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流注茎温度场测量的定量纹影系统及其图片处理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赵贤根 岳一石 +4 位作者 杨永超 肖佩 何俊佳 贺恒鑫 陈维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047-7057,共11页
流注茎的热特性是研究先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适用于流注茎温度场测量的系统对深入研究先导放电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合理地设计光路、选择光源与透镜的参数,建立了一套空间分辨率为70?m、时间分辨率为5?s、灵敏度较高,... 流注茎的热特性是研究先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适用于流注茎温度场测量的系统对深入研究先导放电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合理地设计光路、选择光源与透镜的参数,建立了一套空间分辨率为70?m、时间分辨率为5?s、灵敏度较高,适用于测量流注茎温度的定量纹影系统,同时根据纹影图片的特点以及流注茎的特性,提出了纹影图片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实现了对流注茎温度场的测量。通过开展长空气间隙先导放电试验,获得了流注茎的注入电流和纹影图片,基于提出的流注茎温度场的计算流程,获得了流注茎的径向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流注茎的温度在25?s内从300K上升至720K,而且前期的上升速率要高于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纹影 图片处理 Abel逆变换 流注茎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定量纹影系统的正先导放电起始阶段通道瞬态温度测量 被引量:4
2
作者 程晨 陈维江 +4 位作者 贺恒鑫 朱太云 傅中 黄煜彬 吴雨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483-6493,共11页
正极性先导放电特性是超特高压输变电系统操作过电压外绝缘配合和地面高目标物雷电屏蔽性能优化的基础。先导放电起始过程是流注茎向连续先导通道转化的关键阶段,通道处于非局部热力学平衡态,通道气体温度与电子密度、电场强度及径向尺... 正极性先导放电特性是超特高压输变电系统操作过电压外绝缘配合和地面高目标物雷电屏蔽性能优化的基础。先导放电起始过程是流注茎向连续先导通道转化的关键阶段,通道处于非局部热力学平衡态,通道气体温度与电子密度、电场强度及径向尺寸等参数相互耦合,获取先导起始阶段通道温度演化规律对于揭示先导放电物理机制和实现全过程仿真建模至关重要。该文设计构建了一种脉冲LED光源驱动的定量纹影系统,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分别达到了0.37μs和31μm/像素,解决了长空气间隙放电通道瞬态温度时域连续测量的难题。开展了1.0 m棒-板间隙正极性先导放电观测实验,获得了放电电流、定量纹影图像及通道光学图像等数据。通过反演定量纹影图像获得了流注茎温度分布特性,发现了流注茎前端生长出一种热细通道的现象,其温度介于400~800 K,通道直径约为0.2 mm,轴向发展速度约为0.1 mm/μs。实验获得了二次流注电流注入阶段通道快速温升,以及不稳定先导弛豫阶段通道温度分布演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导放电 气体温度 定量纹影系统 流注茎 热细通道 不稳定先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微射流的密度场三维纹影测量
3
作者 谭思洋 李响 +3 位作者 范玮 陈爽 周全 雷庆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1-757,共7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纤传像的高速三维纹影密度场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1台高速相机、2台氙灯、1套一分七光纤束以及一系列透镜,同时采集7个不同角度的纹影图像,结合层析重建,可以获取流场的三维密度场分布。该方法可以在43.37 mm×43.3... 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纤传像的高速三维纹影密度场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1台高速相机、2台氙灯、1套一分七光纤束以及一系列透镜,同时采集7个不同角度的纹影图像,结合层析重建,可以获取流场的三维密度场分布。该方法可以在43.37 mm×43.37 mm×43.37 mm的视场范围内,以2 kHz的帧速进行超声速微射流的三维密度场动态测量。实验结果显示了微型喷嘴出口下游的流动规律,多个反射激波在整个微射流中呈现多面体形状,而在冲击单元处的射流直径最小。冲击单元的长度随着喷嘴压力比的增加而增加,且在相同压力比下,第2个冲击单元的长度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定量纹影 光纤成像 超声速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影定量化在火焰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孟晟 杨臧健 +3 位作者 王明晓 沈忠良 邓凯 钟英杰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69,共5页
基于传统"Z"字形纹影系统,采用标准光度法对火焰温度进行了定量化。标准光度法通过一个标定镜片来建立火焰纹影图像的灰度值和光线偏转角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利用轴对称假设建立光线偏转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盖斯定... 基于传统"Z"字形纹影系统,采用标准光度法对火焰温度进行了定量化。标准光度法通过一个标定镜片来建立火焰纹影图像的灰度值和光线偏转角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利用轴对称假设建立光线偏转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盖斯定律和理想气体方程得到火焰温度。对其中涉及到的反演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直接积分法和Abel逆变换法误差最小,Radon逆变换受滤波函数影响较大,而迭代重建法在离散点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误差最大。将纹影定量化所得到的温度曲线和热电偶所测结果值比较,证明了标准光度法对纹影火焰定量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 温度测量 标准光度法 Abel逆变换 Radon逆变换 迭代重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性长空气间隙放电不稳定先导通道温度演化规律研究
5
作者 程晨 陈维江 +4 位作者 贺恒鑫 黄煜彬 傅中 赵爱华 胡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238-6247,I0034,共11页
先导放电是长空气间隙击穿的主导物理过程,是一种高电导率且以热电离过程为主导机制的热等离子体,获取不稳定先导通道温度分布对于揭示先导起始物理机制以及建立先导放电全过程仿真模型至关重要。该文利用脉冲驱动高功率LED光源,建立一... 先导放电是长空气间隙击穿的主导物理过程,是一种高电导率且以热电离过程为主导机制的热等离子体,获取不稳定先导通道温度分布对于揭示先导起始物理机制以及建立先导放电全过程仿真模型至关重要。该文利用脉冲驱动高功率LED光源,建立一套高时空分辨率定量纹影系统,并开展1.0m棒-板间隙正极性先导放电定量纹影观测实验。实测结果表明,在不稳定先导电流持续注入期间,通道轴向温度分布较为均匀,且通道热直径在径向上呈现持续快速扩张,并最终导致不稳定先导放电停止。此外,获得维持不稳定先导放电发展的通道轴线温度临界值为5000K。通过分析发现热传导过程是先导弛豫阶段的主导能量耗散机制,并导致通道轴线温度始终呈现下降趋势,最终稳定在1600K,较暗区通道中心温度稳定值要高。研究对于揭示先导放电物理机制和支撑建立先导放电发展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先导放电 定量纹影系统 气体温度 热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性冲击流注—先导转化放电通道温度测量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程晨 贺恒鑫 +4 位作者 胡锦洋 陈维江 夏胜国 边凯 何俊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59-1368,1426,共11页
正极性长空气间隙放电是输变电系统外绝缘和雷电放电物理的研究基础,而流注—先导转化过程一直是长间隙放电机理以及雷电上行先导放电研究所关注的重点。为了获得流注—先导放电转化过程中电学、热力学参数演化规律及其关联关系,以1.0m... 正极性长空气间隙放电是输变电系统外绝缘和雷电放电物理的研究基础,而流注—先导转化过程一直是长间隙放电机理以及雷电上行先导放电研究所关注的重点。为了获得流注—先导放电转化过程中电学、热力学参数演化规律及其关联关系,以1.0m棒–板空气间隙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适用于流注—先导转化放电过程热特性试验观测系统,实现电压、高电位放电电流、放电通道光学形态、纹影图像的同步观测。获得从流注放电起始到先导通道形成过程的高速纹影图片,并通过Abel逆变换反演获得初始先导放电通道气体密度、温度的径向分布及其时间演化规律,发现因首次流注放电注入电荷量的增加,暗区时间内放电通道中心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由上升变为下降的两类现象。基于Gallimberti流注—先导转化零维模型,分析不同流注茎初始半径和能量分配系数对暗区内温度变化规律的影响,得出模型只适用于暗区温度上升的放电情况。该文的研究工作可为正极性先导起始判据修正和物理模型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注—先导转化 定量纹影系统 热力学参数 Gallimberti流注—先导转化零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