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源野杏无性系定量描述性状的变异及其分类 被引量:3
1
作者 董胜君 高子荑 +3 位作者 卢彩云 陈建华 刘权钢 刘立新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种源野杏无性系定量性状的变异特点及遗传稳定性,为野杏优特无性系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22个野杏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25个定量描述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野杏... 【目的】探究不同种源野杏无性系定量性状的变异特点及遗传稳定性,为野杏优特无性系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22个野杏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25个定量描述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野杏无性系25个定量描述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19%,其中2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以上,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小枝长度(67%),不同种源野杏种群的变异系数以会宁县为最大(25%),以霍城县为最小(13%)。25个性状的重复力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单核质量的重复力最大(0.991)。所提取的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0.42%,能够反映野杏无性系定量描述性状的大部分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122个野杏无性系划分为5类。其中,Ⅰ类表现为小枝长势弱,出仁率最小;Ⅱ类表现为出仁率最大;Ⅲ类表现为小枝长势好,出核率最大;Ⅳ类表现为叶片长势好,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粗均最大;Ⅴ类表现为果、核、仁长势最好,单果质量、单核质量、单仁质量均最大。各类均可作为野杏不同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结论】不同种源野杏无性系定量描述性状变异程度丰富,选择潜力大,有利于野杏优特类型选育;各性状重复力差异极显著,各无性系遗传原株优良性状优势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反映了野杏无性系定量性状的大部分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野杏无性系划分为5类,均可作为选育高出核率及特殊果、核、仁类型的亲本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杏 定量描述性状 变异系数 重复力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杏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董胜君 常鸿韬 +3 位作者 颜君 张皓凯 陈建华 夏泽臻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3-521,共9页
旨在明确新疆野杏果、核、仁的表型性状多样性,为野杏资源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种质材料和理论依据。采用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新疆伊犁州74份野杏种质的31个果、核、仁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研究。... 旨在明确新疆野杏果、核、仁的表型性状多样性,为野杏资源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种质材料和理论依据。采用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新疆伊犁州74份野杏种质的31个果、核、仁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研究。新疆野杏果、核、仁表型性状多样性丰富,有16个定量描述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以上,其中单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4.62%。定量描述性状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远大于定性描述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与果长、果宽、单核重、单仁重的相关系数较大,核长、核宽与仁长、仁宽均呈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选择果核仁性状来筛选野杏优良单株。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7.327%,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最高,达47.476%,单果重的特征向量绝对值最大,为0.954,第1主成分指标对相关经济性状影响较大。聚类分析将74个野杏种质分成5类,第一类出核率最高,适合选育核壳用品种;第二类出仁率最大,可选育仁用品种;第三类果形、核形、仁形指数均最大,出核率较高;第四类果实、核、仁的综合品质较好,丰产潜力大;第五类果实、核、仁均最大,适合选育大果品种。新疆野杏果、核、仁表型性状多样性丰富,育种选择潜力大,其中单果重、果形指数、单核重等指标对野杏经济性状影响较大,通过上述性状的选择可提高选种效率。聚类结果反映各种源信息和种质特征,可为新疆野杏优特种质筛选及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杏 果核仁 定量描述性状 定性描述性状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