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氨基酸描述符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五肽定量构效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星晨 李玉豪 +5 位作者 马金璞 张钰璇 李华鑫 杨具田 樊佩如 高丹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8-48,共11页
本研究收集近些年报道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五肽的氨基酸序列及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建立ACE抑制五肽肽库,并将其氨基酸残基用Z-scales、VHSE和... 本研究收集近些年报道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五肽的氨基酸序列及抑制活性(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建立ACE抑制五肽肽库,并将其氨基酸残基用Z-scales、VHSE和SVHEHS氨基酸描述符分别进行表述,以氨基酸残基的疏水性、立体性以及电性参数作为自变量,ACE抑制五肽的lg IC_(50)作为因变量,利用Matlab软件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ACE抑制肽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结果发现基于Z-scales描述符构建的ACE抑制五肽QSAR模型R2为0.6411,Q^(2)为0.5369,模型预测五肽Gln-Arg-Pro-Asn-Met具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预测IC_(50)为0.0517μmol/L,实测IC_(50)为(0.0400±0.0083)μmol/L,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为0.0117μmol/L;基于VHSE描述符构建的QSAR模型R2为0.7636,Q^(2)为0.5081,模型预测五肽Leu-Arg-Ala-Phe-Gln具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预测IC_(50)为0.0438μmol/L,实测值为(0.0273±0.0053)μmol/L,误差为0.0165μmol/L;基于SVHEHS描述符构建的QSAR模型R2为0.8405,Q^(2)为0.4005μmol/L,模型预测五肽Tyr-Phe-Pro-Phe-Gln具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预测值为0.0055μmol/L,实测值为(0.0312±0.0042)μmol/L,误差为0.0257μmol/L。3种建模方法对比发现,基于SVHEHS描述符构建的模型拟合能力最强,但是其预测能力较弱,而Z-scales和VHSE描述符所建模型能很好地对五肽进行QSAR分析,通过模型分析发现ACE抑制肽活性与其氨基酸的疏水特征呈负相关,与立体特征呈正相关。将3种ACE抑制肽与ACE蛋白(2X8J)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3种ACE抑制肽均可与ACE蛋白进行结合。本研究可为开发ACE抑制肽药物提供新手段,为开发和利用食源性ACE抑制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偏最小二乘 定量关系 氨基酸描述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精油成分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全息定量构效关系
2
作者 郭锐 焦龙 +3 位作者 胡祖彪 王清臣 钟汉斌 景明利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0-386,共7页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是色谱分析中的重要参数,但通过实验获取RI值的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建立一种简便、高效、准确的模型来预测RI值。本文搜集了60种植物精油成分的RI实验值,构建了精油成分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与RI值之间的全息定量构效关系...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是色谱分析中的重要参数,但通过实验获取RI值的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建立一种简便、高效、准确的模型来预测RI值。本文搜集了60种植物精油成分的RI实验值,构建了精油成分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与RI值之间的全息定量构效关系(HQSAR)模型。当碎片大小(fragment size)、碎片特征(fragment distinction)和全息长度(hologram length)模型参数分别设置为“1~4”、“C,Ch”和199时,可以建立最优HQSAR模型。利用外部测试集验证和留一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检验,经外部测试集验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预测决定系数(Q_(F3)^(2))、一致性相关系数(CCC)和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40.45、0.984、0.968和2.20%;经留一交叉验证的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MRE分别为72.56和4.17%。此外,HQSAR模型的分子贡献图表明,芳香族化合物的烷基链在连接了羟基基团后,其RI值会增大;脂肪族化合物中存在的长链烷基也会导致RI值增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QSAR模型能够用于预测植物精油成分的RI值,并为其他精油成分RI值的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定量关系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 植物精油 分子贡献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构效关系模型的有机发光材料接触和吸入危害性评估
3
作者 陈锐烽 冯晶晶 +3 位作者 莫凌 蒋倩文 黄亮亮 廖建雄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664,共8页
近期研究表明,部分有机发光材料(Organic Light-Emitting Materials,OLEMs)具有环境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为明确OLEMs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本研究通过专利检索,建立了1988种OLEMs的化学品清单,并基于化学品分类和标签数据库(Classifica... 近期研究表明,部分有机发光材料(Organic Light-Emitting Materials,OLEMs)具有环境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为明确OLEMs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本研究通过专利检索,建立了1988种OLEMs的化学品清单,并基于化学品分类和标签数据库(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Inventory,C&L清单)收录的94种OLEMs的人体健康危害分类与标签信息,构建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 Property Relationship,QSPR)模型,应用欧氏距离、分子描述符标准化和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定义模型应用域,对C&L清单未收录的1894种OLEMs的接触和吸入危害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652种OLEMs可能通过接触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1612种OLEMs可能通过吸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研究为优先控制化学品识别和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材料(OLEMs) 定量关系 健康危害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的定量构效关系及分子设计 被引量:31
4
作者 胡松青 胡建春 +2 位作者 石鑫 张军 郭文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524-2530,共7页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及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十一烷基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抗H2S、CO2腐蚀性能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了影响缓蚀剂缓蚀性能的主要因素,建立了QSAR模型,并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对模型的...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及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十一烷基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抗H2S、CO2腐蚀性能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了影响缓蚀剂缓蚀性能的主要因素,建立了QSAR模型,并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对模型的稳定性及预测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转移参数△N、咪唑环上非氢原子静电荷之和ΣQring及分子极化率α对咪唑啉类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有很大的贡献,所得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R2)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924和0.917,模型对此类缓蚀剂抗H2S、CO2腐蚀性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应用QSAR研究结果进行了分子设计,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抗H2S、CO2腐蚀性能的新型咪唑啉衍生物,为实验工作者合成新型缓蚀剂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性能 咪唑啉衍生物 量化参数 定量关系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满 张爱茜 +1 位作者 韩朔睽 王连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3D -QSAR)研究是QSAR发展的前沿。笔者在对 3D -QSAR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 ,通过归纳分析其与传统QSAR的区别 ,论述了 3D -QSAR在方法学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
关键词 定量关系 三维定量关系 方法学 研究进展 环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距边矢量研究链烃与醛酮的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18
6
作者 林治华 胥江河 +2 位作者 刘树深 郑旭熙 李志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3-161,共9页
按碳原子及键合特性分类定义并计算了链烃包括烷、烯、炔、双烯、烯炔烃的分子距离 边数矢量(MDE),将153个链烃的MDE矢量与相应的沸点相关联,得到了良好的线性模型.复相关系数R=0.9976,均方根误差RMS=4.69K.同时还进行了随机检验和交... 按碳原子及键合特性分类定义并计算了链烃包括烷、烯、炔、双烯、烯炔烃的分子距离 边数矢量(MDE),将153个链烃的MDE矢量与相应的沸点相关联,得到了良好的线性模型.复相关系数R=0.9976,均方根误差RMS=4.69K.同时还进行了随机检验和交互检验,其复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0.9975、RMS=4.72K和R=0.9972、RMS=5.13K.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进一步对杂原子用染色因子进行标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杂原子体系分子结构描述的MDE矢量,并以72种脂肪醛和脂肪酮的沸点为例,进行了定量结构 性质关系 (QSPR)研究,同样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分子定量建模、随机抽样建模和定量预测的复相关系数及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0.9989、0.9990、0.9980及RMS=3.93K、4.12K、5.52K.表明MDE矢量与链烃及醛酮的沸点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肯定了该矢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望在定量结构 性质/活性 (QSPR/QSAR)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烃 脂肪醛 定量关系 分子距边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癌性吲哚喹唑啉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34
7
作者 吴文娟 赖瑢 +1 位作者 郑康成 云逢存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2,共5页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子力学(MM+)及回归分析方法,对一系列抗癌性吲哚喹唑啉衍生物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通过回归分析,筛选了影响抗癌活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定量构效关系方程.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最低未占据... 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子力学(MM+)及回归分析方法,对一系列抗癌性吲哚喹唑啉衍生物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通过回归分析,筛选了影响抗癌活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定量构效关系方程.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与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之间的能量差(Δ_(εL-H))、分子的疏水性(IgP)以及环 D 上的总电荷(∑Q_D)和环 D 上 R_1 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的净电荷(Q_(FR1))是影响化合物抗癌活性的主要因素.所得模型对化合物抗癌活性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同时,与Δε_(L-H)密切相关的 LUMO 轨道能量及共轭平面面积对药物的 DNA-结合及其活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通过选取具有较强的拉电子性质同时又能与本系列化合物的骨架形成更大共轭体系的取代基 R_1,设计抗癌活性较高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喹唑啉 抗癌活性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DFF) 定量关系(Q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系金属离子Ln^(3+)定量构效关系的神经网络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兴华 印春生 潘忠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66-1471,共6页
以 Ln3+ 离子的半径、电负性、 4 f电子排布周期因子 q(本文自定义 )以及基态 L值等为参数 ,使用函数连接型神经网络 ( FLN)对 Ln3+离子的 EDTA等络合常数 lg K、水化能 ΔH、水解常数 p K1 及氢氧化物溶解度 p Km 分别进行非线性关联... 以 Ln3+ 离子的半径、电负性、 4 f电子排布周期因子 q(本文自定义 )以及基态 L值等为参数 ,使用函数连接型神经网络 ( FLN)对 Ln3+离子的 EDTA等络合常数 lg K、水化能 ΔH、水解常数 p K1 及氢氧化物溶解度 p Km 分别进行非线性关联和预测 ,获得了非常好的结果 .与对应的线性模型比较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镧系金属离子 定量关系 qspr 函数连接型神经网络 非线性关联 EDTA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节油基萜类蚂蚁驱避剂的驱避活性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宗德 宋杰 +5 位作者 姜志宽 陈金珠 韩招久 郑卫青 宋湛谦 商士斌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47-53,共7页
以松节油中的主要组分α-蒎烯和β-蒎烯为原料,合成17个具有六元环的萜类蚂蚁驱避剂。采用荞麦种子浸液选择性生测法测定了它们对小黄家蚁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其中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丙酸酯(4)、诺卜... 以松节油中的主要组分α-蒎烯和β-蒎烯为原料,合成17个具有六元环的萜类蚂蚁驱避剂。采用荞麦种子浸液选择性生测法测定了它们对小黄家蚁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驱避活性,其中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丙酸酯(4)、诺卜甲基醚(9)、乙酸诺卜酯(13)和内型1-异莰烷基-3-己醇乙酸酯(17)表现出良好的驱避活性。使用量子化学计算软件Gaussian 03W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几何优化,并计算出驱避剂分子的最低能量,再通过半经验量子力学程序Ampac 8.16进行格式转变后导入程序Codessa 2.7.10,继而计算结构描述符,并通过启发式方法对这些驱蚁剂的定量构效关系进行计算,得到了对应于驱避率对数值(lgB)和R2值为0.926 5的最佳定量构效关系计算模型。该模型显示,对这些萜类驱蚁剂活性具有较大影响的4个结构描述符分别是分数原子正电荷加权部分表面积、碳原子的最小亲核反应指数、次高占用分子轨道能量、氧原子的最大单电子反应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家蚁 萜类蚂蚁驱避剂 驱避活性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石炳兴 梁世乐 +2 位作者 元英进 孙命 缪方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1-406,共6页
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Co MFA)方法对 98个紫杉醇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3D-QSAR)进行了分析 ,发现影响其活性的立体能与静电能之比为 61 .6/38.4 .进一步分析表明 ,C-1 3侧链基团的改变对其活性影响较大 ,尤其是 2 -OH对保持活... 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Co MFA)方法对 98个紫杉醇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3D-QSAR)进行了分析 ,发现影响其活性的立体能与静电能之比为 61 .6/38.4 .进一步分析表明 ,C-1 3侧链基团的改变对其活性影响较大 ,尤其是 2 -OH对保持活性是至关重要的 ;而母环其它位置取代基的改变对活性影响较小 .该模型交叉验证 r2cv=0 .71 4 ,非交叉验证 r2 =0 .90 1 ;以此模型对验证组 1 0个化合物活性进行预测 ,r2pred=0 .81 2 ,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衍生物 比较分子力场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苯胺、苯酚对鲤鱼毒性的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袁星 袁晓凡 赵元慧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3,共4页
测定了 1 6种取代苯胺、苯酚化合物对鲤鱼 96h的急性毒性 ,观察了中毒症状 .根据受体学说 ,进行定量构效关系 (QSAR)研究 ,建立了QSAR方程 .结果表明 ,分配过程及有机物分子与细胞内分子间的电子相互作用是影响这两类化合物生物毒性的... 测定了 1 6种取代苯胺、苯酚化合物对鲤鱼 96h的急性毒性 ,观察了中毒症状 .根据受体学说 ,进行定量构效关系 (QSAR)研究 ,建立了QSAR方程 .结果表明 ,分配过程及有机物分子与细胞内分子间的电子相互作用是影响这两类化合物生物毒性的主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苯胺 苯酚 急性毒性 -活性 鲤鱼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类N_1位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龙观 俞庆森 +2 位作者 陈凯先 蔡国强 林瑞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925-928,共4页
The steric and electrostatic effects of N1 substituted groups of fluoroquinolones and the way to find the new group with high activities by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i... The steric and electrostatic effects of N1 substituted groups of fluoroquinolones and the way to find the new group with high activities by 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activity of N1 position was mainly determinted by the steric effect, but the electrostatic effect is also important; (2) No new N1 substituted group with higher activity was found from the coefficient plots of CoMFA, which reflected the experimental Iesults of late of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定量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氯苯酚与取代苯酚及苯胺类化合物对鲫鱼联合毒性效应的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志华 朱正丽 +1 位作者 陆光华 赵海洲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测定了取代苯酚、苯胺类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对鲫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得到10种单一化合物的半致死浓度(CL50)以及12组混合物的半致死浓度(CL50mix).采用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对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进行...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测定了取代苯酚、苯胺类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对鲫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得到10种单一化合物的半致死浓度(CL50)以及12组混合物的半致死浓度(CL50mix).采用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对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定性评价,2-氯苯酚与取代苯酚、苯胺类化合物的联合效应以部分相加和协同作用为主.以混合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lgPmix)和前沿轨道能距(ΔEmix)为结构描述符,建立了联合毒性效应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结果表明,化合物的脂溶性和反应性越强,混合物联合毒性越大,所得的模型对2-氯苯酚与苯胺类混合物的毒性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苯酚 鲫鱼 定量关系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喹啉类化合物抗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及分子设计 被引量:9
14
作者 夏树伟 毛雅嫔 +1 位作者 薛倩倩 于良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15-2420,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15种新合成的取代喹啉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在B3LYP/6-31G(d,p)水平上计算了取代喹啉的量子化学参数,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抗菌活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定量构效关系...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15种新合成的取代喹啉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在B3LYP/6-31G(d,p)水平上计算了取代喹啉的量子化学参数,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抗菌活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定量构效关系方程,并用留一法交叉分析了模型的稳定性及预测能力.结果表明,C5的亲核电子密度fCN5及C9—N1的键级BC9—N1是影响喹啉类化合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主要因素,所得模型对该类化合物抗菌活性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同时基于QSAR研究结果设计了4个活性较高的新喹啉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抗菌活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密度泛函理论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分子设计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卫红 苗志伟 +2 位作者 文欣 刘小兰 缪方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36-40,共5页
介绍了药物分子设计与定量构效关系的发展概况与研究进展(2D-QSAR,3D-QSAR,MD-QSAR),为开发新药及化工、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信息.
关键词 药物分子设计 定量关系 配体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构效关系设计自乳化系统 被引量:9
16
作者 陶婉君 李沉纹 尹宗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7,共7页
将定量构效关系引入到自乳化系统中,采用HF/6-31G*方法优化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组分的量子化学参数,考察组分含量、立体效应、疏水效应、静电效应对自乳化体系的微乳区域面积和粒径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分子结构参数和... 将定量构效关系引入到自乳化系统中,采用HF/6-31G*方法优化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组分的量子化学参数,考察组分含量、立体效应、疏水效应、静电效应对自乳化体系的微乳区域面积和粒径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分子结构参数和组分比例与体系的微乳区域面积/粒径间的定量函数模型,并对模型外的组分组成的测试集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用量比是影响自乳化体系相行为的主要因素,油相和助乳化剂含量增大,粒径增加,乳化剂含量增大,粒径减小;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系统性质影响较小.除以肉豆蔻酸异丙酯(IPM)为油相建立的模型外,其余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利用这些规律可为自乳化系统的组分筛选提供理论指导,提高实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乳化系统 定量关系 相行为 粒径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酚定量构效关系人工神经网络信息流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大文 王鹏 +1 位作者 郑彤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1-564,共4页
针对目前有机污染物定量构效关系(QSAR)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在多氯酚QSAR-ANN模型数据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信息流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多氯酚定量构效关系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的连接权值与阈值,绘制人工神经... 针对目前有机污染物定量构效关系(QSAR)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在多氯酚QSAR-ANN模型数据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信息流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多氯酚定量构效关系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的连接权值与阈值,绘制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信息流流向分布图,可直观地显示网络内部信息的传播途径,找出影响输出层信息的隐含层的主要节点,进而由隐含层主要节点确定输入层主要节点,达到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节点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关系 人工神经网络 信息流 多氯酚 有机污染物 环境污染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叶催产素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梅虎 杨力 +2 位作者 舒茂 刘丽 李志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64-967,共4页
基于氨基酸物化性质的描述子矢量VHSE,对21个后叶催产素类似物进行结构表征.经逐步回归与偏最小二乘相结合的变量筛选技术,根据模型的外部预测结果,筛选得到一个最优的9变量组合.应用该变量组合对21个后叶催产素类似物的促宫缩活性进行... 基于氨基酸物化性质的描述子矢量VHSE,对21个后叶催产素类似物进行结构表征.经逐步回归与偏最小二乘相结合的变量筛选技术,根据模型的外部预测结果,筛选得到一个最优的9变量组合.应用该变量组合对21个后叶催产素类似物的促宫缩活性进行偏最小二乘建模,模型复相关系数R2为92.6%,留一法和留组法交互验证Q2分别为78.3%和79.4%.结果表明,后叶催产素的促宫缩活性主要与第3号氨基酸残基的疏水性、立体结构和电性性质以及第8号氨基酸残基的电性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HSE 后叶催产素 定量关系 偏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酸氧化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进欣 杨燕 +3 位作者 马俊海 张磊 郭青龙 尤启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72-1178,共7页
报道了35,40-二羟基-6-甲氧基-藤黄酸甲酯(1)、9,10-二羟基-6-甲氧基-藤黄酸甲酯(2)和2-去异己烯-2-(2-甲酰基)乙基-6-甲氧基-藤黄酸甲酯(3)的化学合成和抗肿瘤活性.采用二维定量构效关系方法经计算机模拟与统计分析,获得定量构效关系方... 报道了35,40-二羟基-6-甲氧基-藤黄酸甲酯(1)、9,10-二羟基-6-甲氧基-藤黄酸甲酯(2)和2-去异己烯-2-(2-甲酰基)乙基-6-甲氧基-藤黄酸甲酯(3)的化学合成和抗肿瘤活性.采用二维定量构效关系方法经计算机模拟与统计分析,获得定量构效关系方程.结果显示,藤黄酸氧化衍生物的极性体积比、零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总电荷绝对值和体积与抗肿瘤活性间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酸 氧化反应 抗肿瘤活性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农药分子整体结构的新型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湛昌国 陈其民 +2 位作者 郑芳 刘钊杰 贺红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3期352-355,共4页
众所周知,Hansch-Fujita物化参数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农药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并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然而,这一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它依赖于实验数据或经验参量,且只能用于研究给定类型的特定的系列化合物分子。特别是,所采用的各种... 众所周知,Hansch-Fujita物化参数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农药分子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并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然而,这一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它依赖于实验数据或经验参量,且只能用于研究给定类型的特定的系列化合物分子。特别是,所采用的各种基团的电子效应参数只能用于研究苯环上的取代基效应。而对于农药分子的整体结构改变对其活性的影响则较为困难。近年来,曾有人通过用量子化学的分子轨道计算方法对系列农药分子进行计算而探讨其某些量子化学计算数据与农药活性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然而,由于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本身的复杂性,目前还只有局部性的研究工作,仍然未能考虑到农药分子的整体结构改变对其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关系 农药 物化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