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在香菇酱感官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连海 《食用菌》 2017年第1期60-62,共3页
采用定量描述法(QDA)对三种市售香菇酱进行了感官评价,并绘制出了此三种香菇酱的QDA数据的蜘蛛网图,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区别三种香菇酱的感官特性,适用于香菇酱的感官品质评价。
关键词 香菇酱 定量描述分析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iedman检验和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在风味酸奶感官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丛懿洁 王磊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4期121-127,共7页
对青橘味(A)、甜橙味(B)、西柚味(C)、柠檬味(D)4种柑橘类酸奶的整体喜好度、感官特性进行评价。其中整体喜好度采用非参数Friedman检验和多重比较中的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感官特性选择10个描述风味酸奶的感官描述词进行定量描述分析法... 对青橘味(A)、甜橙味(B)、西柚味(C)、柠檬味(D)4种柑橘类酸奶的整体喜好度、感官特性进行评价。其中整体喜好度采用非参数Friedman检验和多重比较中的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感官特性选择10个描述风味酸奶的感官描述词进行定量描述分析法(QDA)评价,同时采用偏相关性分析整体喜好度与感官特性关系。结果显示4种产品的整体喜好度评分排序为:C>B>A>D,即评价员最喜欢的是西柚味酸奶,其次是甜橙味酸奶、青橘味酸奶,最不喜欢的是柠檬味酸奶。在5%显著性水平上,C样品明显比A、D样品更受喜欢,B样品明显比D样品更受喜欢。将4种样品分为4组,通过QDA法分析,4种风味酸奶的感官特性各有特色。整体喜好度及感官特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评价员喜欢总香气、奶香气、发酵味、果香气稍强,甜味稍强,稠厚,无苦味的产品,对带有涩感和有颗粒感的样品的喜好度不一致,对香气太强或太弱、稠厚度太强、酸味太弱的产品的喜好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酸奶 Friedman检验 最小显著差数(LSD) 定量描述分析(qda)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描述分析(QDA)在葡萄酒感官评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李志江 牛广财 +3 位作者 李兴革 左锋 关琛 翟爱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8-160,共3页
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DA)方法对以普通葡萄和冰冻葡萄为原料生产的葡萄酒进行感官上的定性和定量评定,探讨了QDA的原理及应用。通过QDA方法对冰冻葡萄酒和普通葡萄酒进行感官分析表明,以冰冻葡萄为原料生产的葡萄酒在色泽、留香、芳香度... 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DA)方法对以普通葡萄和冰冻葡萄为原料生产的葡萄酒进行感官上的定性和定量评定,探讨了QDA的原理及应用。通过QDA方法对冰冻葡萄酒和普通葡萄酒进行感官分析表明,以冰冻葡萄为原料生产的葡萄酒在色泽、留香、芳香度、透明度和香气等感官特性都明显强于普通葡萄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描述分析(qda) 葡萄酒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描述法结合方差分析在橙子酱感官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魏永义 尹军杰 邱学思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9-90,98,共3页
应用定量描述法(QDA)对3种橙子酱的感官特征进行了评定,建立了3种橙子酱的QDA图,并用F检验对橙子酱的感官特征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橙子酱在甜度和细腻感的感官强度上有显著差异,在色泽、酸度、橙子香气、橙子味的感官强度上无... 应用定量描述法(QDA)对3种橙子酱的感官特征进行了评定,建立了3种橙子酱的QDA图,并用F检验对橙子酱的感官特征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橙子酱在甜度和细腻感的感官强度上有显著差异,在色泽、酸度、橙子香气、橙子味的感官强度上无显著差异,该法较适用于橙子酱的感官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子酱 定量描述 方差分析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描述分析法和适合项勾选法的黄大茶香气感官特性及喜好度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戴前颖 安琪 +4 位作者 郑芳玲 肖梦暄 陈颖琦 张莹 邱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3-33,共11页
本实验在传统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定量描述分析法(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和适合项勾选法(check-all-that-apply,CATA)评价黄大茶香气感官特性的应用可行性。QDA过程中10名优选评价员自由使用描述词,根据几... 本实验在传统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定量描述分析法(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和适合项勾选法(check-all-that-apply,CATA)评价黄大茶香气感官特性的应用可行性。QDA过程中10名优选评价员自由使用描述词,根据几何平均值M筛选16个描述词,建立具有不同强度参比样的黄大茶感官描述词汇表;CATA法通过问卷设计了18个香气描述词、10个情绪描述词,由招募的100名消费者评价员对问卷词汇进行评判。结果表明,CATA法和QDA法均筛选出相似的感官描述词及香气感官特性:其中QDA法准确率高,能够准确区分香气强度差异;CATA法能够相对轻松、快速且低成本地从消费者中获取香气特征差异。此外,通过引入消费者喜好度检验明确了低焙火和高嫩度的黄大茶更受欢迎。本研究利用QDA法和CATA法明确了黄大茶的香气感官特性及消费者对黄大茶的喜好,可为黄大茶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黄大茶消费市场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大茶 香气品质 定量描述分析 适合项勾选 消费者喜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评价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沙棘原浆加工工艺及品质分析
6
作者 李颜博 李玮 +4 位作者 赵宇 张梦莹 毕凯悦 吴予涵 王伟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7,共9页
为改善沙棘原浆的加工工艺,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品质,该研究通过赋予感官评价因素集权重,建立沙棘原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以新疆大果沙棘为原料,设计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沙棘原浆的解冻、榨汁和均质工艺,并基于静态定量描... 为改善沙棘原浆的加工工艺,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品质,该研究通过赋予感官评价因素集权重,建立沙棘原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以新疆大果沙棘为原料,设计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沙棘原浆的解冻、榨汁和均质工艺,并基于静态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营养品质和稳定系数指标,考察最优工艺制得的沙棘原浆和3种市售产品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模糊数学评价模型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沙棘原浆的感官品质;最优加工工艺参数为解冻温度14℃、榨汁温度5℃、榨汁时间32 s、均质压力37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沙棘原浆色泽均匀、酸度适口,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90.4分;相较于市售产品,最优工艺制得的沙棘原浆营养成分保留率较高,风味轮廓更优,且稳定系数提高了17.6%~29.2%。该研究可以为沙棘原浆的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原浆 加工工艺 响应面 模糊数学 静态定量描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茯砖茶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条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欢欢 王超 +2 位作者 傅冬和 罗理勇 曾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4-290,297,共8页
经过招募、筛选、培训及评估测试,构建了由10人组成的茯砖茶感官评价小组。为优化茯砖茶感官评价条件,选择一种市售茯砖茶并按不同的茶水比、冲泡时间、入口温度准备样品,依据响应面法设计试验共得到18个样品。对18个茯砖茶样品的香气... 经过招募、筛选、培训及评估测试,构建了由10人组成的茯砖茶感官评价小组。为优化茯砖茶感官评价条件,选择一种市售茯砖茶并按不同的茶水比、冲泡时间、入口温度准备样品,依据响应面法设计试验共得到18个样品。对18个茯砖茶样品的香气及滋味特征进行描述词的收集,确定了11个感官描述词。对茯砖茶样品的感官属性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可有效区分样品感观差异的描述词:滋味整体、酸、甜、苦、涩、香气整体以及苦丁香。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出在茶水比较低、冲泡时间较短的条件下评价小组的稳定性较好,综合考虑风味和香气强度响应值,得出茯砖茶感官审评的最优评价条件为:茶水比1∶100(g∶mL),冲泡时间5.00min,入口温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 qda) 响应面 评价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sh Profile法和定量描述分析法对市售酸奶和巴氏杀菌酸奶感官性质的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姚月华 索化夷 +1 位作者 赵欣 王洪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7-244,共8页
分别利用Flash Profile(FP)法和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法对4种市售酸奶和4种巴氏杀菌酸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FP法中10名未经训练的评价员产生了17个描述词描述样品间感官差异,每位评价员分别选择2~13个... 分别利用Flash Profile(FP)法和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法对4种市售酸奶和4种巴氏杀菌酸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FP法中10名未经训练的评价员产生了17个描述词描述样品间感官差异,每位评价员分别选择2~13个描述词对所有样品进行强度排序。通过广义普鲁克分析(generalized procrustean analysis,GPA)和合成聚类分析(agglomerativ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AHC)发现,巴氏杀菌酸奶和冷藏酸奶的感官性质存在差异,可以通过FP法加以区分。QDA法中,6名经过培训的感官评价员建立了25个感官描述词描述样品的感官特征,通过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以得到:酸、甜、果香、谷物味、奶香等5个香气特征,甜味、酸味、奶味、刺激等4个风味特征,分散性、黏附性、黏度等3个口感/质地特征,是能较好地区分酸奶样品间感官差异的主要特征。巴氏杀菌酸奶具有突出的果香(香气)、黄油味(香气)、甜(香气)、黏度,冷藏酸奶的分散性、蚀牙、酸味(风味)、酸(香气)、刺激(风味)等感官特征较显著。结果表明,FP法和QDA法均能区分冷藏酸奶和巴氏杀菌酸奶的感官性质差别,但依据不同。QDA法的结果具有准确、全面的优点,FP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快速区分样品间感官性质差异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SH Profile 定量描述分析 酸奶 巴氏杀菌酸奶 感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和GC-MS对山庄老酒3种香型白酒挥发性特征风味的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方超 刘治国 +4 位作者 乔潞 黄景禄 王国明 林良才 张翠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1-299,共9页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对山庄老酒3种香型(浓香型、酱香型、芝麻香型)9种白酒风味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的山庄老酒在风味属性和滋味属性上均有明显差异。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系列酒挥发性化合物组成进行检...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对山庄老酒3种香型(浓香型、酱香型、芝麻香型)9种白酒风味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的山庄老酒在风味属性和滋味属性上均有明显差异。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系列酒挥发性化合物组成进行检测分析,共定性定量出高浓度挥发性风味化合物74种,其中种类较丰富的主要为酯类、醇类和酸类。香气活性值法分析表明,对山庄老酒具有香气贡献的特征化合物有10种,结合偏最小二乘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酒样感官属性与特征香气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酱香、曲香和空杯香与乙酸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丁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和己酸是醇香、酯香、粮香、甜香和果香主要的相关性风味化合物,焦香和糊香与肉豆蔻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2,3-丁二醇的相关性较强。本研究解析了山庄老酒3种香型白酒的风味结构特征,为深入研究浓香、酱香和芝麻香3种香型白酒风味形成的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风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感官定量描述分析 香气活性值 偏最小二乘分析 山庄老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描述法在食醋感官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魏永义 赵国品 张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1,26,共3页
采用定量描述法(QDA)对三种食醋进行了感官评定,并建立了三种食醋的QDA数据的蜘蛛网图,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区别三种食醋的感官特性,适用于食醋感官品质的评价。
关键词 定量描述分析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描述法结合t检验在苹果酱感官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永义 赵永敢 韩豪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152,共2页
应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对2种苹果酱进行了感官分析,建立了2种苹果酱的QDA图,并用t检验对苹果酱的感官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苹果酱的酸度和细腻感有显著差异,色泽、甜度、苹果香气、焦糊香气无显著差异,该法适合于苹果酱的感官... 应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对2种苹果酱进行了感官分析,建立了2种苹果酱的QDA图,并用t检验对苹果酱的感官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种苹果酱的酸度和细腻感有显著差异,色泽、甜度、苹果香气、焦糊香气无显著差异,该法适合于苹果酱的感官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酱 定量描述 T检验 感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QDA法在无糖酸奶感官性质分析中的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丽 张英静 王竹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4,共5页
分别利用Flash Profile(FP)法和定量描述分析(QDA)法对4种市售无糖酸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FP法中10名未经训练的和QDA法中6名经过培训的感官评价员分别建立感官描述词,对所有样品进行感官特征评价,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主成... 分别利用Flash Profile(FP)法和定量描述分析(QDA)法对4种市售无糖酸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FP法中10名未经训练的和QDA法中6名经过培训的感官评价员分别建立感官描述词,对所有样品进行感官特征评价,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将样品合理分类,但所分类别有一定差异,QDA法区分差异能力更强,结论更全面,能够用于感官差异定量分析,而FP法快捷简便,可作为产品前期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sh Profile 定量描述分析 无糖酸奶 感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老陈醋熏醅工艺的优化及醋样感官定量描述分析
13
作者 郑丹丹 王晓云 +1 位作者 李江 王如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25,共8页
以类黑精提取量和总酸含量为分析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考察了不同熏醅工艺条件对熏醅中两个指标的影响,进而筛选出最优熏醅工艺参数,同时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分析了熏醅工艺优化前后醋样的感官风味特性。结果表明,... 以类黑精提取量和总酸含量为分析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考察了不同熏醅工艺条件对熏醅中两个指标的影响,进而筛选出最优熏醅工艺参数,同时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分析了熏醅工艺优化前后醋样的感官风味特性。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最优熏醅工艺参数为熏醅温度106℃、熏醅时间3 d、醋醅含水量60 g/100 g,在此熏醅工艺参数下,类黑精提取量为160.731,总酸含量为5.437 g/100 g,与预测值分别相差1.338%和1.145%。与熏醅工艺优化前醋样的感官特性强度相比,熏醅工艺优化后醋样的酸味、甜味和焦香强度相对较高,色泽和苦味强度相对较低,酯香、鲜味和咸味强度相差不大,说明此法可区分醋样的色泽、酯香、酸味、甜味、鲜味、咸味、焦香、苦味8种感官特性强度,能评判山西老陈醋的感官质量,这对改善最终老陈醋的风味品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醅工艺 类黑精 总酸 响应面 定量描述分析(q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份景谷大白茶品质变化分析
14
作者 雷鑫 叶雅萍 +4 位作者 沙艮 段红星 吕才有 赵明 马燕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2期62-72,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年份景谷大白茶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研究收集了不同年限(1~7年)的景谷大白茶,通过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测定分析、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计算,分析茶样品质变化。感官审评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茶样香气由... 为探究不同年份景谷大白茶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研究收集了不同年限(1~7年)的景谷大白茶,通过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测定分析、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计算,分析茶样品质变化。感官审评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增加,茶样香气由花香、甜香转变为陈香,贮藏五年以上茶样香气以陈香为主;滋味由鲜、甜逐步向醇和转变。随着贮藏年份的增加,白茶中的没食子酸、鞣花酸、芦丁、杨梅素、槲皮素、木犀草素含量显著增加,而大多数氨基酸和儿茶素成分降低,咖啡碱和苯丙氨酸等少数氨基酸含量呈波动变化。计算发现TAV>1的特征成分包括咖啡碱、EGCG、ECG、没食子酸等,贮藏期间,上述化合物含量均降低,从而使白茶苦涩味降低。研究明确了不同贮藏年份景谷大白茶感官品质、特征滋味成分差异,为系统解析景谷大白茶的贮藏机理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谷大白茶 生化成分 感官定量描述(qda) 滋味活度值(TAV)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川大树茶红茶QDA分析条件优化与风味轮建立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亮 张博闻 +1 位作者 魏芳 罗理勇 《茶叶通讯》 2023年第2期141-152,共12页
‘南川茶’(Camellia nanchuanica)是重庆市特有地方茶树品种,制得的红茶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高雅醇甜。为全面系统研究南川大树茶红茶的感官品质特点,招募并利用PanelCheck软件遴选了9位具高区分性、稳定性和一致性评价能力的审评员组成... ‘南川茶’(Camellia nanchuanica)是重庆市特有地方茶树品种,制得的红茶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高雅醇甜。为全面系统研究南川大树茶红茶的感官品质特点,招募并利用PanelCheck软件遴选了9位具高区分性、稳定性和一致性评价能力的审评员组成感官评价小组。搜集了30个南川大树茶红茶代表性样品,确定了主要感官属性10个(香气整体、甜香、烘烤香、滋味整体、酸、甜、苦、鲜、涩和总体接受度),经主成分和方差分析表明这些感官属性可有效区分样品感官差异,并构建了由主要感官属性定义、参照物、参照标度组成的感官特征语言库;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DA)方法,评价冲泡时间、冲泡温度和水茶比对甜香、甜味及稳定性的影响;基于TOPSIS分析得到的南川大树茶红茶最佳冲泡条件(冲泡温度为80℃,冲泡时间为5 min,水茶比为20 mL/g),收集茶汤香气和滋味特征的描述词并建立了风味轮,得出南川大树茶红茶整体风味特征为甜香浓郁、香气醇厚,具有丰富的花果香、植物香、烘烤香和发酵香,口味协调,余味悠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川大树茶 红茶 感官品质 定量描述分析(qda) 响应面优化 风味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报系统的价值分析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天复 《情报学报》 1984年第4期308-318,共11页
文中提出一种面向社会情报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方法。作者从价值观点出发,通过功能和费用分析定量描述系统,并引入价值指数来比较和衡黾系统,以便进行选择或改进。文中给出评价程序,并以实例说明评价方法。
关键词 情报系统 价值分析 评价程序 面向社会 价值观点 定量描述 费用分析 价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感官特征分析
17
作者 肖琳 刘倩 +3 位作者 梁会朋 王峣峣 常晓敏 邱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92-300,共9页
为明确不同品种啤酒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感官特征差异,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及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 为明确不同品种啤酒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感官特征差异,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及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analysis,QDA)对德国马革努门(Magnum)、美国芭乐西(Palisade)、捷克萨兹(Saaz)及德国赫斯布鲁克(Hersbrucker)四种不同品种啤酒花进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感官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啤酒花具有柑橘类水果香、非柑橘类水果香、木质香、花香、草本、辛辣及生青味的香气属性,且不同品种啤酒花感官特征存在差异。GC-IMS共解析出79种VOCs,包括萜类、醇类、酯类、醛类及酮类等化合物。GC-MS共解析出140种VOCs,包括萜类、醇类、酮类、酯类、酸类、醛类等化合物,其中萜类和酯类化合物为啤酒花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种类。对不同品种啤酒花VOCs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有效鉴别出啤酒花品种之间差异性。该研究为啤酒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感官特征差异分析提供了参考方法,并为啤酒花在啤酒中的精准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花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感官特征 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定量描述分析(q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风味接装纸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煦 刘哲 +5 位作者 饶国华 黄海群 赵亚博 岳宁 何雪峰 肖维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56-264,共9页
目的为了对风味接装纸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初步建立一套风味接装纸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提取风味接装纸的关键味感指标,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方法(QDA)对风味接装纸进行味感特性进行评价,并对其味感稳定性、卫生指标(菌落总数)及其稳定... 目的为了对风味接装纸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初步建立一套风味接装纸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提取风味接装纸的关键味感指标,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方法(QDA)对风味接装纸进行味感特性进行评价,并对其味感稳定性、卫生指标(菌落总数)及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结果表明,3种风味接装纸味感特性指标的评分各不相同,强度表现差异较明显;在6个月内风味接装纸的总评分随时间增长而发生波动,但总分变化均在±2分以内;在90天内风味接装纸菌落总数≤200CFU/g,符合烟用接装纸的卫生指标。结论QDA定量描述分析方法可以对风味接装纸的味感特性及强度进行区分,综合评价其味感和卫生指标(菌落总数)的稳定性,可以对风味接装纸的质量进行监测,为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描述分析(qda) 接装纸 评价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O-MS及感官评价分析脱皮核桃仁关键风味物质 被引量:7
19
作者 贾懿敏 袁彬宏 +3 位作者 余沛 万楚筠 胥伟 周琦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6-134,共9页
脱皮核桃仁因其食用便捷、风味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其中风味是评价核桃品质的重要指标。为研究脱皮核桃仁的关键风味物质,选取3个品种核桃原料(清香、温185、大泡)分别进行脱皮和低温烘烤,采用九点标度法进行感官评价,并通过气相色谱-嗅... 脱皮核桃仁因其食用便捷、风味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其中风味是评价核桃品质的重要指标。为研究脱皮核桃仁的关键风味物质,选取3个品种核桃原料(清香、温185、大泡)分别进行脱皮和低温烘烤,采用九点标度法进行感官评价,并通过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分析脱皮核桃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结果表明:脱皮核桃仁整体感官上呈现脂味、甜味和奶香味,且苦味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在3个品种脱皮核桃仁中共检测出25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醛类6种、酮类2种、醇类9种、酯类2种、烃类4种、呋喃类1种和醚类1种。进一步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结合嗅闻技术明确了其中的9种关键致香成分,包括己醛、辛醛、壬醛、糠醛、苯甲醛、1-己醇、1-戊醇、2,3-丁二醇和2-庚醇,这些成分使核桃呈现生青味、脂香、焦香味和甜味;将9种致香成分与感官属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壬醛、己醛、2-庚醇、2,3-丁二醇和1-戊醇是导致不同品种核桃仁感官差异的关键物质。研究结果旨在为核桃仁风味品质的提升和脱皮核桃仁休闲食品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皮核桃仁 定量描述分析 挥发性风味成分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老鸭汤风味轮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奉宁昕 赵绚花 +4 位作者 秦丹 张志旭 曾璐 吴思榆 胡亚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目前预制老鸭汤产品风味主要依靠有经验的品评员根据地方特色进行设计,基本没有统一的感官评价标准。通过建立感官评价小组,对预制老鸭汤进行感官描述词的收集和验证,通过M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验证,确定了36个具体描述词;通过0∶4评分法... 目前预制老鸭汤产品风味主要依靠有经验的品评员根据地方特色进行设计,基本没有统一的感官评价标准。通过建立感官评价小组,对预制老鸭汤进行感官描述词的收集和验证,通过M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验证,确定了36个具体描述词;通过0∶4评分法,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建立预制老鸭汤风味轮;基于风味轮构建一套适用于普通消费者的定量描述分析(QDA)法,为预制老鸭汤感官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鸭汤 风味轮 主成分分析 定量描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