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紧张性头痛的定量感觉检查及心理健康水平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昆林 马莎 +2 位作者 刘江 钟静玫 武绍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紧张性头痛(chronic tension-type headache,CTTH)患者定量感觉阈值的改变及与精神、心理障碍的关系。方法用定量感觉检测(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QST)仪对CTTH组96例及健康对照组用Limits法测定颞肌及颈后的冷觉(cold ... 目的探讨慢性紧张性头痛(chronic tension-type headache,CTTH)患者定量感觉阈值的改变及与精神、心理障碍的关系。方法用定量感觉检测(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QST)仪对CTTH组96例及健康对照组用Limits法测定颞肌及颈后的冷觉(cold sensation,CS)、温觉(warm sensory,WS)、冷痛觉(cold pain,CP)、热痛觉(heatpain,HP)阈值,比较两组阈值,并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筛查。结果 SCL-90评分,CTTH组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TTH组出现焦虑、抑郁障碍67例(70%)。头痛伴焦虑抑郁组QST阈值降低,阈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头痛无焦虑抑郁组QST阈值较对照组降低(P<0.05),但较头痛伴抑郁焦虑组高(P<0.05)。结论 CTTH患者存在不良心理水平,焦虑、抑郁在CTTH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QST显示痛、温觉过敏,提示CTTH患者头痛发作可能还与中枢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紧张性头痛 定量感觉检查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感觉检查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杰 杨晓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0期768-773,共6页
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临床常见慢性、顽固性、难治性疼痛疾病。因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目前尚缺乏早期、客观、定量的诊断标准。定量感觉检查(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QST)是一种神... 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临床常见慢性、顽固性、难治性疼痛疾病。因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目前尚缺乏早期、客观、定量的诊断标准。定量感觉检查(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QST)是一种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具有安全,无创,可重复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可有效提高NP的早期诊断率,同时对客观评估疗效及预后也具有一定价值。本文就QST在NP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更加重视并合理应用此项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感觉检查 神经病理性疼痛 诊断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量感觉检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缨 周红俊 +7 位作者 刘根林 张慧丽 郑樱 郝春霞 王一吉 卫波 康海琼 逯晓蕾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37-740,共4页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损伤平面的皮肤感觉阈值变化与差异,推测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治疗SC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39例SCI患者根据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视觉...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损伤平面的皮肤感觉阈值变化与差异,推测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治疗SC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39例SCI患者根据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及使用神经妥乐平的不同情况分为轻、中、重3组,应用定量感觉检查(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QST)的方法,测试损伤平面皮肤的单丝触觉、冷觉阈值、热觉阈值以及冷痛觉阈值、热痛觉阈值,并与20例正常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健康者相比,SCI患者损伤平面的单丝触觉阈、热觉阈均明显提高,冷觉阈明显降低。与无明显疼痛者比较,中、重度神经病理性疼痛者的单丝触觉阈、冷痛阈和热痛阈值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神经妥乐平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比较,冷痛阈、热痛阈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妥乐平治疗SCI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其特定的解剖生理学基础。通过QST筛查,有利于对SCI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损伤 定量感觉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病人定量感觉检查结果分析及其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牟玉梅 程玉霞 +3 位作者 杨小平 赵德明 刘彦君 许樟荣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3期630-632,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由于大多数糖尿病病人起病比较隐匿,无明显的症状或缺乏阳性体征,因而DPN临床早期检出率较低。定量感觉检查(QST)是一项无痛、非介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由于大多数糖尿病病人起病比较隐匿,无明显的症状或缺乏阳性体征,因而DPN临床早期检出率较低。定量感觉检查(QST)是一项无痛、非介入、敏感性高的检查方法,具有多种感觉测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病人 定量感觉检查 检查结果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护理 慢性并发症 生活质量 阳性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型三叉神经痛的定量感觉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昆林 丁里 +2 位作者 马莎 武绍远 钟静玫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典型三叉神经痛 定量感觉检查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临床症状 操作技术要求 感觉神经功能 三叉神经功能 量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的定量感觉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承欧梅 董为伟 +3 位作者 晏勇 吴秀书 杨军 杨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373-2374,共2页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的定量感觉检查(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QST)特点,分析定量感觉的异常与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关系,探讨能否把QST异常作为判断内科保守治疗的预后和选择手术等其他治疗方法的指标之一。方法...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的定量感觉检查(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QST)特点,分析定量感觉的异常与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关系,探讨能否把QST异常作为判断内科保守治疗的预后和选择手术等其他治疗方法的指标之一。方法选择20例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发作的患者,分别测定患者左右两侧小腿外侧和足背外缘的皮区的温度觉和外踝的振动觉,并同时测定患侧的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H反射,按QST异常的范围和损伤类型、数量的多少将患者分成3组,分析每组内科保守治疗预后的差异。结果坐骨神经痛患者患侧和健侧足背外缘、小腿外侧缘的冷觉、热觉和热痛觉阈值与正常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侧足背外缘热觉、小腿外缘冷痛觉阈值较健侧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QST异常的部位、损伤的类型越多,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越差。结论QST异常可作为判断内科保守治疗预后及选择手术等其他治疗方法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痛 定量感觉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症患者的定量感觉测定 被引量:3
7
作者 承欧梅 董为伟 +1 位作者 晏勇 钟世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08-110,113,共4页
目的研究焦虑症患者定量感觉检查(QST)的特点以及抗焦虑治疗对QST的影响。方法选择有主观感觉障碍的焦虑症患者30例、糖尿病患者20例和正常对照46例,分别测定各组双大鱼际肌、双足背的冷觉、冷痛觉、热觉、热痛觉阈值,比较三组QST结果... 目的研究焦虑症患者定量感觉检查(QST)的特点以及抗焦虑治疗对QST的影响。方法选择有主观感觉障碍的焦虑症患者30例、糖尿病患者20例和正常对照46例,分别测定各组双大鱼际肌、双足背的冷觉、冷痛觉、热觉、热痛觉阈值,比较三组QST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焦虑症组抗焦虑治疗(黛力欣1天2次,1次1片)1月后随访QST,治疗前后比较QST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焦虑症患者的感觉阈值低于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5)。抗焦虑治疗后感觉阈值有所增高(P<0.05)。结论焦虑症患者也存在QST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定量感觉检查 糖尿病 黛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脊髓损伤电生理和临床感觉检查的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胥少汀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4-257,共4页
胸椎脊髓损伤电生理检查主要集中在颅磁刺激器引出运动诱发电位(M EP),有小鱼际肌群M EP、立干肌M EP、肋间肌M EP和腹内斜肌M EP,检查完全和不完全脊髓损伤病例损伤平面上及下方的立干肌,可检出损伤平面以下临床上尚无恢复迹象、而有... 胸椎脊髓损伤电生理检查主要集中在颅磁刺激器引出运动诱发电位(M EP),有小鱼际肌群M EP、立干肌M EP、肋间肌M EP和腹内斜肌M EP,检查完全和不完全脊髓损伤病例损伤平面上及下方的立干肌,可检出损伤平面以下临床上尚无恢复迹象、而有电生理恢复的立干肌,同时显示同侧立干肌、腹内斜肌受同侧未交叉纤维的皮质脊髓束支配情况。临床感觉检查中的皮肤电刺激感知阈检查比2点鉴别试验准确,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损伤平面上及下行定量感觉检查包括震动感阈值、轻触觉、温觉检查,疼痛和皮肤轴突感觉反射,在完全和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以上温觉有改变,其阈值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脊髓损伤 经颅磁刺激 定量感觉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和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的温度觉及震动觉定量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毛思中 董为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了解定量感觉检查 (QST)评价吉兰 巴雷综合征 (GBS)及多发性神经病 (PNP)患者感觉功能的作用。方法 用温度觉分析仪 (TSA 2 0 0 1)及震动觉分析仪 (VSA 6 0 0 3)、以Limits法测定GBS、PNP及正常人左侧肢体四个部位的温度觉阈值 ... 目的 了解定量感觉检查 (QST)评价吉兰 巴雷综合征 (GBS)及多发性神经病 (PNP)患者感觉功能的作用。方法 用温度觉分析仪 (TSA 2 0 0 1)及震动觉分析仪 (VSA 6 0 0 3)、以Limits法测定GBS、PNP及正常人左侧肢体四个部位的温度觉阈值 (TT)及震动觉阈值 (VT) ,GBS及PNP患者同时测了感觉传导速度 (SCV)。结果 GBS及PNP患者四肢远端存在冷、温觉阈值、震动觉阈值增大 ;QST比临床检查及SCV更敏感。GBS患者VT与SCV有显著相关性。PNP患者各部位的TT、VT与SCV无显著性相关。 2例尿毒症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有矛盾性热感觉。结论 QST对于周围神经感觉功能的评价是一敏感而可靠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多发性神经病 温度觉 震动觉 定量感觉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上肢不同部位的温度觉阈值20例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富表 奈良进弘 陈彤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87-1088,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正常人温度觉阈值的正常范围,以及各阈值与性别、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神经感觉分析仪(TSA-Ⅱ)的Limits法测定20例正常人上肢10个部位的冷觉、温觉、冷痛、热痛阈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部位的冷觉、温觉个体差异不显著... 目的初步探讨正常人温度觉阈值的正常范围,以及各阈值与性别、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神经感觉分析仪(TSA-Ⅱ)的Limits法测定20例正常人上肢10个部位的冷觉、温觉、冷痛、热痛阈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部位的冷觉、温觉个体差异不显著,冷痛觉和热痛觉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男女之间在有些部位的温度觉阈值上有一定差异;左右侧在某些部位和某些温度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正常人的温度觉阈值与性别、部位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定量感觉检查 温度觉 阈值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纤维神经病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彦超 李月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小纤维神经病(small fiber neuropathies,SFN)是指主要累及小直径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的感觉性周围神经病。虽然临床上SFN很常见,有时以全身性周围神经病为首发表现,因此很难诊断。有资料统计美国约两千万40岁以上的人有周围神经的损... 小纤维神经病(small fiber neuropathies,SFN)是指主要累及小直径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的感觉性周围神经病。虽然临床上SFN很常见,有时以全身性周围神经病为首发表现,因此很难诊断。有资料统计美国约两千万40岁以上的人有周围神经的损害,其中多数仅仅是小神经纤维受损。随着电生理学和组织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病例被发现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纤维神经病 皮肤神经活检 定量感觉检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觉、振动觉阈值的正常参考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毛思中 董为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24-728,共5页
目的 :了解国内正常人振动觉、温度觉阈值的正常范围、各阈值与性别、年龄、部位、检查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QSA - 2 0 0 1温度觉分析仪及VSA - 6 0 0 3振动觉分析仪 ,用包括反应时间在内 (RTIM)的“Limits′法和不包括反应时间在... 目的 :了解国内正常人振动觉、温度觉阈值的正常范围、各阈值与性别、年龄、部位、检查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QSA - 2 0 0 1温度觉分析仪及VSA - 6 0 0 3振动觉分析仪 ,用包括反应时间在内 (RTIM)的“Limits′法和不包括反应时间在内(RTEM)的‘Levels’或‘Staircases’法测定了 10 0位正常人肢体 4个部位的温度觉、振动觉阈值。结果 :各种方法测得的温度觉值、振动觉阈值表明正常人温度觉阈值 (TT)、振动觉阈值 (VT)在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 ;部位不同TT、VT不同 ;TT、VT随年龄增加而增大 ;用包括反应时间在内的方法 (RTTM)测定的TT、VT大于不包括反应时间在内的方法 (RTEM )测得的TT、VT ,且两种方法所得值呈显著正相关。QST检查方法重复性尚可。结论 :定量感觉检查可定量评价人体感觉功能 ,所得TT、VT受检查方法、部位、受试者年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阈值 振动阈值 定量感觉检查 正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刺激温度变化率对温度觉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思中 董为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5-96,112,共3页
目的:在定量感觉检查中,探讨不同刺激温度变化率对温度觉阈值的影响。方法:在两组年龄相当的正常人中,应用‘Lim its’法,以不同的刺激温度变化率测定肢体两个部位的4种温度觉阈值。结果:两种不同刺激温度变化率时测得的温度值,在两个... 目的:在定量感觉检查中,探讨不同刺激温度变化率对温度觉阈值的影响。方法:在两组年龄相当的正常人中,应用‘Lim its’法,以不同的刺激温度变化率测定肢体两个部位的4种温度觉阈值。结果:两种不同刺激温度变化率时测得的温度值,在两个部位的冷觉、温觉阈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左足背的冷痛觉及左手指的热痛觉,刺激温度变化率快时所得阈值较小,刺激温度变化率慢时阈值较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手指的冷痛觉与左足背的热痛觉在两种刺激温度变化率所得阈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im its’法测冷觉、温觉时,在刺激温度变化率很小且两个变化率之间差别不大时,所得结果无明显差异;在刺激温度变化率增加不够大时,冷痛觉、热痛觉阈值可能随温度变化率增加而降低或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感觉检查 温度觉阈值 刺激温度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