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有效能值估测模型中定标样品选择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霞 赵峰 +4 位作者 李珂 党方昆 张虎 尹丽婷 张宏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8-1226,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有效能值估测模型中定标样品的选择原则。从23个玉米DDGS样品(定义为全样品库)中按酶水解物能值(EHGE)相差0.21 MJ/kg左右的梯度选择9个定标玉米DDGS样品,定义为选择性样品库;将剩余的14个玉米... 本试验旨在探讨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有效能值估测模型中定标样品的选择原则。从23个玉米DDGS样品(定义为全样品库)中按酶水解物能值(EHGE)相差0.21 MJ/kg左右的梯度选择9个定标玉米DDGS样品,定义为选择性样品库;将剩余的14个玉米DDGS样品定义为非选择性样品库。然后,比较选择性样品库与非选择性样品库化学成分含量及变异的差异,以及通过全样品库和选择性样品库分别建立其化学成分对EHGE之间的回归模型,比较根据回归模型计算得到的非选择性样品库EHGE的差异。结果表明,选择性样品库和非选择性样品库的玉米DDGS在粗蛋白质(CP)、粗灰分(Ash)、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及EHGE平均值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P、Ash、EE、CF、ADF、NDF含量及EHGE变异的方差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选择性样品库和非选择性样品库化学成分含量在第一、二主成分得分载荷分布上,选择性样品库中仅1个玉米DDGS样品未与非选择性样品库的分布范围重叠。以选择性样品库样品建立的EHGE预测模型为EHGE=(3 566+53.94×EE-32.68×NDF)×4.184/1 000(R2=0.798 1,RSD=0.43 MJ/kg);以全样品库样品建立的预测模型为EHGE=(3 742+29.67×EE-29.71×NDF)×4.184/1 000(R2=0.535 0,RSD=0.44 MJ/kg)。由2个模型获得的非选择性样品库(n=14)玉米DDGS的EHGE计算值与其实测值的绝对残差平均值分别为0.47和0.33 MJ/kg,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玉米DDGS有效能值的估测建模中,以EHGE作为定标样品的选择依据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DDGS 酶水解物能值 定标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式双红外激光反射技术的低发材料表面真温测量研究
2
作者 章欣达 王赫 +2 位作者 赵云龙 安保林 董伟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7-593,共7页
主动式双红外激光反射技术针对材料发射率未知条件下的表面真温测量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对于主动式双红外激光反射测温的测量模型,目前国外机构在定标样品表面辐射特性与测量结果关联规律方面的认识不够充分,且国内的实验研究较为匮乏... 主动式双红外激光反射技术针对材料发射率未知条件下的表面真温测量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对于主动式双红外激光反射测温的测量模型,目前国外机构在定标样品表面辐射特性与测量结果关联规律方面的认识不够充分,且国内的实验研究较为匮乏。采用980 nm和1550 nm的激光器搭建了一套基于主动式双红外激光反射法的表面真温测量实验系统,研究了漫射和镜面反射的定标样品对测温偏差的影响特性,在1073 K附近温区开展了表面真实温度测量研究,并与基于热电偶外推得到的物体表面真实温度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所选的材料,两者温度的相对误差在1%~3%之间,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主动式双激光反射辐射测温技术在物体表面真实温度测量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测温 表面真温 红外激光 热反射法 定标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小麦品质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陈锋 何中虎 +3 位作者 崔党群 赵武善 张艳 王德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小麦品质性状的快速测试方法,本试验以200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42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透射仪(NITS)分析了小麦籽粒水分、蛋白质含量、硬度和面粉的干、湿面筋含量、灰分含量、SDS及Zeleny沉淀值等8项指标,根据定标集... 为了研究小麦品质性状的快速测试方法,本试验以200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42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透射仪(NITS)分析了小麦籽粒水分、蛋白质含量、硬度和面粉的干、湿面筋含量、灰分含量、SDS及Zeleny沉淀值等8项指标,根据定标集样品化学分析数据和吸收光谱建立了定标模型,并获得了较高的预测集决定系数(0.70~0.97)和较低的标准误差(0.05~11.18)。同时,选用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预测集样品对模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测试小麦品质是可行的,能够用于育种的早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测定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 预测集样品 定标模型 定标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