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唐代敦煌的乡里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王永曾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1994年第1期24-31,共8页
-
文摘
试论唐代敦煌的乡里王永曾唐代的乡里是封建统治机构的基层单位,是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枢纽。可惜,各种历史典籍对唐代乡里职能的记载失之过简,今人的有关论著也很少见。1989年陈国灿先生发表了《唐五代敦煌县乡里制的演变》,论述了西汉至五代乡里制度的由来...
-
关键词
敦煌县
敦煌遗书
中国古代
乡里制
吐鲁番文书
《唐会要》
经济文献
《通典》
生产状况
定户等
-
分类号
D69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落实“改善民生”的原则与个体户税收政策的改革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蓝常高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税收科学研究所
广西大学商学院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0,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改善民生"的导向。但是,现行税制对个体户仍存在诸多不公平:与一般纳税人相比税负过高;对"双定户"附征个税和其它税费的规定过于笼统,导致征收不合理;起征点提高后的"临界线"引发新的矛盾。现行政策使得一些本当可以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加入低保行列。文章建议降低一般纳税人的门槛;大幅度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废除现行的起征点,科学确定免税线,激励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实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
-
关键词
个体双定户
销售额
提高起征点
免税线
-
分类号
F812.42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说“九品混通”——附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 3
-
-
作者
张尚谦
张萍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4-70,共7页
-
文摘
“九品混通”是西晋赋税的征收方法,与户分九等的户品制和《户调式》相互协调、配合。《户调式》,赋税的“标准样”,包括一个“一夫一妻占田百亩”的“户样”,即“标准户”,以及“标准户”交纳百亩之半的赋税额而构成的“赋税标准额样”:租四斛、绢三匹、绵三斤。“标准样”是划分户等时比照和折算的基样,“依样”定户上下为九等,每等税额各有差,但一等户和九等户(二等和八等、三等和七等、四等和六等)交纳税额相加再平均,仍然相当于“标准户”交纳的“标准赋税额”,这是“九品混通”的基本意思。“五斗米”,汉末魏晋时户等租差数额、赋税征收的最低租额、最低的加“俸”租额。不大的数额,却经常使用,十分流行并为人们所熟知。陶渊明借用“五斗米”这一广为流行的术语来比喻县令薪俸的不足道,“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说“不为当一个小小县令,拿那么一点薪俸而向乡里小人折腰”。
-
关键词
九品混通
户品制
户调式
户样和赋税额样
比
比照与折算
依样定户上下
混通
-
Keywords
Jiupinhuntong'
land and other taxes
tax difference
five dou of rice
-
分类号
K137.1
[历史地理—世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