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地壳厚度定量估算
1
作者 郑辉 葛粲 +4 位作者 张明明 顾海欧 孙贺 汪方跃 李修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2-534,共13页
大陆地壳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记录过去40亿年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角色。现代板块汇聚边界形成的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活动时的地壳厚度高度相关,因此,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可作为地壳厚度的优秀示踪剂。然而,由于岩浆岩地球化学组成的复杂... 大陆地壳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记录过去40亿年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角色。现代板块汇聚边界形成的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活动时的地壳厚度高度相关,因此,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可作为地壳厚度的优秀示踪剂。然而,由于岩浆岩地球化学组成的复杂性,准确量化过去地质时期地壳厚度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基于地球化学大数据,运用贝叶斯方法,建立了一个利用多种地化指标(CaO、K_(2)O、MnO、Dy、Ho、Lu、Y、Sr/Y、Ce/Y、La/Yb、Sm/Yb、Dy/Yb)定量估算地壳厚度的贝叶斯模型。利用中新世以来(<15 Ma)的全球数据验证表明,与传统的单指标方法相比,贝叶斯模型对现今地壳厚度提供了更准确的估计。利用该模型重建了新生代拉萨地块地壳厚度变化,重建结果表明,拉萨地块在50~30 Ma经历了多阶段地壳增厚,最终形成如今的巨厚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厚度 大数据 贝叶斯 地球化学 定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架北部长江、黄河沉积物影响范围的定量估算 被引量:37
2
作者 范德江 杨作升 +2 位作者 孙效功 张东奇 郭志刚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8-756,共9页
采用粒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 (SEM)、ICP— AES分析等方法 ,得到了关于长江、黄河入海沉积物的示踪粒级以及示踪指标 ,并提出沉积物物源定量识别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进而实现了东海陆架北部表层沉积物中长江型。
关键词 长江 黄河 东海陆架 沉积物 物源 定量估算 粒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麦玉米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亚静 王红彦 +2 位作者 高春雨 王磊 毕于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44-250,共7页
为了解秸秆残留还田是秸秆直接还田的基本形式。该文通过逐步推导,给出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系列公式,并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建立在5个参数的基础上,即农作物平均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例、枝叶脱落率和秸秆机械... 为了解秸秆残留还田是秸秆直接还田的基本形式。该文通过逐步推导,给出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系列公式,并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建立在5个参数的基础上,即农作物平均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例、枝叶脱落率和秸秆机械收集损失率;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对试验数据收集整理,给出了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农作物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参数体系,并估算出了三大农作物的秸秆残留还田量,分别为7 106.92、4 543.48和6 392.95万t,合计为18 043.35万t,占三大农作物的秸秆总产量的31.13%;三大作物人工收获秸秆残留还田量为1724.47万t,机械收获秸秆残留还田量为16 318.88万t,后者是前者的9.46倍;进而以农作物面积为权重,推算出全国的秸秆残留还田量为25 330.08万t,计算出单位面积耕地的残留还田量为1.87 t/hm2,与基本还田量的最低需求3.0 t/hm2相比尚需增加60%以上,与基本还田量的一般需求4.5 t/hm2相比尚需增加1.41倍。论文最后指出了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需要继续深入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一是开展更广泛的田间实测,进一步提高小麦、玉米、水稻三大农作物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参数的精准度,尤其是收割留茬高度和秸秆机械收集损失率这两大参数的精准度,以便更确切地估算三大农作物的秸秆残留还田量;二是针对棉花、大豆、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进行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研究,建立全国主要粮经作物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参数体系;三是建立区域性的秸秆残留还田量定量估算的参数体系,逐步实现各区域秸秆残留还田量的定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秸秆 估算 秸秆残留还田量 定量估算方法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光谱的太湖北部叶绿素a浓度定量估算 被引量:16
4
作者 吕恒 李新国 +1 位作者 周连义 江南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9-355,共7页
利用地物光谱仪研究了太湖水体的反射光谱特征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可以用720 nm附近的反射率估算,同时也可以用806 nm和571 nm两个波段的反射率比值来估算,前者建立的估算模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利用地物光谱仪研究了太湖水体的反射光谱特征与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可以用720 nm附近的反射率估算,同时也可以用806 nm和571 nm两个波段的反射率比值来估算,前者建立的估算模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而后者只能较好的估算<10μg/L的叶绿素a浓度;通过对光谱微分的分析,发现叶绿素a浓度与690 nm附近的一阶微分和702 nm附近的二阶微分相关性最好,但基于反射光谱一阶微分的叶绿素a浓度估算模型,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太湖叶绿素a浓度的估测精度,二阶微分后的估测精度好于一阶微分,但其估测精度仍没有利用720 nm反射光谱的反演模型高.太湖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可以利用720 nm附近的反射光谱有效地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叶绿素A浓度 定量估算 反射光谱 光谱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廉江银金矿床热液围岩蚀变特征及元素迁移的定量估算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祖伟 周永章 +4 位作者 张海华 姚东良 夏怡 吴家勇 李春武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1-257,共7页
用惰性元素组分TiO2的质量系数作为参考点,定量估算了热液蚀变过程中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迁移特性,探讨了元素迁移的地球化学性状及其与蚀变类型的关系,指出As、Sb、Cu、Ph、Zn可以作为成矿的指示元素,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蚀... 用惰性元素组分TiO2的质量系数作为参考点,定量估算了热液蚀变过程中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迁移特性,探讨了元素迁移的地球化学性状及其与蚀变类型的关系,指出As、Sb、Cu、Ph、Zn可以作为成矿的指示元素,硅化、黄铁矿化、绢英岩化蚀变与成矿关系密切,热液蚀变对成矿作用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蚀变 元素迁移 金矿床 银矿床 定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黄土地球化学参数进行古气候定量估算的初步尝试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继敏 刁桂仪 +1 位作者 文启忠 周厚云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5-272,共8页
尝试了用表土地球化学转换函数恢复渭南剖面最近13 万a 来的古温度、古降水。结果显示:(1)全新世适宜期及末次间冰期时,降水量显著增加,渭南地区的年降水量可大于700 m m ;(2)末次冰期时降水量明显低于全新世适宜期... 尝试了用表土地球化学转换函数恢复渭南剖面最近13 万a 来的古温度、古降水。结果显示:(1)全新世适宜期及末次间冰期时,降水量显著增加,渭南地区的年降水量可大于700 m m ;(2)末次冰期时降水量明显低于全新世适宜期及末次间冰期,但是这一时期有一些次一级的变化,特别是与深海O 同位素阶段4 对应的时期,不仅降水量显著降低,而且还有更次一级的变化;(3) 全新世适宜期时,渭南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在12~14 ℃左右,末次冰期时年平均温度在8.5~11.5 ℃左右,而末次间冰期的古温度在12~15 ℃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转换函数 古气候 黄土 陕西 定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前地震数据和岩石物理的游离气定量估算方法——以印度Krishna-Godavari盆地NGHP01-10A井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钱进 王秀娟 +3 位作者 董冬冬 吴时国 Sain Kalachand 叶月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53-2563,共11页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下方游离气分布模式、气体含量及其对水合物富集成藏的指示是水合物研究中的难点,而利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ersus Offset,AVO)与岩石物理模型能够对游离气含量进行地震定量解释.我们对印度Krishna-Godav...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下方游离气分布模式、气体含量及其对水合物富集成藏的指示是水合物研究中的难点,而利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mplitude Versus Offset,AVO)与岩石物理模型能够对游离气含量进行地震定量解释.我们对印度Krishna-Godavari(K-G)盆地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保幅处理,在测井数据和层位标定的基础上,基于等效介质岩石物理模型和AVO正演模拟定量估算了NGHP01-10A井的游离气饱和度,发现水合物下方的游离气饱和度与其分布模式有关.游离气呈均匀分布时饱和度为孔隙空间的0.3%~0.4%,而块状分布时为3%~4%,该结果与NGHP01-10D实测计算的泊松比交汇分析结果吻合很好.最后再根据干燥岩石骨架的泊松比反演结果进一步判断游离气分布为均匀分布,其饱和度为0.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岩石物理 AVO 定量估算 游离气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对坡面防护作用的机理分析及定量估算 被引量:19
8
作者 侍倩 刘文娟 +1 位作者 王敏强 詹长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概述了斜坡坡面侵蚀机理 ,侵蚀的制约因素 ,详细研究了植被对斜坡坡面防侵蚀能力提高所起的作用 ,其突出贡献要从植被的水文效应和力学效应来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 ,提出了斜坡抗侵蚀安全系数的估算公式 ,并分别讨论了其中的修正系数... 概述了斜坡坡面侵蚀机理 ,侵蚀的制约因素 ,详细研究了植被对斜坡坡面防侵蚀能力提高所起的作用 ,其突出贡献要从植被的水文效应和力学效应来分析研究。通过分析研究 ,提出了斜坡抗侵蚀安全系数的估算公式 ,并分别讨论了其中的修正系数的取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防侵蚀能力 水文效应 力学效应 定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灌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及其定量估算——以河北省洨河和府河灌区为例 被引量:23
9
作者 孟凡乔 巩晓颖 +1 位作者 葛建国 徐远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7-280,共4页
选择河北省洨河污灌区和府河污灌区为研究对象,对污灌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峁砻鳎印⒑恿酱蟠颗盼酆拥乃手副曛兄亟鹗舨⑽闯杜┨锕喔人时曜肌罚玻澳甑奈酃啵湫颓耐寥乐蠧d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选择河北省洨河污灌区和府河污灌区为研究对象,对污灌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峁砻鳎印⒑恿酱蟠颗盼酆拥乃手副曛兄亟鹗舨⑽闯杜┨锕喔人时曜肌罚玻澳甑奈酃啵湫颓耐寥乐蠧d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以当前2条排污河水进行灌溉,将会造成土壤中As的积累,应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灌溉 土壤 重金属含量 定量估算 河北 汶河 府河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的密云水库上游土壤侵蚀定量估算 被引量:31
10
作者 周为峰 吴炳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6-50,共5页
密云水库是当前北京唯一的一个地表饮用水源。其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一方面将造成土地退化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将导致大量泥沙淤积水库,会使水质受到污染,缩短水库使用期限,所以其上游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对于水源涵养和水库水环... 密云水库是当前北京唯一的一个地表饮用水源。其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一方面将造成土地退化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将导致大量泥沙淤积水库,会使水质受到污染,缩短水库使用期限,所以其上游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对于水源涵养和水库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遥感数据,获取水土流失的植被和土地利用信息,收集降雨资料和土壤数据,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框架基础上建立区域土壤侵蚀模型,对密云水库上游2001年和2002年土壤侵蚀量进行定量估算,认为利用遥感和降雨数据,实现密云水库上游土壤侵蚀量的年度估算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定量估算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测甘草冠层光谱定量估算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玲 李宏益 张学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33-1937,共5页
甘草酸(GA)和甘草苷(LQ)是甘草的两个主要的活性成分,常用作评估甘草的质量主要指标。首次尝试应用实测甘草冠层的可见-短波红外(Vis-SWIR)高光谱数据定量估算甘草中的GA和LQ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分别测定甘草中GA和LQ含量... 甘草酸(GA)和甘草苷(LQ)是甘草的两个主要的活性成分,常用作评估甘草的质量主要指标。首次尝试应用实测甘草冠层的可见-短波红外(Vis-SWIR)高光谱数据定量估算甘草中的GA和LQ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分别测定甘草中GA和LQ含量作为参考值,通过结合一阶导数预处理和运用Wilk’lambda逐步回归法选择特征波长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在选择9个最优波段基础上建立偏最小二乘(PLS)回归预测模型,甘草GA和LQ的回归精度R2分别为0.953和0.932,校正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为0.31和0.22,预测精度R2分别为0.875和0.883,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39和0.27。结果显示,用光谱预测模型获得甘草GA和LQ含量预测与HPLC方法获得的甘草GA和LQ含量实测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Vis-SWIR技术从遥感数据中来确定GA和LQ含量的可行性。为野外利用外机载和/或星载高光谱传感器对甘草质量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短波红外光谱 定量估算 甘草酸含量 甘草苷含量 高光谱 冠层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良—镇雄铅锌矿集区预测资源量定量估算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心开 高建国 +1 位作者 常河 张浩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440,共7页
彝良-镇雄铅锌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域内,区内已查明矿床(点)89个,探明资源量为68.9万t。利用单元信息量数据的统计结果,建立相应的拟合函数,并对拟合函数的参数选择进行了详细确定,获得了研究区预测资源量定量... 彝良-镇雄铅锌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域内,区内已查明矿床(点)89个,探明资源量为68.9万t。利用单元信息量数据的统计结果,建立相应的拟合函数,并对拟合函数的参数选择进行了详细确定,获得了研究区预测资源量定量估算结果,显示该区具有较强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因素组合 拟合函数 预测资源量定量估算 彝良-镇雄铅锌矿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质量控制及流域降雨定量估算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强 陈洋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2-128,共7页
为了充分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优势,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针对多普勒雷达数据短缺、异常点、晴空回波等质量问题,提出了数据短缺的插补延长方法、异常点回波处理方法和格网点基础回波处理法。并应用G IS... 为了充分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优势,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针对多普勒雷达数据短缺、异常点、晴空回波等质量问题,提出了数据短缺的插补延长方法、异常点回波处理方法和格网点基础回波处理法。并应用G IS方法实现了流域格网化和子流域划分,对比分析了多普勒雷达估测降雨数据和雨量计自记雨量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多普勒雷达和雨量计对降雨过程的监测能力相关性较好,多普勒雷达更能展现流域降雨的时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数据质量控制 流域格网 定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地温度变化中各项因子的定量估算 被引量:28
14
作者 周后福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23,共4页
基于安徽沿江地区高温、降水两类天气过程,利用逐时实测气温、NCAR/NCEP再分析资料提供的风、气温、垂直速度等资料,从天气学基本原理出发,由天气学原理和ω与w的换算关系式等估算局地气温的平流项、垂直项大小,并由实测气温经过计算获... 基于安徽沿江地区高温、降水两类天气过程,利用逐时实测气温、NCAR/NCEP再分析资料提供的风、气温、垂直速度等资料,从天气学基本原理出发,由天气学原理和ω与w的换算关系式等估算局地气温的平流项、垂直项大小,并由实测气温经过计算获得非绝热项的估算值。结果表明,各项对于局地温度的升温作用为:平流项的变化相对比较复杂,就高温天气而言平流项的作用往往使得局地温度降低,但是两类天气平流项的作用非常弱;两类天气过程中的垂直项都导致局地温度升高,比例占1%~5%;可以说,安徽沿江地区局地温度的增温主要来自于非绝热项,增温比例常常超过95%,它对局地温度的升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温度 定量估算 高温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中段表层沉积物物源判识及定量估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臧启运 蔡德陵 +1 位作者 王琦 林振宏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9年第4期20-29,共10页
海洋沉积物的物质来源的定量、半定量研究,是海洋沉积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难题之一。本文是从沉积物不同成因组分的含量入手,研究冲绳海中段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的一种尝试。首先介绍了常规法(即镜下鉴定和统计)和碳稳定同位素示... 海洋沉积物的物质来源的定量、半定量研究,是海洋沉积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难题之一。本文是从沉积物不同成因组分的含量入手,研究冲绳海中段表层沉积物物质来源的一种尝试。首先介绍了常规法(即镜下鉴定和统计)和碳稳定同位素示踪法的基本途径和计算模式,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其次,根据沉积物的具体情况,选择比较合适的方法,定量估算了各站各成因组分的含量。最后根据估算结果,编绘了主要成因组分含量的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绳海槽 沉积物 物质来源 定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地震地面危害分布的定量估算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志峰 F Vaccari +1 位作者 陈运泰 G F Panza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4-611,共8页
根据150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用确定性方法对华北地区地震地面危害分布图进行了定量计算。震源和研究区域均用网格单元表示,网格点的间距取为0.2°。计算中主要的输入参量为该地区的地震目录、震源机制、地震活动水平、深部结构模型... 根据150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用确定性方法对华北地区地震地面危害分布图进行了定量计算。震源和研究区域均用网格单元表示,网格点的间距取为0.2°。计算中主要的输入参量为该地区的地震目录、震源机制、地震活动水平、深部结构模型等。各个单元上模拟的理论地震图考虑到了来自不同地点的震源和传播路径的影响。计算获得了华北地区最大地面运动和设计地面加速度(DGA)的分布图。最大DGA值位于北京以东,达0.75g。该结果可对未来华北地区地震危害的分布特征研究和该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面危害分布 定量估算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灾害风险定量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鲁川 魏光兴 +1 位作者 孙昭民 安伯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23,共4页
作者将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引入区域灾害风险的定量估算 ,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灾害风险的定量估算方法。计算实例表明 ,文中给出的方法可便捷地用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灾害风险评估。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灾害风险评估 定量估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霞浦No.1孔晚第四纪古气候因子的定量估算 被引量:3
18
作者 陆继军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2-39,共8页
本文使用拖粉图式、最优分割、对应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方法,将福建霞浦No.1孔的孢粉划分为8个孢粉组合带,并由此推论出8个植被演替阶段。依据对应分析结果和一系列热力学计算公式,本文估算了该孢粉所反映的古气候因子。它们包括年平... 本文使用拖粉图式、最优分割、对应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方法,将福建霞浦No.1孔的孢粉划分为8个孢粉组合带,并由此推论出8个植被演替阶段。依据对应分析结果和一系列热力学计算公式,本文估算了该孢粉所反映的古气候因子。它们包括年平均温度、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水汽压、年蒸发量、干燥度、年降水量。并依据这些古气候因子,认为该孔孢粉反映的该地区晚第四纪古气候有7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 孢粉图式 古气候 定量估算 晚第四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震死亡人数定量估算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景来 《灾害学》 CSCD 1994年第4期55-58,共4页
本文给出了多震区的地区性指数,并通过分析龙陵地震前的预报、警报、强烈有感前震在减轻伤亡中的作用和通海地震伤亡达到最重的实例,提出了人口户外率的概念。
关键词 地震 死亡人数 定量估算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路漏电影响的实用化定量估算方法
20
作者 金安忠 吴子泉 +1 位作者 赵强 李润贤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669-675,共7页
本文提出了造成长期以来不能定量评价 P_s 漏电误差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理论依据,推导出全线路最大可能漏电误差的理论计算公式,指出其应用条件,并给出实验验证结果和台站线路漏电误差的计算实例.
关键词 地电阻率 最大可能漏电误差 定量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