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法定量模式引入的困境与解决 被引量:1
1
作者 范淼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76,共5页
立法定量与司法定量这两种不同的犯罪定量模式关系到一国刑事法律的各个方面。基于刑法的公平正义、保障人权与社会防卫的角度,司法定量是犯罪定量模式选择的应然目标。但我国一直以立法定量模式为行为的入罪标准,要想将其转变为司法定... 立法定量与司法定量这两种不同的犯罪定量模式关系到一国刑事法律的各个方面。基于刑法的公平正义、保障人权与社会防卫的角度,司法定量是犯罪定量模式选择的应然目标。但我国一直以立法定量模式为行为的入罪标准,要想将其转变为司法定量模式,需要突破理论和实践上的改革困境。这种改革困境实际上根源于所移植的外来制度与本土资源的冲突,我们应通过对刑法现有立法和司法环境的调整,为司法定量模式的引入构建可衔接的刑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定量模式 司法定量模式 法律移植 本土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复杂构造圈闭含油性主控因素及定量模式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凤奇 庞雄奇 +1 位作者 王震亮 李永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1-997,共7页
为解决辽河西部凹陷复杂构造圈闭含油性主控因素及定量表征问题,对研究区103个复杂构造圈闭进行地质统计和R型主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圈闭距离排烃中心的距离、所在地点的流体势、盖层厚度、砂体厚度、切割圈闭的断层个数等是制约复... 为解决辽河西部凹陷复杂构造圈闭含油性主控因素及定量表征问题,对研究区103个复杂构造圈闭进行地质统计和R型主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圈闭距离排烃中心的距离、所在地点的流体势、盖层厚度、砂体厚度、切割圈闭的断层个数等是制约复杂构造圈闭油充满度的主控因素。通过地质解剖分析表明,圈闭距离排烃中心越近、处于相对低势区且储盖厚度与断距满足三元耦合关系(储层中砂岩厚度<断距<盖层中泥岩厚度)时,该复杂构造圈闭油充满度就较大。依据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复杂构造圈闭油充满度与其主控因素的多元非线性定量预测模型。选取未参与模型建立的21个复杂构造圈闭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80%以上的复杂构造圈闭油充满度理论值与实际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圈闭 含油性 主控因素 定量模式 辽河西部凹陷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校研究的基本范式:定性模式与定量模式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献君 《现代大学教育》 2003年第3期7-11,共5页
院校研究有两种研究路向 ,一种是“ (问题 )—理论—假设—观察—理论— (问题 )”的研究路径 ,另一种是“(问题 )—观察—概括—理论—观察— (问题 )”的研究路径。从哲学方法论层面看 ,院校研究主要有四种研究范式 ,即经验主义、实... 院校研究有两种研究路向 ,一种是“ (问题 )—理论—假设—观察—理论— (问题 )”的研究路径 ,另一种是“(问题 )—观察—概括—理论—观察— (问题 )”的研究路径。从哲学方法论层面看 ,院校研究主要有四种研究范式 ,即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其中 ,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结构主义与人本主义是定性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不是绝对的两分 ,它们构成一个连续的系谱。实验法与文学法位于这一系谱的两个极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校 定性模式 定量模式 定量研究 实验法 文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油气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获教育部200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4
作者 焦念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大、中型油气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 油气藏 主控因素 石油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硫同位素储库效应的定量理论模式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4-180,共7页
根据矿物沉淀作用与瑞利蒸馏过程的一级近似,导出了碳酸盐矿物沉淀时热液的碳同位素储库效应理论模式的定量方程,并在Zheng等的研究基础上给出了硫同位素储库效应的一般化理论模式以及模式参数R与物理化学参量的定量关系。180℃、热液... 根据矿物沉淀作用与瑞利蒸馏过程的一级近似,导出了碳酸盐矿物沉淀时热液的碳同位素储库效应理论模式的定量方程,并在Zheng等的研究基础上给出了硫同位素储库效应的一般化理论模式以及模式参数R与物理化学参量的定量关系。180℃、热液的初始δ^(13)C为-2‰时,沉淀方解石和残余热液δ^(13)C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当热液以氧化碳为主时,储库效应不明显;若热液含较多还原碳,沉淀方解石的δ^(13)C可从早期较大的正值(5‰-35‰)演化为晚期较大的负值(-15‰--30‰)。封闭体系的同位素储库效应模式至少可为预测天然热液矿物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规律提供近似的估计方法,而对于那些同位素封闭的(半)开放体系或成矿期则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硫同位素 储库效应 定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岩储集相定量分类模式确定特低渗透相对优质储层——以AS油田长6_1特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定量评价为例 被引量:32
6
作者 宋子齐 王瑞飞 +4 位作者 孙颖 景成 何羽飞 张亮 程国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6,共9页
针对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层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构造等因素影响,成岩过程压实和胶结作用强烈,储层储集性能和渗流结构差异大的特点。利用AS油田长61特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定量分类模式圈定相对优质储层,分别进行了区块长61砂岩... 针对陕北斜坡中部特低渗透储层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构造等因素影响,成岩过程压实和胶结作用强烈,储层储集性能和渗流结构差异大的特点。利用AS油田长61特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定量分类模式圈定相对优质储层,分别进行了区块长61砂岩的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分析,建立了不同类别成岩储集相定量分类模式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类型成岩储集相成岩过程参数演化及其储集、渗流特征明显不同。Ⅰ、Ⅱ类成岩储集相压实孔隙损失率30.0%~38.1%;胶结孔隙损失率30.1%~36.0%;溶蚀次生孔隙度增加达9.7%,平均溶蚀增加孔隙度都在5.1%~6.5%。它们在低孔、特低渗储层成岩过程中压实、胶结损失孔隙相对较少,溶蚀增加孔隙较多,成为定量评价该区长61特低渗透相对优质储层的成岩储集相"甜点"标准。选用区块各井长61样品物性分析及储集空间鉴定结果,沿成岩过程进行孔隙演化分析推演,得出区块长61各类井成岩阶段孔隙演化参数。分别利用压实损失孔隙度、胶结损失孔隙度、溶蚀增加孔隙度、孔隙度、渗透率及面孔率等特征性参数,通过灰色理论集成,进行被评价参数与评价指标的矩阵分析、标准化、标准指标绝对差的极值加权组合放大及综合归一分析处理,综合成岩过程中参数演化定量分析的多种信息,筛选出Ⅰ、Ⅱ类成岩储集相"甜点"。它们主要分布在酸源的湖盆中心下伏烃源岩(生油区)附近,处于三角洲前缘多期水下分流河道叠置部位的有利储集砂体中,成岩过程中压实、胶结损失孔隙度较小,在其有机酸性水形成时期保留了较多原生孔隙,酸性水容易进入并溶解其中易溶的碎屑颗粒及胶结物,次生浊沸石和长石溶蚀孔隙发育,形成了该区长61特低渗透储层中含油有利区的相对优质储层。通过上述筛选的优质储层确定出该区湖盆中心向南西方向含油有利区连片的规模和范围,圈定出该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后期构造作用及流体改造作用形成的有利成岩储集成因单元,有效地反映出该区特低渗储层中相对优质储层形成的地质特点,进一步表征了该区特低渗透储层含油有利区的分布规律、延伸方向及非均质性特征。从而,提高了该区储层沉积、成岩特征及其含油有利区分布的认识,为特低渗透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利目标和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储集相分类 定量分类模式 特低渗透储层 成岩过程 孔隙度演化 次生孔隙度 相对优质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南部盒8段储层成岩作用研究及其孔隙演化模式定量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盛军 孙卫 +3 位作者 解腾云 张瑞 赵婷 刘艳妮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7,共8页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X线衍射、粒度分析及物性等资料,分析了苏东南地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各类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的贡献率,结果发现胶结物晶间孔对该区储层孔隙贡献程度不可忽视,晶间...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X线衍射、粒度分析及物性等资料,分析了苏东南地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定量分析了各类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的贡献率,结果发现胶结物晶间孔对该区储层孔隙贡献程度不可忽视,晶间孔对储集空间的贡献率平均为36.31%。随后对孔隙模式演化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对不分选状况下未固结砂实测的初始孔隙度关系式恢复砂岩原始孔隙度,通过压实后粒间剩余孔隙度的恢复、压实后损失孔隙度的恢复、胶结作用引起的砂岩孔隙度降低和溶蚀作用引起孔隙度的增加幅度计算公式,实现了各成岩阶段孔隙度的定量分析。定量计算结果与实验室室内物性测试分析结果基本吻合,误差为2.5%,检验了研究方法的合理性,表明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 盒8段 成岩作用 孔隙模式定量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曲流河道宽度与点坝长度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42
8
作者 李宇鹏 吴胜和 岳大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22,共4页
在河流相储层研究中,关于河流及点坝构型的研究侧重于剖面和平面,且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已有的基于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经验公式不足以指导利用地下井资料建立点坝三维构型模型。对现代河流沉积地貌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弯曲度大于1.... 在河流相储层研究中,关于河流及点坝构型的研究侧重于剖面和平面,且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已有的基于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经验公式不足以指导利用地下井资料建立点坝三维构型模型。对现代河流沉积地貌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弯曲度大于1.7的曲流河段,河流宽度和点坝长度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由此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为地下曲流河废弃河道三维预测及点坝砂体构型的分布规模提供依据,指导曲流河点坝地下储层构型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地貌 曲流河 点坝 定量模式 储层构型分析 GOOGLE EAR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辫状河沉积体系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海明 王志章 +1 位作者 乔辉 潘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21-26,60,共7页
通过现代辫状河沉积的卫星照片可以获取辫状河沉积体系的平面分布定量数据,从而建立其沉积体系之间的相关关系。介绍了现代辫状河沉积的研究现状,比较了两种类型的辫状河的沉积特征,简要说明了研究现代河流沉积规模的方法,测量了不同地... 通过现代辫状河沉积的卫星照片可以获取辫状河沉积体系的平面分布定量数据,从而建立其沉积体系之间的相关关系。介绍了现代辫状河沉积的研究现状,比较了两种类型的辫状河的沉积特征,简要说明了研究现代河流沉积规模的方法,测量了不同地区不同沉积环境的辫状河的心滩坝宽度、长度及辫流带宽度,得到了诸多测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不同环境中辫状河的心滩坝宽度与心滩坝的长度、心滩坝宽度与辫流带宽度的相关式;利用这些相关式可以为辫状河心滩坝砂体构型的分布规模提供依据,指导辫状河心滩坝储层构型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现状 辫状河沉积 GOOGLE EARTH 定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宏观物性参数随注水开发动态演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杜玉洪 张继春 侯翠芬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2-55,共4页
以冀中油田砂岩储层为例,在储层原始物性参教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室内岩心样品在不同水驱倍数下的驱替、压汞实验以及不同开发阶段完钻井的测井参数评价,定量分析了4种典型储层流动单元宏观物性参数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变化特点,... 以冀中油田砂岩储层为例,在储层原始物性参教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室内岩心样品在不同水驱倍数下的驱替、压汞实验以及不同开发阶段完钻井的测井参数评价,定量分析了4种典型储层流动单元宏观物性参数在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并建立了各项参数相应的数学定量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随水驱开发时间的延长,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均有明显增大的趋势,而泥质含量则呈递减趋势。通过储层物性参数动态演化定量模式研究,可建立储层"四维"动态演化模型,进一步探讨流动单元剩余油分布规律,因此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水驱开发 宏观物性参数 注水开发 动态演化 定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岩性圈闭含油性定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凤奇 庞雄奇 冷济高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2期114-118,共5页
为了解决辽河西部凹陷岩性圈闭是否含油、含油多少的定量表征问题,对研究区117个岩性圈闭进行了地质统计分析和R型主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圈闭距离排烃中心的距离、所在地点的流体势、砂地比、砂体厚度等是制约岩性圈闭油充满度的主... 为了解决辽河西部凹陷岩性圈闭是否含油、含油多少的定量表征问题,对研究区117个岩性圈闭进行了地质统计分析和R型主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圈闭距离排烃中心的距离、所在地点的流体势、砂地比、砂体厚度等是制约岩性圈闭油充满度的主控因素。依据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岩性圈闭油充满度与其主控因素的多元非线性定量预测模型。选取了未参与模型建立的26个岩性圈闭对已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80%以上的岩性圈闭油充满度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这为该区同种类型的圈闭含油性定量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圈闭 充满度 主控因素 定量模式 西部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构造圈闭含油性定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凤奇 庞雄奇 +2 位作者 冷济高 王鹏万 冯昕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0,共4页
为了解决辽河西部凹陷构造圈闭是否含油、含油多少的定量表征问题,对研究区133个构造圈闭进行了地质统计分析和R型主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圈闭距离排烃中心的平面距离、所在地点的流体势、盖层厚度、砂体厚度、切割油藏的断层个数等... 为了解决辽河西部凹陷构造圈闭是否含油、含油多少的定量表征问题,对研究区133个构造圈闭进行了地质统计分析和R型主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圈闭距离排烃中心的平面距离、所在地点的流体势、盖层厚度、砂体厚度、切割油藏的断层个数等是制约构造圈闭油充满度的主控因素。依据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构造圈闭油充满度与其主控因素的多元非线性定量预测模型,选取了未参与模型建立的16个构造圈闭对已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85%以上的构造圈闭油充满度理论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为该区同种类型的圈闭含油性定量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圈闭 含油性 主控因素 定量模式 辽河西部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从定性到定量进行风险管理的步骤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涛 千峰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20,共3页
风险无处不在,也勿庸回避,在管理中利用或规避风险显然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目前国内对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定性方法为主,而进一步深化研究风险管理必然会涉及到其定量分析方面。如果建立一个风险确认和计量(包括定量和定性)的基本框... 风险无处不在,也勿庸回避,在管理中利用或规避风险显然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目前国内对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定性方法为主,而进一步深化研究风险管理必然会涉及到其定量分析方面。如果建立一个风险确认和计量(包括定量和定性)的基本框架,探讨其组成模块,并主要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糊数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等角度提出、列举风险定量分析的一些具体解决模式,这样可以对风险管理方法特别是定量分析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计量框架 定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污染水平的数学解析与模式
14
作者 孙强 王艳 邢颖 《水利经济》 2007年第4期13-15,共3页
针对环境经济学中最优污染水平概念模糊的问题,运用几何解析与逻辑推演方法,分析最优污染水平定性模式的病症所在,导出最优污染水平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进一步运用导数和微分学理论证明了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正确性,从而创建了... 针对环境经济学中最优污染水平概念模糊的问题,运用几何解析与逻辑推演方法,分析最优污染水平定性模式的病症所在,导出最优污染水平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并进一步运用导数和微分学理论证明了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正确性,从而创建了新的最优污染水平的定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推演 最优污染水平 定性模式 定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宏观表征指标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崔钰伟 臧凝子 +2 位作者 李品 庞立健 吕晓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5-198,共4页
动物实验在中医药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病证结合动物实验更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病证结合动物实验的不断发展,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体系均在不断完善,然而其模型的宏观指标评价仍有很大不足,多数实验仅通过观察法... 动物实验在中医药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病证结合动物实验更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病证结合动物实验的不断发展,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体系均在不断完善,然而其模型的宏观指标评价仍有很大不足,多数实验仅通过观察法来判断动物的宏观体征,常具有主观性且缺乏科学性。因此,通过文献综述方法系统地整理了目前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各证候宏观表征评价指标的进展,并提出各宏观指标定量评价模式,认为此模式为动物实验发展路上的可行且必要途径,同时结合实验室行为学设备等来探索证候定量的测量方法,以期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来评价证候指标,进而解决动物实验模型指标评价的关键问题,完善宏观指标评价标准,推动病证结合动物实验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病证结合 宏观指标 研究进展 定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T738井区一间房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微相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梦 樊太亮 +3 位作者 吴俊 李煜 李晨晨 吕凯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0-1290,共21页
塔河油田T738井区一间房组地质年代老、埋藏深度大,虽经历了复杂的构造与成岩改造,但仍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目前该井区重点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断裂带发育部位,以断溶体为主要钻探目标。然而,礁滩相勘探潜力巨大,但是对影响碳酸盐岩礁... 塔河油田T738井区一间房组地质年代老、埋藏深度大,虽经历了复杂的构造与成岩改造,但仍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目前该井区重点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断裂带发育部位,以断溶体为主要钻探目标。然而,礁滩相勘探潜力巨大,但是对影响碳酸盐岩礁滩相储层发育沉积相认识的不足制约了勘探突破。本研究基于塔河油田T738井区重点井钻测井资料的分析和薄片鉴定工作,建立了T738井区一间房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一间房组开阔台地内沉积微相常规测井相模式,对沉积微相类型和特征分别进行了划分和描述,分析了四级层序内部礁滩体厚度分布和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结果显示,一间房组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Sq1)和3个四级层序(Ssq1、Ssq2和Ssq3),在开阔台地相识别出高-中-低能滩、丘滩间、生物礁(丘)等几种沉积微相。其中,颗粒滩在常规测井判别值域分别对应AC为51~61μs/m,DEN为2.5~2.6 g/cm^(3),CNL为1%~6%,RD为80~3000Ω·m。一间房组Ssq1层序礁滩体规模较小且孤立,仅分布在地势相对高部位,归因于其在三级层序内所处的海侵体系域低部位,水动力条件较弱。Ssq2、Ssq3层序礁滩体位于三级层序内高位体系域,其规模较大、连片性较好,厚度稳定,最大累计厚度达4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 层序地层格架 碳酸盐岩沉积微相 常规测井定量模式 礁滩体平面分布 T738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影像建立曲流河地质知识库及应用 被引量:21
17
作者 乔辉 王志章 +3 位作者 李莉 李海明 潘潞 王开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4-1453,共10页
曲流河储层在国内各大油田中占有较大比例,建立曲流河地质知识库,对储层进行精细研究十分重要。采用Google Earth软件观测曲流河特征,建立6种发育模式;测量曲流河河道参数数据,分析统计参数间的相关关系。通过观测,将曲流河发育模式划... 曲流河储层在国内各大油田中占有较大比例,建立曲流河地质知识库,对储层进行精细研究十分重要。采用Google Earth软件观测曲流河特征,建立6种发育模式;测量曲流河河道参数数据,分析统计参数间的相关关系。通过观测,将曲流河发育模式划分为单一河道低弯曲度小边滩发育型、单一河道高弯曲度大边滩发育型、简单河道低弯曲度小边滩发育型、简单河道高弯曲度大边滩发育型、多河道低弯曲度小边滩发育型、多河道高弯曲度大边滩发育型6种类型。对曲流河参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曲流河河道宽度与点坝长度、河道宽度与单一曲流带宽度、点坝长度与点坝宽度间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按曲率为1.1~1.5、1.5~2.5、2.5~4.5统计分析,参数间的正相关性高于所有数据参数分析结果。为此,建立了曲流河的定性模式和不同曲率下曲流河的定量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曲流河储层研究提供相应模式和定量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地质知识库 GOOGLE EARTH 定性模式 定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唐家河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下部储层质量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宋鹍 吴胜和 +3 位作者 朱文春 宫清顺 黄奇志 吕坐彬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75-282,共8页
黄骅坳陷唐家河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为水下重力流水道沉积,可划分为3个微相,即水道中心微相、水道侧缘微相和水道间微相。砂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条带宽度一般为10 0~5 0 0m ,厚度一般为2~10m。根据储层质量的差异性,重力流水道沉积的... 黄骅坳陷唐家河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为水下重力流水道沉积,可划分为3个微相,即水道中心微相、水道侧缘微相和水道间微相。砂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条带宽度一般为10 0~5 0 0m ,厚度一般为2~10m。根据储层质量的差异性,重力流水道沉积的储层质量可分为4类,各类储层具有不同的岩性、物性及产能特征。断层、砂体及储层质量的差异分布形成了复杂的构造-岩性圈闭,其中,断层与条带状砂体斜交,导致圈闭规模小。其内储层质量的差异分布及复杂的油水关系,则导致离散、零星的含油分布。这一储层定量模式及油层差异分布模式对重力流水道沉积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街组 黄骅坳陷 古近系 唐家河 质量研究 油田 沙一段 重力流水道 储层质量 下部 差异分布 岩性圈闭 油水关系 油气勘探 分布模式 定量模式 条带状 微相 沉积 砂体 差异性 断层 物性 含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底层流与沉积物磁组构参数P、Fs对应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丛友滋 常德馥 杜德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7-60,共4页
对海阳湾外侧浅水区域实测水体运动特征及其对应的沉积磁组构参量 ,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取得的结果是 :EV1 (估算流速 1) =17.372 4- 2 .16 87(P- 1.0 )× 10 0 +10 .890 9(Fs- 1.0 )× 10 0 ,其估计平均误差 (V(实... 对海阳湾外侧浅水区域实测水体运动特征及其对应的沉积磁组构参量 ,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取得的结果是 :EV1 (估算流速 1) =17.372 4- 2 .16 87(P- 1.0 )× 10 0 +10 .890 9(Fs- 1.0 )× 10 0 ,其估计平均误差 (V(实测流速 ) - EV1 ) =0 .2 83;EV2 (估算流速 2 ) =- 886 .1178- 2 87.6 32 1P+1191.1870 Fs,其估计平均误差 (V- EV2 ) =0 .2 98。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水体运移小潮期最大涨潮流底层流流速与沉积磁组构参量 P、Fs对应关系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期最大涨潮流 底层流流速 磁组构参数 定量模式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相浊积水道储层构型特征及其对开发生产的影响——以东营凹陷现河油区河146井区沙三中亚段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焦红岩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84,113,125,126,共15页
以东营凹陷现河油区河146井区沙三中亚段湖泊相浊积水道储层为例,利用岩心、钻井资料及生产数据等,根据沉积体内部构型单元结构层次特征,将研究区浊积水道构型单元划分为七级,分别为层理、层理组、单一浊积水道内部侧积或加积单元、单... 以东营凹陷现河油区河146井区沙三中亚段湖泊相浊积水道储层为例,利用岩心、钻井资料及生产数据等,根据沉积体内部构型单元结构层次特征,将研究区浊积水道构型单元划分为七级,分别为层理、层理组、单一浊积水道内部侧积或加积单元、单一浊积水道、浊积水道带、浊积水道复合体及其组合,分析浊积水道储层构型特征及其对开发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浊积水道储层构型以单一浊积水道为主,单一浊积水道宽度为120.0~450.0m,水道底部倾角为0.9°~2.4°;浊积水道厚度变化与延伸距离具有较明显指数关系,浊积水道侧向迁移明显;在古水流方向上投影距离小的注采井距生产效果较好;油水井位于不同单一浊积水道侧缘时,油水井间剩余油富集。该结果对浊积水道构型定量研究及开发对策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水道 构型特征 生产动态验证 定量模式 湖泊相 沙三中亚段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