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硅定组态砂带精磨中密度纤维板的寿命分析
1
作者 李春瑜 杜瑶 +3 位作者 杨冲 罗斌 李黎 张树丽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4,共8页
研究定组态砂带(PSA)的寿命极限,能够完善砂带寿命评价系统,为推动木质材料用砂带的研发和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制备了一种碳化硅PSA,对中密度纤维板(MDF)进行精磨试验,分析材料质量、粗糙度、表面形貌、磨粒高度等数据,得到材料去除量、... 研究定组态砂带(PSA)的寿命极限,能够完善砂带寿命评价系统,为推动木质材料用砂带的研发和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制备了一种碳化硅PSA,对中密度纤维板(MDF)进行精磨试验,分析材料质量、粗糙度、表面形貌、磨粒高度等数据,得到材料去除量、磨削表面质量以及砂带磨损趋势,通过灰色模型预测变化趋势,探究了砂带的寿命极限和评判方法。研究表明:以材料去除量为砂带寿命评判标准时,通过建立GM(1,1)灰色模型预测PSA寿命,其理论磨削长度为37875 m,是普通传统砂带的1.63倍,是棕刚玉PSA的1.26倍;以磨削表面粗糙度(S_(a))为评判标准时,通过分析MDF的S_(a)变化趋势,得出其理论磨削长度为26625 m,是普通传统砂带的1.44倍;当量磨粒高度下降超过52.58%和40.72%时,砂带达到材料去除量和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寿命极限。加工目的不同,砂带寿命极限的判定标准也不同:加工目标为定厚砂光时,根据材料去除量的下降率判定砂带寿命,此时灰色预测模型精度较高,具有优势;以表面精磨为加工目的时,当MDF表面粗糙度下降到稳定值后突然增加或数据变分散时,砂带寿命达到极限。砂带磨粒高度随磨削不断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砂带因磨粒不稳定和表面黏结、堵塞胶黏剂等物质,无法继续有效磨削,最终达到寿命极限而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组态砂带 中密度纤维板 砂带寿命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组态砂带粒度对刨花板磨削的影响
2
作者 罗斌 杜瑶 +4 位作者 柳浩雨 王钦悦 李春瑜 李黎 刘红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50,共10页
【目的】为探究新型定组态砂带的微磨粒粒度对木质材料磨削性能的影响,为定组态砂带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依据,开展了定组态砂带磨削试验。【方法】本研究制备150目、180目、220目3种不同粒度的定组态砂带(P-150/180/220),与220目的非定组... 【目的】为探究新型定组态砂带的微磨粒粒度对木质材料磨削性能的影响,为定组态砂带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依据,开展了定组态砂带磨削试验。【方法】本研究制备150目、180目、220目3种不同粒度的定组态砂带(P-150/180/220),与220目的非定组态砂带(O-220)对照,以刨花板为磨削对象,分别开展20万次磨削试验。对比不同微磨粒粒度的定组态砂带在磨削过程中材料去除量、刨花板表面粗糙度、砂带质量的变化,以分析定组态砂带粒度对磨削性能和砂带磨损的影响。【结果】(1)定组态砂带的刨花板去除量小于非定组态砂带,但稳定性远优于非定组态砂带;定组态砂带去除量的平均值与微磨粒粒度负相关,而随着磨粒粒度增大,定组态砂带去除量更加稳定。(2)定组态砂带磨削刨花板的表面粗糙度呈先下降后稳定,小范围上下波动的变化趋势;随着磨粒粒度的增大,刨花板表面粗糙度减小且更加稳定。(3)定组态砂带质量在磨削过程呈波浪形周期性下降;P-150砂带质量损失最快,P-180砂带质量下降最稳定;定组态砂带等效磨粒与表面微磨粒间存在补偿作用和协同作用。【结论】在等效磨粒形状和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微磨粒粒度对定组态砂带磨削性能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差异在粒度小的微磨粒中表现更加明显。本研究为定组态砂带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促进了木材加工技术和砂带制造技术向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板 表面粗糙度 砂带 磨削 粒度 定组态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密度纤维板磨削的定组态砂带寿命研究
3
作者 杨冲 张子木 +3 位作者 朱麒轩 杜瑶 李黎 罗斌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3年第3期62-66,75,共6页
磨削是中密度纤维板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在保持工件具有较高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对中密度纤维板厚度尺寸进行精确加工。当前有关木质材料磨削技术方面研究不充分,针对人造板砂带磨削的研究成果更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砂带寿命... 磨削是中密度纤维板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在保持工件具有较高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对中密度纤维板厚度尺寸进行精确加工。当前有关木质材料磨削技术方面研究不充分,针对人造板砂带磨削的研究成果更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砂带寿命的判断只能通过经验完成,砂带寿命评价系统尚不完善。通过中密度纤维板磨削实验,探究了定组态砂带磨削材料去除率、砂带质量损失规律和磨削效率,采用灰色模型预测了定组态砂带材料去除率与磨削次数之间的关系。磨削过程中,定组态砂带的材料去除率呈现先快速、后平稳的下降趋势,砂带质量损失率基本呈线性下降趋势。建立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平均误差为14.2%,适用于定向组织调控砂带在MDF磨削过程中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定组态砂带 材料去除率 砂带寿命 灰色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