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云模型的定性定量转换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05
1
作者 杜湘瑜 尹全军 +1 位作者 黄柯棣 梁甸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2-776,共5页
针对复杂系统综合评估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定性与定量变量之间的转换和映射的需求,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定性与定量变量转换方法。该方法利用云模型在不确定性转换上的优势,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评估过程中固有的不确定性,提高了评... 针对复杂系统综合评估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定性与定量变量之间的转换和映射的需求,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定性与定量变量转换方法。该方法利用云模型在不确定性转换上的优势,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评估过程中固有的不确定性,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信度。通过应用实例的设计和实现给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具体步骤,验证了该方法和过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定性与定量变量转换 云发生器 综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系统中定性定量集成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范帅 李伯虎 +2 位作者 柴旭东 侯宝存 李潭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27-2233,共7页
已有的建模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连续系统、离散系统和连续离散混合系统等定量系统的建模问题,但是针对定性定量混合系统的建模问题尚缺乏很好的技术支持。首先介绍了复杂系统建模技术背景;对于复杂系统中的定量模型,基于已有的多学科虚拟... 已有的建模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连续系统、离散系统和连续离散混合系统等定量系统的建模问题,但是针对定性定量混合系统的建模问题尚缺乏很好的技术支持。首先介绍了复杂系统建模技术背景;对于复杂系统中的定量模型,基于已有的多学科虚拟样机系统高层建模语言进行建模,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以支持复杂系统中定性定量集成建模,提出了复杂系统定量定性综合建模方法,以及定量定性集成建模语言。在复杂系统中基于因果关系的定性系统的建模方面,引入了因果图理论,并做了适应性修改,形成了基于因果关系的定性系统的建模文本规范。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示例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集成建模 定性与定量 因果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任务调度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剑 朱耀琴 唐卫清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32-1838,共7页
针对在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协同设计阶段的任务调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策略.调度模型通过引入调度主、客体的隐性知识,综合考虑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对协同设计的影响;模型求解策... 针对在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协同设计阶段的任务调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策略.调度模型通过引入调度主、客体的隐性知识,综合考虑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对协同设计的影响;模型求解策略能在满足任务约束的前提下快速求得模型的最优解.实例结果表明,该调度模型及模型求解策略是有效的,能大幅缩短协同设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调度 协同设计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性定量集成模型的求解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帅 李伯虎 +1 位作者 柴旭东 黄晓冬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80-1984,2012,共6页
已有的模型求解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连续模型、离散模型和连续离散混合模型等定量模型的求解问题,但是针对包含定性定量混合模型的求解问题尚缺乏很好的求解策略,大都仅针对于特定的定性模型与定量模型进行集成求解。引入定性定量集成模型... 已有的模型求解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连续模型、离散模型和连续离散混合模型等定量模型的求解问题,但是针对包含定性定量混合模型的求解问题尚缺乏很好的求解策略,大都仅针对于特定的定性模型与定量模型进行集成求解。引入定性定量集成模型求解技术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介绍了定性定量集成求解的相关工作,提出了定性定量集成模型的联合求解策略,包括时间管理与数据交互的方法及基于SRML的定性定量交互接口方法。最后,给出一个应用示例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与定量 集成 时间管理 数据交互 求解技术 仿真参考标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控制中的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丑武胜 查建中 吴忠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86-189,共4页
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是智能控制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研究了智能控制系统的广义知识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智能控制中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及具体实施策略.应用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实施性... 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是智能控制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研究了智能控制系统的广义知识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智能控制中定性与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及具体实施策略.应用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为智能控制系统中异构型知识基子系统的无缝集成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 定性与定量 综合集成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生态系统定性与定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晶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5-68,共4页
资源匮乏和环境约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而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对产业生态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对产业生态系... 资源匮乏和环境约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而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对产业生态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对产业生态系研究存在的不足:定性研究较多,而定量研究不足;微观角度研究多,中宏观研究的尺度不足;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交互关系研究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系统 生态效率 定性与定量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一清片径向展开薄层色谱定性与定量方法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田春杰 陈明鑫 +4 位作者 王丹琦 王宏玲 关建环 张梦婷 孙国祥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9-1214,共6页
径向薄层色谱法(RTLC)是一种将样品呈圆形或环状点样,然后将展开剂从中心向外沿径向输送的薄层色谱方法。在一定的展开距离内,RTLC是一种分离快速、扩散小、不拖尾的高效分离和半制备方法。目前关于RTLC分离的报道较多,但对RTLC定性和... 径向薄层色谱法(RTLC)是一种将样品呈圆形或环状点样,然后将展开剂从中心向外沿径向输送的薄层色谱方法。在一定的展开距离内,RTLC是一种分离快速、扩散小、不拖尾的高效分离和半制备方法。目前关于RTLC分离的报道较多,但对RTLC定性和定量的报道较少。该文采用自编程方式结合图像处理软件,实现RTLC图像数字化处理,形成RTLC数字化图谱,并对RTLC进行定性与定量方法学验证,建立了一清片RTLC定性与定量方法。辅助计算机技术,对一清片径向展开薄层色谱定性与定量方法进行初探。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RTLC定性的可靠度较好,但用于RTLC的定量,仍有不足之处,这可能与实验环境条件等有关。通过搭载更好的分离和数据采集设备,RTLC会有适合的用武之地。计算机图像处理和自编程方法的结合给了RTLC和其他一些分析相关的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未来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薄层色谱技术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展开薄层色谱 计算机图像 定性与定量方法 一清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设置预测变革方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被引量:3
8
作者 吴言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2期1-1,共1页
专业设置是中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目的和办学特点,结合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对教学资源进行划分的重要方式。专业设置是教育职业的核心环节。对学校而言,直接影响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发展方向及卒十会声誉;对学生来说,所... 专业设置是中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目的和办学特点,结合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对教学资源进行划分的重要方式。专业设置是教育职业的核心环节。对学校而言,直接影响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发展方向及卒十会声誉;对学生来说,所学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就业方向。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迅速,新生职业层出不穷,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专业更迭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设置 定性与定量 变革方向 预测 劳动力市场 教育职业 教育管理部门 高等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定性与定量方法的辩证统一性 被引量:1
9
作者 任训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124-126,共3页
论定性与定量方法的辩证统一性任训学十九世纪以前,人类对教育现象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水平上.自康德首次提出对教育进行经验研究,特拉普强调对教育现象进行严格控制下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到拉伊和梅伊曼受冯特实验心... 论定性与定量方法的辩证统一性任训学十九世纪以前,人类对教育现象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水平上.自康德首次提出对教育进行经验研究,特拉普强调对教育现象进行严格控制下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到拉伊和梅伊曼受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试图通过教育学的实验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与定量方法 教育现象 定量研究 辩证统一 定性方法 教育研究 实证研究 定性研究 理论假说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评价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锐创 《生物学教学》 2022年第11期14-16,共3页
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关键之一是学习评价。核心素养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仅以分数为主的量化评价是片面的。本研究通过素养量化、素养多化、素养积累等定量定性结合的评价方式,把核心素养的要求、评价理念、发展思想融合到综合评... 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关键之一是学习评价。核心素养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仅以分数为主的量化评价是片面的。本研究通过素养量化、素养多化、素养积累等定量定性结合的评价方式,把核心素养的要求、评价理念、发展思想融合到综合评价中,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策略 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学教学 定性与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阱质谱同时筛查定量饲料中的3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剑平 周悦榕 +3 位作者 张婧 李丹妮 严凤 潘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63-1369,共7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阱质谱法检测饲料中3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和目标化合物的质谱数据库。饲料样品经100 mol/L HCl-甲醇(1∶3)提取,高速离心,经稀释后进样分析。采用Thermo Syncronis C18色谱柱(150 mm×2...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轨道阱质谱法检测饲料中31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和目标化合物的质谱数据库。饲料样品经100 mol/L HCl-甲醇(1∶3)提取,高速离心,经稀释后进样分析。采用Thermo Syncronis C18色谱柱(150 mm×2.1 mm,3μm)作为固定相,0.1%甲酸和0.1%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正离子扫描,以1对母离子和子离子的精确质量数进行定性,以母离子的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31种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在最优化条件下分离良好,在定量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8,回收率达50.6%~1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8.9%。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适用于饲料中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同时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 静电轨道阱质谱 定性与定量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震震前热异常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以2014年M_(W)6.9于田地震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玮莹 单新建 +1 位作者 屈春燕 李新艳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03-1520,共18页
地震震前热参数异常提取方法的可靠性对于地震震前热参数异常变化研究至关重要。文中以2014年2月12日于田M_(W)6.9地震为典型震例,以2008年汶川M_(W)7.9地震为验证震例,对目前研究中广泛使用的2种异常提取方法:ZS(Z-score)法和RST(Robus... 地震震前热参数异常提取方法的可靠性对于地震震前热参数异常变化研究至关重要。文中以2014年2月12日于田M_(W)6.9地震为典型震例,以2008年汶川M_(W)7.9地震为验证震例,对目前研究中广泛使用的2种异常提取方法:ZS(Z-score)法和RST(Robust satellite technology)法在实际震例中的提取效果、对异常变化的敏感程度、对背景信息的抑制能力和对地震信息的指示性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定性和定量化评估。于田地震震前,地表温度和长波辐射出现了多次间歇性突发异常,随着地震的邻近,异常出现的频次增加,异常空间分布逐渐向断裂带周围集中,最大异常变化出现在地震前一个月。2种方法提取结果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异常变化出现的频率和幅度上,RST法得到的异常频次和幅度都高于ZS法。为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我们进一步结合地震前后2个地震平静年的数据,对2种方法进行了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1)ZS法和RST法对于微弱异常变化都具有一定的敏感性;(2)ZS法相较于RST法对于其他因素引起的热参数异常变化的抑制作用更强;(3)针对地表温度数据,ZS法的提取结果对地震震中的指示性略优于RST法,而RST法对于长波辐射数据的效果则更好;ZS法的归一化距离指数最大值出现的时段距离发震时段更近;(4)汶川地震的定量化对比结果与于田地震略有不同,这可能是受到研究区地物类型分布的影响。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我们认为ZS法是更为简便有效的地震热参数异常提取方法。针对震前热参数异常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提高地震热参数异常提取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M_(W)6.9地震 震前热异常 ZS法 RST法 定性与定量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56
13
作者 王瑞廷 毛景文 +3 位作者 任小华 旺军谊 欧阳建平 袁炳强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68-175,共8页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是勘查地球化学长期以来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的评价方法基本上包括地球化学异常的不同地质-构造单元评价法和多元素定量化评价指标法等8种方法。这些异常评价方法缺乏从成岩成矿系统的发展演化上去认识异...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是勘查地球化学长期以来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的评价方法基本上包括地球化学异常的不同地质-构造单元评价法和多元素定量化评价指标法等8种方法。这些异常评价方法缺乏从成岩成矿系统的发展演化上去认识异常的表象与本质,关于表生因素对异常的制约和异常形成机制及异常产生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的研究不够,只是提取和利用异常本身的信息。因此,研究成矿及矿化指示元素在原生带和表生带不同介质中的赋存相态、相对比例,总结其在不同景观环境下的迁移聚散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表生异常形成机制,系统剖析控制异常发育的各种内、外因素,进而选择区域异常评价指标,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区域异常评价指标体系,是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评价 区域地球化学 成矿系统 地球化学异常 勘查地球化学 构造单元 地质 定性与定量 指标法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电压暂降设备敏感度评估 被引量:23
14
作者 孙晓璐 马静 +1 位作者 李渊博 肖先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104,共5页
设备电压暂降敏感度评估的难点在于不确定性,包括随机性和模糊性,利用云模型将两者结合起来,综合描述设备电压耐受曲线的综合不确定性,通过云滴将定性的不确定性有效地转换为定量的不确定性,实现了对复杂不确定性的定量刻画。用复化Simp... 设备电压暂降敏感度评估的难点在于不确定性,包括随机性和模糊性,利用云模型将两者结合起来,综合描述设备电压耐受曲线的综合不确定性,通过云滴将定性的不确定性有效地转换为定量的不确定性,实现了对复杂不确定性的定量刻画。用复化Simpson数值积分法求云滴分布的数值解,再定量计算设备敏感度。对个人计算机的评估结果与现有模糊评估法比较,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并能更好地揭示设备敏感度的不确定性,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 设备敏感度 电压耐受曲线 模糊性 随机性 云模型 定性与定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b基因水稻分子特征及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汪小福 陈笑芸 +5 位作者 张小明 周育 张焕春 缪青梅 方敬 徐俊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14,共7页
转Cry1Ab基因水稻Bt01为一种新型的转基因水稻,文章首先利用Southern blotting验证了外源基因Cry1Ab转入了Bt01中,且为单拷贝,再利用TAIL-PCR方法获得了其插入位点信息,根据获得的Bt01的5′端插入位点序列,设计了相应的定性与定量PCR检... 转Cry1Ab基因水稻Bt01为一种新型的转基因水稻,文章首先利用Southern blotting验证了外源基因Cry1Ab转入了Bt01中,且为单拷贝,再利用TAIL-PCR方法获得了其插入位点信息,根据获得的Bt01的5′端插入位点序列,设计了相应的定性与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引物及探针,实验结果显示,定性PCR检测体系的最低检测极限(LOD)为10个拷贝,定量PCR检测体系的LOD为5拷贝,最低定量极限(LOQ)为10拷贝。同时为了验证建立的定量PCR体系的准确性,利用该体系检测已知转基因水稻Bt01含量分别为3%和0.5%的样品,定量结果分别为2.7%和0.47%。研究结果表明,该转化体特异性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良好的灵敏性,为转基因水稻Bt01的身份识别和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特征 转基因 CRY1AB 定性与定量PCR 特异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集成技术在虚拟样机测试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湘瑜 邱晓刚 +1 位作者 段红 黄柯棣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08-1411,共4页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是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论。面向虚拟样机测试与评估(VPT&E)这一多层次、人在回路、知识密集的复杂系统,提出基于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的虚拟样机测试与评估过程,并利用综合集成研讨厅思想和Agent技术,进...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是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论。面向虚拟样机测试与评估(VPT&E)这一多层次、人在回路、知识密集的复杂系统,提出基于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的虚拟样机测试与评估过程,并利用综合集成研讨厅思想和Agent技术,进行了虚拟样机测试与评估综合集成系统的框架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样机 测试与评估 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 AGEN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活性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聂敏 刘蒙 +2 位作者 宗时春 杨光 裴昌幸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6-451,共6页
交通意外、高空跌落、机械撞击等事故,可能导致人体脊髓损伤,从而中断了人体神经信号的传输信道,致使部分肢体功能的丧失。由于目前没有脊髓受损部位神经细胞活性检测的方法,而常规的检测仪器如X射线、CT等传统仪器不能提供神经细胞活... 交通意外、高空跌落、机械撞击等事故,可能导致人体脊髓损伤,从而中断了人体神经信号的传输信道,致使部分肢体功能的丧失。由于目前没有脊髓受损部位神经细胞活性检测的方法,而常规的检测仪器如X射线、CT等传统仪器不能提供神经细胞活性的任何信息,医生无法对患者病情有更清晰的了解,这就可能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致使患者终生瘫痪。光谱学方法可以检测细胞组织的改变,且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测量速度快,操作简便的无损测量技术。所以,针对现有医学检测设备的不足,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物质在近红外光波段的吸光特性,并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定性判别和定量分析的特性,通过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活性的检测,采用聚类算法对脊髓损伤部位的神经特异性核蛋白和神经递质进行分类和仿真,并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计算其含量,实现了脊髓损伤部位神经细胞活性的精确检测。该方法为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活性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给患者带来肢体功能重建和康复的希望,为临床医学提供了一种无创检测神经细胞活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神经递质 红外光谱 定性与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设计方法的多维分析及其可视化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婷婷 龚敏琪 +1 位作者 陈泳琳 胡飞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69,115,共16页
目的厘清“可持续设计”的概念缘起及发展现状,从方法角度对可持续设计做出新思考。方法通过文献整理法,从可持续发展观着手,全面梳理可持续设计观念的发展脉络、相关定义、研究内容,归纳出可持续设计的一般定义及现阶段缺失的内容;通... 目的厘清“可持续设计”的概念缘起及发展现状,从方法角度对可持续设计做出新思考。方法通过文献整理法,从可持续发展观着手,全面梳理可持续设计观念的发展脉络、相关定义、研究内容,归纳出可持续设计的一般定义及现阶段缺失的内容;通过数据分析法,选定符合本文研究立场的方法条目,根据可持续设计的内容及特点,从“流程(双钻模型)-属性(定性与定量)-对象”三个维度进行分类;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方法进行单维度、双维度、三维度的内容对比与具体分析,挖掘不同维度间的隐藏信息和潜在关联,最终筛选出可持续设计的核心方法。结论可持续设计在方法层面上呈现出渗透迭代的发展状态,表现出以递进式系统创新策略为基础的发展趋势,属于凌驾于其他领域方法的集合型设计观念,为可持续设计方法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和趋势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方法 “双钻模型”维度 定性与定量”维度 “对象”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农业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被引量:10
19
作者 尚正永 白永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3,201,共5页
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认为甘肃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甘肃农业地域分异是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主要依据,根据甘肃农业地域分异特征,设计了6种不同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体现了农业因地制宜的基本发展原则... 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认为甘肃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甘肃农业地域分异是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主要依据,根据甘肃农业地域分异特征,设计了6种不同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体现了农业因地制宜的基本发展原则,对指导甘肃各地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产业化 地域分异 甘肃 定性与定量 模式设计 农业生产条件 发展原则 因地制宜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与高职课程评价实践 被引量:25
20
作者 韩冰 许祝南 《职教论坛》 2005年第03X期7-10,共4页
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及课程实施条件与实施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的活动.课程评价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对象越来越广泛,并呈现出评价标准、... 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及课程实施条件与实施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课程的活动.课程评价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对象越来越广泛,并呈现出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以及对象的多元化的趋势.高职教育课程评价必须符合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并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评价 评价标准 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 课程实施 评价主体 高等职业教育 定性与定量 发展趋势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