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烷基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定量构效相关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征涛 张颖 +1 位作者 徐镜波 盛连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共4页
用发光菌 (明亮发光菌T3 变种 )对 16种烷基酚进行了毒性测试 (EC50 ) ,并利用分子连接性指数、辛醇 水分配系数及电子参数进行毒性预测 ,在实验基础上获得有效的估测模式 。
关键词 烷基酚类化合物 分子连接性 定量构效相关 QSAR 电性常数 发光菌 生态毒理学 生态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毒理学研究中分子构效相关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征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6,共4页
分子定量构效相关 (QSAR)理论方法是当前生态毒理学研究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前沿 ,QSAR法运用多种数学模式和化合物特征表示参数 ,系统地探究化合物的生态毒理学机制 ,进行分子水平的综合研究。笔者系统阐述并应用目前生态毒理学研究... 分子定量构效相关 (QSAR)理论方法是当前生态毒理学研究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前沿 ,QSAR法运用多种数学模式和化合物特征表示参数 ,系统地探究化合物的生态毒理学机制 ,进行分子水平的综合研究。笔者系统阐述并应用目前生态毒理学研究中采用的分子构效新方法 ,对取代芳烃类等典型有机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进行了举证性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效相关 生态毒理学 芳烃类化合物 毒性预测 分子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与分子建模及结构表达启动子强度预测
3
作者 李波 仇亮加 +2 位作者 李劲为 叶楠 李志良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3-65,共3页
从核酸分子的一级结构出发 ,基于分子中原子间距离及各原子电负性 ,构建了能描述核酸分子结构的系列参数 :分子电性边数矢量简称分子电边矢量。据此对 38个脱氧核糖核酸 (DNA)启动子序列的强度进行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QSAR)及定量序列活... 从核酸分子的一级结构出发 ,基于分子中原子间距离及各原子电负性 ,构建了能描述核酸分子结构的系列参数 :分子电性边数矢量简称分子电边矢量。据此对 38个脱氧核糖核酸 (DNA)启动子序列的强度进行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QSAR)及定量序列活性模型 (QSAM)研究 ,取得良好结果。与其它方法相比 ,分子电边矢量具结构分辨率高、活性相关性好、计算简便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效相关模型 定量模型 QSAM 分子电边矢量 脱氧核糖核酸 启动子序列 DNA链结 生物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甲酮类紫外防晒剂发光菌急性毒性及QSAR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魏东斌 赵慧敏 杜宇国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4-242,共9页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广泛用于防晒剂、塑料添加剂、香味剂等。随着紫外防晒产品的大量使用,其环境及健康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揭示二苯甲酮类污染物的毒性特征,选择了14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作为目标化合物,测试了它们对发光细菌的...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广泛用于防晒剂、塑料添加剂、香味剂等。随着紫外防晒产品的大量使用,其环境及健康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揭示二苯甲酮类污染物的毒性特征,选择了14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作为目标化合物,测试了它们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效应。分别运用二维、三维定量构效相关技术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了目标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对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EC50值在17.67到243.82 mg·L-1范围内,其中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的急性毒性最低,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的毒性最高。羟基取代的二苯甲酮化合物的急性毒性随着分子中羟基数量的增加而升高;具有相同羟基数量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羟基位于苯环4-位时毒性最高,3-位时次之,2-位时毒性最低。QSAR结果表明,运用静电场、氢键受体场和氢键供体场能很好解释这类化合物的毒性特征,若在苯环4-位引入带正电荷的官能团、在苯环2-,4-位引入氢键受体,都将导致毒性升高。上述研究结果将为科学评价该类化合物的潜在生态风险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酮 紫外防晒剂 发光细菌 急性毒性 定量构效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肉桂酸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及3D-QSAR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敏 殷茂娇 +1 位作者 朱娟娟 马海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5-182,共8页
卤代肉桂酸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除草剂等生产制造,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其生态环境健康风险逐渐受到关注。为揭示该类化合物的毒性特征,选择14种卤代肉桂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们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效应,并应用三维定量... 卤代肉桂酸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除草剂等生产制造,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其生态环境健康风险逐渐受到关注。为揭示该类化合物的毒性特征,选择14种卤代肉桂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们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效应,并应用三维定量构效相关技术(3D-QSAR)探讨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对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卤代肉桂酸类化合物对羊角月牙藻急性毒性的72 h半数效应浓度(72 h-EC 50)值在45.88~83.72 mg·L^-1范围内,其中4-氯肉桂酸、4-溴肉桂酸等表现出较高毒性效应。3D-QSAR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立体场、静电场和疏水场特性对其毒性效应影响显著,在苯环结构上引入体积较大、电负性较弱及疏水性较强的取代基,将导致毒性升高。以上结果将为科学评价卤代肉桂酸类化合物潜在环境健康风险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肉桂酸 羊角月牙藻 急性毒性 定量构效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