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磁共振成像在大鼠脑内钆沉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旭聪 李健 +3 位作者 张睿 摆玉财 马耀兴 陈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5-920,共6页
目的 探讨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大鼠小脑深部核团(DCN)钆沉积定量测量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 对21只雄性SD大鼠进行尾静脉注射钆双胺溶液20次(4次/周,共5周),随机选取5只大鼠安乐死后提取小脑DCN组织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实... 目的 探讨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大鼠小脑深部核团(DCN)钆沉积定量测量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 对21只雄性SD大鼠进行尾静脉注射钆双胺溶液20次(4次/周,共5周),随机选取5只大鼠安乐死后提取小脑DCN组织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实验进行钆浓度测定,将剩余大鼠随机分为2组:钆双胺组7只,继续注射钆双胺,注射次数与剂量与之前相当;无干预对照组7只,除正常饲养无其他干预措施。在首次注射前及每周注射后对所有大鼠进行头部MRI扫描,测量大鼠DCN T1值及DCN/小脑皮质T1WI信号强度比值,最后一次MRI扫描完成后提取组织进行ICP-MS实验测定小脑DCN钆浓度。检测两组各时间点的DCN T1值、DCN/小脑皮质T1WI信号比值与小脑DCN组织钆浓度的差异,评估DCN T1值、DCN/小脑皮质T1WI信号比值与小脑DCN钆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末次注射后钆双胺组DCN T1值显著低于第5周处死大鼠和对照组[(595.50±20.96)ms比(814.92±17.45)ms比(994.38±7.86)ms;F=0.002 7,P<0.01],DCN/小脑皮质T1WI信号强度比值显著高于第5周处死大鼠和对照组(1.15±0.01比0.90±0.02比1.01±0.01;F=0.008 4,P<0.01),钆双胺组小脑DCN组织中钆浓度高于第5周处死大鼠和对照组[(2.25±0.14)μg/g比(1.08±0.02)μg/g比(0.90±0.02)μg/g;F=0.000 3,P<0.001]。DCN组织钆浓度与DCN T1值与呈显著负相关(r=-0.932,P<0.001),与DCN/小脑皮质T1WI信号强度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907,P<0.001)。结论 以ICP-MS实验测定小脑DCN钆浓度为参考标准,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小脑齿状核区域的T1弛豫时间具有良好的表达性,为临床钆沉积定量磁共振评估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沉积 大鼠 小脑深部核团 定量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颞叶癫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东昊 刘苗苗 +2 位作者 刘宇威 巩贺 李祥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4-148,170,共6页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一种以颞叶区域神经元异常放电为基础的癫痫类型,在癫痫患者中的发病率为40%左右。内侧颞叶硬化(medial temporal sclerosis,MTS)是耐药局灶性癫痫最常见的病因,致痫灶的无创定位在难治性癫痫患...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一种以颞叶区域神经元异常放电为基础的癫痫类型,在癫痫患者中的发病率为40%左右。内侧颞叶硬化(medial temporal sclerosis,MTS)是耐药局灶性癫痫最常见的病因,致痫灶的无创定位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规结构MRI作为难治性TLE患者术前重要参考依据,并不能精准地偏侧化与定位致痫灶的范围。定量MRI技术通过定量或半定量的方式能够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结构和功能信息,且与结构MRI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本文将简要介绍与TLE相关的定量成像技术,包括弛豫时间、代谢水平、组织微观结构和灌注成像等多个角度,就其在TLE诊疗和TLE网络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协助TLE诊疗过程中致痫灶的精确定位、病变程度的评估,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内侧颞叶硬化 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共振成像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早期退行性变可运用磁共振成像方法定量评估
3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怎样早期、无创评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新兴的一套定量磁共振成像方法——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技术,通过监测特定的生化物质所产生的磁共振信号的改变,进而推测出生... 椎间盘退变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怎样早期、无创评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新兴的一套定量磁共振成像方法——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技术,通过监测特定的生化物质所产生的磁共振信号的改变,进而推测出生物组织内部某种特异的生化物质的改变。早有研究表明椎间盘的退变与其内部黏多糖丢失息息相关,因此黏多糖的化学交换饱和转移磁共振成像被开发并推广应用于椎间盘的定量磁共振成像领域,用于监测椎间盘内部黏多糖含量的改变。已有模体研究报道该成像技术中的重要参数黏多糖化学交换饱和转移与黏多糖的实际浓度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变 磁共振信号 腰椎间盘 定量评估 成像方法 早期 定量磁共振成像 椎间盘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b值表观扩散系数与动态增强磁共振定量参数对移行带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新瑜 刘晴晴 +3 位作者 李明霞 黄咏文 左伟龙 郝会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96-1100,1108,共6页
目的探讨高b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对移行带(TZ)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且有病理结果的52例患者(73个TZ病... 目的探讨高b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对移行带(TZ)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且有病理结果的52例患者(73个TZ病灶)资料,对TZ病灶行PI-RADS评分并选取3分及以上病灶进行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分为PCa组22个,非癌性前列腺疾病组51个。比较两组间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转移常数、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_(ep))、细胞外血管外血浆容积分数]和ADC值的差异,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和各参数联合诊断效能。结果与非癌性前列腺疾病组相比,PCa组的ADC值较低(Z=-6.360,P<0.001),K_(ep)值较高(Z=-2.609,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移常数和细胞外血管外血浆容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87、-1.317,P>0.05)。ADC值、K_(ep)以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TZ PC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1、0.693和0.980,两项指标联合应用与单独使用ADC值诊断TZ PCa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9,P=0.223)。结论高b值ADC值和K_(ep)对TZ PCa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高b值ADC值对TZ PCa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但两项指标联合应用未提供更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带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iC技术定量评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文娟 邹月芬 +2 位作者 胡磊 刘啸峰 柴刘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5,共7页
目的评估MRI集成(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序列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期间完成胸部低剂量CT检查的健康体检志愿者。所有志愿者均自愿接受常规腰椎MRI及MAGiC... 目的评估MRI集成(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序列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期间完成胸部低剂量CT检查的健康体检志愿者。所有志愿者均自愿接受常规腰椎MRI及MAGiC序列扫描。分别测量并计算基于胸部低剂量CT的腰椎平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基于常规T1WI椎体骨质量(vertebral bone quality,VBQ)值、基于MAGiC T1WI的VBQ(VBQ-magic)及平均T1弛豫时间(average T1 relaxation time,T1av)值、平均T2弛豫时间(average T2 relaxation time,T2av)值、质子密度平均(average proton density,PDav)值以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按腰椎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骨量正常组(63例)、骨量减少组(43例)及骨质疏松组(22例)。多组间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检验或Wilcoxon检验,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年龄、VBQ、VBQ-magic、T1av、T2av、PDav与BMD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单参数及联合参数对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间年龄、VBQ、VBQ-magic、T1av、T2av、PDa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VBQ-magic值分别为2.92(2.71,3.11)、3.16(2.87,3.40)、3.37(3.19,3.53),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T1av值分别为622.80(554.80,692.00)ms、565.40(538.00,599.20)ms、560.50(515.80,586.55)ms,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T2av值分别为(75.40±6.06)ms、(77.05±5.95)ms、(84.79±5.36)ms,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骨量正常组PDav值小于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P=0.007、0.043)。VBQ-magic、T1av与BMD值呈中等相关(r=−0.524、0.403);T2av、PDav与BMD值呈弱相关(r=−0.365、−0.224)。VBQ-magic、T1av、VBQ-magic+T1av在区分骨量减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72、0.702、0.782,VBQ-magic单独及联合T1av的诊断效能与VBQ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BQ-magic、T2av、VBQ-magic+T2av在区分骨质疏松的AUC分别为0.810、0.867、0.803,VBQ-magic单独及联合T2av的诊断效能与VBQ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AGiC T1WI的VBQ评分及T1、T2值对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可为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检测方法和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质量 骨密度 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MRI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子蕙 张莫云 +3 位作者 王美佳 孙小然 张丽娜 高雪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7-234,共8页
合成MRI(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yMRI)是一种新兴的定量MRI技术,可通过单次扫描获取多对比度图像,实现与传统MRI等效的诊断效能。近年来,SyMRI技术日趋成熟,图像质量不断提高,在中枢神经系统、乳腺、骨肌系统、腹部等... 合成MRI(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yMRI)是一种新兴的定量MRI技术,可通过单次扫描获取多对比度图像,实现与传统MRI等效的诊断效能。近年来,SyMRI技术日趋成熟,图像质量不断提高,在中枢神经系统、乳腺、骨肌系统、腹部等全身多部位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SyMRI突出优势在于突破了传统MRI对多序列扫描的依赖,显著缩短扫描时间,基于定量序列测量组织固有特性,实现组织参数的定量比较。本文就SyMRI基本原理、可行性验证及图像质量评价、临床应用等方面展开综述,旨在为各系统疾病的精准化诊疗拓展新的检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共振成像 定量参数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评估中MRI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俞享 陈佳威 +2 位作者 傅锐芝 吴婷 吴林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由于肺实质质子密度低、易出现呼吸和心脏运动伪影等,使肺部MRI应用一直受限。近年来,随着MRI技术发展迅速,其在肺癌诊断及鉴别方面的应用也有明显拓展。本文将对肺癌临床评价中MRI定量、功能及新兴成像技术的应用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MR... 由于肺实质质子密度低、易出现呼吸和心脏运动伪影等,使肺部MRI应用一直受限。近年来,随着MRI技术发展迅速,其在肺癌诊断及鉴别方面的应用也有明显拓展。本文将对肺癌临床评价中MRI定量、功能及新兴成像技术的应用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MRI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定量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胸部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MRI与传统定量方法对T1、T2弛豫值测定的模体验证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雅文 牛海军 +6 位作者 尹红霞 郑作锋 任鹏玲 张婷婷 赵鹏飞 吕晗 王振常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93,共5页
目的通过与传统定量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合成MRI对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T1)、横向弛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T2)定量计算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材料与方法针对3.0 T MRI设备,使用灰质、白质、脑脊液模体... 目的通过与传统定量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合成MRI对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T1)、横向弛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T2)定量计算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材料与方法针对3.0 T MRI设备,使用灰质、白质、脑脊液模体分别进行合成MRI序列和传统定量成像扫描,共进行四次重复采集。对传统定量图像,通过拟合计算方法得到相应的T1、T2值;对合成MRI图像,使用专用后处理软件计算T1、T2值。对两种方法得到的定量值进行差值计算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合成MRI和传统定量方法计算的T1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13,P=0.7537),并且四次测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13,P=0.4968);同样地,两种方法计算的T2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1,P=0.9737),四次测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62,P=0.3498)。结论合成MRI对T1、T2弛豫定量测定结果准确,可应用于临床中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磁共振成像 合成磁共振成像 模体验证 脑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律平悸颗粒对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干预效应的CMR T1 mapping定量评估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新东 孙雪梅 方祝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目的运用心脏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CMR T1 mapping)定量评估稳律平悸颗粒对心房颤动气阴两虚证患者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的干预效应。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房颤气阴两虚证患者43例(持续性房颤17例、阵发性房颤26例),... 目的运用心脏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CMR T1 mapping)定量评估稳律平悸颗粒对心房颤动气阴两虚证患者左心室心肌纤维化的干预效应。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房颤气阴两虚证患者43例(持续性房颤17例、阵发性房颤26例),随机分为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和经验方稳律平悸颗粒治疗中药组(23例),治疗及观察周期24周。采用CMR T1 mapping成像定量评估治疗后左心室心肌纤维化,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肝激酶B1(LKB1)水平和纤维化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以评估房颤纤维化上游氧化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中药组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的复发次数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T1值和ECV均明显下降(P<0.01),血清MMP-2、PⅢNP、IL-18、TNF-α、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和LKB1水平显著升高(P<0.01),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稳律平悸颗粒有助于阵发性房颤患者窦律维持、减少复发,可抑制房颤气阴两虚证患者心肌纤维化,机制可能与抑制上游氧化炎症级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律平悸颗粒 心房颤动 气阴两虚证 心肌纤维化 心脏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集成序列在慢性冈上肌肌腱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倪亚博 田兆荣 +2 位作者 杨建平 孙杰 王志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3-57,68,共6页
目的探讨MR集成(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序列在慢性冈上肌肌腱炎(supraspinatus tendinitis,ST)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临床怀疑冈上肌肌腱炎的患者42例(肌腱炎组)及健康志愿者28例(对照组),行肩关节... 目的探讨MR集成(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序列在慢性冈上肌肌腱炎(supraspinatus tendinitis,ST)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临床怀疑冈上肌肌腱炎的患者42例(肌腱炎组)及健康志愿者28例(对照组),行肩关节MRI轴位[T2WI脂肪抑制(fat saturation,FS)序列、T1WI FS序列]、斜冠状位(T2WI FS序列)及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proton density weighted,PDW)序列]扫描,同时行Magic序列斜冠状位扫描。于Magic序列生成的T2WI斜冠状位图像上根据冈上肌肌腱走形将其分为外侧亚区、内侧亚区及中间亚区。由两名放射科医生于Magic斜冠状位图像上分别测量冈上肌肌腱三个分区的T1、T2及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估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分区各定量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其对肌腱炎的诊断效能。结果肌腱炎组外侧亚区的T1、T2值、中间亚区的T2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炎组外侧亚区的PD值、中间亚区的T1、PD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腱炎组内侧亚区的T1、T2及PD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亚区的T1、T2值诊断冈上肌肌腱炎的AUC分别为0.821、0.73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5%和67.9%、66.7%和78.6%。中间亚区T2值的AUC为0.68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9%、75.0%。结论Magic序列的T1、T2值是反映慢性冈上肌肌腱炎的有效量化参数,能够为临床对冈上肌肌腱变性提供量化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磁共振成像 冈上肌肌腱炎 肩袖损伤 合成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钆沉积大鼠模型使用大环钆剂后脑内钆沉积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旭聪 李健 +4 位作者 张睿 王振华 摆玉财 马耀兴 陈兵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06-812,共7页
目的:探究在已出现线性钆沉积的大鼠中继续注射大环型钆对比剂后大鼠脑内钆沉积的变化。方法:对28只雄性SD大鼠首先进行钆双胺(线性钆对比剂)注射20次(4次/周,共5周;单次剂量均为0.06 mmol/kg)建立线性钆沉积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 目的:探究在已出现线性钆沉积的大鼠中继续注射大环型钆对比剂后大鼠脑内钆沉积的变化。方法:对28只雄性SD大鼠首先进行钆双胺(线性钆对比剂)注射20次(4次/周,共5周;单次剂量均为0.06 mmol/kg)建立线性钆沉积模型,再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钆双胺(线性),钆特酸葡胺(大环型),钆布醇(大环型)及高渗盐水(1350 mOsm/kg),注射次数与剂量与之前相当。在首次注射前及每周注射后对大鼠进行头部MRI扫描,第5周及第10周分批处死大鼠提取组织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实验测定小脑深部核团(DCN)的钆浓度以及进行小脑HE染色切片观察分析。在MRI图像测量大鼠DCN T_(1)值及DCN/小脑皮质T_(1)WI信号比值,并采用双方差分析(ANOVA)检测各组间各时间点的数值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DCN中钆浓度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大鼠DCN T_(1)值与DCN/小脑皮质T_(1)WI信号比值以及DCN中钆浓度的相关性。结果:钆双胺组大鼠DCN的T_(1)值(595.50±20.96 ms)显著低于其它组;钆双胺组大鼠DCN组织中钆浓度(2.25±0.14 ug/g)及DCN/小脑皮质T_(1)WI信号强度比值(1.15±0.01)显著高于其它组;DCN T_(1)值与DCN/小脑皮质T_(1)WI信号比值以及DCN中钆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在已出现线性钆沉积的大鼠中,继续使用大环型GBCAs钆特酸葡胺及钆布醇相对一直使用线性GBCAs脑内钆沉积较少,相对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小脑深部核团 定量磁共振成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MRI的新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昊 李春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8-423,共6页
随着前列腺MRI的发展,多项新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得到应用,如定量磁共振技术、扩散相关技术、混合多维磁共振成像、时间依赖性扩散磁共振成像等,在提高前列腺癌诊断准确性的同时,还能提高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本文对近年前列腺MRI的新技... 随着前列腺MRI的发展,多项新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得到应用,如定量磁共振技术、扩散相关技术、混合多维磁共振成像、时间依赖性扩散磁共振成像等,在提高前列腺癌诊断准确性的同时,还能提高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本文对近年前列腺MRI的新技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