FQTHs)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微观机理,建立其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鼠白血病细胞(L1210)和人白血病细胞(HL60)等的体外抗肿瘤活性(A_j:A_C、A_L、A_H)与量化参数Q_t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模型。采用半经验计算法MOPAC-AM1计算15种化合物的量化参数(Qt,如E_(HOMO)、E_(LUMO)、μ、Q_(Cd)、Q_(Ne)、Q_(Of)、Q_F、Q_S等)。运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FQTHs体外抗肿瘤活性的QSAR模型。A_C的最佳三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2和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系数R_(cv)~2分别为0.910和0.827,A_L对应的R^2和R_(cv)~2分别为0.874和0.815,A_H对应的R^2和R_(cv)~2分别为0.941和0.894。通过R^2、R_(adj)~2、F、R_(cv)~2、V_(IF)、A_(IC)、F_(IT)等检验证明上述模型具有稳健性和预测能力。模型显示Q_(Cd)、Q_(Ne)、Q_(Of)和μ直接影响15种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均三唑稠杂环类衍生物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鼠白血病细胞 人白血病细胞 抗胂瘤活性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细胞色素P450 1A2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
13
作者 易忠胜 叶廷文 +1 位作者 刘红艳 莫凌云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6,共8页
在B3LYP/6-31G*水平上采用高斯09全优化计算了50个P450 1A2抑制剂的量子化学参数,应用基于预测的模型变量选择方法(VSMP)选择描述子最佳子集,建立了最高轨道占有能(EHOMO)和分子体积(Vm)与萘、内酯衍生物及其他化合物对细胞色素氧化酶P4... 在B3LYP/6-31G*水平上采用高斯09全优化计算了50个P450 1A2抑制剂的量子化学参数,应用基于预测的模型变量选择方法(VSMP)选择描述子最佳子集,建立了最高轨道占有能(EHOMO)和分子体积(Vm)与萘、内酯衍生物及其他化合物对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1A2抑制剂的两变量线性QSAR模型,结果表明:所选的2个分子结构描述符与50个抑制剂的活性之间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07 0)和内部预测能力(留多法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751 7)。同时,将50个化合物分成奇数集和偶数集各自进行筛选建模,并彼此进行外部预测,对全部样本集、奇数集和偶数集样本模型进行了y-Randomization检验,结果表明描述符EHOMO和Vm建立的模型均非常稳定并具有很高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1A2 抑制剂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密度泛函理论(DFT) VS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衍生物类药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14
作者 唐自强 堵锡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5-68,共4页
为了研究雌二醇衍生物药物的构效关系,以分子拓扑学点价为基础,定义并计算了雌二醇衍生物药物的原子特征值iδ,由iδ建构新的价连接性指数及其倒指数,得到了它们与26种雌二醇衍生物药物的摩尔折射率的三元回归方程为:MR=0.251 40LA-0.02... 为了研究雌二醇衍生物药物的构效关系,以分子拓扑学点价为基础,定义并计算了雌二醇衍生物药物的原子特征值iδ,由iδ建构新的价连接性指数及其倒指数,得到了它们与26种雌二醇衍生物药物的摩尔折射率的三元回归方程为:MR=0.251 40LA-0.025 21LA+0.074 80LB-8.925 8.它们与22种雌二醇衍生物药物的相对亲和力的三元回归方程为:lg(RBA)=15.496 80L0.A1-19.425 41L0A.1-34.728 50L0B.1+53.804 8.两个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对药物分子的折射率和相对亲和力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连接性指数 雌二醇衍生物 相对亲和力 摩尔折射率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噻唑-2-乙胺类HAT抑制剂的QSAR研究
15
作者 段家喜 赵赛 +1 位作者 易忠胜 聂瑾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9-536,共8页
采用VSMVI变量筛选方法从大量描述符中筛选最优子集,再由MLR回归方法建立了83个噻唑-2-乙胺类化合物与非洲人类锥虫病(HAT)抑制活性之间的二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2D-QSAR)模型,最优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r^2=0. 889 2)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 采用VSMVI变量筛选方法从大量描述符中筛选最优子集,再由MLR回归方法建立了83个噻唑-2-乙胺类化合物与非洲人类锥虫病(HAT)抑制活性之间的二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2D-QSAR)模型,最优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r^2=0. 889 2)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 857 4)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模型的描述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子的二维结构和疏水性对抑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采用基于CoMFA和CoMSIA方法的三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3D-QSAR)建立了相关性显著、预测能力强的定量模型(CoMFA:r^2=0. 924,q^2=0. 516; CoMSIA:r^2=0. 944,q^2=0. 531),其中CoMSIA的疏水场贡献率最高,说明了分子的疏水作用对抑制活性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2-乙胺类化合物 非洲人类锥虫病(HAT) 二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2D-QSAR) 基于变量相互作用的变量筛选方法(VSMVI) 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CoMF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及其衍生物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崔毅 蒋军成 +2 位作者 潘勇 曹洪印 王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4,共6页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原理,研究了27种羧酸及其衍生化合物结构与其急性毒性LC50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应用遗传算法从大量结构参数中优化筛选出与LC50最为密切相关的五个参数作为分子描述符,得出影响羧酸及其衍生物急性毒性的...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原理,研究了27种羧酸及其衍生化合物结构与其急性毒性LC50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应用遗传算法从大量结构参数中优化筛选出与LC50最为密切相关的五个参数作为分子描述符,得出影响羧酸及其衍生物急性毒性的主要结构特征为分子的大小及其空间效应等。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建立了相应的QSAR预测模型,并对所建模型分别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预测能力及泛化性能。其中,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训练集和预测集样本的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49和0.211,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所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羧酸及其衍生物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及QSAR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颜冬云 蒋新 +2 位作者 余贵芬 卞永荣 邓建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367,共4页
以碘化硫代乙酰胆碱为底物,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1种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半抑制浓度(IC50).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参数间的自相关分析建立有机磷农药对AChE抑制作用的QSAR模型.模型分析表... 以碘化硫代乙酰胆碱为底物,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1种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半抑制浓度(IC50).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参数间的自相关分析建立有机磷农药对AChE抑制作用的QSAR模型.模型分析表明,有机磷农药对AChE的抑制作用主要受特定方向上的原子极化率及原子的电拓扑状态的影响,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模型可解释高达78%的数据变异和显著的预测能力(q2=0.653),表明有机磷农药对AChE的抑制作用可借助结构活性关系模型进行预测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乙酰胆碱酯酶(AChE) 半抑制浓度(IC50)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QSAR模型预测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3
18
作者 苏丽敏 袁星 丁蕴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测定了苯酚与11种取代苯酚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和毒性单位比为1:4,1:1,4:1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苯酚和取代苯酚的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作用以相加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12种苯酚类... 测定了苯酚与11种取代苯酚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和毒性单位比为1:4,1:1,4:1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苯酚和取代苯酚的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作用以相加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12种苯酚类化合物的单一毒性建立了QSAR方程: -lgEC50=6.158-0.279pKa,对混合物中取代苯酚的毒性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发光菌 联合毒性 相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农药对发光菌毒性的测定和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辉 刘丹丹 +2 位作者 柳红霞 王遵尧 王连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5-38,共4页
测定了10种农药对发光菌的毒性数据(-lgEC50);采用密度泛涵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全优化计算了17种农药的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将这些参数作为理论描述符,依据修正的线性溶解能理论,利用半致死浓度(EC50)实验数... 测定了10种农药对发光菌的毒性数据(-lgEC50);采用密度泛涵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全优化计算了17种农药的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将这些参数作为理论描述符,依据修正的线性溶解能理论,利用半致死浓度(EC50)实验数据,建立了用于预测农药毒性的模型,其相关方程(相关系数r=0.9455)包含2个变量,即分子的最正氢原子电荷(qH+)和熵(SΘ),并用留一交叉验证法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此外,还利用该模型预测了17种农药对发光菌的-lgEC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毒性 密度泛涵理论(DFT)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苯衍生物对黄瓜种子发芽率的抑制毒性及QSAR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宏 王晓栋 +1 位作者 郁亚娟 王连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9,共5页
采用半静态培养法测定了 2 9种苯衍生物对黄瓜种子发芽率的 48h抑制毒性 ,并进行了定量结构 活性相关研究 .结果表明 :苯衍生物对黄瓜种子发芽率的抑制毒性不仅与化合物的疏水性 ( 1gKOW)有关 ,而且与其分子最低未占轨道能量 (ELUMO)
关键词 苯衍生物 黄瓜种子 发芽率 抑制毒性 QSAR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