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纪元历》定朔算法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滕艳辉 王鹏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55-858,共4页
目的用数学公式将《纪元历》定朔推步过程完整地表达出来。方法数学建模与算法分析。结果《纪元历》是宋代具有代表性的历法,其推朔模型及精度可以代表宋代历法的整体水平;从中国古代定朔算法模型入手,将《纪元历》的定朔算法公式化,并... 目的用数学公式将《纪元历》定朔推步过程完整地表达出来。方法数学建模与算法分析。结果《纪元历》是宋代具有代表性的历法,其推朔模型及精度可以代表宋代历法的整体水平;从中国古代定朔算法模型入手,将《纪元历》的定朔算法公式化,并给出在计算机上实现定朔算法的基本思路。结论根据《纪元历》的定朔算法编写的计算机程序,为进一步的考证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元历》 定朔 中心差 定朔算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历定朔推步综述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勇 张培瑜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6-76,共11页
“朔”简言之表日月黄经相等,先民对其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平朔到定朔的过程。通过研读古历,文中分析并归纳了不同时期中国古历日制度的基本元素之一──朔的两种推步方法:“积年法”和“《授时历》法”,其中包括平朔、日躔、月离、及... “朔”简言之表日月黄经相等,先民对其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平朔到定朔的过程。通过研读古历,文中分析并归纳了不同时期中国古历日制度的基本元素之一──朔的两种推步方法:“积年法”和“《授时历》法”,其中包括平朔、日躔、月离、及定朔的推步方法等;得出了由各历的基本历数直接推出的中国古历定朔计算的一般公式;同时亦给出了《授时历》的推朔法和部分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史 古历 定朔推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禧历》定朔计算精度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滕艳辉 唐泉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7,共9页
定朔是古代历谱编制的直接依据,同时,它的推算精度也会直接影响日月食的精度。计算出《开禧历》行用期间的所有定朔时刻,与定朔的真实值相比较,得出每一个定朔的推算误差。其定朔推算精度的总体水平在21分钟左右。利用周期函数法,计算... 定朔是古代历谱编制的直接依据,同时,它的推算精度也会直接影响日月食的精度。计算出《开禧历》行用期间的所有定朔时刻,与定朔的真实值相比较,得出每一个定朔的推算误差。其定朔推算精度的总体水平在21分钟左右。利用周期函数法,计算出经朔误差为8.4363分钟。进而综合分析各种误差,找到影响定朔精度的主要因素及特征,在众多影响定朔的误差中,月亮改正数的误差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朔 《开禧历》 精度 误差 经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日食时差算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曲安京 唐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416-421,共6页
因月亮视差引起的对日食食甚时刻的修正值,即定朔时刻与日食食甚时刻之差,中国古代称为时差。本文讨论了中国古代时差算法的沿革及其算法模型,并与理论算法作了比较,分析了其精度误差。从理论上来说,时差算法是关于太阳的时角和黄经的... 因月亮视差引起的对日食食甚时刻的修正值,即定朔时刻与日食食甚时刻之差,中国古代称为时差。本文讨论了中国古代时差算法的沿革及其算法模型,并与理论算法作了比较,分析了其精度误差。从理论上来说,时差算法是关于太阳的时角和黄经的二元函数,但是中国古代的时差算法只考虑了时角因素,而完全没有考虑到太阳的黄经变化对时差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代的时差算法是一个不完全的算法。本文的讨论结果表明,中国古代的时差算法虽然是一个有缺陷的算法,但其结果和理论结果还是比较接近,特别是和二至时的理论结果相比,误差只达到2min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 食甚时刻 定朔时刻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天历》的岁实消长与气朔算法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滕艳辉 王鹏云 刘娅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1-486,共6页
《统天历》是宋代最特殊的历法,它放弃传统的上元时刻选择方法,并首创岁实消长法。详细分析了《统天历》岁实消长与积年算法,指出其回归年常数和消长量比理论值偏大,但其岁实消长算法是合理的。将《统天历》计算定朔和冬至时刻的算法用... 《统天历》是宋代最特殊的历法,它放弃传统的上元时刻选择方法,并首创岁实消长法。详细分析了《统天历》岁实消长与积年算法,指出其回归年常数和消长量比理论值偏大,但其岁实消长算法是合理的。将《统天历》计算定朔和冬至时刻的算法用现代公式表示出来,并给出气朔算法的一个具体算例,计算绍熙二年(1191AD)天正冬至时刻和定朔时刻。利用计算机计算出《统天历》自公元1101—1300年的所有冬至时刻和1192—1209年的所有定朔时刻,与真实值比较,得到了《统天历》气朔推算的精度。《统天历》推算定朔的整体精度是误差21.9min,而冬至的推算精度则是误差29.1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天历 岁实消长 冬至 定朔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历法中入交定日术的几何解释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金沂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3年第4期316-321,共6页
中国历法计算交食,首先要求定朔望时刻太阳、月亮到黄白交点的距离,以便判断是否入食限,这就是求入交定日术.本文试用几何学方法对隋唐历法中求人交定日的基本公式进行解释,并说明其天文意义.另外,根据日本薮内清教授的意见,可将其几何... 中国历法计算交食,首先要求定朔望时刻太阳、月亮到黄白交点的距离,以便判断是否入食限,这就是求入交定日术.本文试用几何学方法对隋唐历法中求人交定日的基本公式进行解释,并说明其天文意义.另外,根据日本薮内清教授的意见,可将其几何解释法进行简化,又得一近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解释 月亮 平太阳 定日 中国历法 改正值 交点月 定朔 近似方法 隋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儒学与自然科学
7
作者 董英哲 姚远 《齐鲁学刊》 CSSCI 1991年第3期41-48,共8页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与此相适应,儒学的演变出现了一种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趋势。这种趋势的主要表现是:作为封建社会前期的统治思想,儒学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和谶纬迷信受到比较集中的批判,儒学在斗争中与道、...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转变。与此相适应,儒学的演变出现了一种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趋势。这种趋势的主要表现是:作为封建社会前期的统治思想,儒学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和谶纬迷信受到比较集中的批判,儒学在斗争中与道、佛合流,特别是援佛入儒的尝试,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宋明理学的形成作了准备。隋唐儒学的这种演变与自然科学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对此作些研究,是有科学文化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统治思想 封建社会后期 中国封建社会 隋唐时期 夷夏之辨 大衍历 唐太宗 魏晋南北朝时期 定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