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描述分析(QDA)在辣椒感官风味特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韩畅 蒋琪 +2 位作者 覃成 张相春 周朝彬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28-31,共4页
以不同血缘辣椒品种(遵椒4号和卓椒新52号)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名(男女各10人)接受过辣椒风味感官评价相关知识培训的评价人员,使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对2种不同血缘辣椒的感官风味特性(果肉色、果皮光泽、光滑程度、硬度、脆度、辛辣... 以不同血缘辣椒品种(遵椒4号和卓椒新52号)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名(男女各10人)接受过辣椒风味感官评价相关知识培训的评价人员,使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对2种不同血缘辣椒的感官风味特性(果肉色、果皮光泽、光滑程度、硬度、脆度、辛辣味、呛鼻性气味、辣度、辣味潜伏期、辣味刺激范围和辣味持续时间)进行感官评价。通过直观雷达图反映2种不同血缘辣椒品种感官风味特性,区别在于遵椒4号香味特性较好,卓椒新52号辣度指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定量描述分析 感官评分 雷达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天丛绿茶感官特征定量描述分析与风味轮构建
2
作者 张敏星 付勋 +3 位作者 冯婷婷 黄小珊 胡蕊 周游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0-297,共8页
该研究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对29种三峡天丛绿茶的感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描述词的产生、讨论、M值筛选和相关性分析,评价小组从119个描述词中确定了21个主要描述词,并构建了感官风味轮和雷达图。方差分析(P<0.05)和主成... 该研究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对29种三峡天丛绿茶的感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描述词的产生、讨论、M值筛选和相关性分析,评价小组从119个描述词中确定了21个主要描述词,并构建了感官风味轮和雷达图。方差分析(P<0.05)和主成分分析(>85%)结果表明,21个描述词能有效区分并较全面评价三峡天丛绿茶的感官特征,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栗香、清香、鲜味、爽口、回甘和栗香风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苦、涩、鲜、甜、回甘、爽口和鲜醇等是区分不同品质的主要感官特征。该研究为科学评价三峡天丛绿茶感官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三峡天丛 感官特征 定量描述分析 风味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描述分析法评价万州不同品种绿茶香气和滋味特征
3
作者 冯婷婷 李翔 +2 位作者 付勋 张艳 刘振平 《茶叶学报》 2024年第4期50-59,共10页
【目的】对万州区不同品种绿茶的香气和滋味进行分析与评价,为探索万州绿茶感官特征、筛选优质绿茶适制品种、工艺优化及产品研发等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定量描述分析法对万州6个品种共13个绿茶样品的香气和滋味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P... 【目的】对万州区不同品种绿茶的香气和滋味进行分析与评价,为探索万州绿茶感官特征、筛选优质绿茶适制品种、工艺优化及产品研发等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定量描述分析法对万州6个品种共13个绿茶样品的香气和滋味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Panel Check软件检验了评价员区分样品能力、重复性和评价小组感官描述的一致性,以主成分分析结合差异分析方法对13个绿茶样品的香气和滋味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安吉白茶’和‘中黄1号’品种所制绿茶的感官属性表现最好,滋味甘鲜,主显栗香、嫩香、土豆香;而‘福选9号’和‘福鼎大白茶’品种所制绿茶主显清香和花香;部分川中小叶群体种资源所制绿茶在鲜味和甜味表现较好。【结论】通过对万州不同绿茶香气和滋味特征的分析与评价,梳理了特定品种绿茶的感官特征,认为万州这6个品种绿茶的感官属性与其品种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州绿茶 品种 香气 滋味 定量描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描述分析(QDA)在葡萄酒感官评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李志江 牛广财 +3 位作者 李兴革 左锋 关琛 翟爱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8-160,共3页
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DA)方法对以普通葡萄和冰冻葡萄为原料生产的葡萄酒进行感官上的定性和定量评定,探讨了QDA的原理及应用。通过QDA方法对冰冻葡萄酒和普通葡萄酒进行感官分析表明,以冰冻葡萄为原料生产的葡萄酒在色泽、留香、芳香度... 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DA)方法对以普通葡萄和冰冻葡萄为原料生产的葡萄酒进行感官上的定性和定量评定,探讨了QDA的原理及应用。通过QDA方法对冰冻葡萄酒和普通葡萄酒进行感官分析表明,以冰冻葡萄为原料生产的葡萄酒在色泽、留香、芳香度、透明度和香气等感官特性都明显强于普通葡萄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描述分析(QDA) 葡萄酒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茶汤中主要滋味成分及滋味定量描述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金孝芳 罗正飞 童华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43-346,共4页
通过主要滋味成分化学分析和滋味定量描述分析相结合技术对绿茶茶汤的滋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茶茶汤中各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对于同一滋味成分而言,不同茶汤中的含量也有一定差异。茶多酚(TP)、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通过主要滋味成分化学分析和滋味定量描述分析相结合技术对绿茶茶汤的滋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茶茶汤中各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对于同一滋味成分而言,不同茶汤中的含量也有一定差异。茶多酚(TP)、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咖啡喊(Caf)、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芦丁(Rutin)、D-儿茶素(D-C)、表儿茶素(EC)、氨基酸(AA)等9个成分对绿茶茶汤滋味的贡献较大,各滋味间强度关系为涩味>苦味>鲜味>甜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的2个主成分数据、绿茶茶汤滋味定量描述结果对35个绿茶样品分别进行聚类,结果表明绿茶茶汤中各滋味成分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主要滋味成分 定量描述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感官特征定量描述分析与风味轮构建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敏 余佶 +4 位作者 王琪琰 张锦程 游湘淘 姚茂君 麻成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4-139,共6页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研究藤茶的感官风味特征,并绘制藤茶风味轮。研究结果表明,经培训的评茶小组确定了藤茶的5个外形描述词、5个汤色描述词、7个香气描述词、10个滋味描述词及其定义,之后通过方差分析(P<0.05)结合主成分分析(贡...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研究藤茶的感官风味特征,并绘制藤茶风味轮。研究结果表明,经培训的评茶小组确定了藤茶的5个外形描述词、5个汤色描述词、7个香气描述词、10个滋味描述词及其定义,之后通过方差分析(P<0.05)结合主成分分析(贡献率>80%),确定所列的27个藤茶感官描述词均可较好评价藤茶样品的感官品质,结合聚类分析进一步得出胶质感、鲜黄、草香、木香、槟榔香、花香、甘甜、回甘、清爽、刺喉感、粗钝感及生津是区分藤茶品质的主要感官特征属性,同时绘制出直观反映藤茶感官特征的风味轮。该研究为了解藤茶的风味品质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感官特征 定量描述分析 主成分分析 风味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描述分析法和Flash Profile法在祁门红茶香气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戴前颖 叶颖君 +2 位作者 李明泇 庄映菁 张海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24-231,共8页
在传统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法和闪现剖面(flash profile,FP)法,对6种祁红样品(3个级别的祁红毛峰和3个级别的祁红工夫)的香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QDA法中10名优选... 在传统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法和闪现剖面(flash profile,FP)法,对6种祁红样品(3个级别的祁红毛峰和3个级别的祁红工夫)的香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QDA法中10名优选评价员建立16个祁红香气描述词,应用PanelCheck软件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发现其中10个重要香气属性词可以很好地区分样品种类差异及优次;FP法中18名未经培训的消费者评价员,共产生了51个描述词并进行强度排序,利用广义普鲁克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得到与QDA相似的结果,FP方法能简单、快速区分茶叶间香气的差异,但不能提供相应的香气特征描述词。本实验在茶叶感官审评领域将QDA和FP结合使用,使茶叶感官审评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门红茶 香气品质 传统茶叶感官审评 定量描述分析 闪现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感官特性定量描述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魏永义 韩豪敏 王萍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3-134,共2页
应用定量描述方法分析3种酱油产品的感官特性,建立了评分标尺、描述词汇表和3种酱油产品的蜘蛛网图,结果表明:定量描述分析方法能区分3种酱油的感官特性,适用于酱油产品的感官特性分析研究。
关键词 酱油 定量描述分析 感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描述分析法和适合项勾选法的黄大茶香气感官特性及喜好度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戴前颖 安琪 +4 位作者 郑芳玲 肖梦暄 陈颖琦 张莹 邱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3-33,共11页
本实验在传统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定量描述分析法(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和适合项勾选法(check-all-that-apply,CATA)评价黄大茶香气感官特性的应用可行性。QDA过程中10名优选评价员自由使用描述词,根据几... 本实验在传统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定量描述分析法(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和适合项勾选法(check-all-that-apply,CATA)评价黄大茶香气感官特性的应用可行性。QDA过程中10名优选评价员自由使用描述词,根据几何平均值M筛选16个描述词,建立具有不同强度参比样的黄大茶感官描述词汇表;CATA法通过问卷设计了18个香气描述词、10个情绪描述词,由招募的100名消费者评价员对问卷词汇进行评判。结果表明,CATA法和QDA法均筛选出相似的感官描述词及香气感官特性:其中QDA法准确率高,能够准确区分香气强度差异;CATA法能够相对轻松、快速且低成本地从消费者中获取香气特征差异。此外,通过引入消费者喜好度检验明确了低焙火和高嫩度的黄大茶更受欢迎。本研究利用QDA法和CATA法明确了黄大茶的香气感官特性及消费者对黄大茶的喜好,可为黄大茶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有助于促进黄大茶消费市场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大茶 香气品质 定量描述分析 适合项勾选法 消费者喜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田柚感官品质的定量描述分析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曾宪录 林文健 +4 位作者 吴广霞 陈志彬 李必爱 黎渊明 林秀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23-29,共7页
【目的】建立沙田柚感官评定标准,用于评价和指导沙田柚的栽培管理。【方法】选取果皮香气、果肉香气、果粒饱满度、多汁度、化渣度、甜度、酸度和苦味8个感官属性,由5个评定小组对7个不同产地的沙田柚进行定量描述分析。同时,沙田柚果... 【目的】建立沙田柚感官评定标准,用于评价和指导沙田柚的栽培管理。【方法】选取果皮香气、果肉香气、果粒饱满度、多汁度、化渣度、甜度、酸度和苦味8个感官属性,由5个评定小组对7个不同产地的沙田柚进行定量描述分析。同时,沙田柚果肉经真空冷冻干燥后测定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粗纤维含量、总酸度、维生素C含量和灰分含量,分析感官评定结果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酸度误差较大,多汁度容易受到甜度的影响而误判,不适合用作感官评定指标,其他6个属性都能较好地反映沙田柚的感官品质。可溶性糖含量与甜度(R=0.182)、多汁度(R=0.182)、总分(R=0.202)呈极显著正相关。总酸度与化渣度(R=0.183)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甜度(R=-0.174)及果粒饱满度(R=-0.168)极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果肉香气(R=0.198)、化渣度(R=0.195)有极显著正相关。灰分含量与甜度(R=0.237)、果肉香气(R=0.196)、总分(R=0.193)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皮香气(R=0.156)、多汁度(R=0.143)有显著正相关。不同评定小组对相同沙田柚的评定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评定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大多数感官属性(如甜度、果肉香气等)评定值与理化指标(如可溶性糖、维生素C、灰分含量等)有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所采用评定方法具有客观性。【结论】以中等感官品质的沙田柚作为参照物,选取果皮香气、果肉香气、果粒饱满度、化渣度、甜度和苦味6个感官属性对沙田柚进行定量描述分析,结果与理化指标有很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田柚 感官评定 定量描述分析 可溶性糖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滋味的定量描述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魏永义 王艳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9-90,104,共3页
通过应用定量描述方法对3种食醋的滋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法能有效区别3种食醋滋味的6个感官特性强度,能够评判食醋滋味的感官质量,可以指导食醋的工艺优化与质量控制。
关键词 食醋 滋味 定量描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在香菇酱感官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孙连海 《食用菌》 2017年第1期60-62,共3页
采用定量描述法(QDA)对三种市售香菇酱进行了感官评价,并绘制出了此三种香菇酱的QDA数据的蜘蛛网图,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区别三种香菇酱的感官特性,适用于香菇酱的感官品质评价。
关键词 香菇酱 定量描述分析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ck-all-that-apply和定量描述分析法对褐色酸奶感官性质的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洋 杨敏 +3 位作者 索化夷 张玉 宋佳佳 王洪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09-214,共6页
为比较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法和check-all-that-apply(CATA)法用于褐色酸奶时的优缺点,6名经过培训的感官评价员建立褐色酸奶的感官描述词,对每个感官描述词的定义和参比样的强度达成共识后进行定量描... 为比较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法和check-all-that-apply(CATA)法用于褐色酸奶时的优缺点,6名经过培训的感官评价员建立褐色酸奶的感官描述词,对每个感官描述词的定义和参比样的强度达成共识后进行定量描述分析,招募18名消费者产生褐色酸奶的感官描述词,再招募67名消费者根据这些描述词进行CATA法分析。结果表明,QDA法产生了22个褐色酸奶感官描述词。棕色、焦糖香和焦糖味未出现在其他种类酸奶的描述词中,其中焦糖香贡献最大;CATA法中消费者使用了24个词语,其中棕色的选择频率高于焦糖味。2种方法均能有效地区分样品间的感官差异,且结果具有相似性。QDA法准确性更高,但CATA法具有成本低和时间短的优点,且能同时进行消费者接受度检验,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调研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色酸奶 check-all-that-apply(CATA) 定量描述分析 感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sh Profile法和定量描述分析法对市售酸奶和巴氏杀菌酸奶感官性质的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姚月华 索化夷 +1 位作者 赵欣 王洪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7-244,共8页
分别利用Flash Profile(FP)法和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法对4种市售酸奶和4种巴氏杀菌酸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FP法中10名未经训练的评价员产生了17个描述词描述样品间感官差异,每位评价员分别选择2~13个... 分别利用Flash Profile(FP)法和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法对4种市售酸奶和4种巴氏杀菌酸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FP法中10名未经训练的评价员产生了17个描述词描述样品间感官差异,每位评价员分别选择2~13个描述词对所有样品进行强度排序。通过广义普鲁克分析(generalized procrustean analysis,GPA)和合成聚类分析(agglomerativ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AHC)发现,巴氏杀菌酸奶和冷藏酸奶的感官性质存在差异,可以通过FP法加以区分。QDA法中,6名经过培训的感官评价员建立了25个感官描述词描述样品的感官特征,通过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以得到:酸、甜、果香、谷物味、奶香等5个香气特征,甜味、酸味、奶味、刺激等4个风味特征,分散性、黏附性、黏度等3个口感/质地特征,是能较好地区分酸奶样品间感官差异的主要特征。巴氏杀菌酸奶具有突出的果香(香气)、黄油味(香气)、甜(香气)、黏度,冷藏酸奶的分散性、蚀牙、酸味(风味)、酸(香气)、刺激(风味)等感官特征较显著。结果表明,FP法和QDA法均能区分冷藏酸奶和巴氏杀菌酸奶的感官性质差别,但依据不同。QDA法的结果具有准确、全面的优点,FP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快速区分样品间感官性质差异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SH Profile法 定量描述分析 酸奶 巴氏杀菌酸奶 感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茯砖茶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条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欢欢 王超 +2 位作者 傅冬和 罗理勇 曾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4-290,297,共8页
经过招募、筛选、培训及评估测试,构建了由10人组成的茯砖茶感官评价小组。为优化茯砖茶感官评价条件,选择一种市售茯砖茶并按不同的茶水比、冲泡时间、入口温度准备样品,依据响应面法设计试验共得到18个样品。对18个茯砖茶样品的香气... 经过招募、筛选、培训及评估测试,构建了由10人组成的茯砖茶感官评价小组。为优化茯砖茶感官评价条件,选择一种市售茯砖茶并按不同的茶水比、冲泡时间、入口温度准备样品,依据响应面法设计试验共得到18个样品。对18个茯砖茶样品的香气及滋味特征进行描述词的收集,确定了11个感官描述词。对茯砖茶样品的感官属性进行主成分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可有效区分样品感观差异的描述词:滋味整体、酸、甜、苦、涩、香气整体以及苦丁香。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出在茶水比较低、冲泡时间较短的条件下评价小组的稳定性较好,综合考虑风味和香气强度响应值,得出茯砖茶感官审评的最优评价条件为:茶水比1∶100(g∶mL),冲泡时间5.00min,入口温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 QDA) 响应面法 评价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官定量描述分析及吸附笔-气质联用技术的浓香型白酒品质差异因子锚定 被引量:8
16
作者 侯雅馨 马彦超 +8 位作者 黄河 武亚帅 陈昊 赵东瑞 敖冉 赵志刚 张春生 孙金沅 黄明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55-265,I0005,I0006,共13页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sensory 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SQDA)、吸附笔-气质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sensory 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SQDA)、吸附笔-气质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GC-O-MS)锚定浓香型白酒的品质差异因子。根据谱库检索、保留指数比对等,3个浓香型白酒中共鉴定出80种微量成分,因微量成分种类含量差异导致不同等级白酒品质差异显著。基于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s,OAVs)、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ity values,TAVs)以及香气表达强度值,47种香气品质因子和9种滋味品质因子被筛定对浓香型白酒有重要贡献。结合感官评价,综合锚定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醇、己酸、糠醛、苯乙醛、二甲基三硫醚是区分浓香型白酒等级的品质差异因子。研究结果为稳定提升浓香型白酒品质以及白酒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原酒 感官定量描述分析 吸附笔 微量成分 品质差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怪味胡豆风味特征的定量描述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丽 王敏 王洪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2,共6页
经培训的感官评价小组通过对16种市售怪味胡豆风味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怪味胡豆风味描述词表,包括6个香气描述词和10个滋味描述词。对定量描述分析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胡椒、花椒、辣椒、焦糊、酱香、烧烤6个香气特... 经培训的感官评价小组通过对16种市售怪味胡豆风味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怪味胡豆风味描述词表,包括6个香气描述词和10个滋味描述词。对定量描述分析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胡椒、花椒、辣椒、焦糊、酱香、烧烤6个香气特征与甜、辣、咸、麻、烧烤、焦糊、豆味、胡椒8个滋味特征,既能区分16种怪味胡豆样品风味特征的差异,又能描述怪味胡豆的主要风味特征。根据风味特征,怪味胡豆可被分为3种类型:第1类的典型风味特征为烧烤(a)、辣(f)和麻(f),第2类的豆味(f)突出,而第3类的胡椒(a)和鲜(f)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味胡豆 风味特征 定量描述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酿造酱油风味轮构建及感官定量描述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海伟 江飞鸿 +3 位作者 杨欧 戴瑶 李梅青 程江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58-265,共8页
通过组建酱油感官评价小组对48种中国市售酿造酱油进行感官描述词开发,构建了中国酿造酱油风味轮,包括香气与风味两个维度,共55个描述词。在此基础上,建立含有不同强度参比样的酿造酱油感官描述词汇表,利用该词汇表对20种不同等级、不... 通过组建酱油感官评价小组对48种中国市售酿造酱油进行感官描述词开发,构建了中国酿造酱油风味轮,包括香气与风味两个维度,共55个描述词。在此基础上,建立含有不同强度参比样的酿造酱油感官描述词汇表,利用该词汇表对20种不同等级、不同产地酿造酱油样品进行定量描述分析。结果表明,酱油典型感官属性特征为豆瓣酱香、咸味、鲜味、中草药香、熟黄豆香等。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判别分析发现不同等级、不同产地酱油感官特性均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可为中国酿造酱油的感官品质分析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酿造酱油 感官评价 风味轮 定量描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蛋糕感官特征的定量描述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姚月华 刘昕 王洪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7-282,共6页
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对15种市售蒸蛋糕的感官特征进行了评价。经过培训的感官评价小组建立了7个气味描述词、8个风味描述词、8个质地/口感描述词和2个余味描述词,并确定了各感官描述词的定义、参照物及其标度。通过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对15种市售蒸蛋糕的感官特征进行了评价。经过培训的感官评价小组建立了7个气味描述词、8个风味描述词、8个质地/口感描述词和2个余味描述词,并确定了各感官描述词的定义、参照物及其标度。通过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整体香气、奶油、谷物、烘焙、油腻、蒸煮味6个香气指标,整体风味、蒸蛋味、谷物、奶油、奶5个风味指标,粗糙度、吸水性、黏附、硬度、成团性、颗粒6个口感/质地指标,是蒸蛋糕的主要感官特征,能较好地区分蒸蛋糕样品间的感官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蛋糕 定量描述分析 方差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和GC-MS对山庄老酒3种香型白酒挥发性特征风味的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方超 刘治国 +4 位作者 乔潞 黄景禄 王国明 林良才 张翠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1-299,共9页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对山庄老酒3种香型(浓香型、酱香型、芝麻香型)9种白酒风味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的山庄老酒在风味属性和滋味属性上均有明显差异。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系列酒挥发性化合物组成进行检...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对山庄老酒3种香型(浓香型、酱香型、芝麻香型)9种白酒风味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香型的山庄老酒在风味属性和滋味属性上均有明显差异。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系列酒挥发性化合物组成进行检测分析,共定性定量出高浓度挥发性风味化合物74种,其中种类较丰富的主要为酯类、醇类和酸类。香气活性值法分析表明,对山庄老酒具有香气贡献的特征化合物有10种,结合偏最小二乘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酒样感官属性与特征香气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酱香、曲香和空杯香与乙酸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丁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和己酸是醇香、酯香、粮香、甜香和果香主要的相关性风味化合物,焦香和糊香与肉豆蔻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2,3-丁二醇的相关性较强。本研究解析了山庄老酒3种香型白酒的风味结构特征,为深入研究浓香、酱香和芝麻香3种香型白酒风味形成的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风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感官定量描述分析 香气活性值 偏最小二乘分析 山庄老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