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描述分析(QDA)在辣椒感官风味特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韩畅 蒋琪 +2 位作者 覃成 张相春 周朝彬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28-31,共4页
以不同血缘辣椒品种(遵椒4号和卓椒新52号)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名(男女各10人)接受过辣椒风味感官评价相关知识培训的评价人员,使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对2种不同血缘辣椒的感官风味特性(果肉色、果皮光泽、光滑程度、硬度、脆度、辛辣... 以不同血缘辣椒品种(遵椒4号和卓椒新52号)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名(男女各10人)接受过辣椒风味感官评价相关知识培训的评价人员,使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对2种不同血缘辣椒的感官风味特性(果肉色、果皮光泽、光滑程度、硬度、脆度、辛辣味、呛鼻性气味、辣度、辣味潜伏期、辣味刺激范围和辣味持续时间)进行感官评价。通过直观雷达图反映2种不同血缘辣椒品种感官风味特性,区别在于遵椒4号香味特性较好,卓椒新52号辣度指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定量描述分析 感官评分 雷达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郫县豆瓣感官轮及定量描述剖面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厚银 钟葵 +7 位作者 云振宇 史波林 汪厚银 张瑶 张丽涵 何晓宁 项雅科 赵镭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6,共8页
为探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郫县豆瓣的感官特性,通过感官评价小组构建郫县豆瓣的感官轮及定量描述剖面。采用中心点剖面法结合几何平均值对市面上21款豆瓣产品进行感官描述词开发,构建包括外观、基本味、香气、风味和质地5个维度共计53个... 为探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郫县豆瓣的感官特性,通过感官评价小组构建郫县豆瓣的感官轮及定量描述剖面。采用中心点剖面法结合几何平均值对市面上21款豆瓣产品进行感官描述词开发,构建包括外观、基本味、香气、风味和质地5个维度共计53个感官描述词。进一步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复选出23个感官描述词并建立相应的强度参比样,开展不同种类和等级郫县豆瓣感官品质的定量描述评价。结果表明,郫县传统豆瓣酱香、辣香更强、质地偏黏,可见性(蚕豆瓣)、硬度更大。相比传统豆瓣,郫县红油豆瓣颜色偏红褐色,具有更强的油香、香料香、湿润性和油味等特性。随等级增加,郫县豆瓣的酱香、豆豉味等特征更突出,滋味更加醇厚。本研究可为郫县豆瓣的感官品质评价、产品质量控制及改进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价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 感官描述 多元分析方法 感官轮 定量描述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天丛绿茶感官特征定量描述分析与风味轮构建
3
作者 张敏星 付勋 +3 位作者 冯婷婷 黄小珊 胡蕊 周游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0-297,共8页
该研究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对29种三峡天丛绿茶的感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描述词的产生、讨论、M值筛选和相关性分析,评价小组从119个描述词中确定了21个主要描述词,并构建了感官风味轮和雷达图。方差分析(P<0.05)和主成... 该研究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对29种三峡天丛绿茶的感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描述词的产生、讨论、M值筛选和相关性分析,评价小组从119个描述词中确定了21个主要描述词,并构建了感官风味轮和雷达图。方差分析(P<0.05)和主成分分析(>85%)结果表明,21个描述词能有效区分并较全面评价三峡天丛绿茶的感官特征,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栗香、清香、鲜味、爽口、回甘和栗香风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苦、涩、鲜、甜、回甘、爽口和鲜醇等是区分不同品质的主要感官特征。该研究为科学评价三峡天丛绿茶感官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三峡天丛 感官特征 定量描述分析 风味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描述分析法评价万州不同品种绿茶香气和滋味特征
4
作者 冯婷婷 李翔 +2 位作者 付勋 张艳 刘振平 《茶叶学报》 2024年第4期50-59,共10页
【目的】对万州区不同品种绿茶的香气和滋味进行分析与评价,为探索万州绿茶感官特征、筛选优质绿茶适制品种、工艺优化及产品研发等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定量描述分析法对万州6个品种共13个绿茶样品的香气和滋味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P... 【目的】对万州区不同品种绿茶的香气和滋味进行分析与评价,为探索万州绿茶感官特征、筛选优质绿茶适制品种、工艺优化及产品研发等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定量描述分析法对万州6个品种共13个绿茶样品的香气和滋味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Panel Check软件检验了评价员区分样品能力、重复性和评价小组感官描述的一致性,以主成分分析结合差异分析方法对13个绿茶样品的香气和滋味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安吉白茶’和‘中黄1号’品种所制绿茶的感官属性表现最好,滋味甘鲜,主显栗香、嫩香、土豆香;而‘福选9号’和‘福鼎大白茶’品种所制绿茶主显清香和花香;部分川中小叶群体种资源所制绿茶在鲜味和甜味表现较好。【结论】通过对万州不同绿茶香气和滋味特征的分析与评价,梳理了特定品种绿茶的感官特征,认为万州这6个品种绿茶的感官属性与其品种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州绿茶 品种 香气 滋味 定量描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描述法的鲜食蚕豆资源食味品质感官评价与分析
5
作者 王琳琳 钟洋敏 +3 位作者 李汉美 马瑞芳 刘娜 刘庭付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82-2489,共8页
以22份鲜食蚕豆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描述法对不同品种(系)的食味品质性状进行评价分析,建立鲜食蚕豆感官特征定量描述词汇表,借助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感官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初... 以22份鲜食蚕豆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描述法对不同品种(系)的食味品质性状进行评价分析,建立鲜食蚕豆感官特征定量描述词汇表,借助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感官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初步确定影响鲜食蚕豆感官品质的关键性状,以及食味感官优劣的评分标准。结果表明,22个鲜食蚕豆种质资源在甜味、硬度和糯性的感官强度上存在显著(P<0.05)差异。鲜食蚕豆的综合评价与甜味、鲜味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1。筛选甜味、鲜味、硬度和糯性作为鲜食蚕豆感官评价的关键性状。根据食味感官品质最好品种(Y019、HN002)和最差品种(GB37、七粒长香)的得分进行食味感官品质等级划分,食味性好的评分标准为:甜味≥8.0,鲜味≥6.5,质地软糯(硬度≤2.5,糯性≥7.5)或质地嫩脆(4.5≤硬度≤7.0,糯性≤2.0);食味性差的评分标准为:甜味≤4.5,鲜味≤3.5,质地坚硬(硬度≥7.0,糯性≤2.0)或疏松(硬度≤4.5,糯性≤2.0)。试验结果可为鲜食蚕豆感官品质的深入研究和优质鲜食蚕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蚕豆 感官评价 食味品质 定量描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描述分析(QDA)在葡萄酒感官评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李志江 牛广财 +3 位作者 李兴革 左锋 关琛 翟爱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8-160,共3页
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DA)方法对以普通葡萄和冰冻葡萄为原料生产的葡萄酒进行感官上的定性和定量评定,探讨了QDA的原理及应用。通过QDA方法对冰冻葡萄酒和普通葡萄酒进行感官分析表明,以冰冻葡萄为原料生产的葡萄酒在色泽、留香、芳香度... 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DA)方法对以普通葡萄和冰冻葡萄为原料生产的葡萄酒进行感官上的定性和定量评定,探讨了QDA的原理及应用。通过QDA方法对冰冻葡萄酒和普通葡萄酒进行感官分析表明,以冰冻葡萄为原料生产的葡萄酒在色泽、留香、芳香度、透明度和香气等感官特性都明显强于普通葡萄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描述分析(QDA) 葡萄酒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慕萨莱思感官特性定量描述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朱丽霞 甄文 +1 位作者 王丽玲 冯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4,共7页
通过对10份新疆慕萨莱思样品进行定量描述评价,对其评价值进行多变量数据统计分析,并分析对传统慕萨莱思外观、口感及香气特征的影响因素。通过ANOVA、均值风味轮及主成分分析,显示慕萨莱思感官特征差异显著,但主体感官特征为棕色系列... 通过对10份新疆慕萨莱思样品进行定量描述评价,对其评价值进行多变量数据统计分析,并分析对传统慕萨莱思外观、口感及香气特征的影响因素。通过ANOVA、均值风味轮及主成分分析,显示慕萨莱思感官特征差异显著,但主体感官特征为棕色系列、酸甜为主、略带苦涩、香气丰富、典型性强,具有突出的焦糖香与醇香;传统工艺是奠定慕萨莱思基础色调、体态及典型香型的主要因素,但原料品种及贮藏时间也具有不同程度影响;传统工艺与和田红原料是慕萨莱思优质品质的保障,而现代工艺介入及其他原料的选用,对慕萨莱思口感、香气特征具有消弱作用;1~2a贮藏消弱新酒的粗糙、苦涩等口感而使其变得圆润,同时也将其香气馥郁度与悠长尾味消弱而变得寡淡。酿制年份对慕萨莱思感官品质不具明显作用。由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进行分类分析得到慕萨莱思样品分散度大,说明其感官特征复杂多变,稳定性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萨莱思 感官特征 定量描述 多变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须二段储层孔隙演化定量描述 被引量:14
8
作者 段新国 李爽 +2 位作者 宋荣彩 李国辉 李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42,9,共8页
我国低渗透气藏产气量在天然气总产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研究低渗透气藏的形成机理及形成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是重要的含气层位,但由于其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且具低孔低渗的特点,不仅储层预测难度大,而且... 我国低渗透气藏产气量在天然气总产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研究低渗透气藏的形成机理及形成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是重要的含气层位,但由于其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且具低孔低渗的特点,不仅储层预测难度大,而且开发的效果也差。因此需要研究其形成过程,提高储层预测精度以改善开发效果。以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及分布特征、胶结物充填次序及充填时间等研究为基础,定时、定量地研究孔隙的整个演化历史,描述了孔隙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大小及变化原因,从而再现了储层形成历史,为下一步须二段气藏有效储层的预测与有效开发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二段储层 低孔低渗储层 孔隙类型 孔隙演化 定量描述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茶汤中主要滋味成分及滋味定量描述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金孝芳 罗正飞 童华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43-346,共4页
通过主要滋味成分化学分析和滋味定量描述分析相结合技术对绿茶茶汤的滋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茶茶汤中各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对于同一滋味成分而言,不同茶汤中的含量也有一定差异。茶多酚(TP)、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通过主要滋味成分化学分析和滋味定量描述分析相结合技术对绿茶茶汤的滋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茶茶汤中各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对于同一滋味成分而言,不同茶汤中的含量也有一定差异。茶多酚(TP)、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咖啡喊(Caf)、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芦丁(Rutin)、D-儿茶素(D-C)、表儿茶素(EC)、氨基酸(AA)等9个成分对绿茶茶汤滋味的贡献较大,各滋味间强度关系为涩味>苦味>鲜味>甜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的2个主成分数据、绿茶茶汤滋味定量描述结果对35个绿茶样品分别进行聚类,结果表明绿茶茶汤中各滋味成分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主要滋味成分 定量描述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感官特征定量描述分析与风味轮构建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敏 余佶 +4 位作者 王琪琰 张锦程 游湘淘 姚茂君 麻成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4-139,共6页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研究藤茶的感官风味特征,并绘制藤茶风味轮。研究结果表明,经培训的评茶小组确定了藤茶的5个外形描述词、5个汤色描述词、7个香气描述词、10个滋味描述词及其定义,之后通过方差分析(P<0.05)结合主成分分析(贡... 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法研究藤茶的感官风味特征,并绘制藤茶风味轮。研究结果表明,经培训的评茶小组确定了藤茶的5个外形描述词、5个汤色描述词、7个香气描述词、10个滋味描述词及其定义,之后通过方差分析(P<0.05)结合主成分分析(贡献率>80%),确定所列的27个藤茶感官描述词均可较好评价藤茶样品的感官品质,结合聚类分析进一步得出胶质感、鲜黄、草香、木香、槟榔香、花香、甘甜、回甘、清爽、刺喉感、粗钝感及生津是区分藤茶品质的主要感官特征属性,同时绘制出直观反映藤茶感官特征的风味轮。该研究为了解藤茶的风味品质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感官特征 定量描述分析 主成分分析 风味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定量描述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曾流芳 陈柏平 王学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3-54,共2页
注水开发稠油疏松砂岩油藏在开发后期平面大孔道和层间窜槽是制约三次采油和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一大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运用数学及油藏工程方法 ,进行了大孔道及层间窜槽机理、大孔道参数定量描述等研究 ,并编制了大孔道描述软件 ... 注水开发稠油疏松砂岩油藏在开发后期平面大孔道和层间窜槽是制约三次采油和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一大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运用数学及油藏工程方法 ,进行了大孔道及层间窜槽机理、大孔道参数定量描述等研究 ,并编制了大孔道描述软件 ,应用该软件对孤东油田 2 0个开发单元 16 5 0口油水井进行了计算 ,通过动态监测资料证实 ,符合率达到 8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油藏 大孔道 定量描述 研究 灰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PEG净图定量描述的隐写分析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毛家发 钮心忻 +1 位作者 杨义先 时书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07-1912,共6页
在隐写分析领域,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JPEG图像的DCT系数统计分布模型进行过研究.本文根据数据的统计特征,系统地描述了JPEG净图DCT系数的SαS模型.SαS模型具有很强的柔韧性,随着特征指数α改变,其分布形状就会改变.根据SαS模型的柔韧... 在隐写分析领域,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JPEG图像的DCT系数统计分布模型进行过研究.本文根据数据的统计特征,系统地描述了JPEG净图DCT系数的SαS模型.SαS模型具有很强的柔韧性,随着特征指数α改变,其分布形状就会改变.根据SαS模型的柔韧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净图定量描述的隐写分析方法,这种隐写分析方法与传统模型的隐写分析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隐藏信息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写分析 SαS模型 吻合度 定量描述 一类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夹层底水油藏直井水锥定量描述 被引量:14
13
作者 谷建伟 姜汉桥 +2 位作者 吴义志 郭敏 Yi Bai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1,116,共4页
针对无夹层底水油藏,基于剩余油分布预测的目的,进行水锥定量描述非常必要。由于影响水锥范围的因素众多,采用渗流力学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分别定性和定量研究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根据静力学和渗流力学原理,分别考虑远井地带平面径向流... 针对无夹层底水油藏,基于剩余油分布预测的目的,进行水锥定量描述非常必要。由于影响水锥范围的因素众多,采用渗流力学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分别定性和定量研究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根据静力学和渗流力学原理,分别考虑远井地带平面径向流和近井地带半球状向心流渗流特征,采用解析方法推导了水锥高度与水锥半径的关系,定性分析了影响水锥范围的主要因素,包括产液量、油水粘度比和避射高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典型底水油藏数值概念模型,计算了多种影响因素下的水锥形态,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到水锥高度计算公式,通过积分得到水锥体积计算公式。以Z1油藏1口生产井为例,比较并分析了解析方法和定量计算公式的结果,定量计算公式更适用于水锥高度和体积的计算,可以广泛应用于无夹层底水油藏直井水锥范围的计算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解析方法 数值概念模型 多元非线性回归 水锥定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北隆起英买2区块缝洞型碳酸盐岩等效孔隙度模型定量描述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国会 赵峰 +3 位作者 杨鹏飞 刘应飞 高莲花 万效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4期20-22,3,共3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使用传统的井数据结合地质层位的建模方法无法有效进行储层建模,而常规地震属性提取手段又无法整合测井的信息进行定量储层描述。为了使用地震数据进行定量的储层建模研究,在明确地震反射特征的...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使用传统的井数据结合地质层位的建模方法无法有效进行储层建模,而常规地震属性提取手段又无法整合测井的信息进行定量储层描述。为了使用地震数据进行定量的储层建模研究,在明确地震反射特征的对应关系,精细解释储层发育段顶面层位的基础上,建立测井纵波阻抗与总孔隙度的相关关系,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并得到了多个实现的高分辨率纵波阻抗体。使用反演纵波阻抗体和测井尺度下统计的纵波阻抗—总孔隙度关系进行协模拟,得到多个实现的等效孔隙度数据体。等效孔隙度体很好地综合了测井、地震两个尺度的信息,可以用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空间非均质性的定量描述研究。提供了一种在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使用地震反演技术进行定量储层描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等效孔隙度模型 地质统计学反演 定量描述 塔北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形特征分析定量描述方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文岭 李刚 夏海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4-45,共2页
储层岩性、物性的变化往往表现为地震波形特征的差异,地震波形特征分析是岩性预测、油气预测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地震波形特征分析定量描述的方法及在大庆宋芳屯、模范屯油田砂岩预测地震波形畸变识别中的应用。
关键词 地震波形 波形畸变 定量描述 岩性预测 油田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储量动用状况定量描述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永 程保庆 杜庆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9-21,共3页
本文介绍了大庆多层砂岩油田、多套层系开发条件下,油田高含水后期(含水大于80%)确定储量动用状况的一种新的剩余油描述方法。应用该方法描述的剩余油潜力为油田选择性加密布井调整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剩余储量 储量动用 定量描述 大庆油田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扇三角洲储层单砂体的剩余油定量描述——以南堡凹陷柳赞油田北区Es_3~3油藏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方度 贾倩 +3 位作者 龚晶晶 高东华 袁立新 尹莉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9-535,共7页
扇三角洲储层具有相变快、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以小层为单元的剩余油研究难以满足开发中后期调整需求,亟需开展单砂体剩余油定量描述。以南堡凹陷柳赞油田北区Es33油藏为例,在岩心描述、沉积构造分析、测井相识别的基础上,... 扇三角洲储层具有相变快、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以小层为单元的剩余油研究难以满足开发中后期调整需求,亟需开展单砂体剩余油定量描述。以南堡凹陷柳赞油田北区Es33油藏为例,在岩心描述、沉积构造分析、测井相识别的基础上,应用"垂向分期、侧向划界"方法,进行单砂体划分与边界识别;应用分级相控建模方法,建立单砂体三维非均质地质模型;开展单砂体油藏数值模拟,并应用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储量丰度与剩余油储量等3项指标对单砂体剩余油潜力进行了定量描述。钻探证实,预测结果真实可靠且具有较高精度,能有效指导研究区剩余油的精细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单砂体 分级相控建模 剩余油定量描述 南堡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覆岩裂隙演化规律的定量描述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春睿 齐庆新 +1 位作者 彭永伟 李宏艳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8,共5页
对采动覆岩裂隙的定量描述一直是困扰采矿工程的科学问题。通过室内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对综放工作面覆岩裂隙破坏过程进行了监测,并根据采动覆岩裂隙的发育过程在时间及空间的数字成像,提出了应用"双重分形"理论揭示采场覆岩... 对采动覆岩裂隙的定量描述一直是困扰采矿工程的科学问题。通过室内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对综放工作面覆岩裂隙破坏过程进行了监测,并根据采动覆岩裂隙的发育过程在时间及空间的数字成像,提出了应用"双重分形"理论揭示采场覆岩裂隙的萌生、扩展、贯通的过程,获得了采动条件下覆岩裂隙时空演化的定量描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煤岩体 覆岩裂隙演化 裂隙定量描述 双重分形 相似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描述分析法和Flash Profile法在祁门红茶香气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戴前颖 叶颖君 +2 位作者 李明泇 庄映菁 张海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24-231,共8页
在传统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法和闪现剖面(flash profile,FP)法,对6种祁红样品(3个级别的祁红毛峰和3个级别的祁红工夫)的香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QDA法中10名优选... 在传统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法和闪现剖面(flash profile,FP)法,对6种祁红样品(3个级别的祁红毛峰和3个级别的祁红工夫)的香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QDA法中10名优选评价员建立16个祁红香气描述词,应用PanelCheck软件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发现其中10个重要香气属性词可以很好地区分样品种类差异及优次;FP法中18名未经培训的消费者评价员,共产生了51个描述词并进行强度排序,利用广义普鲁克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得到与QDA相似的结果,FP方法能简单、快速区分茶叶间香气的差异,但不能提供相应的香气特征描述词。本实验在茶叶感官审评领域将QDA和FP结合使用,使茶叶感官审评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门红茶 香气品质 传统茶叶感官审评 定量描述分析 闪现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质量定量描述研究现状及趋向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杜时贵 王思敬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30-237,共8页
结构面的存在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定量描述结构面引起的岩石质量恶化程度是工程岩体勘测和设计的前提。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岩石质量的定量描述方法,并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岩石质量指标 百分比 岩体稳定 定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