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油茶种子含油量定标模型构建 被引量:18
1
作者 奚如春 钟燕梅 +3 位作者 邓小梅 陈晓阳 莫宝盈 易立飒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共6页
利用瑞典波通DA7200型固定光栅连续光谱近红外分析仪,对来自不同产地的150份油茶种子样品进行含油量测定。依据其吸收光谱与化学特征分析数据,建立2个种仁含油率模型,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用整颗油茶种仁建立的模型... 利用瑞典波通DA7200型固定光栅连续光谱近红外分析仪,对来自不同产地的150份油茶种子样品进行含油量测定。依据其吸收光谱与化学特征分析数据,建立2个种仁含油率模型,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用整颗油茶种仁建立的模型与常规方法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8,预测标准偏差为0.91,该模型可用于测定准度要求相对不高而比较珍贵和量少的样品。而用粉碎油茶种仁建立的模型测定效果最好,与常规方法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预测标准偏差为0.33,因此该模型可代替常规测试方法使用。检验结果表明定标模型预测精度高、稳定性较好。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快速测定油茶种仁含油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油茶 含油量 定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定标模型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高红秀 金萍 +2 位作者 杨亮 邹德堂 宁海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59,共3页
近红外分析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红外分析技术目前的主要使用限制是定标。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定标模型建立的过程,从样品集的选择、光谱的采集,到定标模型的建立和优化进行了详细叙述。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定标模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17种氨基酸含量的NIRS定标模型构建与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庄荣 陈进红 +1 位作者 刘海英 祝水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92-2696,共5页
选用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的多年份、多品种、多地点种植的445份棉花种子为材料,分别对其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用一阶导数的数学处理(1,4,4,1)、标准正态变换和去趋势(SNV+D)最佳组合的预处理方法,结合改良的偏最小二乘法(MPL... 选用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的多年份、多品种、多地点种植的445份棉花种子为材料,分别对其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用一阶导数的数学处理(1,4,4,1)、标准正态变换和去趋势(SNV+D)最佳组合的预处理方法,结合改良的偏最小二乘法(MPLS)构建棉籽17种氨基酸成分的近红外定标模型。定标结果表明,天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12种氨基酸含量的定标模型较好,其RPDc为3.735-7.132,外部检验,上为0.910-0.979,近红外光谱分析完全可以替代化学测定;而丝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等四种氨基酸的定标模型次之,其RP—Dc为2.205-2.814,外部检验r^2为0.800-0.830,近红外分析技术虽不能完全替代化学测定的结果,但仍可用于大量样品的筛选。半胱氨酸定标方程的RPDc较小(RPDc=1.358),因此,棉籽中半胱氨酸含量不能用近红外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 氨基酸 近红外反射光谱 定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立波长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定标模型的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芦永军 曲艳玲 +1 位作者 张军 朴仁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4-747,共4页
对于滤光片型或者二极管阵列型等采用非连续扫描方式工作的近红外光谱仪来说 ,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定标波长的优选一直是很关键的问题 ,传统近红外定标波长的优选采用向前或者向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依据回归结果所给出的各个波长... 对于滤光片型或者二极管阵列型等采用非连续扫描方式工作的近红外光谱仪来说 ,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定标波长的优选一直是很关键的问题 ,传统近红外定标波长的优选采用向前或者向后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依据回归结果所给出的各个波长的t检验值进行定标波长的筛选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被筛选掉的波长也可能是非常有用的定标波长 ,而增加波长的定标所给出的定标标准差往往会减小 ,但预测精度则不一定会提高。文章将组合数学中的组合生成算法和面向矩阵运算的计算机语言相结合运用于近红外最优回归定标波长的计算机选取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最优波长组合的选取 ,由于最优波长组合的选取是在优选定标波长数一定的前提下进行比较而且以经回归定标分析确定定标标准差最小原则 ,所以由此得到的定标方程是稳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立波长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定标模型 优化 逐步多元线性回归 组合生成算法 计算机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水分和茶多酚总量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罗文文 张月玲 +1 位作者 龚淑英 顾志雷 《茶叶》 2007年第2期67-70,共4页
本文以具有良好代表性的绿茶为材料,通过比较多种预处理方法以及不同统计回归方法,建立绿茶中水分和茶多酚总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结果:水分模型以9点卷积平滑(SG9)结合一阶导,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效果最好,内部交叉验证的定标集、... 本文以具有良好代表性的绿茶为材料,通过比较多种预处理方法以及不同统计回归方法,建立绿茶中水分和茶多酚总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结果:水分模型以9点卷积平滑(SG9)结合一阶导,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效果最好,内部交叉验证的定标集、验证集的标准差SEE/SEP和相关系数r分别为:0.1486、0.9940、0.1685、0.9925;茶多酚模型以一阶导结合单位长度归一化(Nle),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效果最好,内部交叉验证的定标集、验证集的标准差SEE/SEP和相关系数r分别为:1.086、0.8946、1.093、0.8344。同时以水分为例比较了原始光谱建模和平均光谱建模的效果差异,认为二者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模型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水分 茶多酚 近红外光谱技术 定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胡麻饼营养成分的定标模型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立业 年芳 +2 位作者 李发弟 汝应俊 唐德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0,27,共6页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胡麻饼营养价值评定的可行性.【方法】以不同来源的胡麻饼为试验材料,在波长400~2 498nm,以改进最小二乘法搭配不同光谱预处理建立胡麻饼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总能的近红外定标模型.【结果】...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胡麻饼营养价值评定的可行性.【方法】以不同来源的胡麻饼为试验材料,在波长400~2 498nm,以改进最小二乘法搭配不同光谱预处理建立胡麻饼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总能的近红外定标模型.【结果】各指标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均在0.88以上,内部交叉验证集验标决定系数(RSQ)值均在0.92以上,外部验证集验标决定系数(RSQ)值均在0.85以上.【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快速无损测定胡麻饼营养成分,可以使胡麻饼更好地应用于动物饲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饼 近红外光谱 定标模型 内部交叉验证 外部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标模型云共享的奶牛粪水微型NIR现场速测系统 被引量:5
7
作者 梁浩 史卓林 +5 位作者 范雅彭 任朝霞 袁天怡 黄圆萍 韩鲁佳 杨增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8-215,共8页
针对还田利用中粪水成分现场获取困难的问题,该研究设计开发了基于定标模型云共享的奶牛粪水微型近红外(Near-Infrared,NIR)现场速测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验证。该系统主要包括微型近红外光谱传感器、云服务器、Android客户端。微型近红... 针对还田利用中粪水成分现场获取困难的问题,该研究设计开发了基于定标模型云共享的奶牛粪水微型近红外(Near-Infrared,NIR)现场速测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验证。该系统主要包括微型近红外光谱传感器、云服务器、Android客户端。微型近红外传感器采集被测样品光谱数据,通过蓝牙协议将数据传输给Android客户端,再通过移动网络将光谱数据传送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利用部署在云端的定标模型对接收到光谱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定量预测结果,并将预测结果回送Android客户端,可以实现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总钾(Total Potassium,TK)、铵态氮(Ammonium Nitrogen,NH^(+)_(4)-N)、硝态氮(Nitrate Nitrogen,NO^(-)_(3)-N)、酰胺态氮(Amide Nitrogen,CONH_(2)-N),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有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pH值共10种粪水成分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对粪水TN、TP、TK、NH^(+)_(4)-N、NO^(-)_(3)-N、CONH_(2)-N、AP、AK、OM、pH值的预测相对误差分别约为9.251%、4.261%、8.238%、8.906%、17.825%、15.123%、9.829%、5.507%、10.558%、2.969%。微型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定标模型云共享能够实现粪水中多种成分的现场速测,完成了定量模型的资源共享,且因微型近红外光谱传感器的便携性、Android客户端的操作简便性、定标模型云共享的低成本和无需用户具备专业知识要求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水 微型近红外 定标模型 云共享 速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马铃薯蛋白质含量定标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赞 高红秀 +1 位作者 金萍 石瑛 《中国马铃薯》 2021年第6期507-513,共7页
马铃薯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马铃薯品质育种效率,研究选用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的多年份、多品种、多地点种植的411份马铃薯块茎为材料,使用InfraXact Lab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分别对其进行光谱扫描,并用国标化学法对其蛋白... 马铃薯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马铃薯品质育种效率,研究选用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的多年份、多品种、多地点种植的411份马铃薯块茎为材料,使用InfraXact Lab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分别对其进行光谱扫描,并用国标化学法对其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通过近红外定标软件(WinISIⅢ),采用一阶导数的数学处理(1,4,4,1)、标准正态变换和去趋势(SNV+Detrend)最佳组合的预处理方法,结合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artial least squares,MPLS)回归技术构建了马铃薯块茎蛋白质含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并对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其定标标准偏差(Standard error of calibration,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 of cross-validation,SECV)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 minus the variance ratio,1-VR)分别为0.566、0.632和0.912。97个验证集样品用于外部检验马铃薯块茎中的蛋白质含量的模型预测值与化学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1,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测定马铃薯块茎中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蛋白质 近红外光谱法 定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动物ENG定标模型中的数学思维
9
作者 何端军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12期22-24,共3页
眼球震颤(简称眼震Nystagmus)是前庭系统疾病的主要体征,也是前庭功能试验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放置在眼球附近的电极就可把微弱的电场变化引入眼震电图机,经放大和记录装置,描绘成眼震电图(ElectronystagmographyENG)。
关键词 眼震 前庭系统 慢相速度 眼球震颤 ENG 主要体征 定标模型 记录装置 耳神经学 视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马铃薯匀浆常规成分快速分析模型的构建
10
作者 陈晶 张延国 +4 位作者 高苹 刘中笑 许晓敏 吕军 徐东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5,共7页
本研究以新鲜马铃薯匀浆为对象,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和化学检测方法建立了马铃薯蛋白质、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维生素C这5种主要营养品质指标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旨在为马铃薯营养品质的快速检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选取新鲜马铃... 本研究以新鲜马铃薯匀浆为对象,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和化学检测方法建立了马铃薯蛋白质、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维生素C这5种主要营养品质指标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旨在为马铃薯营养品质的快速检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选取新鲜马铃薯块茎的匀浆532份作为定标集、135份作为验证集,使用NIRS DS2500型光谱分析仪对其进行扫描,同时采用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方法测定其蛋白质、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维生素C的含量,通过改良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了这5种成分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优劣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马铃薯中蛋白质、干物质、淀粉、还原糖和维生素C预测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837、0.961、0.907、0.941和0.969,均超过0.80,可以用于实际预测,其中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维生素C的预测模型可以用于精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马铃薯匀浆 营养品质 改良偏最小二乘法 定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子粒粗蛋白近红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翠红 樊翠芹 +4 位作者 张丽 徐俊杰 刘朝芳 蒋春志 唐晓东 《河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101-105,共5页
为找到一种快速、无破坏测定玉米子粒品质性状的方法,以适合黄淮海地区种植的具有代表性的598份普通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按照GB 5009.5-2016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利用凯氏定氮仪测定粗蛋白含量,利用DA7200型近红外光谱仪采用近红外... 为找到一种快速、无破坏测定玉米子粒品质性状的方法,以适合黄淮海地区种植的具有代表性的598份普通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按照GB 5009.5-2016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利用凯氏定氮仪测定粗蛋白含量,利用DA7200型近红外光谱仪采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法(NIRS)测定玉米子粒光谱值,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建立玉米子粒粗蛋白定标模型。对该模型进行预测准确性验证,定标集和验证集的预测值与化学测定值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1 3和0.972 1,并具有较小的定标标准差(0.358 7)和预测标准差(0.313 7),所建定标模型的预测效果与真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所建的近红外模型测定玉米子粒粗蛋白含量是可行的。该模型的建立可实现玉米品质育种过程中早代材料的快速、无破坏大批量检测,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粗蛋白 近红外光谱 定标模型 无损检测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金霉素含量近红外检测模型的创建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波静 邵强 王友明 《浙江畜牧兽医》 2018年第4期5-8,共4页
采用国家标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的金霉素含量,同时选择192份代表性饲料样品,利用TQ Analyst分析软件,根据改良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判断分析技术,建立了金霉素判断近红外光谱仪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金霉素的RSQcal值大于0. 932... 采用国家标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中的金霉素含量,同时选择192份代表性饲料样品,利用TQ Analyst分析软件,根据改良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判断分析技术,建立了金霉素判断近红外光谱仪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金霉素的RSQcal值大于0. 932、RPDCV值均大于2. 5%,表明化学分析值与近红外预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取得了良好的定标结果。随后利用40份独立样品进行外部验证,预测效果良好,与定标结果相一致,表明该模型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可用于实际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改良偏最小二乘法 定标模型 金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品质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慧 李扬华 苏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23-1428,共6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建立木薯中淀粉、水分定量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数学模型,探讨了修正偏最小二乘法(MPLS)、偏最小二乘法(PLS)以及主成分回归法(PCR)等优化处理对定标模型的影响,确定了修正偏最小二乘法(MPLS)是建立模型最适合的数学...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NIRS)建立木薯中淀粉、水分定量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数学模型,探讨了修正偏最小二乘法(MPLS)、偏最小二乘法(PLS)以及主成分回归法(PCR)等优化处理对定标模型的影响,确定了修正偏最小二乘法(MPLS)是建立模型最适合的数学方法。并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验证集样品的化学值和近红外预测值拟合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显著。淀粉模型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850,系统偏差(Bias)为-0.095,相关系数(r)为0.971。水分模型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075,系统偏差(Bias)为0.007,相关系数(r)为0.980。淀粉、水分定量分析的NIRS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可应用于木薯批量收购中的品质等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木薯 定标模型 淀粉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市售羊奶粉品质指标独立模型与通用模型探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乔春艳 张雪茹 +2 位作者 郑卫民 李玲 刘永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97-305,共9页
为实现对羊奶粉生产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在线监测,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别建立市售羊奶粉蛋白质、脂肪、乳糖、水分、酸度和总灰分6个品质指标的通用模型及独立模型。本研究对羊奶粉样品的6个品质指标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进行7种平滑及4... 为实现对羊奶粉生产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在线监测,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别建立市售羊奶粉蛋白质、脂肪、乳糖、水分、酸度和总灰分6个品质指标的通用模型及独立模型。本研究对羊奶粉样品的6个品质指标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进行7种平滑及4种算法结合的28种不同方式预处理,采用改良偏最小二乘法(MPLS)分别建立以全部羊奶粉为样本集的通用模型及仅以陕西地区羊奶粉和仅以纯羊奶粉作为样本集建立的2个独立模型,探究这3个模型的预测性能及通用模型对2个独立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2个独立模型6项指标的预测标准偏差(SEP)值分别为0.043~0.412和0.027~0.304,预测决定系数(RSQ)值分别为0.889~0.998和0.977~0.998,通用模型6项指标的SEP值和RSQ值分别为0.034~0.732和0.970~0.999,这3个模型预测能力均良好。通用模型的适用性验证结果表明:通用模型对陕西羊奶粉蛋白质、脂肪、水分、酸度4项指标预测能力相比独立模型均有提高;同样对纯羊奶粉品质指标中酸度预测能力相比独立模型也有提高。综上,本研究所建通用模型及独立模型对快速无损预测市售羊奶粉品质指标是可行的,且通用模型对2个独立模型的部分指标预测能力均有提高,可实现对不同品类、地区羊奶粉更经济化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羊奶粉 品质 导数处理 改良偏最小二乘法 定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子粒脂肪酸主要组分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建立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青丽 苗红梅 +3 位作者 马琴 琚铭 张欣童 张海洋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102-108,共7页
为准确建立芝麻子粒脂肪酸组分的近红外光谱(NIRS)模型,实现子粒品质的快速、精准检测,选用116份代表性黄白芝麻种质,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国标法)和NIRS法,测定了成熟芝麻子粒的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并采用改进偏最小偏二... 为准确建立芝麻子粒脂肪酸组分的近红外光谱(NIRS)模型,实现子粒品质的快速、精准检测,选用116份代表性黄白芝麻种质,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国标法)和NIRS法,测定了成熟芝麻子粒的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并采用改进偏最小偏二乘法技术(MPLS),成功建立了定标模型以及上述指标的NIRS模型。结果表明:芝麻子粒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含量的定标决定系数(RSQ)分别为0.981、0.986、0.898和0.780,标准偏差/交互标准偏差(SEC/SECV)分别为0.648、0.578、0.587和0.728;绝对误差均控制在1.5%以下。该模型可稳定反映出黄白芝麻种质的脂肪酸组分含量,为加快芝麻品质遗传研究提供了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脂肪酸组分 近红外光谱 定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小麦品质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54
16
作者 陈锋 何中虎 +3 位作者 崔党群 赵武善 张艳 王德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小麦品质性状的快速测试方法,本试验以200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42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透射仪(NITS)分析了小麦籽粒水分、蛋白质含量、硬度和面粉的干、湿面筋含量、灰分含量、SDS及Zeleny沉淀值等8项指标,根据定标集... 为了研究小麦品质性状的快速测试方法,本试验以200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42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透射仪(NITS)分析了小麦籽粒水分、蛋白质含量、硬度和面粉的干、湿面筋含量、灰分含量、SDS及Zeleny沉淀值等8项指标,根据定标集样品化学分析数据和吸收光谱建立了定标模型,并获得了较高的预测集决定系数(0.70~0.97)和较低的标准误差(0.05~11.18)。同时,选用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预测集样品对模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测试小麦品质是可行的,能够用于育种的早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测定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 预测集样品 定标模型 定标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罗曦 吴方喜 +3 位作者 谢鸿光 朱永生 张建福 谢华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701,共5页
用化学法测定水稻抗性淀粉含量耗时长、成本高,为此,探索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新途径。首先,采集了62份抗性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水稻的光谱数据,将光谱数据和已测定的化学值数据导入化学计量学软件,采用偏... 用化学法测定水稻抗性淀粉含量耗时长、成本高,为此,探索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新途径。首先,采集了62份抗性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水稻的光谱数据,将光谱数据和已测定的化学值数据导入化学计量学软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抗性淀粉含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对不同预处理得到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如下:内部交叉验证方面,未处理、MSC+1thD预处理、1thD+SNV预处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0 2,0.967 0,0.976 7,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1.533 7,1.011 2,0.837 1。外部验证方面,未处理、MSC+1thD预处理和1thD+SNV预处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05,0.976,0.992,绝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456,0.818,0.515,预测值和化学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Turkey法多重比较),说明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代替化学测定法是有可能的。在不同预处理方法之中,1thD+SNV的预处理方法无论内部验证还是外部验证都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和较低的误差值,定标模型精度更高,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性淀粉 近红外光谱 定标模型 含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脂肪酸值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范维燕 林家永 +2 位作者 邢邯 窦发德 吴玉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47-350,共4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方法建立稻谷脂肪酸值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预测准确性评价;在建立定标模型的过程中,探讨光谱散射处理、数学(导数)处理等优化处理对定标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正偏最小二乘法是建立...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方法建立稻谷脂肪酸值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预测准确性评价;在建立定标模型的过程中,探讨光谱散射处理、数学(导数)处理等优化处理对定标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正偏最小二乘法是建立稻谷脂肪酸值测定定标模型的最佳回归方法,所建立模型的定标相关系数(RSQ)为0.961,定标标准偏差(SEC)为1.9205;内部交互验证相关系数(1-VR)为0.9474,内部交互验证标准偏差(SECV)为2.2511。外部验证的相关系数(r)为0.951,外部验证标准偏差(SEP)为1.934。标准方法与NIRS测定方法测定的稻谷脂肪酸值含量之间的t检验值为1.403,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1),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27,说明所建立的稻谷脂肪酸值的NIRS数学模型预测准确性较好,可用于稻谷脂肪酸值的快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脂肪酸值 近红外光谱(NIRS) 定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玉米品质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孟兆芳 赵龙莲 +4 位作者 程奕 陈秋生 张玺 范朝晖 严衍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立玉米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淀粉定量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数学模型,并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内部...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立玉米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淀粉定量分析的近红外光谱数学模型,并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cv)分别为:0.9778,0.9666和0.9927;交叉证实标准差(RMSECV)分别为:0.38,0.40和1.51;模型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v2al)分别为0.9391,0.9651和0.9875;外部验证标准差(RMSEP)为0.41,0.35和1.31。实际样品的常规分析结果得出玉米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淀粉的NIRS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可应用于玉米育种工作中的大批样品的品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玉米 定标模型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粗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激光感生击穿光谱对大气进行定量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余亮英 陆继东 +3 位作者 陈文 黄来 李捷 谢承利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研究将激光感生击穿光谱技术用于元素定量分析的可行性。利用Nd:YAG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与一个大气压下的空气相互作用产生激光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光经单色仪分光后转化为电信号进入计算机,存储了600~800nm的等离子体光谱数据。利用... 研究将激光感生击穿光谱技术用于元素定量分析的可行性。利用Nd:YAG激光器发出的激光与一个大气压下的空气相互作用产生激光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光经单色仪分光后转化为电信号进入计算机,存储了600~800nm的等离子体光谱数据。利用自由定标模型对等离子体进行了分析。在延迟时间8μs、采样门宽0.4μs时,利用二维波尔兹曼平面得到了大气等离子体处于局部热平衡时的温度(1.62×10K)。在假设空气全部由N和O组成的条件下由自由定标模型得到了空气中氧的含量(20.75%)和氮的含量(79.25%)。试验结果与实际吻合得很好。实验证实了用激光感生击穿光谱对大气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为大气污染监测研究和试验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感生击穿光谱 大气监测 等离子体 光谱 自由定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