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在轨交叉定标精度监测系统 被引量:5
1
作者 漆成莉 徐寒列 +1 位作者 胡秀清 殷德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1-349,共9页
为了满足定量遥感对红外探测仪器定标精度监测的需求,采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IRAS)与国际基准红外高光谱探测仪器进行交叉比对的方法,建立了FY-3C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与高光谱仪器IASI的在轨交叉定标精度监测系统.通过对2... 为了满足定量遥感对红外探测仪器定标精度监测的需求,采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IRAS)与国际基准红外高光谱探测仪器进行交叉比对的方法,建立了FY-3C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与高光谱仪器IASI的在轨交叉定标精度监测系统.通过对2014年一年的IRAS观测数据的定标精度监测和分析,结果显示,IRAS与IASI的相关系数均在O.98以上,通道1和18的定标偏差最大,分别为-3.7K和2.1K,通道9和16也有超过1K的偏差,其他通道的平均偏差均在1K以内.地表观测通道8、9、18、19、20由于受卫星观测时空变化频繁的影响偏差标准差较大,在1.5~3K左右,其他通道观测误差稳定性较好,均在1.5K以内.通道2、3、4,1O~13的定标偏差随目标亮温变化趋势不明显,通道14~20定标偏差随目标亮温变化趋势最强,最低和最高目标亮温对应的定标偏差之间的差别最大可达到5K.定标偏差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大部分通道的定标偏差在一年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变化幅度不超过O.3K;通道15、19、20的定标偏差变化幅度约为1K,通道1、14、16、17、18定标偏差一年的变化范围达到2~4K.总之,在轨交叉定标精度监测系统为实时监测定标精度的变化提供了有效工具,为诊断仪器性能和改进定标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红外分光计 定标精度监测 交叉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机相对辐射定标精度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胡永富 张宇烽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7年第4期54-57,共4页
文章介绍了CCD相机辐射定标概念;分析对比了平均行标准差法、平均标准差法和广义噪声法三种计算相对辐射定标精度的算法;对归一化系数法、最小二乘法进行相对定标的数学原理进行了介绍;并采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 CCD相机辐射定标数据... 文章介绍了CCD相机辐射定标概念;分析对比了平均行标准差法、平均标准差法和广义噪声法三种计算相对辐射定标精度的算法;对归一化系数法、最小二乘法进行相对定标的数学原理进行了介绍;并采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 CCD相机辐射定标数据计算三种定标精度,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指出了现有定义算法的不足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定标 相对定标精度 最小二乘法 空间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特征图的定标精度应用需求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洋 鲁加国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7,共4页
极化合成可以利用已获得的极化散射矩阵重新生成任意极化方式下的雷达接收功率图像,并能通过选取收发天线极化状态相同或正交,分别得到描述目标散射特性的共极化特征图和交叉极化特征图。基于极化合成理论和极化特征图的概念,可以分析... 极化合成可以利用已获得的极化散射矩阵重新生成任意极化方式下的雷达接收功率图像,并能通过选取收发天线极化状态相同或正交,分别得到描述目标散射特性的共极化特征图和交叉极化特征图。基于极化合成理论和极化特征图的概念,可以分析定标精度对目标极化散射特性的影响。根据栅格三面角反射器的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的极化散射矩阵,通过极化特征图对其进行定标精度的应用需求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幅度定标精度在1dB,相位定标精度在10°范围内时,极化数据所反映的目标散射特性是准确真实的,即在此定标精度范围内可以满足后续的极化特征提取、目标参数反演等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定标 极化合成 极化特征图 栅格三面角反射器 定标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像元精度摄像测量系统定标方法
4
作者 邱庆军 徐可欣 +1 位作者 蒋景英 虞启琏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97-102,共6页
在以图像测量技术为核心的检测系统中,摄像机的定标精度是保证测量系统高精度的前提。为此,引入归一化互相关和曲面拟合技术实现高精度定标。该方法利用预先设计的标准图片,对摄像机进行定标。由归一化互相关技术得到像素级的匹配结果,... 在以图像测量技术为核心的检测系统中,摄像机的定标精度是保证测量系统高精度的前提。为此,引入归一化互相关和曲面拟合技术实现高精度定标。该方法利用预先设计的标准图片,对摄像机进行定标。由归一化互相关技术得到像素级的匹配结果,再采用曲面拟合技术实现亚像元级定标。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对行列方向同时进行定标,定标精度可达1/20像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像元精度摄像测量系统 摄像机 定标精度 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目标的机载SAR辐射定标实验精度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郑晨 黄磊 陈权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9,共6页
辐射定标的精度高低直接关系着后续定量遥感技术应用。鉴于辐射定标工作的重要性,该文利用积分法与峰值法提取点目标能量,计算定标常数,并通过TerraSAR-X和机载SAR数据分别进行定标实验。依照定标实验,分析了影响定标精度的主要因素。其... 辐射定标的精度高低直接关系着后续定量遥感技术应用。鉴于辐射定标工作的重要性,该文利用积分法与峰值法提取点目标能量,计算定标常数,并通过TerraSAR-X和机载SAR数据分别进行定标实验。依照定标实验,分析了影响定标精度的主要因素。其中,定标设备方面,三角形角反射器相比四面角形角反射器定标结果稳定;定标算法方面,积分法比峰值法定标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但也有可能对定标常数高估。实验结果表明,机载SAR定标虽然受到飞行平台稳定性的影响,但依然取得了较高稳定度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标精度 定标常数 机载SAR 积分法 峰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帚式高光谱成像仪光谱定标及精度控制研究
6
作者 谢佩 马艳华 +1 位作者 李生红 葛明锋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高光谱成像仪的光谱定标是为了确定仪器各波段中心波长和光谱分辨率,是获取地物光谱信息的必要条件。高光谱成像技术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它的光谱分辨率也越来越高,这必然要求光谱定标的精度更高。文中从单色仪对定标精度影响出发,... 高光谱成像仪的光谱定标是为了确定仪器各波段中心波长和光谱分辨率,是获取地物光谱信息的必要条件。高光谱成像技术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它的光谱分辨率也越来越高,这必然要求光谱定标的精度更高。文中从单色仪对定标精度影响出发,研究得到光源辐射强度包络对精度的影响可以达到0.12nm以上,这对于定标精度要求很高的高光谱成像仪来说不可忽略。根据不同波长处包络的影响我们对中心波长精度进行了改善。通过实验得出波段210-228之间的中心波长精度提高了0.2nm左右,约占总波段数的11%,波段165--209之间的中心波长精度提高了0.12nm左右,约占总波段的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仪 定标精度 辐射强度包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C星微波湿温探测仪的定标和验证 被引量:21
7
作者 郭杨 卢乃锰 +2 位作者 漆成莉 谷松岩 许健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31,共12页
风云三号C星(FY-3C)已经于2013年9月23日发射升空,其上装载的微波湿温探测仪(MWHTS)已于9月30日开机正常工作.MWHTS具有对大气温度和湿度垂直分布进行同步探测的能力.MWHTS为跨轨扫描式微波辐射计,在89-191GHz毫米波段内设置了十五... 风云三号C星(FY-3C)已经于2013年9月23日发射升空,其上装载的微波湿温探测仪(MWHTS)已于9月30日开机正常工作.MWHTS具有对大气温度和湿度垂直分布进行同步探测的能力.MWHTS为跨轨扫描式微波辐射计,在89-191GHz毫米波段内设置了十五个探测通道,其中包括118.75GHz氧气吸收线附近的8个大气温度探测通道,183.31GHz水汽吸收线附近的5个大气湿度探测通道,以及89GHz和150GHz两个窗区通道.设置在118.75GHz的一组毫米波探测通道是国际上业务卫星首次使用的大气探测通道,这组通道和183.31GHz通道对大气进行联合探测,将获得更加精细的大气温湿度垂直分布数据,为数值预报和气候研究提供丰富信息.为保证MWHTS观测资料的定量应用,对仪器性能和定标精度进行了在轨测试.利用MWHTS在轨正常工作后的三个月数据,对仪器在轨定标的基础数据:冷空和黑体计数值,黑体和仪器温度进行监测分析和质量检验,经过质量检验的在轨定标基础数据,结合发射前真空试验得到的非线性订正项在轨定标生成MWHTS观测亮温数据.评估MWHTS在轨辐射定标结果的精度和偏差特性使用了三种方法:1通过场地定标试验获取大气温湿廓线和地面温度等大气参数信息,结合微波逐线正演辐射传输模式MonoRTM(Monochromatic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模拟MWHTS的上行微波辐射亮温,与MWHTS实际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两个通道特性一致的同类星载被动微波载荷同时观测同一目标,观测亮温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两个载荷的定标系统偏差.选取美国SNPP上搭载的微波探测仪器ATMS作为MWHTS的参考载荷,基于SNO(simultaneous nadir overpass)技术,对两个仪器的观测亮温进行交叉比对,观测亮温时空匹配及均匀性检验的条件为:观测时间差异小于20min,观测像元中心距离小于3km,观测角度在星下点附近差异小于5°,观测像元周围3×3像元内的亮温标准差小于1K;3基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的全球数据同化系统GDAS(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数据,利用快速辐射传输模式CRTM(Community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对MWHTS各通道亮温进行正演模拟,模拟结果(O)和仪器实际观测的亮温(B)之间的差异记为"O-B",对偏差值"O-B"进行统计特征分析.仪器中心频率的变化、正演模式模拟精度和模式输入廓线自身的误差都会对"O-B"产生影响.但是对于首次使用的探测频点而言(如118.75GHz通道),由于国际上没有同类载荷可以进行交叉比对,借助于正演辐射传输模式计算得到"O-B"偏差的分析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仪器整体定标情况.外场地定标试验结果显示除通道14外,其他14个通道的亮温差都在1.3K以内;与同类载荷ATMS的在轨观测进行直接交叉比对表明通道14与ATMS的亮温偏差最大,但中心频点一致的5个水汽探测通道的标准差都小于1K;将MWHTS观测结果和正演辐射传输模式模拟结果即"O-B"进行偏差分析显示,靠近118.75GHz吸收线中心的通道2—6"O-B"标准差小于0.5K,其他通道"O-B"标准差和ATMS相应通道的结果相当;MWHTS观测和模拟偏差随角度变化的研究表明通道1,7-13和15观测结果对角度有一定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C星 微波湿温探测仪 在轨测试 定标精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色仪与成像光谱仪的交互光谱定标 被引量:9
8
作者 曹海霞 吴娜 +3 位作者 冯树龙 潘明忠 张永超 崔继承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85-2591,共7页
为了提高成像光谱仪的光谱定标精度,降低定标过程的复杂度,本文基于单色仪扫描定标法的原理,提出了交互光谱定标的思想,设计了适用于单色仪与成像光谱仪的交互光谱定标系统.分别对单色仪与成像光谱仪进行了光谱定标实验,并对定标数据进... 为了提高成像光谱仪的光谱定标精度,降低定标过程的复杂度,本文基于单色仪扫描定标法的原理,提出了交互光谱定标的思想,设计了适用于单色仪与成像光谱仪的交互光谱定标系统.分别对单色仪与成像光谱仪进行了光谱定标实验,并对定标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显示:单色仪光谱定标精度优于±0.1 nm;成像光谱仪的光谱区大于400~800 nm,光谱分辨率优于3 nm.该交互光谱定标系统避免了对单色仪和成像光谱仪分别定标需要两个探测器的弊端,定标过程中只需切换定标模式,简化了定标过程,能够同时保证单色仪与成像光谱仪的定标精度,具有复杂度低、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及较高的定标精度等优点,可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色仪 成像光谱仪 交互光谱定标 定标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作为光谱仪器定标基准源的新型光电探测器 被引量:1
9
作者 方伟 王玉鹏 +1 位作者 梁静秋 禹秉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2期517-520,共4页
为了给航天仪器提供一个长期实时的绝对标准,解决航天仪器测量绝对精度低并且长期稳定性下降的问题,介绍了一种采用微机械技术把绝对辐射计微型化的新型光电探测器,把它作为定标基准源引入光谱仪定标系统。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这种可作... 为了给航天仪器提供一个长期实时的绝对标准,解决航天仪器测量绝对精度低并且长期稳定性下降的问题,介绍了一种采用微机械技术把绝对辐射计微型化的新型光电探测器,把它作为定标基准源引入光谱仪定标系统。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这种可作为定标基准源的微型化绝对辐射计ESR的各项具体设计参数,理论分析证明设计是可行的,目前正处于实现阶段,该新型光电探测器的研制成功将使我国航天仪器的绝对定标精度提高一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定标精度 定标基准源 光电探测器 微型化绝对辐射计 E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测温精度的提高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春丽 张春蕾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0,共3页
设计了高精度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系统,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对影响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研究,针对不同定标精度选取特定参数值,将测温范围提高至30℃~160℃,测温精度提高0.02℃。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定标精度 测温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参照系的摄像机分步定标
11
作者 胡明星 孙运达 +1 位作者 袁保宗 唐晓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9-225,共7页
基于三维参照系的定标方法,是一种传统的定标方法,需要三维控制场来提供足够的数据信息,定标精度较高,但对图像噪声不够鲁棒,并且非线性算法受出格点影响很大,甚至有时出现优化过程不收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参照系的摄像机分步定... 基于三维参照系的定标方法,是一种传统的定标方法,需要三维控制场来提供足够的数据信息,定标精度较高,但对图像噪声不够鲁棒,并且非线性算法受出格点影响很大,甚至有时出现优化过程不收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参照系的摄像机分步定标方法,利用对极几何关系对图像间的特征点进行分类,以剔除出格点,再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定标,实验表明分步定标法较好解决了原有技术对噪声敏感和非线性算法不收敛的情况,提高了各种算法的估计精度,并且三维重建误差也减少了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照系 摄像机 非线性算法 定标方法 数据信息 定标精度 图像噪声 优化过程 几何关系 估计精度 三维重建 出格点 控制场 特征点 再选择 定标 收敛 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载荷实验室与在轨定标及性能测试专题导读
12
作者 胡秀清 方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I0001-I0002,共2页
进入21世纪,卫星遥感已经从对地球物态形貌的识别发展到对地球系统多圈层物理参数的精细化定量遥感。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需要识别0.1℃/10年的地气系统温度变化,系统模式则要求卫星观测的误差小于0.2K,这种高精度定量遥感对... 进入21世纪,卫星遥感已经从对地球物态形貌的识别发展到对地球系统多圈层物理参数的精细化定量遥感。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需要识别0.1℃/10年的地气系统温度变化,系统模式则要求卫星观测的误差小于0.2K,这种高精度定量遥感对空间载荷在轨定标和关键要素反演算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到目前为止,现有遥感载荷都没能实现空间辐射观测在轨向国际SI的溯源,因而难以确保遥感器的定标精度和遥感产品的长期稳定性可靠性。突破空间遥感载荷的高精度星上辐射定标核心技术,建立我国自主空间辐射基准是我们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积极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 定标精度 载荷 性能测试 实验室 定量遥感 导读 专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卫星微波成像仪定标系统及实现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高峰 武胜利 +2 位作者 陈卫英 潘莉 何嘉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76-579,共4页
FY-3卫星微波成像仪用于大气微波遥感、海洋微波遥感和陆地微波遥感;是气象、海洋和灾害监测的重要遥感手段之一。微波成像仪在轨运行时能否获取有价值的探测资料,得到定量化的应用和真正的业务使用,主要取决于微波成像仪能否进行精确... FY-3卫星微波成像仪用于大气微波遥感、海洋微波遥感和陆地微波遥感;是气象、海洋和灾害监测的重要遥感手段之一。微波成像仪在轨运行时能否获取有价值的探测资料,得到定量化的应用和真正的业务使用,主要取决于微波成像仪能否进行精确定标。本文主要介绍了FY-3卫星微波成像采用的天线口面定标系统,并给出了该定标系统实现的定标精度及相关产品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成像仪 天线口面定标 定标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卫星光学载荷对月定标成像参数系统级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驰 赵晨光 莫凡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2,共6页
遥感卫星采用对月成像的在轨辐射定标方法可以避免大气层对定标精度产生影响,并提高定标频次。文章针对遥感卫星在对月定标任务中光学载荷对成像参数的分析需求,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卫星技术状态、姿态机动策略并基于饱和电压和信噪比进... 遥感卫星采用对月成像的在轨辐射定标方法可以避免大气层对定标精度产生影响,并提高定标频次。文章针对遥感卫星在对月定标任务中光学载荷对成像参数的分析需求,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卫星技术状态、姿态机动策略并基于饱和电压和信噪比进行联合评估的对月定标成像参数系统级分析方法。基于高分七号卫星的技术状态对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获取遥感卫星光学载荷对月定标任务中的成像参数,能提高对月成像时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对月定标 光学载荷 定标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成像仪真空定标试验系统、方法和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卫英 王芸 +2 位作者 李雪 邢瑞先 刘高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544-547,共4页
FY-3卫星微波成像仪用于大气微波遥感、海洋微波遥感和陆地微波遥感;是气象、海洋和灾害监测的重要遥感手段之一。微波成像仪在轨运行时能否获取有价值的探测资料,得到定量化的应用和真正的业务使用,主要取决于微波成像仪能否进行精确... FY-3卫星微波成像仪用于大气微波遥感、海洋微波遥感和陆地微波遥感;是气象、海洋和灾害监测的重要遥感手段之一。微波成像仪在轨运行时能否获取有价值的探测资料,得到定量化的应用和真正的业务使用,主要取决于微波成像仪能否进行精确定标。为了使地面的定标的数据能应用于在轨,试验时必须模拟在轨环境,即必须地面在真空环境下定标,本文主要介绍了FY-3卫星微波成像采用的真空定标测试系统,真空定标方法,并对将要发射的FY-3(04)星微波成像仪真空定标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微波成像仪真空定标灵敏度、线性度、非线性偏差和在轨定标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成像仪 真空定标 定标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遥感器的GF4交叉辐射定标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传阳 谢勇 +1 位作者 宦海 邵雯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共5页
在定量遥感的分析与应用中,辐射定标是基础。文中以敦煌辐射校正场为实验场地开展GF1,MODIS,LandSat8与GF4可见光及近红外的交叉定标,中波红外波段采用基于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AIRS)的中波红外交叉定标。通过对4个遥感器的可... 在定量遥感的分析与应用中,辐射定标是基础。文中以敦煌辐射校正场为实验场地开展GF1,MODIS,LandSat8与GF4可见光及近红外的交叉定标,中波红外波段采用基于Atmospheric Infrared Sounder(AIRS)的中波红外交叉定标。通过对4个遥感器的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的匹配以及GF4与AIRS中波红外波段的匹配,选取遥感器相互匹配的波段。对卫星拍摄的同时对相同区域的影像开展交叉定标,结果表明,可见光及近红外交叉定标获得的定标系数误差均在5%以内,中波红外交叉辐射定标的定标系数误差在8%以内。通过GF4可见光及近红外、中波红外的定标系数误差,表明GF4的定标精度相对较高,满足遥感定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定标 辐射定标 遥感图像 遥感器 波段匹配 定标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高光谱成像仪在轨偏航定标方法
17
作者 梁德印 余婧 +1 位作者 韩波 朱海健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31,共8页
高光谱成像仪以其纳米级光谱分辨率可同时获取地物的图像和光谱信息,辐射定标的精度是其定量化应用的关键环节,而偏航定标降低了对定标场地的选择要求,为高光谱成像仪在轨高频次定标提供了支撑。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卫星平台90°偏航... 高光谱成像仪以其纳米级光谱分辨率可同时获取地物的图像和光谱信息,辐射定标的精度是其定量化应用的关键环节,而偏航定标降低了对定标场地的选择要求,为高光谱成像仪在轨高频次定标提供了支撑。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卫星平台90°偏航机动的高光谱成像仪在轨偏航定标方法,包括偏航数据的获取及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基于资源一号02D卫星在轨数据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高光谱成像仪的相对辐射校正具有良好的效果,探测器所有像元相对辐射定标精度可达1%,原始图像中的条纹噪声得到很好去除。文章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高光谱成像仪的高频次、全视场相对辐射校正,为后续高光谱数据的定量化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仪 在轨偏航定标 定标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camera calibrating model to space manipulator with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18
作者 王中宇 江文松 王岩庆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1937-1943,共7页
The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MOGA) is proposed to calibrate the non-linear camera model of a space manipulator to improve its locational accuracy. This algorithm can optimize the camera model by dynamic balan... The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MOGA) is proposed to calibrate the non-linear camera model of a space manipulator to improve its locational accuracy. This algorithm can optimize the camera model by dynamic balancing its model weight and multi-parametric distributions to the required accuracy. A novel measuring instrument of space manipulator is designed to orbital simulative motion and locational accuracy test. The camera system of space manipulator, calibrated by MOGA algorithm, is used to locational accuracy test in this measuring instru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absolute errors are [0.07, 1.75] mm for MOGA calibrating model, [2.88, 5.95] mm for MN method, and [1.19, 4.83] mm for LM method. Besides, the composite errors both of LM method and MN method are approximately seven times higher that of MOGA calibrating model.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OGA calibrating model is superior both to LM method and M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manipulator camera calibration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orbital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