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达定量测量降水中的异方差性及加权判别函数处理 被引量:8
1
作者 濮文耀 魏鸣 +3 位作者 李红斌 何玉科 于世秀 黄振5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1-421,共11页
利用Z-I关系法,通过2006年两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回波和雨量资料分析A,b值的变化规律。针对Z-I关系的非线性和不稳定性,发现Z-I统计关系拟合中存在着异方差性,提出了对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和最优判别函数法进行加权处理的方法,并与其他... 利用Z-I关系法,通过2006年两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的回波和雨量资料分析A,b值的变化规律。针对Z-I关系的非线性和不稳定性,发现Z-I统计关系拟合中存在着异方差性,提出了对传统的最小二乘法和最优判别函数法进行加权处理的方法,并与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加权判别函数法,可以在符合Z-I关系实际变化规律的前提下抑制异方差性在计算过程中的不稳定,同时保持回波反演降水与实测降水之间的偏差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定量测量降水 Z-I关系 异方差性 最小二乘法 加权判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降水分布定量测量及其在IMGRASS综合试验中的应用方案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锦丽 孙海冰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89-95,共7页
在综合分析现有地基测量降水时空分布方法及设备条件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雷达-雨量计联合测雨及雷达-辐射计联合遥感降水分布方法作为IMGRASS综合试验中的降水测量方案。除了介绍方法的原理、探测方案外,还讨论了误差来源及... 在综合分析现有地基测量降水时空分布方法及设备条件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雷达-雨量计联合测雨及雷达-辐射计联合遥感降水分布方法作为IMGRASS综合试验中的降水测量方案。除了介绍方法的原理、探测方案外,还讨论了误差来源及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雷达 雨量计 降水定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定量估测降水量中双偏振参量的算法 被引量:8
3
作者 赵畅 魏鸣 +1 位作者 刘红亚 陈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0-46,共7页
双偏振多普勒雷达相较于业务广泛使用的单偏振雷达,可以获得水凝物相态等方面的信息,为短临预报、云降水物理研究及定量测量降水量提供了更多依据。为探索上海 WSR-88D 双偏振雷达资料在定量降水估测中的改进作用,引入双偏振参量水平反... 双偏振多普勒雷达相较于业务广泛使用的单偏振雷达,可以获得水凝物相态等方面的信息,为短临预报、云降水物理研究及定量测量降水量提供了更多依据。为探索上海 WSR-88D 双偏振雷达资料在定量降水估测中的改进作用,引入双偏振参量水平反射率因子 Z h 、差分反射率因子 Z dr 、差分传播相移率 K dp 等,与自动站雨量观测数据进行比较,分别试验了R( K dp )、R( K dp ,Z dr )、R( Z h ,Z dr )三种算法,进行了单站和面上的 Z-R关系定量估测降水量试验。研究表明:在单站试验中,得到的估计值与R( K dp )的结果基本一致,与此次降水中闵行站的反射率因子 Z 和差分传播相移率K dp 一直较大有关,但从总体趋势上来看,与雨量计数据相比,这三种算法仍存在降水量估计不足的情况;进一步提出了多种 Z-R关系综合算法,在对流降水试验中,计算的显著降水区域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对应,强降水中心在对流的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皆有响应,在对流成熟阶段,强降水中心的降水估计与实际观测结果较接近,但是在对流发展阶段,强降水中心的降水存在高估,说明在 35 dBZ 以上的强回波区域,算法还有待改进,需进一步研究算法的本地化和降水类型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偏振参量 定量测量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雨滴谱数据的微波链路和天气雷达降水估计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鹏 刘西川 +2 位作者 周则明 宋堃 杨平吕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3-853,共11页
利用南京地区连续两年夏季的实测雨滴谱数据,分析了雨滴谱和降水特征,区分降水类型计算了微波链路衰减系数与雨强的关系(雨衰关系)和雷达反射率因子与雨强(Z-R)的关系,所得关系与ITU-R雨衰模型和常用Z-R关系均有差异,其中对流性降水中的... 利用南京地区连续两年夏季的实测雨滴谱数据,分析了雨滴谱和降水特征,区分降水类型计算了微波链路衰减系数与雨强的关系(雨衰关系)和雷达反射率因子与雨强(Z-R)的关系,所得关系与ITU-R雨衰模型和常用Z-R关系均有差异,其中对流性降水中的Z-R关系为Z=161.63R^(1.55),层状云降水中为Z=227.23R^(1.53)。在两次不同类型降水过程中利用微波链路和天气雷达反演降水,结果表明:使用ITU-R雨衰关系反演降水存在高估层状云降水、低估对流性降水的问题,使用常用Z-R关系反演降水存在明显低估降水的问题,而使用雨滴谱计算的雨衰关系和Z-R关系反演的降水与雨量计实测降水更加一致,平均绝对误差降低,相关性明显提高。说明使用实测雨滴谱数据计算得到的本地化的雨衰关系和雷达Z-R关系,能够提升定量测量降水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衰关系 Z-R关系 雨滴谱 定量测量降水 微波链路 天气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链路的天气雷达降水场校准方法
5
作者 张鹏 刘西川 +2 位作者 周则明 宋堃 杨平吕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9,共13页
为减小天气雷达反演降水场与地面实际降水的偏差,提出了利用贴近地面的微波链路对天气雷达降水场实施校准的方法,包括变分校准法、卡尔曼滤波校准法、平均校准法和克里金校准法。为验证校准效果,在两次不同类型的实际降水过程中,利用两... 为减小天气雷达反演降水场与地面实际降水的偏差,提出了利用贴近地面的微波链路对天气雷达降水场实施校准的方法,包括变分校准法、卡尔曼滤波校准法、平均校准法和克里金校准法。为验证校准效果,在两次不同类型的实际降水过程中,利用两条微波链路,对S波段天气雷达反演的降水场进行了校准,校准结果与地面雨量计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种校准方法均取得了一定的校准效果,改善了降水过程Ⅰ中强降水的低估问题和过程Ⅱ中弱降水的高估问题。校准后的雨强分布与雨量计测值的一致性得到提升,统计误差明显降低,改善程度由高至低依次为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综合各种校准方法在两次降水过程中的表现,克里金校准法的效果相对较好,变分校准法和平均校准法的效果优于卡尔曼滤波校准法。对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改善幅度最大的是克里金校准法,对平均绝对误差改善幅度最大的为变分校准法。平均校准法和卡尔曼滤波校准法得到的校准因子为某一时次的区域平均校准因子,而克里金校准法和变分校准法能够得到随时间和空间位置变化的校准因子场。研究结果表明微波链路是校准雷达降水场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测量降水 校准 微波链路 天气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偏振雷达测雨公式优化方案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伍华丽 陈钟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94-100,121,共8页
基于滴谱理论和散射原理,利用模拟的雨滴谱及其反演的雷达偏振参数,讨论双线偏振雷达参数随雨滴谱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提出一种测雨公式的优化改进方案。在不同的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取值区间内,统计相应的测雨公式系数。同时,提出了3... 基于滴谱理论和散射原理,利用模拟的雨滴谱及其反演的雷达偏振参数,讨论双线偏振雷达参数随雨滴谱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提出一种测雨公式的优化改进方案。在不同的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取值区间内,统计相应的测雨公式系数。同时,提出了3种Z_(DR)区间划分的方法:1利用统计学中的t检验法检测测雨公式系数随Z_(DR)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中的显著突变点;并将这些点对应的Z_(DR)值作为区间划分的临界值。2直接按一定的步长等间距地将Z_(DR)的范围划分为不同区间。3依托于Z_(DR)与中值体积直径D_0的拟合关系,通过对D_0的取值范围等步长划分而间接得到相应的Z_(DR)的范围。在对方法二、三最优等分步长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利用模拟的雨滴谱对上述方法进行检验;并对检验效果逐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种分级统计方法的效果较未进行分级统计,直接采用固定系数测雨公式估测降水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误差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多普勒雷达 雨滴谱参数 测雨公式 定量测量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